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半夜四天开,星河揽人目” ——《宿鰕湖》李白 近来天朗气清 大家有没有出去看星星呀那些闪亮着的星座 小伙伴们都能叫出名字吗“星座”不仅是诗词里的常客还是无数天文学家研究的对象星座里到底有什么奥秘呢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 与星座来一场跨越千年的邂逅吧 ![]() 古代对星座的研究 ![]() 星座的起源 ![]() 星座是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亦指天上的恒星组合。米索不达亚文明占星家为了方便研究及观测天上的诸多恒星,便把星空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一区就是一个星座。该天文知识在有历史记载以前就被人们所领会。星座的名称很可能来源于早期的航海水手。 ![]() 但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对星座的研究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比如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商代甲骨文中出现了“鸟”、“火”等恒星或星座名。而在公元前1100年的巴比伦境界石上就刻有了天蝎、狮子和长蛇座等星座形象。古人对星空的好奇与思考就此从未停止过。 ![]() ![]() 《丹元子步天歌》 ![]() 关于星座,我国古代有许多著作与此有关。其中,《步天歌》一直被作为描述中国星象的标准文献得以传承。隋唐时期,《丹元子步天歌》确立了“三垣二十八星宿”体系。该书以此为主体,共三十一区。每区的介绍包含了星官、恒星数目与其位置。歌词以七言压韵诗歌形式编撰,全篇373句共2611字。 ![]() 《通志‧天文略》中称誉为“句中有图,言下见象,或丰或约,无馀无失”(意即每句之中生动描述,彷佛读后已有星点之形象,每句吟诵后仰天观赏星象,星宿的数量有多有少,但歌中与实际看到的数量能一一对应,没有多也没有少),成为初学观天认星者的背诵口诀。 ![]() ![]() 三垣二十八星宿 ![]() “垣”指星的区域。三垣是指环绕北极天空所分成的三个区域,分别是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而在环黄道和天球赤道近旁一周分为四象。四象中又将每象细分成七个区域,合称二十八宿。中国古代以太阴历纪年,由于月亮围绕地球自转一周约为每月廿八日,因此每天经过一区的称为“宿”或“舍”。 关于星座 古代还有一个名字叫“星官” 不过此“官”可非彼“官”哦 它是古代中国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 “星官家族”演变史 古代中国天文学家为了便于认星和观测,把若干颗恒星组成一组,每组用地上的一种事物命名,这一组就称为一个星官,简称一官。 《史记·天官书》中记录了91个星官,包括了500多颗恒星。唐宋后也有称之为一座的。但这种星座并不包含星空区划的涵义,与现今所说的星座概念有所不同。 ![]() 三国陈卓把石氏、甘氏、巫咸三家星官合并组成一个283星官,共1465颗星的星官系统,为后代天文学家所沿用。 明末时期,受西学东渐影响,徐光启所编的《崇祯历书》参考欧洲天文学的数据增补了近南极星区的星官23个,打破了传统星官格局。 清乾隆年间,传教士戴进贤主编《仪象考成》一书,共收录300官、3083星。道光年间编辑《仪象考成(续编)》共收3240星。 我们可以看到中外对星座的划分还是有差异的 19世纪初星座的数目已经膨胀到150个 为了避免星空处于混乱的状态 急需制定一个公认的标准 星座的标准化 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星表被收录在公元2世纪托勒密所著的《天文学大成》的书里。《天文学大成》里记录了48个星座中的1022颗恒星,这也是现代星座的原型。 ![]() 不同地域的文明中,星座的起源可能完全不同。但是随着各文明的扩张和相互影响,星座的文化也包含了融合的过程。直到1928年,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确立了今天国际通用的88个星座,同时依据赤经、赤纬坐标来划分星座之间的界线。这些星座在航海领域应用颇广,几乎是所有文明中确定天空方位的手段。 天文学上的黄道星座有十三个 而大家所熟悉的“十二星座”是占星学定义上的 十二星座 十二星座又称黄道十二宫,是西洋占星术用黄道带上的十二个扇区充当对应天文学上的黄道星座。 十二星座又称黄道十二宫,是西洋占星术用黄道带上的十二个扇区充当对应天文学上的黄道星座。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巴克斯为了标示太阳在黄道上观行的位置,就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区段,以春分点为0°,自春分点(即黄道零度)算起,每隔30° 为一宫,并以当时各宫内所包含的主要星座来命名,依次为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等宫。 ![]() 我们判断这个人是什么星座,一般是根据生日倒推回去的。这种方法虽然偷懒,但是方便。实际上,“星座”指的是“太阳星座”,即以地球上的人为中心,同时间看到太阳运行到轨道上哪一个星座的位置,就说那个人是什么星座。快来猜猜以下哪个是你的星座图象吧! ![]() 原来星星的计量单位不仅有“颗” 还有“垣” “官” “宫” 星座在一开始可能是人为创造的 但随着天文测量技术的精确化 如今的星座都是在宇宙里被证实的真实存在 ![]() 人们在对它们命名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美好的祝愿“好奇”是推动计量技术进步的一大动力而对未知领域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仍在推动着我们去探寻更多的宇宙奥秘 ![]() END编 辑|金梦真责 编|王语馨责 审|王 佳 ![]() |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9 01:56 , Processed in 0.05995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