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标题: 论地球的偏西力 [打印本页]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14 19:24
标题: 论地球的偏西力
论地球的偏西力 偏西力是一种效果力。由于我的理论远未达到无可争议的地步,所以在此就不陈述了,我只简单地讲一些可能被实验检测到的而又能被大家很快理解和认同的现象。
一.落体偏东:如果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失去动力之后,它最终会落向地球,这时卫星就象地球引力场中的一个自由落体,首先它的角速度会减慢,向西偏移,这也是很多人造卫星的“西退”现象。这说明在离地球的某个高度,我们看到的是落体偏西现象,但在离地表很近的地方,落体都是偏东,那么什么高度才是这两种现象的转折点呢?我的答案只有一个——落体都是偏西的,只是相对落体来说,铅垂线更偏西,才会使我们产生落体偏东的错觉。我们在讨论科里奥利力的时候,都会说到一个旋转的圆盘,当从圆盘的边缘向圆盘的中心抛一个物体时,物体会偏离圆盘的中心,而我们如果向地球中心抛物体,物体绝对不会跑到地心以外的地方。以上两个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物体的角速度不会增加,但如果我们认为落体偏东,那物体的角速度就会增加,这里是有矛盾的。在地球的引力场中,离地心四万公里的高空抛落一个物体,它先是向西偏,后又向东偏,最后又转弯回落到地心上,这种落体的轨迹我认为是不美的。
落体偏东还有一个逻辑矛盾:假设落体下落的速度为无穷大,落体不偏东也不偏西,当假设的速度减小一点,落体就会偏东,当假设的速度再减小一点,落体就会更偏东,那么速度越小,落体越偏东,这和科氏力理论是矛盾的。火车轨道西边的磨损大,这点正说明偏西力的存在,如果按科氏力解释,南来北往的火车会使轨道两边的磨损一样大,当然这跟西风多还是东风多也有关系——中纬度应当是西风多,如果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西边的铁轨磨损大,那么只能用偏西力来解释了。
如何解释落体偏东这个问题,关键是要证明铅垂线偏西,无论是证明还是证伪,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让大家都信服的实验,否则怀疑总会存在的。
二.傅科摆的运动轨迹:在文献中苦苦查找,却看到傅科摆的两种运动轨迹,如图1、图2,图3是我根据自己的偏西力理论画出来的。理论总结为: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运动的和静止的物体都受到一种偏西力,物体离地轴越远,其线速度越大,受到的偏西力也越大;物体离地心越远,其周围空间的地球力场强度越小,受到的偏西力也越大。我所说的地球力场是一种混合力场,可能是由地球的引力场、磁场、电场等力场组成,这种力场相对地球是静止的,能和地球同步转动。与地球力场对应的是地球背景力场——包含宇宙力场、太阳力场、月亮力场等。现在来分析一下傅科摆的运动:如傅科摆放置在北纬40度,朝南北方向摆动,在一个摆动周期中,摆球在摆动中心南边运动时,它离地轴远,受到的偏西力大,向西偏移的角度大;摆球在摆动中心的北边运动时,它离地轴近,受到的偏西力小,向西偏移的角度小,这样摆球在摆动中心两边的偏西角度不一样,摆动平面就会向西移。摆球的轨迹就象“8”字形,在摆球动能最小时,摆球都是向西偏移,如图3。图3的轨迹和图1、图2有本质的区别——当傅科摆在赤道上朝南北方向摆动时,图1、图2的轨迹弧线是平行而且是重合的,而图3的“8”字形轨迹却是最不平行的,摆球在摆动中心南北方向偏西的角度最大而且是相等的,“8”字形轨迹是闭合的。傅科摆运动的轨迹是可以通过实验观测到的,但不是肉眼可以看出来,必须通过仪器观测,比如利用放大镜缩小视野放大视角的方法,去观测摆球上一个非常微小的斑点。这里还要考虑摆球上的质点相对摆球重心的摆动。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摆球由于在不同的位置,所受到的偏西力是不一样大的,偏西力差使摆动平面相对地球偏西。如果摆球向东西方向摆动,偏西力差会很小,一般的摆在东西方向摆动可能不会发生偏移。
三.陀螺仪与偏西力:根据偏西力理论,陀螺仪在地球上的运动规律是:当陀螺仪转子轴的两端离地心的距离相等时,离地轴远的那一端偏西;当陀螺仪转子轴的两端离地轴的距离相等时,离地心远的那一端偏西。1. 假设有三个陀螺仪,一个放置在赤道上,一个放置在北纬45度,一个放置在北极点上,陀螺仪转子轴都与地轴平行,都指向北极星,按现有的理论,地球的自转对陀螺仪是没有影响的,陀螺仪的转子即使不转动,只要先对准北极星,它的指向也不会改变。陀螺仪的转子轴如不与地轴平行,转子不转动时对准太阳,随着地球的自转,转子将不再对准太阳。但根据偏西力理论我发现,只要这个陀螺仪能够敏感出地球的自转,让它放在赤道以外的地方对准北极星,不管陀螺仪是否转动,它的转子的指向都会偏移。在赤道上,陀螺仪转子两端到地轴的距离是一样的,到地心的距离也是一样的,转子指向南北方向时,它两端的受力方向也是一样的,所受到的作用力都会互相抵消,转子不偏移。 2. 找来A、B两个相同的陀螺仪放置在北纬45度,让A陀螺仪对准北极星,B陀螺仪对准真北方向,A陀螺仪转子的北端会向西偏,B陀螺仪转子的北端会向东偏,在这两种状态当中必定有一个中间状态——就是陀螺仪转子不偏。把B陀螺仪转子的指向慢慢向北极星方向移动,当达到一定角度时,B陀螺仪转子的指向就再也不会改变了。这一点说明,在赤道以外,我们也可以让陀螺仪不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如果引力实验B中的陀螺仪是这种角度放置,陀螺仪之间将不会发生偏移或偏移量最小。
如果把一个陀螺仪放置在同一纬度的不同的海拔高度,高度越高,其转子上端偏西的角度越大。地球就象一个陀螺仪,南北两极到太阳的距离不相等,春分点过后,地球北极离太阳近,北极就会相对南极向偏东方向进动;过了秋分点以后,南极离太阳近,南极就会相对北极向偏东方向进动,这样地轴的进动方向是一致的,从而引起岁差现象。这种解释可以找行星验证——如果行星的自转轴与太阳的自转轴平行,其轴的进动就非常小;相反,行星自转轴与太阳自转轴的夹角越大,而且离太阳越近,行星自转轴的进动就越大。金星、火星等行星都有自转轴的进动,而且方向和地轴的进动方向相同。行星自转轴的进动是由一个共同的原因引起的,而月球只对地轴的章动有影响。
由于地球周围的背景力场是不均匀的,如在太阳和月亮下面,地球的背景力场强度要相对大一些,这样就使地球上的物体在一天当中所受到的偏西力有变化,从而产生海水的潮汐现象——潮汐现象还与海水的共振有关。利用偏西力可以解释大陆西海岸的负相潮(如当月亮在非洲大陆的上空时,大陆东海岸的海水高于海平面,而西海岸的海水却是在海平面以下退潮)。听说阿莱摆在日食时有显著的变化,而用弹簧秤却检测不到重力的变化,这可能跟偏西力有关,因为偏西力是与引力方向垂直的。从偏西力不均匀这一点可以看出,利用陀螺仪来检测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是不可能的。
四.光与偏西力:我认为——如果光是波,任何物质(力场)都是光的媒介,就象很多物质都是声音的媒介一样,透明物质是可见光的媒介,X光可以把不透明的物质当作自己的媒介。流水可以带动光已被菲索所证明,爱因斯坦认为:流水并没有带动以太,只是带动光本身,水本身就是光以太(我认为)。在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时,光周围的地球力场远远大于地球背景力场,而且做实验时的真空度是有限的,里面有空气,还有在高负压下容器“挥发”的微粒,它们都是光的媒介,都可以带动光运动,那光与运动力场的作用力远远大于光与地球背景力场的作用力,虽然有微弱的偏西力,但我们是检测不到的(迈·莫实验的原理可能有问题)。但在做塞格尼克实验时,光路中带动光运动的力场强度与地球的力场强度相差就要小一些,所以地球力场阻碍光运动的“偏西力”就被检测出来了。如果光路中的介质是不同的,那塞格尼克效应也是不相同的,高密度的玻璃带动光的能力要大于低密度的空气。对于机械陀螺仪和光学陀螺仪,我们要考虑匀速还是加速运动,即使一个陀螺仪的转子不转动,我们突然使陀螺仪基座有一个角速度,陀螺仪转子的指向也不会很快跟着改变的。很多陀螺仪都是在测这种角速度的加速度。
亚里士多德的落体思想有些也是对的——同样大小的球通过有阻力的介质落下时的收尾速度是和它们的重量成比例的。听说一个硬币在空气中下落决不会快于每秒10米。在做粒子加速实验时,实验容器的真空度也是有限的,高负压也会使容器“挥发”出微粒,那被加速的粒子也会有“收尾”速度。我们是通过力的作用来感知物体的质量,在不能完全排除力作用的变化就说质能转换是值得怀疑的。
作者: skyczheng 时间: 2009-5-14 19:33
看得累啊,学习了!
作者: littlePig 时间: 2009-5-14 19:56
我倒!
作者: positron 时间: 2009-5-14 20:06
1# 上帝之友
歇歇吧,认真学完理论力学再来说话!这东西可以扔进垃圾堆了。
作者: feng1734 时间: 2009-5-14 20:15
同意楼上,,本来在天之文想说点啥,但想了想其实我完全不理解lz到底怎么想的,就没回,,,,
我就是ls的意思,,,
作者: bearcat 时间: 2009-5-14 20:16
看得出来,楼主没有系统学过基本的物理学。
建议找本《力学》先补课。
作者: wlbx 时间: 2009-5-14 22:19
请问你这个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在哪里?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5 14:11
看来楼主自学过的。不过学的不是专业课本。应该是从地理和气象教材里学来的。
那里个园盘模型就是气象上分析惯性力的吧。
科普的东西不能深究。可以买本理论力学自学下。你就会自己把你的偏西力拿回家了。
[重点学转动参照系。球面坐标系。相关内容对你有用]
作者: azki 时间: 2009-5-15 15:24
想起了本期天爱上的一个笑话:
你这本书里充满了新的、正确的观点
不过
凡是新的观点,都不正确
凡是正确的观点,都不新
作者: positron 时间: 2009-5-15 15:43
9# azki
精辟!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15 17:28
说点实际的好不好!也让我学习一下!
我的MK思想就是:努力学习,大胆猜想,多做实验,知错就改。
作者: lepton 时间: 2009-5-15 18: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zki 时间: 2009-5-15 19:07
说点实际的好不好!也让我学习一下!
我的MK思想就是:努力学习,大胆猜想,多做实验,知错就改。
上帝之友 发表于 2009-5-15 17:28
如果你确有诚意的话,那么我不揣冒昧地给你提一条建议:你能否列出一个公式,来给你所谓的这个偏西力找到数学计算的方法?
而不要纯是空口白牙地说它是向西还是向东,角速度是加大还是减小,
而是具体地列出它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有多大,怎么计算,在哪些方面可能存在误差,误差范围有多大,等等
作者: bearcat 时间: 2009-5-15 19:08
说点实际的好不好!也让我学习一下!
我的MK思想就是:努力学习,大胆猜想,多做实验,知错就改。
上帝之友 发表于 2009-5-15 17:28
你的“MK思想”很好,那我就针对性的说点实际的:
努力学习:去书店买一本《力学》教材,从头到尾仔细自学一遍。具体哪本无所谓,熊以前向别人推荐过赵凯华的《新概念力学》,各大书店均有销售。
大胆猜想:猜想可以非常大胆,但公开发表言论一定要谨慎,除非可以把猜想变成论证,否则不要说。
多做实验:嗯,现代物理的实验恐怕都需要复杂的仪器,个人难以购置。也许可以做一些两个世纪前的实验,不过对于“发现”没有意义。
知错就改:那就把这个帖子删了吧。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5 23:40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5-16 00:03 编辑
12# lepton
谁讲的笑话。笑死我了。
不过。大学的《力学》那本书解决不了这个偏西力的问题。[偏西力,来源于他用中学物理研究地球的惯性力。不是说这样不行。中学物理也强大。但像他这样用。要不是天才。要不走火入魔。其实民科都是这样诞生的]
我记忆中。普通物理的非惯性系在平动是够了。转动部分不完善。我记错了。高手批评就是了。时间太久了。忘光了。
早期的科学家也许只有中学物理的牛3定理。但是他们已经从那里发展到了理论力学。中间不知有几代人的努力。我们没有必要在重复他们走过的路了。所以这样的研究有何意义?不如直接买本理论力学回家学学好。免得头脑抽筋。又幻想出什么偏偏力来。
作者: kson 时间: 2009-5-16 00:48
高手总是层出不穷!
作者: "赯. 时间: 2009-5-16 00:51
经典的我想哭````
作者: 牧夫最后一个大佬 时间: 2009-5-16 00:54
高手总是层出不穷!
kson 发表于 2009-5-16 00:48
马甲也是,哈哈
看那个12楼马甲 很新很新 又出来唱双簧了
嘎嘎的
作者: 牧夫最后一个大佬 时间: 2009-5-16 00:57
本人也是马甲 但不用来说坏话
作者: 牧夫最后一个大佬 时间: 2009-5-16 01:00
只是好玩而已。。。。
作者: gohomeman1 时间: 2009-5-16 11:14
昏啊,这些民间科学家们。
我的观点是,这些太普通的基本力学东西就不要研究了,经典物理学在这方面的成就早在100年前就到了水泼不进、针插不进的地步,还等你来发现这些力啊。
尤其是,如果只学了中学物理,千万不要说你发现了什么新概念,用你的知识发明一些新东西来实用化才是很好的道路。
作者: 木习习 时间: 2009-5-16 12:18
万物无绝对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6 16:02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5-16 16:05 编辑
为了结束争论。我想把楼主的理论看一边[现在还没看。我已经乱评论了。有点不好意思了]
请楼主告诉我,你用的参照系。
没参照系。看这样的文章大脑吃不消。李时珍有云:“唯脑残无药可医也”,所以我现在还不敢看。
等你给我个答复。我再来看好不?
作者: gohomeman1 时间: 2009-5-16 16:24
你的“MK思想”很好,那我就针对性的说点实际的:
努力学习:去书店买一本《力学》教材,从头到尾仔细自学一遍。具体哪本无所谓,熊以前向别人推荐过赵凯华的《新概念力学》,各大书店均有销售。
大胆猜想:猜想可 ...
bearcat 发表于 2009-5-15 19:08
其实就算伽利略的两个铁球一起落地的实验,伽利略一开始做的实验也是很复杂的,有兴趣的同好可以自己去查资料。
从中可以看出在测量条件很差时,先人是怎样探索科学的。可以说,他的方法是相当有科学性的。在比萨斜塔的演示,无论是否发生过,都是最后演示给大众看而已,之前他已经完全确认了实验结论。
作者: gohomeman1 时间: 2009-5-16 16:26
另外,此帖是否该转到闲谈区啊
作者: yugang 时间: 2009-5-16 17:31
他的意思MS是地转偏向力吧……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16 18:14
万物无绝对
木习习 发表于 2009-5-16 12:18
看了这么多,还是觉得你这句话最靠谱!
作者: bearcat 时间: 2009-5-16 22:36
看了这么多,还是觉得你这句话最靠谱!
上帝之友 发表于 2009-5-16 18:14
sigh,算我白说了。
本来还想跟jiangq007解释为什么让你先看《力学》而不是《理论力学》,不过你既然只接受这种没有任何信息量的建议,我就免了罢,反正你也听不进去。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6 22:57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5-16 23:35 编辑
27# 上帝之友
如木兄所说,经典是有不能回避的矛盾[如不能完美解决愚石兄的磁场转动问题]但是解决地球的机械运动已经相当完美了。
当然。针插不进。那只是人家的一个形容。
我有个建议。插针这样的小事。交给小爱他们好了。你我皆凡人,就不要操这个闲心了吧。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17 13:43
真心求教:也许是我的孤陋寡闻,我只看到落体相对铅垂线偏东等方面的文章,如果有人看到落体相对子午面偏东的文章请贴上来,让我学习一下!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7 14:52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5-17 14:53 编辑
30# 上帝之友
告诉我你用的参照系。我就来教你。
初中物理。运动第1节就是参照物。无参照物就无运动。
作者: positron 时间: 2009-5-17 15:00
30# 上帝之友
不知道网上是否有这方面的文章,也没兴趣找。这也就是大学物理的一个习题而已,大学物理学的差不多的就可以算,曾经算过类似的,但时间久已经不熟悉了,也没兴趣算这玩意了。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7 15:07
32# positron
[我只看到落体相对铅垂线偏东等方面的文章]
没有参照系。垂线就有无数种?怎么偏法。
1。研究运动。先定参照物。
2。为了广大观众的健康,永远永远也不要透换参照系。
作者: positron 时间: 2009-5-17 15:09
30# 上帝之友
无参照物就无运动。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5-17 14:52
这么说可不对。应该是无参考系就无法(精确的)描述运动。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7 15:13
34# positron
除了光速,可以是静止不是。静止绝对重要。解题全靠它了。
第1位的静止是我们规定的。它老人家就是参照物。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17 16:01
30# 上帝之友
告诉我你用的参照系。我就来教你。
初中物理。运动第1节就是参照物。无参照物就无运动。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5-17 14:52
落体偏东是以地球为参考系(以铅垂线为参照物),但如果讲到科氏力肯定会超越地球这个参考系,要想讲清楚,你必须要讲到两个参考系。你讲一下,让我学习学习!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7 16:04
36# 上帝之友
铅垂线有无数个。
它的坐标就有5个自由度,还有速度。还有加速度。等等。
我不知道你用的是那一个垂线呀?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17 16:14
30# 上帝之友
不知道网上是否有这方面的文章,也没兴趣找。这也就是大学物理的一个习题而已,大学物理学的差不多的就可以算,曾经算过类似的,但时间久已经不熟悉了,也没兴趣算这玩意了。 ...
positron 发表于 2009-5-17 15:00
铅垂线偏不偏离子午面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怎么没有看到这样的习题?这个问题应当和证明以太的问题同样重要!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7 16:21
38# 上帝之友
哈哈,难产了?
我把你选2条垂线可好?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17 16:24
36# 上帝之友
铅垂线有无数个。
它的坐标就有5个自由度,还有速度。还有加速度。等等。
我不知道你用的是那一个垂线呀?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5-17 16:04
恕我愚昧,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在空中选一个固定悬挂点,在地球的引力下,这个点难道还可以有很多铅垂线?请把你的意思说明白。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7 16:31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5-17 16:40 编辑
40# 上帝之友
[在空中选一个固定悬挂点,在地球的引力下,这个点难道还可以有很多铅垂线?请把你的意思说明白。]
你的补充很重要。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早说就清楚了不是。
虽然这样仍然可以有无数个。我已经知道你要的是谁了。
你要的参照物是一根射线。极点在地球球心。向外射向落体。
[不考虑地球公转等]地球在自转,球心速度=0,球心加速度=0。落体初速度=0
所以射线的速度=0,加速度=0,角加速度=0。南北加速度=0,东西角速度=0
好了。是不是用这样的射线做参照物。如果是。我就开始研究了。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17 16:41
对的,就是落体在下落之前在空中的点,这个点可以悬挂一根铅垂线,这个悬挂点还与地心有一条连线,这根连线与铅垂线并不一定重合。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7 16:45
42# 上帝之友
[,这个悬挂点还与地心有一条连线,这根连线与铅垂线并不一定重合。]是不一定。重心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就算它们重合好不?
重心的问题。我们以后在研究吧。
是用这个参照物嘛?你看清楚。清楚后给我个答复。答复后我来研究。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7 16:47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5-17 16:58 编辑
42# 上帝之友
[,这个悬挂点还与地心有一条连线,这根连线与铅垂线并不一定重合。]是不一定合。重心问题以后在研究。
我们就算他合好不?
你看清楚/是用我的那条射线吗?
那我还要把地球简化一下。
地球看是一个重力。其实是千千万万个力。不简化是不行了。
简化成一个质点你看好不?
作者: 木习习 时间: 2009-5-17 16:56
话说 我物理化学都不好
天文 也只是热爱看看深空 拍拍照片 做做望远镜
这个深度知识 我是不懂的
各位 百家争鸣 很好 别伤了和气
特别是再敢用马甲出来攻击他人的 别怪我不给面子 做人就要堂堂正正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17 17:00
如果铅垂线不在赤道上,铅垂线的指向不经过地心已是科学界公认的事实,但铅垂线相对其悬挂点所处的子午面偏西还没有得到确认。你就说一下你的意见,让我学习一下。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7 17:04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5-17 17:07 编辑
46# 上帝之友
我请问一句。我的射线你看清楚了吗?
你的挂点是静止的嘛?
参照物没有。真是麻烦!
先回答我参照物。
[静止是相对的。也就是和地心的距离。方位。不变,速度=0,角速度=0]以地心为参照物!!!!!!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17 17:07
42# 上帝之友
[,这个悬挂点还与地心有一条连线,这根连线与铅垂线并不一定重合。]是不一定合。重心问题以后在研究。
我们就算他合好不?
你看清楚/是用我的那条射线吗?
那我还要把地球简化一下。
地球看是一个重 ...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5-17 16:47
好的,请指教!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17 17:10
46# 上帝之友
我请问一句。我的射线你看清楚了吗?
你的挂点是静止的嘛?
参照物没有。真是麻烦!
先回答我参照物。
[静止是相对的。也就是和地心的距离。方位。不变,速度=0,角速度=0]以地心为参照物!!!!!! ...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5-17 17:04
是的!!!!!!!!!!!!!!!!!!!!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7 17:10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5-17 17:21 编辑
48# 上帝之友
那问题就简单了。这个参照系是个惯性系。所有的力都是自然的。
物体只受到一个力,做自由落体运动。一点也不会偏。[沿射线落下]
先886,下次聊了。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17 17:26
可能我把你的意思理解错了,地球是有自转角速度的,落体也是有速度的,要用地外参考系!思路太乱,慢慢来!
作者: positron 时间: 2009-5-17 17:32
本帖最后由 positron 于 2009-5-17 19:21 编辑
50# jiangq007
两位别吵了,做点实际的东西,我给两道题目,看谁先算出来,算不出来就得先去学学或复习复习大学物理。
1、自由落体运动由于科氏力影响所产生的偏差。设物体在纬度φ处自高度h处自由下落,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这里假设h并不大,g为常数,忽略空气影响。
2、以初速度v[sub]0[/sub]将质点从地面竖直上抛,求质点落回地面的地点与出发点之间的偏差。同样设所在地方的纬度为φ,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假设h并不大,g为常数,忽略空气影响。
如不习惯符号运算,两题中的φ、ω、h等参数均可用具体数字代替,如φ=30°(即纬度30度)、ω=7×10[sup]-5[/sup]弧度/s、h=1000m。方便起见,g可以取10m/s[sup]2[/sup].
作者: bearcat 时间: 2009-5-17 18:58
52# positron
赞!
建议把这个判例作为约定甚至版规。
以后凡有发表理论见解的,无论在哪个版,一律先做题,考核通过才允许进一步发表见解。以免浪费别人的时间或误导小朋友。
嗯,版主们可以积累一套难度相当于大学本科的物理习题。比如针对讨论科氏力的,就抛出这两道题。
这两道题出得很有物理味道,尤其第二题考察了科氏力的基本性质,看得出p版本科时的考试成绩比熊好。呵呵~
不过,考虑到对于很多民科来说,形式推导似乎有点难为他们,所以可以适当的给出一些直接的数值以建立直观图景。
比如指定题目中的高度就是1000米、纬度就是北京的40度、重力加速度取10m/s2等等,最后求具体的落点位置偏差多少米。
如果这两道简单习题都做不出来(尤其第二题),那就说明自己需要的是补课而不是发表见解。
作者: 雨夜狼星 时间: 2009-5-17 19:00
对于理论知识不扎实的我来说,是说地条条是道,不过,虽然我不太同意,但我也觉得麦克尔逊-莫雷实验有问题,车速能那么快?还有,角度还保持得很正,我没见过他们怎么实验,但从文献上来看,还是值得斟酌的
作者: positron 时间: 2009-5-17 19:11
53# bearcat
没有啦,普通物理早忘的差不多了,这两个题目都是 从南大出版的一本习题集上抄的,只是我当时都做过而已。
这个建议不错,以后我见MK就出题目(但愿我能有足够的墨水
),并考虑列入版规。
其实在我看来,用数据和符号都一样啦,实际上我更喜欢用符号。
作者: positron 时间: 2009-5-17 19:14
54# 雨夜狼星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前后种种,还算详细的说明可以参考《狭义相对论》,刘辽,费保俊,张允中著,科学出版社。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7 21:00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5-17 21:25 编辑
51# 上帝之友
哈哈。高手来了。做题我的不行。让别人来吧。[我现在不比你们了。当年没好好读书。惭愧呀。考过就全还给老师了,因为我没上过几节课就考前突击了一个晚上。如果你们愿意来就好了。我就可以休息了。还可以向你们学习学习]
我还是把楼主的参照物搞好。
参照物一旦定下来。就别轻易在换。
[,落体也是有速度的,要用地外参考系]你已经选了参照物了。是要换嘛?换就要重来了。你原来说过是静止的落体!![你的挂点是静止的嘛?]看我问过你。你也肯定回答了。
如果落体有初速度[相对我的那跟射线!]?那就不是自由落体。是平抛。偏离地心是必然的。
下面。如果他们2专业高手上。我就可以偷懒了。呵呵。
熊猫,电子。我有批评你们了。你们应该上了。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8 15:50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5-21 11:53 编辑
楼主。您想问的是不是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人站在赤道上。正头顶50公里上空有一个气球停在他头上一动不动。突然。气球的一跟线短了。掉了个挂篮下来。不计空气阻力。请用静止参照系计算。篮落在观察者的那边?距离多少?
是 这个问题嘛?同意我的描述嘛?请回答!!
[真心求教:也许是我的孤陋寡闻,我只看到落体相对铅垂线偏东等方面的文章,如果有人看到落体相对子午面偏东的文章请贴上来,让我学习一下!]这是你的原问题。我把它改成了个中学物理题,平抛运动。呵呵。
同意就说一声。
[我已经心算了一下。代入地球数据,角速度15度/小时,赤道线速度465米/秒。假设地心静止。注:用的静止系。无偏偏力。无科力。无离心力等,全是自然力和运动]偏东距离=100秒乘3。5米/秒-1/6乘100^2/13=225米。
高手也来做做。我好学习学习。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8 16:21
52# positron
悄悄问一声:“人家用静止系,也要算科里奥利吗?”。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8 16:29
53# bearcat
请教我做。我要补课。呵呵。
当然。就用楼主的那个静止系。参照物就他的那条射线。
牧夫真好。我是天天有学习的机会。高手多呀。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18 18:45
1.大地不是正球形,另外大地水准面也不是正球面,这些原因引起的铅垂线偏移和我说的偏西力引起的铅垂线偏移是两回事,希望高手明白我的意思!
2.自认为具有天才般的灵感,严密的逻辑思维,臻于一流的文字表达的一篇文章被说成是垃圾,心里感到很悲哀!
3.至今没有一个人具体指出我文章的一个缺点和优点,我真想高呼:绝顶高手在哪里?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8 18:59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5-18 19:19 编辑
61# 上帝之友
你的物理天赋是很好的[从前面问题的理解来看,你空间理解能力强过许多物理专业的]。我觉得你物理基础也不错。
大地是不是正球。[汗。我是用球来做了。再精确要用计算机才好,我不是高手]
只要你咬定一个参照物,这个问题你能独立解决。
我从没说你的东西是垃圾。只是参照物换来换去-----[,落体也是有速度的,要用地外参考系]你看,你又有换它的冲动了!!。看的人大脑吃不消的。你自己也会多搞出一些没有的力来的。
不考虑相对论。用什么参照系。做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开头,只有一个最好。
其实---静止系也蛮好。你既然选了它,那就是它了。我们也会以身作则的。我们也不会偷换。他们几个专业的高手更不会换的。
要求别人,我们自己当然也遵守。
偏西力?请你记住----静止系没有惯性力,所有的力都是自然的。我用平抛运动做了。吻合的很好。是要偏东一点的。
作者: positron 时间: 2009-5-18 19:18
61# 上帝之友
把我52L的题目作出来了再来说话。
你去找本逻辑学的书看看啥叫严密的逻辑吧。或者想想中学数学中证明过程也行。
先弄明白啥是科学吧。一流的文字表达,最多也只能说明你语文学的好,再一流的文字表达也不可能成为科学。
回复jiangq007
熊兄是否有兴趣帮助做那两道题目我不知道(我相信熊兄即使有此好心也不会去做),反正我没兴趣,虽然我这边有现成的答案。这需要从头到尾弄懂所有的概念,单纯看答案,即使是非常详细的解题过程,对弄懂这些问题也没啥用。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18 19:20
63# positron
呵呵,理解。
电子兄也不容易的,斑竹不好当呀!
作者: bearcat 时间: 2009-5-19 17:00
63# positron
哈,两个回复都正是我想说的,我就不续貂了。
作者: shiaki 时间: 2009-5-20 20:18
楼主不妨先补充一下非惯性系的知识吧,路过,也不详细看了.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21 11:44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5-21 17:40 编辑
66# shiaki
人家用的是惯性系!!!!!!!惯性计算结果也是一样的。
这问题也必须从惯性系出发。非惯性系是从这里推出来的。
100年前科学家就是这样干的。
其实。落体偏东是因为牛一定律--惯性运动的结果!楼主兄弟,补补更健康。
由于地球在转动,地球高空同步点的线速度大于地面。当它做平抛下落时。它有于惯性运动而偏动。水平方向的重力加速度不足以抵消它。所以偏东正是不受力做惯性运动的结果。于什么什么力没关系。于非惯性系也没关系。
真正要补的是中学物理知识。基础很重要!!
现在的教育。是填鸭子战术,学了的知识不会用?悲哀!
[如果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失去动力之后,它最终会落向地球,这时卫星就象地球引力场中的一个自由落体,首先它的角速度会减慢,向西偏移,这也是很多人造卫星的“西退”现象。这说明在离地球的某个高度,我们看到的是落体偏西现象,但在离地表很近的地方,落体都是偏东,那么什么高度才是这两种现象的转折点呢?]
我原计算----在一定高度,西退和东进力量对比有变化。但是,不记空气阻力。太高的落体下落速度快了1万倍都不止。有空气的话复杂,所以算不了。在高的话就是2体运动问题了。我所以就计算了个50公里的数据,不要在高了。
而且。卫星的初速度也不为0。不同的卫星会有不同的下落轨迹的。
[以上两个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物体的角速度不会增加,但如果我们认为落体偏东,那物体的角速度就会增加,这里是有矛盾的]
角速度增加---是因为角动量守恒!!!一点都不矛盾。加速度乘半径=常数。火星近日也会加速的。
我希望你拿出个卫星下落的记录来。我在来分析。初速度很重要-----注意参照系。。。。
[二.傅科摆的运动轨迹]---你用静止系,就一切正常了。
[ 三.陀螺仪与偏西力:]陀螺,你还要补课。
[四.光与偏西力:爱因斯坦认为:流水并没有带动以太,只是带动光本身,水本身就是光以太(我认为)。]科学家原以为光可以带动[相对运动]可惜。实验的结果让他们失望了。经典大厦被小爱同学插了一跟针!光速不变。在媒介中,光走时间最短的路线。媒介可减低光速---请温习电动力学。你的话是小爱的原话嘛?出处?
[听说一个硬币在空气中下落决不会快于每秒10米]在地球上。肯定超过。金星上就难说了。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26 19:36
66# shiaki
人家用的是惯性系!!!!!!!惯性计算结果也是一样的。
这问题也必须从惯性系出发。非惯性系是从这里推出来的。
100年前科学家就是这样干的。
其实。落体偏东是因为牛一定律--惯性运动的结果!楼主兄 ...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5-21 11:44
我原以为这个贴子沉了,原来你的两个帖子在同一楼。我就你的帖子回答一下:
1.从同步卫星上抛下的落体是偏西的,角速度减小;从旋转的圆盘的边沿向圆盘的中心抛物体,由于圆盘的中心对这个物体没有引力,物体相对中心就没有了角速度,物体开始凭惯性走直线路径,这样物体的角速度也是减小。
2.不能用静止系。傅科摆的绝对轨迹是不可能求出来的,我们研究的都是其相对地球的相对轨迹。
3.陀螺仪我是要补课!在陀螺仪上我已花了很多时间,我还专门打电话问了卖陀螺仪的一些专家,了解课本知识和实际中的一些差别。我可以告诉大家:在陀螺仪这个问题上,有很多国家秘密!中国有一次就是陀螺仪失灵导致火箭发射升空又掉下来爆炸。
4.这一点你可以看菲索的实验。
5.水滴和冰雹的速度是有限的。10米的数据有关论文上的。你怎么说“肯定超过”?有实验证据吗?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26 23:43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5-26 23:48 编辑
我想挽救你。可惜。看来,民科本来就是无救的。
问题我看是因为他们自身。比如,头脑不具备3维思维能力却去研究空间问题。走火是必然的下场。
无救矣。
普通人之所以不会成为民科,是 因为他们会扬长避短。希望你知道自己头脑的缺陷。改研究平面的课题吧。
作者: 愚石 时间: 2009-5-27 09:42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5-16 22:57
如木兄所说,经典是有不能回避的矛盾[如不能完美解决愚石兄的磁场转动问题]但是解决地球的机械运动已经相当完美了。
当然。针插不进。那只是人家的一个形容。
我有个建议。插针这样的小事。交给小爱他 ...
我不认为经典“不能完美解决愚石兄的磁场转动问题”。
我认为只要仔细思考,经典电磁理论完全可以解决我们曾经争论过的磁场转动问题。我们已经找到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初步方法。参见:http://www.pulsar2.com/field%20film_2.htm。用麦克斯韦方程证明我们观点也很简单,我们正在画插图。不久就会放到我们的博客里。
总之,我认为怀疑基本的经典理论的正确性是不明智的。我还认为,楼主的观点意义不大。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27 18:06
我不认为经典“不能完美解决愚石兄的磁场转动问题”。
我认为只要仔细思考,经典电磁理论完全可以解决我们曾经争论过的磁场转动问题。我们已经找到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初步方法。参见:http://www.pulsar2.co ...
愚石 发表于 2009-5-27 09:42
以前也看过你的文章,还有你的实验,我并不想发表什么意见,但你既然跑到我的“地盘”上来了,我就说一下。对于电磁实验,我相信中国没有一个民科做过我那么多的实验。
1.找一根长10CM,半径0.5CM的圆柱体形橡胶永磁体,用力使这根永磁体稍微变形后不再是直的,然后旋转。磁体周围的磁场难道不和磁体同步旋转?
2.你做实验时,用来测量电流的仪器精度不必很高。这是定性实验,而非定量实验。如果磁场真的不转动,它产生的电流会很大的,快速旋转至少可以达到毫安级,用手慢慢转也可达到微安级。你的电流那么小,肯定是由震动导致距离的细微变化,从而引起的磁通量变化。
3.法拉第的圆盘电机和你说的不是一样。电机学上有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实用电机,一般用在轮船上,能产生大电流低电压。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27 18:44
71# 上帝之友
他老兄的水银转动让我回到了纯真年代。那是我考高中时准备的秘密武器[准备靠它拿分]结果没考。过了14岁,人的思维力就下来了。要是现在我还真破解不了这个问题了。老了。不行了。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27 19:17
把62楼和69楼对比一下,就知道你的逻辑思维是多么的混乱!
1.不知道多叶玫瑰形是什么样就不要乱说。
2.不知道落体的“收尾”速度就不要说“肯定会超过”10米。
3.连铅垂线的概念都一下搞不懂。
作者: jiangq007 时间: 2009-5-27 19:20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5-27 19:40 编辑
73# 上帝之友
是说我嘛?
1。那个图形我见过的,怎么叫不知道?。上次为雪鹰兄我自己在心里画了一下,和图上一样的呀。中学生也应该能画出来。很容易呀。你是怎么那?自己画就是了。
2。
雨滴下落速度 雨滴下落速度是指雨滴在空气中的下降末速度,雨滴大小不同,下落速度也不同。下降的雨滴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因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在雨滴由静止状态下落的加速度运动中,阻力由小变大,经过短暂时间后阻力与重力相平衡,雨滴以匀速下落。此末速度即是雨滴下落速度。根据实验及理论推导,可以得到雨滴下落速度v与半径r的经验关系式v=Ar2 r<50(μm)v=Br 50500(μm)若半径单位为毫米,速度单位为米/秒,则A、B和C分别为123、7.6和5.95。
你自己算吧,你的铜币多大?要不买本气象知识吧。
3。铅垂线。你教我。
作者: 愚石 时间: 2009-5-28 09:12
本帖最后由 愚石 于 2009-5-28 09:19 编辑
以前也看过你的文章,还有你的实验,我并不想发表什么意见,但你既然跑到我的“地盘”上来了,我就说一下。
上帝之友 发表于 2009-5-27 18:06
抱歉,我本来不想在你这里发言了,是因为他人在这里提到了我,好像我说的磁场转动问题,对经典的电磁理论有挑战意义,而我并没有那种意思。为了避免别人误解,所以要说几句。
1.找一根长10CM,半径0.5CM的圆柱体形橡胶永磁体,用力使这根永磁体稍微变形后不再是直的,然后旋转。磁体周围的磁场难道不和磁体同步旋转?
上帝之友 发表于 2009-5-27 18:06
要验证你的思想,用得着找橡胶永磁体?我要是找一个普通圆柱磁铁,再磨掉一块,让它不再柱对称,不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你想用非对称的磁铁来反驳我的观点,说明你并没有理解我的观点。你要是理解了我在http://www.pulsar2.com/field%20film_9.htm 里面表达的意思,才有讨论的基础。在那里,我已经指出了你说的磁场转动是一种错觉。
作者: 上帝之友 时间: 2009-5-28 11:53
你如果认为有绝对柱对称的磁体你就继续研究吧!
请别指望在理论上去说服别人,要用实验!
作者: annadaidai 时间: 2009-5-31 17:18
学习了 目前努力补课中 等学成了 就可以跟大家讨论了
欢迎光临 牧夫天文网 (https://bbs.imufu.cn/)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