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将至,抬头看星空是不是会遥想“昭昭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当然,我们早已知道银河不是王母娘娘金簪化成,银河只是银河系主体投影在天球上的亮带)或者你会觉得哪颗遥远星球上也有智慧生命体与你隔光年相望?人类对于宇宙的遐想和探索从未停止过。 8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北京举行了郭守敬天文望远镜一期巡天科学成果新闻发布会,宣布为期5年的一期光谱巡天观测已圆满完成。 LAMOST望远镜 (图源science) 等等,这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郭守敬天文望远镜是什么神器?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郭守敬天文望远镜,英文名叫LAMOST,又称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 ,是一架视场为5度,横卧于南北方向的中星仪式反射施密特望远镜 。 应用了主动光学技术控制反射改正板,突破了天文望远镜大口径与大视场难以兼得的瓶颈,使它成为大口径兼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的世界之最,同时还是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这个大视场兼具大口径,通俗来讲,就像我们的照相机的广角镜头,可以一次拍很广的视野,口径越大越能获得光能量,图像就会越精确。 (源自央视网) 郭守敬天文望远镜被安放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整个项目投资2.35亿元,有了它之后,使我国天文学在大规模光学光谱(每一条光谱对应一个恒星)观测、大视场天文学研究上,居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而且,郭守敬天文望远镜观测的恒星光谱数据释放之后,国际上利用我们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研究的用户快速增长,到现在已经有三十三个国家、五六十个国外的用户都在下载和使用我们的数据进行科学研究。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郭守敬究竟是何许人士,为何以他命名天文望远镜呢? 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所从事和领导的天文观测项目非常多,用他改进、创造的天文仪器观测所得的数据都十分精准。其中最著名的项目就是四海测验,当时忽必烈都接受了郭守敬的建议,派监候官十四人,分别在二十七个地方进行天文观测。在多项观测基础上,他历时四年,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天文学领域之前就以“郭守敬”命名了发现成果。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 ”。1977年3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小行星2012 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 银河系“新照”更新,刷新对银河系大小认知 银河系在哪里?两百年前,天王星之父赫歇尔通过天文望远镜将天上的星星数了一遍,发现绝大多数星星都集中在一个扁平的盘状区域里,于是绘制成图,这成了我们对银河系最初朦胧的印象。 赫歇尔手绘银河系结构图 (图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随着郭守敬天文望远镜这样能够获得数百万条恒星光谱数据的望远镜出现,使给银河系绘制“高清”图像成为可能。 郭守敬天文望远镜的首期巡天主要是进行光谱巡天观测,目前已经成功“捕获”了901万条恒星的光谱数据,其中包括中高质量光谱777万条,并确定了534万组恒星光谱参数,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恒星光谱库。而利用这些大样本开展细致地数据筛选和严谨地统计分析则是探索银河系真面目的至关重要一环。 在郭守敬天文望远镜一巡过程中,银河系银盘半径大小被两次刷新。2017年在原数据上增大了25%,2018年已经增大到一倍,达到了10万光年;同时也确认了银河系是内扁外圆的新结构。这一清晰的证据推翻了前人关于恒星晕是一个轴比不变的扁球体的猜测,意味着我们“家园”的疆界在原先基础上又得到扩展。 (图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郭守敬天文望远镜的巡天获得了银河系的新“三围”数据,虽然人们失去了对银河系诗意的朦胧美,但是更高清的银河系“肖像”如同送给全人类七夕一封情书,不仅让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银河系,也不断促使天文学家重新审视星系形成以及宇宙演化的一般规律。 走近银河系 据赵刚研究员介绍,利用郭守敬天文望远镜取得的大数据样本精确估算了上百万颗恒星的年龄,使具有精确年龄的恒星样本增加了一千倍。这样就能明确知道谁是银河系里的“长寿老人”,并且可以从它们那了解到银河系演化的基础数据。 其次通过测量近6000颗类太阳恒星的磁活动指数,发现太阳具有与超级耀斑恒星相当的磁活动水平,这证实太阳确有爆发超级耀斑的可能 。 目前据NASA的科学家称,他们此前观测到的有史以来最猛烈的恒星耀斑在爆发时产生的能量相当于5000万亿颗原子弹。如果太阳爆发超级耀斑,地球会“顷刻”会灰飞烟灭!但是,莫慌,目前太阳还处于稳定阶段,不会随随便便变脸。 超级耀斑 (图源Science) “真情时刻”-找朋友 人类总是因好奇心探寻茫茫宇宙,又因归属感想寻找宇宙中的“朋友”,此次巡天测量了近700颗系外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和倾角,发现约八成的行星轨道都如同太阳系的近圆形轨道,以及还发现了新的太阳系外行星族群——热海星。让我们更增加了寻找其他智慧生命体的信心! 难道我们会仅仅满足常规探求银河系?NO,NO,NO!郭守敬天文望远镜收集的光谱中,有大量来源于奇异天体,已发现万余颗金属含量低于太阳百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的贫金属星,而这些贫金属星像宇宙“化石”一样记录了宇宙演化的最初历史,在此基础上我们得以构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适合现有大望远镜跟踪观测的早期宇宙本质的“恒星考古”样本库。 白矮星 (图源YouTube)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发现的白矮星种类繁多。白矮星是绝大多数恒星最终演化的产物,它是一种大小如地球,质量却如太阳一般的奇特天体,郭守敬天文望远镜也因此被誉为“白矮星猎手”。 这次发布会还宣布了郭守敬天文望远镜二期“中分辨率级别光谱巡天计划”将从2018年9月持续到2023年6月,并确定了拍摄“天体视频”等科学目标。 郭守敬天文望远镜二期巡天将再升级,开启中、低分辨率光谱巡天交替进行的观测模式,即亮月夜进行中分辨率巡天,给天体拍视频,暗月夜继续开展低分辨率光谱“拍照”。主要探测恒星内部结构和形成之初的性质,并“寻宗问祖”,揭秘天体化学组成DNA和家族史。 宇宙浩瀚无穷,随着越来越多次的巡天“探宝”,人类对于身处的银河系以及宇宙的疑问都会得到解决,届时银河系乃至宇宙的面貌将会愈加清晰细致! 新闻来源:中新网,央视网,半月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局座召忠 微信号:zhangzhaozhong45 |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24 23:34 , Processed in 0.06844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