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助力抗震灾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后,我国启动卫星管理应急模式,动用9种型号15颗卫星为救援行动提供技术支持,显示了航天技术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卫星助力抗震灾
尹怀勤
北斗星确保导航定位 地震后通信和道路中断,灾区失去了和外界的联系。5月12日22时左右,首批武警官兵到达重灾区,使用北斗用户终端机,通过北斗导航定位卫星,连夜陆续发回实时灾情数据,让指挥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13日12时开始,一支部队沿着马尔康到汶川的317国道徒步急进,6小时后到达离县城约40公里的汶川境内。路途中,他们把侦测到的灾情用北斗用户终端机发给指挥部,北斗卫星再次架起了前后方的急救连线。 在地震当日下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即紧急调拨1000台北斗用户终端机赠给一线救援部队,其中296台于13日上午运抵成都,成为指挥部和前方救援人员最有力的通信助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72小时黄金抢救时间的最有效利用。北斗星是静止轨道卫星,犹如挂在空中的灯塔。由2颗工作星和1颗备份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紧急救援提供了时效保障。 鑫诺星保障灾区通信 广大观众从电视上了解地震新闻和信息,都是通过鑫诺一号、二号等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开通的电视传输通道实现的。管理这些卫星的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在地震后为多家电视媒体开通14个临时电视传输通道,保证了新闻报道的高透明度,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好评。该公司还迅速与人民银行、电信、网通等重要用户进行沟通,采取了应急措施,并及时为中国联通、武警部队等用户紧急提供了卫星资源和扩容宽带资源。 与此同时,公司设法调整内部资源,满足了11辆中国移动应急通信车奔赴灾区现场使用的需求。这使汶川、茂县、绵阳等重灾区迅速恢复了卫星电话联系。开进北川等地区的应急通信车,保障了抗震救灾的通信畅通。5月22日下午,天津移动派出的卫星通信车启程开赴救灾一线。不言而喻,它也是依靠通信卫星传输信号的方式,满足所到灾区应急通信需要的。 资源星提供监测资料 为了对比地震前后的图像和实时监测灾情,这次动用了中巴资源卫星一号02B、中国资源卫星二号03、中巴资源一号02三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地震当天,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即启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案,找出受灾区域存档的资源卫星相机数据470余景,以最快的方式及时将图像数据提供给有关部门使用。显而易见,这为与震后的情况对比提供了依据。 超期服役的中巴资源一号02星是2003年10月21日发射升空的,本已停止工作,13日9时被重新启动后,才实现了3星协同运行,满足了监测要求。其后,卫星应用中心每天安排1颗资源卫星经过灾区上空并成像,地面工作人员及时把卫星下传数据处理出影像图,为救灾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资料。2004年11月6日发射的资源二号03星,已经超期工作1年半。5月18日该星突发故障,经西安测控中心紧急抢救,于22日零时成功实现正常工作模式。资源卫星图片不仅发现了多处滑坡和多处形成堰塞湖,而且为防止次生灾害提供了技术服务。有专家指出,卫星监测数据显示,汶川地震使其所在的龙门山升高了9米,说明龙门山造山运动仍在进行,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科学问题。 另外,对地观测的北京一号小卫星也传回大量地震影像,为恢复灾区道路、评估灾害损失提供了宝贵资料。 气象星观测灾区风云 掌握气象变化情况对震后救援工作非常重要。为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在地震后立即开始昼夜值班,通过风云一号D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C和D两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发回地面的资料,仔细分析灾区气象情况,及时为救援工作提供气象服务。 风云二号两颗卫星可对灾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实时将资料发回地面。专家们根据它们拍摄的云图,曾对灾区5月12日和13日的天气做出晚上有降雨的分析,为救援部队的行动提供了依据。5月15日,地面指令两星启动加密预案,它们每隔15分钟交替提供1张卫星云图,为灾区气象部门提供了更加准确的监测数据。 2002年5月15日升空的风云一号D星,每天清晨飞越灾区上空,虽已超期服役,但性能依旧上佳。在震后大雨中它观测到了灾区西部高山区的新增积雪。5月15日,该星又观测到了茂县等地山区清晨有大雾覆盖。该星提供的资料,为做好救灾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地震发生后,我国还得到了欧洲空间局和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卫星数据资料,帮助震区救灾,充分体现了国际空间合作的重要性。 (作者为中国航天8358所研究员,政府特贴专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