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w51 发表于 2008-10-16 14:56

positron 发表于 2008-10-16 15:09

这问题可一点都不菜,据我所知,这个学术界还没完全研究清楚。

潇洒泪 发表于 2008-10-16 15:19

回复 1# lgw51 的帖子

就目前掌握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来自重力挤压,还有一方面来自重元素蜕变,更小一点的就是自转能通过潮汐能方式释放。

152JL 发表于 2008-10-16 15:37

lgw51 发表于 2008-10-16 18:06

天道无极 发表于 2008-10-17 01:25

虽然看似都是些常识的问题,但却没有多少人都会答的问题!::070821_05.jpg::

smile123 发表于 2008-10-17 04:51

The current scientific explanation for the Earth's temperature gradient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heat left over from the planet's initial formation, the decay of radioactive elements, and the freezing of the inner core.
quoted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ructure_of_the_Earth

and more interesting material to read 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othermal_gradient

[ 本帖最后由 smile123 于 2008-10-17 04:52 编辑 ]

潇洒泪 发表于 2008-10-17 08:49

回复 5# lgw51 的帖子

有质量的物体都是有引力势能的,通过不断的收缩将势能释放。由于地球的物质已经挤压的很紧了,内部的液态流动阻力很大,地球自转使内部液体不断摩擦产出热能。潮汐效应使地球不断变形,也使内部液态成分通过流动摩擦产生热能释放。这些热量都是产生在地球的内部,而产生的热量被地壳包裹,不容易释放,所以内部的温度就升的很高了。

[ 本帖最后由 潇洒泪 于 2008-10-17 08:52 编辑 ]

潇洒泪 发表于 2008-10-17 09:12

回复 5# lgw51 的帖子

地球为什么会自转?为什么又会公转?公转半径随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小吗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但是不容易理解。
地球在形成时就是自转的 ,公转也是如此。地球自转由于液态内核的阻尼和潮汐效应,会越来越慢,直到地球冷却成全部固态的冷铁石球(也就是地质死亡),这时自转速度如果没有外来效应的话,基本就不再变慢了。至于公转,由于地球离太阳够远,潮汐效应可以忽略,如果没有外来条件干涉,以亿万年做单位,地球公转变化也是很小的,但随着太阳不断损失质量及体积变化,地球的公转轨道会变大。
    但是有很多外来条件还无法预知,如:太阳系围绕银河系转动时,如果穿越一片密集的星云,地球的公转阻力会变大,轨道会变小。而且穿越星云时,木星质量会增加,对地球的轨道摄动会增加,也会产生轨道变化,这些都是不可预知的 。

lgw51 发表于 2008-10-17 09:13

lgw51 发表于 2008-10-17 09:17

lgw51 发表于 2008-10-17 09:24

Wah! 发表于 2008-10-17 10:04

原帖由 lgw51 于 2008-10-17 09:17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行星为什么一开始就会自转、公转!不要简单的说是为了摆脱引力啊!

你可以做個實驗, 在光滑的桌上放兩塊磁鉄, 慢慢靠近, 直到它們因為磁性自動吸在一起.
在它們撞在一起的一剎那, 你會發現你幾乎沒有可能讓它們撞上而絕對不改變原來的擺正方向. 兩塊磁鉄結合以後會轉動一段短時間.
如果這情況發生在沒有摩擦力的太空, 它們就會一直不停地轉.

原始地球是由众多碎石結合在一起的, 而且碎石的大小, 速度都各有不同. 如果要那麼多石頭撞在一起而不轉動, 運氣要比那兩塊磁鐵好很多倍才行啊!

Wah! 发表于 2008-10-17 10:07

隕石撞上地球會產生高熱, 小小的一塊就能讓恐龍滅絕.
原始地球就有成亿上萬更大的隕石撞上地球, 地球能不熱嗎?

lgw51 发表于 2008-10-17 10:26

smile123 发表于 2008-10-17 10:43

原帖由 lgw51 于 2008-10-17 10:26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看来各有各的看法啊!

地球内部的的热能来源目前可不是什么各有各的看法. 主要就是地球形成初期的组成地球的物质的引力势能的存储(物质尘埃从广袤的空间塌缩成小小的地球, 引力势能是巨大的). 其次是这些物质中的极少量的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核能释放), 还有就是内核的物质的结晶化(Freeze)也会释放能量. 至于说潮汐/摩擦作用, 也是有贡献的, 但太小了, 和前面几个比一般忽略不计.

这些基本算是公认无争议的

bearcat 发表于 2008-10-17 14:08

smile说的有道理。
帮顶以降低陀螺的位置……

潇洒泪 发表于 2008-10-17 14:28

回复 17# bearcat 的帖子

著名的熊猫同志又出来了?::070821_06.jpg::

潇洒泪 发表于 2008-10-17 14:37

回复 16# smile123 的帖子

地球内部的的热能来源目前可不是什么各有各的看法. 主要就是地球形成初期的组成地球的物质的引力势能的存储(物质尘埃从广袤的空间塌缩成小小的地球, 引力势能是巨大的). 其次是这些物质中的极少量的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核能释放), 还有就是内核的物质的结晶化(Freeze)也会释放能量. 至于说潮汐/摩擦作用, 也是有贡献的, 但太小了, 和前面几个比一般忽略不计.
这些基本算是公认无争议的


结晶化释放热能,是物质在超高压下做出的空间让步,也算是势能释放的一种方式。在地球现在处于热平衡的状态下,自转能通过潮汐效应释放已经是地球地质活动(地震和火山爆发)的主要能量来源了。

positron 发表于 2008-10-17 18:33

这个问题我看的不多,不过更为支持smile的观点,一方面,我赞同smile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根据我的了解,地球在形成之初就很热了,那时候的火山活动可比现在频繁多了,这可不能用LS的潮汐效应来解释。

熊可是一直在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问一个菜鸟问题,行星内部的高温来至于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