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复旦天协![]() ![]() “ 乾坤日月当依旧 昨夜今朝却异同 时代不断更迭,科技日新月异 人类从未停止仰望头顶的浩渺星空 但仰望星空的方式 却在一步步发生改变... ASTRONOMY 中国天文大设备的今天和明天 主讲人:张佳骏 ![]() 2021年10月29日,由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副研究员张佳骏主讲的“中国天文大设备的今天和明天”讲座在H3208召开。 从中国天文大设备的发展到个人理想与国家宏观需要的结合,讲座内容丰富、干货满满,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受益良多。 讲座回顾 中国天文大设备的昨天 ![]() ■ 宋朝“至和元年五月己酉,客星晨出天关之东南可数寸(嘉祐元年三月乃没)。”记录了超新星爆发(肉眼观测),现在就是蟹状星云。 ■ 中国近代天文的开端:1872年法国建立徐家汇观象台,1900年建立佘山天文台。 ■ 1962年并为上海天文台。 中国天文大设备的今天和明天 “ 时代在变化,科技在进步。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之下,中国的天文学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如今,人们已不再仅仅依靠肉眼“仰望星空”,人类对天文的观测向着更广、更深、更清晰的方向迈进。越来越多的“天文大设备”出现在祖国大地…… ” ![]() WFST WFST(Wide-Field Survey Telescope),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大视场巡天望远镜,是一台由中国天文学家自主建造的2.5米口径光学望远镜。2021年5月11日,WFST基建项目在冷湖正式开工。 WFST有三大核心科学目标:第一是进行大规模时域巡天,第二是搜寻外太阳系的天体,第三是在银河系结构和近场宇宙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建成后,它将成为北半球巡天能力最强的光学望远镜。 ![]() ![]() LAMOST LAMOST,即郭守敬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它是一架横卧南北方向的中星仪式反射施密特望远镜。应用主动光学技术控制反射改正板,使它成为大口径兼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的世界之最。由于它口径达4米,在曝光1.5小时内可以观测到暗达20.5等的天体。而由于它视场达5°,在焦面上可放置四千根光纤,将遥远天体的光分别传输到多台光谱仪中,同时获得它们的光谱,成为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LAMOST于1997年立项,2001年动工,2009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2012年9月启动正式巡天。 ![]() ![]() Tianlai “暗能量射电探测关键技术”项目(即“天籁”项目),围绕暗能量的探测需求,研制可用于暗能量探测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实现对红移1处的21cm辐射大天区面积巡天,获得大尺度结构功率谱,为暗能量探测与研究提供实验数据。目前,该项目已建成三组南北长40米,东西宽15米的抛物柱面射电望远镜和十六面6米口径碟形射电望远镜,全干涉信号通道超过两百路。 天籁项目不仅是世界上首个立项的暗能量射电探测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建成的第二个暗能量射电探测项目。 ![]() ![]() FAST FAST,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它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建设了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射电望远镜,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以上,大幅拓展人类的视野,用于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 FAST于2011年3月25日动工兴建;于2016年9月25日进行落成启动仪式,该科技基础设施进入试运行、试调试工作于2020年1月11日通过中国国家验收工作,正式开放运行。 ![]() “ 我们的天文大设备不仅如此——想看得更多,更好?还可以离开地球表面! ” ![]() DAMPE DAMPE,即暗物质粒子探测(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是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先导专项的五颗卫星任务之一,中文名“悟空”,发射时间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 DAMPE是一个空间望远镜,它可以探测高能伽马射线、电子和宇宙射线。它由一个塑料闪烁探测器(PSD)、硅微条(STK)、钨板、电磁量能器(BGO)和中子探测器组成。它的主要科学目标是以更高的能量和更好的分辨率来测量宇宙射线中正负电子之比,以找出可能的暗物质信号。它也有很大潜力来加深人类对于高能宇宙射线的起源和传播机制的理解,也有可能在高能γ射线天文方面有新发现。 ![]() ![]() HXMT HXMT,即“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卫星,是我国第一个空间天文卫星。它既是可以实现宽波段、大视场X射线巡天,又能够研究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体的短时标光变和宽波段能谱的空间X射线天文望远镜,同时也是具有高灵敏度的伽马射线暴全天监视仪。 作为我国第一台太空望远镜,HXMT在2011年正式进入工程研制阶段。2017年6月15日HXMT卫星发射成功,开展科学观测。HXMT的成功发射和运行,将使我国在国际竞争激烈的的高能天体物理观测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 ![]() CSST CSST,即巡天空间望远镜(又称中国空间站望远镜),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科学项目,预计于2024年前后投入科学运行,主要用于高分辨率、大面积天区的多色成像与无缝光谱巡天计划。 CSST的主镜直径约为两米,与哈勃太空望远镜中心的主镜大小大致相同。然而,CSST的视角场是哈勃的300倍还多,这意味着相比于哈勃望远镜,CSST将能够同时看到300倍的天空。 ![]() “ 未来,我们将不再局限于“看星星”,我们正在建设更多更强大的各类望远镜与探测器,探测各种电磁波、引力波、中微子与宇宙线;我们正在走进“多信使天文学时代”…… ” ![]() LHAASO LHAASO,即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arge High Altitude Air Shower Observatory)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射线探测装置。 LHAASO位于中国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占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其核心科学目标是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以及相关的宇宙演化和高能天体活动,并寻找暗物质;广泛搜索宇宙中尤其是银河系内部的伽马射线源等。 ![]() ![]() Tianqin “天琴计划”是2014年3月提出,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发起的一个科研计划。“天琴计划”已经于2015年7月份正式启动,部分关键技术研究已有具体进展,正在立项中。 据介绍,“天琴计划”实验本身将由三颗全同卫星(SC1,SC2,SC3)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通过惯性传感器、激光干涉测距等系列核心技术,“感知”来自宇宙的引力波信号,探索宇宙的秘密。三颗星,形似太空里架起的一把竖琴,可聆听宇宙深处引力波的“声音”。 ![]() ![]() Taiji “空间太极计划”作为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规划在2033年前后将发射由位于等边三角形顶端三颗卫星组成的引力波探测星组,用激光干涉方法进行中低频波段(0.1mHz-1.0Hz)引力波的直接探测。 空间太极计划的主要科学目标是通过引力波的精确测量,测定黑洞的质量、自旋以及分布,探索中等质量种子黑洞是如何形成的,暗物质能否形成种子黑洞,种子黑洞是如何成长为大质量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寻找第一代恒星形成、演化、死亡的遗迹,对原初引力波强度给出直接限制,并探测引力波极化,为揭示引力本质提供直接的观测数据。 ![]() “ 未来将至 面对国家崛起过程中 基础科学的蓬勃发展 难道你我要置身事外吗? 我选择做一个 “自由而有用”的人 ” 讲述完中国天文学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张佳骏学长进一步勉励大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宏观需要相结合,做一个“自由而有用”的人。 临近尾声,同学们与学长进行互动和交流,讲座在活跃的气氛中结束了,同学们获益颇多。在此,再次感谢张学长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 ![]() ![]() ![]() ![]() ![]() 滑动查看更多现场照片 讲座之后:“新朋友”亮相 ![]() ![]() ![]() 还记得天小邪的新朋友——麒麟吗? 麒麟是一款由吴家麒学长赠送的星特朗nexstar 8se望远镜,具有8英寸和口径和2032mm的焦距,其单叉臂经纬仪内置自动寻星,在简单的校准后能够快速自动对准跟踪其数据库内近40000颗星体,可以兼顾深空目标与行星观测,是路边天文和外出观测的绝佳选择。 讲座之后,麒麟在光草迎来了首次开光。张学长也和天协的同学们一起参与了此次开光,并进行了亲切交谈。 “ 银汉迢迢,星河耿耿 旧友重逢,新朋初见 10月29日的天协之夜 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下次再会 ” 1 END 1 文案 | yqj 编辑 | yqj 摄影 |大师 群峰 子超 ![]() |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7 04:51 , Processed in 0.06398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