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V值,请教一下
看到日全食版中有同好用EV值表征图像亮度来处理天光数据,颇有疑问。网上查得:
A^2/T=BSx/K
– A——镜头的光圈系数
– T——快门的有效光圈时间(秒)
– B——景物的平均亮度(尼特)
– Sx——胶片的感光度
– K——照相机(测光表)的曝光常数
并且AV+TV=BV+SV=EV
按照第二个式子,A,T,Sx确定后就可以唯一确定B,也即Sx和EV确定后唯一确定B,这样说来,用EV值代表图像亮度是有道理的。
但是转念一想,光圈、快门、ISO都是可以人为设定的,在暗室中不同的快门时间按公式将得到不同的图像亮度,但事实上因为暗室中无光,图像亮度将同样为零。
这就导出矛盾了。请赐教! 在无光的暗室中,就相当于相机的胶片或者ccd呆的暗盒了 所以呢?
没有回答公式为什么矛盾呀……
或者我悟性太低……请明示……谢…… B=A^2/T/Sx*K
所以要让相机设为自动测光,这样相机自行设定的光圈、速度、ISO值等就可近似给出被摄物的亮度。
但在黑暗中,相机即使有自动测光,但实际上也没法设到那么低,照片上就是黑的。因此,用相机自动测光功能无法测出很暗的亮度。 原帖由 astrochaos 于 2008-8-17 18:52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B=A^2/T/Sx*K
所以要让相机设为自动测光,这样相机自行设定的光圈、速度、ISO值等就可近似给出被摄物的亮度。
但在黑暗中,相机即使有自动测光,但实际上也没法设到那么低,照片上就是黑的。因此,用相机自动测光功能无法测出 ...
这样的话对于天光试验这样要求精确测光的项目,怎么保证全食时不会发生身处暗室的困境呢?
所以我觉得不宜用EV值。
虽然我觉得你的曲线确实很赞…… 全食比暗室还是亮很多很多的 我觉得不会这样处理辛辛苦苦蹲了半天拍来的照片……
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精确吧…… 相机自动测光的主要问题是对黑暗情况不准。图中的全食时,曲线变成了平底,实际应该是个尖底。
如果要更精确的测量,就得使用天文上CCD测光的一套办法。 不明白楼主的问题
二楼版主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说得直白一些~
在无光的暗室等同于
你根本没有开启快门!!
再直白一些~
没有开启快门就是说 T根本不存在=你根本没有拍!!
再再直白一些~
没有拍就等于····你自己想吧!
::070821_18.jpg::
[ 本帖最后由 binie90 于 2008-8-22 10:21 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