20080303,刚拍的-7等铱星闪光
预报数值:Date
Local
Time
Intensity
( Mag)
Alt.
Azimuth
Distance to
flare centre
Intensity at
flare centre
(Mag.)
Satellite
03 Mar
19:00:06
-7
50°
171° (S )
4.3 km (W)
-8
Iridium 29
照片拍摄时间:19:00:02。
看地平高度和方位角,在自家窗口完全可见,由于准备时间太短,刚调准相机位置才试拍了1张就到了预报时刻,快门按晚了几秒,感光度和光圈都还没正确调整,照片中铱闪的亮度远不及目视震撼。由于有限的时间都用在调整相机镜头的地平和方位角上了,虽然焦距已是70mm,但铱闪仍在照片的正中央。
附图为原图100%裁切。需要点击才能看到大图。
照片参数:ISO320、焦距70mm、光圈7.1、曝光时间13”
[ 本帖最后由 goodman 于 2008-3-3 20:17 编辑 ] 很好,请问什么相机?还有一个很感兴趣的就是如何那么精确的调整镜头对准将要出现铱星的方位?? 不说的话还以为是火流星呢,星迹能拖得那么长。 太空銥剑! 赶紧照吧 再过几年就该报废了::070821_20.jpg:: 很赞!
把根数留一下,便于以后研究:
Iridium 29
1 24944U 97051A 08062.52114117 -.0000004300000-0 -22449-4 0 549
2 24944 086.3889 265.3955 0002223 081.0903 279.0569 14.34216910547984 原帖由 migandsu 于 2008-3-3 20:26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很好,请问什么相机?还有一个很感兴趣的就是如何那么精确的调整镜头对准将要出现铱星的方位??
1.Nikon D80+18~135mm套头;
2.方位角171度、地平高度50度,三角架+云台+量角器。 这个强,我看到nn回,没拍到一次 欣赏拉!!!::hairsmile:: 原帖由 goodman 于 2008-3-4 10:16 AM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1.Nikon D80+18~135mm套头;
2.方位角171度、地平高度50度,三角架+云台+量角器。
我这有个简单的方法,不用量角器。只要根据预报提供的时间、位置信息,在电子星图上找到闪光出现的星座,就把相机指向那里,一般不会有太大偏差 楼上的方法也不错,可不知道光圈快门该用多少,怕拍完之后一片白 胶片相机只能靠经验了,数码相机可以在闪光发生前一片能够不同参数拍几张以确定最好参数 楼上的方法也不错,可不知道光圈快门该用多少,怕拍完之后一片白 还个问题,模拟人卫过境用什么软件?是不是像SKYMAP那样还得加载什么东西? SKYMAP不会用,我用SatSpy,加载了轨道根数后就可以计算 原帖由 活动星图 于 2008-3-4 17:29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这有个简单的方法,不用量角器。只要根据预报提供的时间、位置信息,在电子星图上找到闪光出现的星座,就把相机指向那里,一般不会有太大偏差 ...
城里老是看不见任何星座,满天只能看见为数不多的几颗亮星。
量角器是瑞士军刀卡片上的,虽然小还挺好用的,忍不住赞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