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牧夫天文网 首页 天文書庫 天文知识 查看内容

天文理论阅读——牛顿的《宇宙体系》

2022-2-16 19:33| 发布者: imufu| 查看: 94660| 评论: 0

摘要: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第三编宇宙体系,牛顿再世时没有发表这部初稿,首发于牛顿逝世的次年,1728年。发表时使用的正式名称《宇宙体系》,该书也是用拉丁文发表。《原理》和《宇宙体系》模仿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第三编

宇宙体系,牛顿再世时没有发表这部初稿,首发于牛顿逝世的次年,1728年。发表时使用的正式名称《宇宙体系》,该书也是用拉丁文发表。《原理》和《宇宙体系》模仿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以公理、假设来展开,理论体系本身有大量定义和公理出发经过逻辑和数学推导演绎出的定理和推论构成。



  《宇宙体系》的理论



1天体是运动的
2在自由空间中圆周运动的原理3向心力作用4证据的可靠性5向心力指向行星的中心6向心力反比于行星中心距离的平方7远距离行星绕太阳运动,其伸向太阳的半径所掠过面积正比于时间
8约束较远行星的力并不指向地球,而指向太阳
9太阳周五的向心力在行星空间中反比于太阳距离的平方
10地球周围的力反比于地球距离的平方,以地球静止为假设
11假设地球运动时的同一证明
12向心力反比于到地球和行星的距离,通过行星的偏心率和会贵点的缓慢运动加以证明
13巨大的太阳引力,指向单个行星
14微弱的地球引力15行星的视直径16视直径的校正17有些行星的密度大,有些小,引力都正比于行星的质量18天体还展示了你和被吸引天体之间的另一种关系
19地面的地面的物体也可以证明20上述相似的一致性21引力之间的一致性
22相对极小的物体其力难以计算
23物体所受的重力正比于其质量
24天体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引力
25引力自行星的表面向外反比于距离的平方,向内正比于到中心的距离
26所有的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28太阳与所有行星的公共重心是静止的,太阳运动极慢
29行星环绕的椭圆其焦点位于太阳中心,伸向太阳的半径掠过面积正比于时间30轨道的大小及其远日点和交汇点的运动31上述原理可以推出天文学家们熟知的月球运动32迄今为观测到的各种不规则运动得到简化
33既定时刻月球到地球的距离34木星和土星卫星的运动可以由月球运动到处35行星相对于恒星绕其自轴均匀36月球以类似方式绕其自转,因此产生了天平动37地球与行星的二分点岁差及轴天平动38每天海洋必定涨落两次,最高水位发生于日月抵达当地子午线后第三小时39日月位于朔望点时潮水最大,位于方照点时最小,这发生于月球到达子午线后第三小时;在朔望点与方照点以外,潮水的发生由时刻移向太阳在中天后第三小时。40日月距离地球最近时潮最大41在二分点时潮最大
42在赤道以外潮水大小交替变化43持续的受迫运动使潮差减少,最大潮为每个月朔望后的第三次44海洋运动受到海底阻碍而减弱45海底与海岸的阻碍引起多种现象,注入每日一次的海流46海峡中的涨潮时间较大洋中更不规则47在辽阔而幽深的大洋中潮汐较大,大陆沿岸的潮汐大于海中孤岛,而以开阔通道面向海洋的浅滩其潮水更大48太阳引力对月球运动的干扰,可以根据上述原理加以计算49计算太阳对海洋的吸引力50计算太阳在赤道处引起的潮高51计算太阳引起的纬度平行线处潮高
52在朔望点与方照点,赤道上潮高之比决定于太阳和月球的共同吸引53计算月球引起的潮及因此而产生的高度54太阳和月球的这种力很难感觉到,除了在海洋中涨潮情况外
55月球密度6倍于太阳56月球于地球的密度比大约 3:257关于恒星的距离58
当彗星可见时,由其经度视差可知它们较木星更近59纬度视差也证明这一点60
视差也证明了这一点61彗头的光表明彗星位于土星轨道附近62它们落入远低于木星轨道的地方,有时还低于地球轨道    63在太阳附近的彗尾亮度也证明了这一点6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有彗头的亮度可以判断它在太阳附近的大小65
在太阳区域见到大量彗星也证实了同一结论66还可以通过彗头越过与太阳的会合点后彗尾较之以前的巨大尺度和亮度加以证实67彗尾由彗星大气产生68天空中的空气和蒸汽极度稀薄,极小的蒸汽量即足以解释所有的彗尾现象69彗尾是以什么方式产生于彗头大气
70彗尾的下潜现象证明它产生于彗星大气71由彗星可知有时彗星能进入水星轨道72彗星沿圆锥曲线运动,该曲线的一个焦点位于太阳中心,由彗星伸向该中心的半径略过的面积正比于时间73
这些圆锥曲线近似于抛物线,可以由彗星的速度来推算74
彗星沿抛物线轨道通过地球轨道的时间长度751680年彗星穿过地球轨道球面的速度76
它们不是两颗彗星,而是同一颗彗星,可以更精确地测定该彗星沿什么轨道以什么速度穿越天空77关于彗星速度的其他实例78确定彗星的轨道

  学习和时间开展



    寒假每天     17:00 - 18:00        经典天文名著阅读(线上及武汉当地)

  学习咨询



    熊老师    18627733960

组织及项目介绍

   国内首家专业以天文科教、天文实践和游学为宗旨的民间组织社区,由国内资深天文人士组建,旨在通过天文学强化当前青少年自然科学素养和认知深度,提倡 “科学观前,人文思故” 的思想方针,走时代开辟性的发展路线,为社会培养科学和社科人才做铺垫工作。

   社区通过工作努力提高当代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体验、实践,提升科学理论的认知高度,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国内科研和科学文物保护单位,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熏陶科学发展观和人文素质,深思我们的科学历程,保护地球、生态和大气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社区拥有资深的专业人士、国际一线的天文资讯、外文为主的学习环境,丰富的专业天文典藏和一流的观测设备,优良的观测基地,在过去我们为武汉地区诸多学校和企业机构提供了科学周科普、科教、观星体验服务。

欢迎点击关注,让我们一起开启天文和神秘宇宙之旅!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9 08:05 , Processed in 0.06674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