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都芃 我决心胸怀共产主义大目标,扎扎实实干革命,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摘自崔向群1971年6月《入党志愿书》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166873648098344961 视频来源:科技日报,制作:制作:赵卫华、李忠明、何沛苁 “一根筋” 是崔向群对自己的评价 “认准一条路就努力走下去” 是崔向群给自己定下的人生信条 这个信条贯穿了她的学术生涯 1975年 从南京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 毕业的崔向群 被分配到某省会城市 某大型飞机制造厂工作 但为了能够施展所学,学以致用 她坚决要求去往偏僻山里的光学仪器厂 别人想方设法离开的山沟 她一门心思往里钻 从车间工人干起 一步一脚印 用所学知识推动我国光学事业发展 年轻时的崔向群 1977年 当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的消息传来 崔向群难以抑制继续读书的渴望 她跨上自行车 骑行40里山路来到县城报考研究生 1978年 27岁的她成为“文革”后 中科院招收的首批研究生 后来因成绩优异 她被公派前往国外留学 崔向群在英国焦吉班克射电天文台 1993年 在欧洲南方天文台已工作多年的崔向群 收到王绶琯院士和苏定强院士发来的邀请 中国要建设自己的大视场光学光谱巡天望远镜 崔向群心潮澎湃 下定决心动身回国参与建设 得知消息的欧洲南方天文台一再挽留 德国某大型跨国企业也热诚邀请 并承诺日后派她回国 但这些都无法改变她的决定 1994年初 崔向群义无反顾回到了 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 挑起了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 (LAMOST,也称“郭守敬望远镜”) 建设的重任 摆在她面前的是从未有人尝试过的方案 独一无二的“镜面面形不断变化的 主动反射施密特望远镜光学系统” 经费有限、人手不足、时间紧迫 用“在国外只能买两块光学望远镜大镜子”的钱 在一片怀疑声中 崔向群和团队上路了 崔向群(右一)与LAMOST的建议人王绶琯院士、苏定强院士、王亚男在建设中的LAMOST前合影 困了喝咖啡 睡不着吃安定 夜以继日的艰苦攻关给她留下了多种疾病 但她无怨无悔 2008年10月 LAMOST成功建成的那一刻 崔向群向世界证明了 这种新型主动光学方法是可行的 中国具有建造极大望远镜的能力 LAMOST的成功 一举将我国望远镜研制水平推进到 “世界最高水平的前沿” 并使我国在大视场天文学研究中 跻身国际领先地位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 197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由中科院直属机关党委提供 编辑:张爽 审核:王小龙 终审:刘海英 |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22 03:55 , Processed in 0.04241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