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专栏 周三 · 风月同天 | 周四 · 观测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测 | 周六 · 茶余星话 | 周日 · 太空探索 翻译:李想 校对:刘思慧 梁美珍 美编:张少岩 后台:库特莉亚芙卡 李子琦 胡永葳 原文链接:https://sorae.info/astronomy/20220214-proxima-centauri.html ![]() 太阳系外行星候选「比邻星d」的想象图 (Credit: ESO/L. Calçada) 以葡萄牙天体物理・宇宙科学研究所(IA)的João Faria为首的研究小组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关于一颗围绕 “比邻星”(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公转的系外行星候选者展开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比邻星被确认拥有2颗行星,这次的研究成果可能与其第三颗系外行星的发现相关。 推测其质量下限约为地球质量的1/4,可能是利用视向速度法发现的最轻行星。 比邻星位于半人马座方向,是距离地球约4.24光年的一颗红矮星,与2颗类日恒星“半人马座α星A”和“半人马座α星B”组成三星系统。比邻星质量约为太阳的0.12倍,表面温度约为摄氏2700度,是一颗低温的、小小的恒星。 ![]() 发出明亮光辉的半人马座α星A和B(Aplha Centauri AB、左上)、与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右下圆圈内)周围的环境。A星和B星看起来好像一颗星星(Credit: Digitized Sky Survey 2, Acknowledgement: Davide De Martin/Mahdi Zamani) 天文学家于2016年在比邻星的宜居带内发现一颗绕其运行的系外行星“比邻星b”,于2020年在外侧又发现另一颗系外行星“比邻星c”。 据科学家推算,比邻星b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29倍以上,比邻星c的质量为地球的7倍上下。比邻星b的公转周期约11.2天,而比邻星c约为5.2年。 相关链接(日文):科学家在距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处新发现一颗超级地球 本次新发现的候选系外行星被命名为“比邻星d”。研究小组称,他们推断比邻星d的质量下限约为地球的0.26倍。这个质量低于位于“飞鱼座”方向35光年的系外行星“L 98-59b”(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40%),作为利用“视向速度法”(与多普勒位移法一样,下文详述)发现的系外行星,这可能是至今最轻的行星。 研究小组称,他们推断比邻星d的质量下限约为地球的0.26倍。这个质量低于位于“飞鱼座”方向35光年的系外行星“L 98-59b”(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40%),作为利用“视向速度法”(与多普勒位移法一样,下文详述)发现的系外行星,这可能是至今最轻的行星。 相关链接(日文):科学家详细观测了35光年外的系外行星,推测其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 从比邻星d地表远眺的想象图 (Credit: G. Perez; Concept: A. Suarez, J. González, R. Rebolo) 实际上,过去就有研究小组实施观测,发现可能存在比邻星d。2019年,有研究小组利用欧洲南天天文台(ESO)的甚大望远镜(VLT)上的分光观测仪“ESPRESSO”对比邻星进行观测,再次确认了在此3年之前报告比邻星b的存在的同时,也发现了疑似在其内侧公转周期约5天的其他行星存在的信号。 相关链接(日文):科学家再次观测类地系外行星比邻星b,精度比初次观测时提高3倍 这次的成果是利用ESPRESSO技术进行追加观测得来的。研究小组通过分析观测数据得出结论,被检测出的信号并不是由比邻星自身活动产生,而是受公转周期约5.12天的比邻星d的影响而产生的。质量小的行星对主星的影响也很小,论文提到,受比邻星d公转的影响,比邻星视线方向上的移动速度约为秒速40cm(时速1.44km)。 但是,因为比邻星d还处于系外行星候选阶段,还需要在今后的追加观测中进行确认。另外,研究小组指出,比邻星d在宜居带的内侧公转,表面的平衡温度有可能达到90摄氏度。 顺便说一下,系外行星的名字是在主星的名字后添加小写字母而命名的(※)。根据离主星的距离和被发现的顺序,从“b”开始依次被赋予“c”、“d”、“e”……但是,因为在同一星系中,为了即使后来发现了其它系外行星时,也不用更改已经命名的名字,系外行星名字中的字母顺序和离主星的距离并不一定完全一致。 ![]() 比邻星3颗行星的质量和公转周期示意图 (Credit: sorae) 本次报告的比邻星d是在比邻星中第三个被发现的系外行星,所以被赋予了“d”。但是,由于其公转轨道比之前发现的比邻星b还要靠内,就有点麻烦,要是从距离比邻星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排列的话,就会变成“d”、“b”、“c”。 ※…一部分系外行星的命名,来自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从世界各国征集的名字(例如:系外行星HD 145457b的名称“Chura”) 相关链接(日文):太阳系外行星命名活动结果发表。恒星为“Kamui”,系外行星为“Chura” 用于系外行星观测的视向速度法&凌星法 “视向速度法(多普勒位移法)”,是指伴随着系外行星的公转,像画圆一样,以微微晃动的主星的运动为基础,间接发现系外行星存在的方法。 随着行星的公转,主星会轻微晃动。它朝着地球运动时, 其发出的光线颜色会变蓝,远离地球运动时变红,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天文学家能够利用分光观测得到天体的光谱,进而检测出主星颜色发生这样的变化。 ![]()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280944126995136516 伴随系外行星公转,主星光谱变化情形的示意动画 还有一种称为“凌星法”的方法,其原理是当系外行星在主星(恒星)前面经过,即“凌星(transit)”时,会引起主星亮度发生微弱变化,从而可探知行星的存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系外行星探测卫星“TESS”等,就是利用该方法进行系外行星的搜索。 通过重复观测凌星现象,可以由凌星发生周期得到系外行星的公转周期。而且,依据凌星时主星的光变曲线(表示天体亮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系外行星的直径及是否含有大气层等信息。 ![]()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280944863682691078 由于系外行星的凌星现象造成恒星亮度变化的示意动画 (Credit: ESO/L. Calçada) Source Image Credit: ESO/L. Calçada ESO - New planet detected around star closest to the Sun IAC - A sub-Earth confirmed in the planetary system of the closest star to the Sun Faria et al. - A candidate short-period sub-Earth orbiting Proxima Centauri 文/松村武宏 责任编辑:王雨阳 牧夫新媒体编辑部 『天文湿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众号:astronomycn ![]() 棒旋星系NGC 6217 影像提供: NASA, ESA, and the Hubble SM4 ERO Team END |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4-4 04:28 , Processed in 0.08211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