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A 群山之南,有一群追逐星空的小伙伴,关注小海豚,和我们一起看星空吧 主控台、构图和序列 让我们继续。在完成所有设备的连接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拍摄的部分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要将设备的实战调试开始,进入实际拍摄第一张图片。在这个部分,顺序与左侧选项卡的顺序并不相同,这里我们按照实际操作中的前后顺序展开。 在之前,我们完成所有设备的连接设置,这一次,移步到户外,请点击N.I.N.A左下角电源符号,连接上所有设备。 先来看看主控台选项卡: ① 切换到主控台选项卡 ② 左侧的按钮可以打开或者关闭某个标签,这些标签打开后以亮色标识,将出现在界面中,这部分按钮大多对应已经连接的硬件。 ③ 工具部分是一些常用的软件功能,例如解析、查看历史图片、自动对焦等,与②相同的方式呈现。 ④ 这里是主预览区,左侧这些按钮控制实拍图片的缩放比例,在这个区域中,使用鼠标滚轮、左键拖动也同样可以实现移动、缩放的功能。 ⑤ 为当前显示在画面中的图片执行一些简单操作,例如现在九宫格拼图(检验边缘与中心星点)、解析中心坐标(可以获得相机实际的旋转角度)、显示十字线、自动非线性拉伸、标注星点、模拟鱼骨板对焦。注意,这里所有操作,都不会对已经拍摄的图像产生实际影响或者写入信息。 ⑥ 所有的模块都可以随意布局,如图所示,现在选中的“历史图片”选项卡⑥将移动到画面中白色的部分。⑦中的几个小按钮分别代表不同位置,或成为当前模块下的一个标签,可以自行尝试。 调试动作一:设置自动对焦 ① 打开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目标两个标签 ② 在手动对焦目标中,我们可以手动选择某颗亮星,建议选择高度角比较高的目标,这样可以降低视宁度的影响(视宁度是对焦中影响非常中的因素) ③ 现在手动在这里控制电调焦移动,使用“< >”“<< >>”箭头移动,也可以输入具体的位置。 ④ 在这里打开循环拍摄,曝光时间1-2s,可以使用Bin2的选项,点击拍摄,一边移动电调,一边关注星点的状况,直到差不多合焦时即可。 ⑤ 接近合焦位置的星点。 ⑥ 这时可以使用解析居中的工具让我们在②选择的目标居中,记得打开“同步”“居中”两个目标。这时会N.I.N.A会自动执行拍摄-解析-居中的循环,直到目标居中。这里与之前的解析功能相关,请注意,如果长边大于4000像素,请选择bin2,否则将影响解析。(这个功能也可以用于调整相机旋转角度,只需要在设备中连接手动旋转器,并在构图助手中设置旋转角度)。 ⑦ 一定打开标注星点的功能,可以更好的帮助检查对焦工作是否正常。 关于“回差(back lash)” 完成手动合焦之后,我们来设置自动对焦。这里我们将用N.I.N.A来检测系统的对焦回差。回差来自于整个系统的机械空程,并不是电调焦、调焦座某一个设备单独决定的,因此,我们需要手动来测定它,并将它应用到电调的设置中。 ① 在自动对焦标签中,点击开始自动对焦。这时候N.I.N.A会开始V字曲线对焦。一开始曲线往往不好,注意一开始的曲线运动方向,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下方的数字指示出电调现在所在位置,注意看数字增大或是减小。我们将数字减小叫做“向内”,反之叫做“向外”。 ② 数一下实际对焦曲线与虚线的V字基本拟合之前,总共有多少个点上下起伏,与曲线不符,我们将这个数字记为X ③ 正确合焦之前,常见这样的提示,我们最终完成电调焦的调试后,将不会出现这样的提示。 ④ 回到“选项”选项卡,在这里,进入电调焦设置,将之前的X与电调的步数相乘,就得到了系统回差,我们记为Y。图中电调步长是30,在与虚线拟合之前,有5个点是上下浮动的。 ⑤ 注意电调初始的运动方向,如果是向内,那么在向内的空格上填上回差Y,另一个空格保持0,反之亦然。现在重复执行①~④,直到再次进行自动对焦时不再出现③的提示。完成对焦系统的调试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实际的构图拍摄了。 规划构图: N.I.N.A中已经内置了一个拍摄目标推荐的功能,这对于新手非常友好。 ① 选择“星图”标签进入推荐列表。 ② 这里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下拉菜单,我们可以在上方输入名称,例如M31,也可以根据一定条件,让N.I.N.A为我们筛选目标。设定筛选条件之后,点击搜索。注意,这里的条件是“且”的关系。图中,我们让N.I.N.A推荐位于天鹅座,并且视星等在10等以内的深空天体。 ③ 这里可以显示当天的月相,供参考。 ④ 根据筛选条件,这里罗列出了符合条件的目标。这个区域内显示了目标名称、亮度、类型、视直径、赤经赤纬坐标等信息。(如果需要像图中一样显示图片,需要在官网下载额外1 GB大小的数据库,Sky Atlas Image Repository,并在设置菜单中关联) ⑤ 这里是高度曲线,直观的显示了这个目标在天空中运行高度曲线图,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高度,黑色部分是黑夜,深灰色背景是蓝调时间,虚线代表现在的时间点,曲线代表了高度轨迹,并标注了中天的最高高度。 ⑥ 在这里可以导入序列,直接规划序列拍摄;导入构图主手进行相机规划;也可以直接操作赤道仪指向到目标(通常直接点击指向后,赤道仪指向存在一定偏差,需要利用主控台的“解析”功能居中)。 ⑦ 如果符合条件的目标较多,点击此处翻页。 构图助手 : ① 点击构图助手选项卡,使用在上一个选项卡中的“到构图助手设置”也可以打开此页面。 ② 数据库选择“SkyAtlas(本地星图)”,如果可以连通外网,也可以使用其他在线数据库。注意,SkyAtlas本地星图并不是一个真实深空天体拍摄图像构成的数据库,只是模拟了目标大小和相对位置,要看到真实图像,需要在线数据库。 ③ 在名称这里输入想要拍摄的目标,在下方弹出的目标中点击一个正确的。如果从上一页导入,则不需要手动输入。这里常常出现的状况是:输入一个目标之后,例如M8,N.I.N.A将匹配到很多近似目标,如M81、M82、M85,需要手动根据目标名称进行一次选择,否则可能拍摄到错误的目标。注意红色箭头所指的图标,任何出现这个图标的地方,都可以从外部软件导入拍摄目标,如the Sky X、虚拟天文馆(Stellarium)。 随后我们点击“加载图片”就可以出现模拟这个目标和现在整套设备视场的模拟图了。 ④ 这里提供了相机和望远镜的参数,如果已经连接过相机,且在选项中进行了望远镜相关的设置,这里不需要再输入,否则需要手动输入,尤其是焦距;同样,如果想要模拟不同的视场,也可以尝试手动输入数值。 ⑤ 这里将模拟这套设备的构图,如果缺失了望远镜的焦距和相机数据,则无法显示出右侧的白框。使用鼠标滚轮、左键拖拽都可以实现缩放和移动。 ⑥ 这个部分提供了马赛克功能和旋转构图规划功能。设置马赛克横、纵向的数量和重叠比例,即可完成马赛克规划。下方请务必输入旋转角度,否则马赛克规划极有可能失败,这里建议通过主控台的解析功能获取相机的真实角度。(一般来说,我们习惯于使用“望远镜处于零位时,相机长边与地面平行”的构图,这时的旋转角度不是默认的0°而是90°)。 ⑦ 完成构图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要进行的操作。“重新居中图像”可以用于微调构图,使用较少,可以忽略;“指向”是直接指挥赤道仪指向目标;“替换到序列目标”,将现在方框显示的坐标和旋转角度导入到序列规划中,并清除序列中已有目标;“添加到序列目标”将在不改变现在序列中目标的情况下,额外添加一个拍摄计划。 ⑧ 与上一页中相同的高度曲线图,帮助我们更合理规划拍摄目标。 注意:如果默认的目标在中心的构图不满意,可以移动⑤白框或手动输入中心坐标,达到满意的构图后,再导入序列。对于复杂的构图目标,例如M81、M82同框,我们更建议使用⑦中的指向,配合主控台的“解析”功能来回调整构图,直到满意为止。 序列: 导入序列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拍摄前最后一步规划了。序列是N.I.N.A以及任何全自动化天文摄影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可以指挥全套设备进行全自动化的拍摄,包括了赤道仪指向、居中、对焦、导星校准、切换滤镜、中天翻转、拍完停放赤道仪等所有操作。花时间认真看看这个界面,并尝试理清需要打开/关闭那些设置。 ① 点击进入序列规划,或从前一页导入序列。 ② 这里将显示本次序列中总共有几个目标。(马赛克计划将被定义为多个目标)。 ③ 在这里,“三角箭头”可以将目标前后顺序移动,“磁盘图标”可以将整个序列保存下来,“文件夹放大镜”图标可导入之前保存的拍摄序列,“加号”可以在这个给这个序列添加新的目标。 ④ 显示目标名称、坐标、构图的旋转角度和高度曲线。此处目标名称,将成为②中显示的名称,并被作为文件名保存。当然也可以在这里手动修改名称,例如将“Andromeda Nebula”改为M 31,不要点击弹出的天体英文名即可。同样注意箭头所指的图标,这里也可以从外部软件导入构图。 ⑤ 序列拍摄的基本信息。延时开始,将在启动序列后N秒在开始执行指向等一系列操作;自动打开导星等3个开关默认都是开启的,几乎没有什么理由关闭它们。这个版块的最下方显示了本目标和本序列的计划开始、结束时间(不包含延时)。 注意:如果使用N.I.N.A 1.11版本,这个部分会有比较大的不同,但基础逻辑相同,N.I.N.A 1.11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条件选项,也提供了一个类似1.10版的“简单序列”生成器。 ⑥ 自动对焦的相关选项。根据实际的需要设定,让N.I.N.A根据某个条件开始自动对焦。建议开启的是“开始后立即运行”,如果使用黑白相机和滤镜组合,请开启“更换滤镜时”;如果使用折射镜,请开启“经过特定时间后”“拍摄特定张数后”“温度变化后”“HFR增加后”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并设置相应的参数。(折射镜受温度影响,焦点会发生变化,而牛反基本没有这个问题) ⑦ 在这里设置这个序列的详细计划,对这个目标拍摄的条目进行详细设置。例如拍摄张数,每张曝光时间,拍摄类型,合并像素和导星抖动、增益偏置选项。这些参数,将根据设置被写入文件名以及fits文件的文件头。关于拍摄类型,我们详细说明一下: “LIGHT” – 亮场,也就是深空天体的图像 “FLAT” – 平场,除非使用类似“南方天文NYX镜头盖”之类的自动光源平场板,否则不再这里设置拍摄。 “DARK” – 暗场,N.I.N.A将默认不执行抖动操作,无论设置与否 “BIAS” – 偏置,N.I.N.A将默认不执行抖动,但不会自动使用最短曝光,需要手动设置为“0”秒或者相机允许的时间(少部分相机,使用0s曝光,将无法正常拍摄偏置) “DARKFLAT” – 暗平场,与平场相同,不在此处使用 “SNAPSHOT” – 快照,一般不会用到 ⑧ 这里使用不同的按钮,将与③的操作非常类似,这里可以对拍摄条目进行前后移动、重新计数等。 ⑨ 一切设置完毕,点击这里开始序列。 请注意,不论是拍摄目标还是单个目标下的条目,N.I.N.A都将顺序进行,目标从左到右,条目从上到下。如果条目设置为LRGB各3张,在⑤中拍摄计划设置为“顺序拍摄”,那么拍摄的顺序即为LLL-RRR-GGG-BBB;设置为“循环拍摄”,则顺序将改为LRGB-LRGB-LRGB的顺序。相比而言,顺序拍摄更适用于远程台条件稳定的情况,每次累积一个通道;循环拍摄更适用于打野拍摄中天气导星不稳定的情况下——毕竟每个通道都有图,才能保证出片。 执行拍摄: 到此,我们已经可以双手离开键盘,让N.I.N.A为我们完成所有的拍摄动作了。 虽然现在已经不需要我们任何的人为干预了,但是为了方便新手理解整个自动化拍摄流程,我们还是尝试将整个流程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出来。 至此,N.I.N.A的设置、规划、拍摄都已经完成了,现在就带上设备,畅享晴夜吧。 —END— 作者 / 雅痞张 编辑 / 冬夏恒久 关注小海豚,和我们一起看星空吧! |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22 00:55 , Processed in 0.04502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