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星空 摄影技巧 星空摄影的题材,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网上也出现了许多关于星空摄影的教程,推荐大家购买许多装备,弄得大家都买回来了却不知道怎么用。这次,我们将分几期介绍星空摄影需要用到的那些装备,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出去拍星是否都有必要购买或携带。 除了相机,镜头,三脚架这些必备器材,以下是我出去拍星星可能会带的附件。但这些东西,真的有必要每次都带上吗? ![]() 每次要带这些东西,说实话从出门前整理,到达现场后安装调试操作,以及拍完之后收拾,都挺麻烦的。如果你是刚入门星空摄影,买了这堆东西,可能你根本就不知道有什么用,什么时候该用。由于篇幅有限,我们这次从最占重量的赤道仪说起。 赤道仪 ![]() 接触星空摄影,你迟早都会听说赤道仪。地球自转一天24小时,星星和太阳月亮一样东升西落,都是地球自转引起的,星空摄影需要长时间曝光,星星会在曝光时间内移动,体现在照片上就是星星会“拉线”。 ![]() 你可能还听说过星空曝光500法则,600法则,意思就是500(或600)除以镜头焦距就是可接受的曝光时间,不多于这个曝光时间,拉线的程度是可以接受的,例如用超广角镜头,一般曝光30秒都可以接受。另外也表明镜头焦距越长,可接受曝光时间就越短。 ![]() SONY A7R4+FE 12-24 2.8 GM,12mm,f2.8,ISO6400,曝光30秒,不使用赤道仪,原图未调色。 赤道仪是可以带着相机同步地球自转,这样相当于抵消了地球自转造成的星星拉线,相机允许的曝光时间更长,直接来说,就是可以提升照片的星空画质。例如下面这张用了赤道仪拍摄,银河的颜色和结构就非常明显,当然也和所用的天文改机与镜头有关。 ![]() 富士X-T10改机,腾龙35 1.4,ISO800,f1.4,2分钟,赤道仪跟踪 但是缺点也随之而来,赤道仪带着相机移动,实现了星空相对静止,但地景就会糊,两者是不可兼得的。所以用赤道仪拍摄,为了天空和地景都清晰,现在比较惯用的星空摄影进阶拍摄方法就是,天空开启赤道仪拍摄,地景关闭赤道仪拍摄,然后把两张照片通过蒙版各取所需合成。由于两张照片拍摄时间间隔很短,一般不会认为是违背科学事实的,有别比于蓝调时刻拍摄地景,天黑后拍摄银河的光比不正确,或拍摄北边的地景南边的银河这类违背客观事实移花接木手法。 ![]() 另外,赤道仪能正常工作的前提是你必须得对准极轴,在北半球就是对北极星,北极星是一颗二等星,在野外无光污染条件下还是比较好认的,然而在南半球,南天极附近没有什么亮星,对极轴难度更大。并且,机位只要移动,你就得重新对极轴,这就给刚入门操作还不熟练的朋友增添了很大的麻烦。 ![]() 所以,对我来说,大部分时候我会带着赤道仪去拍星空,但是一些时间或条件不允许的情况,比如高海拔徒步,或者有云、天光变化较快、拍摄时间窗口比较短的情况,我可能会考虑不使用赤道仪。例如2018年2月在元阳梯田,由于银河拱桥升起到天亮的时间窗口只有半小时,我没有使用赤道仪拍摄。 ![]() 今年3月,我在同一机位用赤道仪拍摄的银河。三月份,银河升起到天亮的时间延长到两个半小时以上,就有充裕的时间使用赤道仪拍摄了。但遗憾的是这个地方的天气和光污染条件都没有三年前那么好。总体来看,这张花了心思用赤道仪拍摄的片子,还不如三年前拍的。 ![]() 我的其他一些近期未使用赤道仪拍摄的作品: ![]() ![]() ![]() ![]() ![]() 最后,我对赤道仪的优缺点,总结如下: 优点√ 1、可本质性提升星空画质 2、中长焦镜头拍摄广域、深空必备 缺点× 1、重,赤道仪可能会比你的相机和镜头加起来都重 2、每次动机位需要重新对极轴,机动性差 3、需要天文知识:熟悉北极星的位置,在南半球熟悉南天极附近星星排列 4、前期拍摄和后期所花时间都要更长 什么时候不需要用赤道仪: 1、不追求极致画质,想快速出片 2、天气、拍摄时间或其他条件不允许 3、拍星轨、常规延时摄影 4、必须单张出片 5、懒得拿赤道仪的时候 赤道仪关联附件: 1、外挂电源 2、鸠尾板或全景拼接云台 3、三脚架 4、重锤(可能需要用到) 至于其他的附件是否该带,什么情况下带,且听下回分解。 希望未来广西星空能有更多的“同行者”,与我们一起探索并享受那份广西的独美星空! 投稿 如果你有好的广西星空作品、好的拍摄地点、天文知识或者拍摄技巧想和我们一起分享,请投稿给我们吧!点击微信订阅号的 “自助投稿” 进行投稿吧! 点此关注我们! |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15 07:56 , Processed in 0.04768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