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专栏 周三 · 太空探索 | 周四 · 观测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测 | 周六 · 茶余星话 | 周日 · 视频天象 编译:钟艺 校对:DAIKIN-Leni 美编:朱宸宇 后台:朱宸宇 新的观测结果有助于解释星系大小与环境如何影响黑洞行为 ![]() 图片来源:ESA/哈勃与NASA,N. Grogin (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STScI),感谢Judy Schmidt “宇宙沙漠”指的是天体间相距甚远,恒星养料匮乏的一片区域。新的研究发现,那些位于宇宙沙漠中的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比位于拥挤地区星系中心的黑洞更多地吞噬物质。 在过去的十年里,天文学家一直在争论星系合并——类似于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之间正在进行的合并——是否是星系中物质剥离并将其汇集到其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主要诱因。而新的研究观测发现,在被称为宇宙空洞的区域中,有超过2万个“饥饿”的黑洞,当相互作用的邻居较少时,这些看不见的野兽会更频繁地“吃零食”。 这项研究的共同负责人,弗吉尼亚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安卡·康斯坦丁(Anca Constanti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发现挑战了我们目前对星系演化的理解,”弗吉尼亚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安卡·康斯坦丁(Anca Constantin)在一份声明中说,他是这项研究的共同负责人。 宇宙空洞本质上是“空间的三维气泡”,其中一些延伸超过5亿光年,而其中星系屈指可数。也被称为宇宙的荒地,。宇宙空洞被认为占据了50%的宇宙空间,却只有20%的星系。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银河系也包含在一个半径至少为10亿光年的球形空洞中,比宇宙空洞的平均体积大7倍。研究人员表示说,宇宙中其余80%的星系诞生于更拥挤的区域,在这些区域中,有50到1000个星系聚集在同一个星系团中。 80%的星系生活在宇宙中“人丁兴旺”的地区,它们挤在一起,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最终合并。在这个过程中,星系相互剥离物质,反过来又为它们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提供食物。然而,在上周于新墨西哥州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刚刚从弗吉尼亚州哈里森堡高中毕业并参与领导这项新研究的阿尼什·阿拉迪(Anish Aradhey)说道,这些物质究竟是如何进入黑洞的,从而开始“蚕食或咀嚼周围的物质”的,这一点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 星系合并的理论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解释,即——黑洞是如何在星系中生长的?这些星系在它们的宇宙社区邻居中没有朋友,因此不会相互作用,而星系间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使恒星食物可获得的必要过程。因此,为了更多地了解黑洞是如何开始进食的,Aradhey和他的团队研究了“天空中被称为宇宙空洞的最孤独的星系”中的“饥饿”超大质量黑洞,他说道。 Aradhey说:“如果星系不需要通过相互作用、剥离和其他过程与邻居争夺‘食物’,它们就更有能力将‘食物’输送到超大质量黑洞的中心。” ![]() 宇宙中星系分布示意图——大约3000万光年宽的“切片”(左图)。空洞用蓝色阴影区域表示,其中的星系用红点表示。右边的缩略图显示了一个空洞星系,它的中心有一个活跃的超大质量黑洞;这种活动是由其波动的中红外亮度测量结果揭示的。 (图片来源:K. Douglass(罗切斯特大学),SDSS, A. Aradhey(哈里森堡高中和詹姆斯麦迪逊大学) ) 利用NASA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WISE)天空测绘望远镜收集的长达8年的数据,Aradhey的团队研究了大约290,000个星系的亮度如何随时间变化,并发现了超过20,000个活跃‘进食’的先前未被发现的活跃‘进食’的黑洞。 过去对空洞星系的调查主要集中在光学或中红外波长,后者依赖于探测到的光来对星系内的活动进行分类:光越蓝,恒星形成越强烈,而红光则表明饥饿的黑洞正在吞噬物质。然而,空洞中的星系拥有大量的恒星形成,因此发出更蓝的光,这些光“淹没”了它们内部喂养黑洞的光,从而掩盖了它们的存在,Aradhey表示说,这解释了为什么过去的研究没有发现它们。 因此,他的团队反其道而行,通过研究红外光亮度随时间的波动来揭露碳素黑洞的存在。研究小组发现,黑洞的活动在中小型星系中比大型星系更常见。 “就像你一样,当独处且不与邻居互动时,更小的星系会更快的吃‘零食’。” Aradhey如是说到。 1 END 1 责任编辑:DAIKIN 牧夫新媒体编辑部 『天文湿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众号:astronomycn ![]() 2023年6月22日,我国四川省上空出现疑似流星的不明飞行物 图源:网络 ![]() 谢谢阅读 |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4-3 09:04 , Processed in 0.04014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