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 WUT天协 文 节 与 日 天文与节日 “天文”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老著作《易经》。《易传·彖·贲》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还要求君子“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记载的“大衍筮法”就是沟通天道(天文)、人道(人文)的学问。天文学始终是哲学的先导,它总是站在争论的最前列。作为一门基础研究学科,天文学在不少方面是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时间、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的严格规律都须由天文学的方法来确定。而如今,天文也渐渐与我们的节日有所贴合。 天文与万圣节 HALLOWEEN ![]() 万圣节是每年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人们认为会“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华语地区常将万圣夜误称为万圣节。“Hallow”来源于中古英语halwen,与holy词源很接近,在苏格兰,英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万圣节仍然被称为“All Hallow Mas”,意思是在纪念所有的圣人(Hallow)那一天,要举行的弥撒仪式(Mass) 近日,哈勃太空望远镜官网发出对碳星CW Leonis的观测照片来庆祝今年的万圣节,在这张来自美国宇航局/欧空局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图像中,CW Leonis从深层的厚厚的尘埃罩中发光。CW LEonis距离地球约400光年,位于狮子座,是一颗碳星,是一颗发光的红色巨星,大气中蕴含着丰富的碳。就像一只烟雾后瞪大的眼睛。 ![]() 这个图像充满活力的橙色和绿色色调使它成为万圣节的恰当庆祝活动。哈勃望远镜已经捕捉到了多年来万圣节图像的古利什画廊 - 从幽灵般的面孔和宇宙蝙蝠到由二元星形成的雕刻南瓜。今年的形象就像一只从烟雾云中闪出的宇宙比例的单一、恶意的眼睛。 ![]() (年轻的恒星HBC 672因其翅膀般的阴影特征而被称为蝙蝠阴影。美国宇航局/欧空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现在首次在这颗恒星的圆盘阴影中观察到了一种奇怪的"拍打"运动。) ![]() (在这张新的美国宇航局/欧空局哈勃太空望远镜快照中,看起来像是两只发光的眼睛和一个弯曲的雕刻微笑,是两个星系碰撞的早期阶段。居住在卡尼斯少校星座,整个视图宽109,000光年,大约是银河系的直径。) 天文与中秋节 MID-AUTUMN FESTIVAL ![]()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风俗习惯 祭月 。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斗转星移不舍昼夜,日月星辰变换于一呼一吸之间,这些看似很遥远,但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漫漫前进路上要是累了,请不要忘记还可以仰望星空,给自己一次关乎美的休憩。 live long and prosper THANK YOU 资料来源:百度 武汉理工大学天文爱好者协会 |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7 21:31 , Processed in 0.05337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