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标题: 北美的晴天钟...... 看看人家怎么预测晚上的天文级天气吧!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4 23:10
标题: 北美的晴天钟...... 看看人家怎么预测晚上的天文级天气吧!
云遮率、宁静度、视宁度预测…… 准确到小时……

http://cleardarksky.com/csk/

要中国也有这种玩意儿就好了!这儿有没有国家气象中心的?

http://cleardarksky.com/csk/getcsk.php?id=ChrSprPkPA

[code:1]<a href=http://cleardarksky.com/c/KittAZkey.html>
<img src="http://cleardarksky.com/csk/getcsk.php?id=KittAZ"></a>

Or, if you would prefer a simplified thumbnail:

<a href=http://cleardarksky.com/c/KittAZkey.html>
<img src="http://cleardarksky.com/c/KittAZcs0.gif?1"></a>

[/code:1]
作者: 地球人    时间: 2005-5-5 05:57
从我开始天文观测起,就完全依赖这个Clear Sky Clock。提前两天,准确度在90%,当晚的预测,准确度几乎是100%。
除了有云遮率,透明度,视宁度,黑暗度外,还有相对湿度,风速,气温。很方便。

国内写软件的人应该是不愁的,关键是卫星云图的原始资料能否及时拿到。如果国内能有这么一个晴空时钟,相信大家的观测效率能提高很多。
作者: Bug    时间: 2005-5-5 13:41
我都在想怎樣做視寧度的預測,不過好像沒人有興趣
http://www.astrofarm.net/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9690&forum=5&4

要取得最新氣象資料似乎不是大問題,最根本的問題是數學
上怎樣把預測到的氣象要素(似乎最重要的是不同高度的風向
風速溫度)和視寧度拉上關係。相關的文獻我不知怎樣才能找
到? 這也只是第一步,然後還要長年累月的將預測結果和實
際比對去作修正,才能作出準確的本地預測。
有人能幫忙找出這數學方法的話,也許我立即就能試著做香
港和廣東部分地區的預測。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5 20:09
我都很有兴趣,不过我更关心的是晴天窗口的准确预测,也就是cloud cover。
视宁度很头疼,但我想我可以找到所有能找到的关于国内的卫星云图,包括一小时一张的FY2C、GOES9(有高精度、最新的种类)和NOAA大约3小时的高精度卫星图,可能就是国内所能找到的了,不像美国,15分钟一张卫星图……
我想大家都有兴趣,中国的sky clock相信对大家都很有用处的。bug你英语好,不妨去信CMC问一下,他们应该清楚。
作者: cqyzlili    时间: 2005-5-5 21:00
Clear Sky Clock
可不可已介绍一下怎么用?
作者: Bug    时间: 2005-5-5 21:10
雲的預測任何氣象局的數值模式都能做到的,問題是多半不會發放
出來,而且也未必很準確。所以如果要自己做,雲量的預測可能是
最簡單的,下載一套數值模式再輸入它要用的數據,就能預測出來
了,難處是在於怎樣做得精準。
衛星雲圖還不是最重要的,而且應該只需要一張作為數值模式起始
的數據之一,所以一小時一張完全是足夠的。最大的問題是如果要
做某一小地區的準確預測就需要一個中尺度模式,而中尺度的模式
需要一個較大尺度的模式去提供邊界數據,所以大尺度模式的預測
出來的數據(網上應該有得下載)是否準確似乎會有更大影響。(雲未
必是本地形成而也會是從很遠的地方移來嘛)
不過我在「玩」的數值模式根本就不用衛星雲圖,因為它主要是作
風的預測。對於小尺度的視寧度的預測,高密度的地面氣象站數據
、探空數據等應該重要得多。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5 21:37
所以每次出远门观测前我都是自行预测天气,因为气象台预测的都不准确!好几次都是这样。比方说今天要下暴雨,可阳光还好好。
所以没有晴天时钟实在不太方便!
作者: Bug    时间: 2005-5-5 23:19
純粹靠數值模式預測雲量之類,準確度可能會比氣象台經過人的分析
的預測更差。不過可以做到極高的解像度去預測一小地區內不同位置
的天氣。例如在特定的風向和地型下某處地區可能比其他地方多雲,
這情況即使在香港這麼小的地方似乎都有發生,也許能用數值模式作
參考預測出來,而目前氣象台是不會正式作出這麼高分辨率的預測的。
作者: 地球人    时间: 2005-5-5 23:32
相关的模型能否直接问问
Attilla Danko(www.cleardark.com), 试一试,或许能得到一些帮助。
作者: 福建ltycho    时间: 2005-5-6 01:45
其实我国天气的预测南北方 的准确度是相差很大的,南方几乎不准,北方到很容易预测,北京的预报几乎没什么错,但福建的预报就不很准
作者: Turkish_Cats    时间: 2005-5-6 17:16
:| 我这儿的天气预报也不是很准!
作者: Bug    时间: 2005-5-6 20:06
[quote:add81aa2d7="福建ltycho"]其实我国天气的预测南北方 的准确度是相差很大的,南方几乎不准,北方到很容易预测,北京的预报几乎没什么错,但福建的预报就不很准[/quote]

當然0羅,北方是溫帶氣候,比南方的亞熱帶氣候穩定得多,所以預測較準
是正常的。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6 21:23
今晚广州天气就特别好,能见度也特别高,气象台的预测:多云为主。
明天要上学没法儿拍星,但看来是个拍行星的好天气!(note: bs气象台的)
作者: Bug    时间: 2005-5-7 00:22
這裏有全球模式的視寧度預測,可惜只有太平洋地區的圖,中國地區
只看到台灣和小部分的華東地區 :cry:
作者: Bug    时间: 2005-5-7 00:22
這裏有全球模式的視寧度預測,可惜只有太平洋地區的圖,中國地區
只看到台灣和小部分的華東地區 :cry:
http://hokukea.soest.hawaii.edu/ ... mp;amp;orient=horiz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7 17:05
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吗?
作者: Bug    时间: 2005-5-7 17:28
今天找到了兩分關於視寧度預測的文獻,似乎很有用,不過以我的
程度一時還看不懂,只好慢慢鑽研。
不知有誰能幫忙看看...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7 17:34
English?
我看了看,你给的那个网址其实也可以间接的用,你看他的预测差异不会很大的,这里举例120度E也不过6-7个经度!比着看看就差不多了。或者,问他要raw data?
作者: Bug    时间: 2005-5-7 19:42
現在大概知道計算視寧度的方法,就是不知理解有沒有錯....
過兩天試試...

這兩天其實試過做雲量的預測,但模式的表現似乎非常差...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7 20:00
你不是把测试版全部发在农场了吧?我去看看。
bug好厉害!你是编了个程序自己来进行云量预测的?
作者: Bug    时间: 2005-5-7 20:09
不是嘛,現在本來是在做數值模式的東西,順便叫它輸出雲量預測
是毫無難度。
模式是免費下載的,不需要自己編程。
因為是用香港天文台的數據,沒問過不知可否公開.....而且雲的預測
效果似乎很差,所以沒貼過出來。
但如果試過效果好,就可考慮改用公開的數據,找人提供電腦去執行
模式,就能長期提供預報。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7 20:14
好东东啊,哪儿来的?
要是CMC肯提供就好了!嘻嘻!

你试试看预测今晚广州的天气?
作者: Bug    时间: 2005-5-7 23:00
[quote:a01f374eeb="小龙·哈勃"]好东东啊,哪儿来的?
要是CMC肯提供就好了!嘻嘻!

你试试看预测今晚广州的天气?[/quote]

我在用的模式叫RAMS,還有好些模式如MM5都是可免費下載的。
其實一直頭痛的是目前的預測太低估雲量,不太預測到雲/霧的形成,
昨日早上執行的預測竟然香港和廣東一帶都幾乎無雲,始終都未知問
題出在哪裏。也說不定是因為這模式通常是用來做風的模擬,所以雲
的預測做不好 :?: 我本來也主要是想試試用它來預測視寧度,看看會
不會好些。

其實香港天文台正在正式運作的模式也有很漂亮的預測雲圖,不過我
覺得也不太準確。我在等機會試試向他們提出公開這種雲圖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8 17:06
瞎猜猜,也许预测有云的阀值太高了?
也许CMC的专家会提供一点贴士?
作者: 活动星图    时间: 2005-5-8 21:08
:shock: E文!头疼! :x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8 22:23
bug,你是在哪里下载的?我在网上连英文站点都搜索了,没看到有下的。
作者: Bug    时间: 2005-5-9 00:01
RAMS模式的下載
http://bridge.atmet.org/users/software.php
任何人都可登記後下載的

麻煩在這些數值模式都要Linux之類的系統才能執行...

還要其他模式的預測數據、地面氣象觀測數據、探空數據等
作輸入才能運行,目前我能在香港天文台行到這些數據,但
遲些就應該要另找來源了...不過問題似乎不太大,頂多是沒
有那麼充足的數據,應該還是能找到足夠的數據執行模式的

作者: Bug    时间: 2005-5-9 20:15
今晚11時的雲量預測,1是代表100%雲量。
始於是覺得太少雲了,暫時還是毫無頭緒
作者: Bug    时间: 2005-5-9 20:18
今晚11時的seeing預測.....以角秒為單位。
似乎seeing「太好」了點,後來發覺可能是計算時少加
了一個數字,但亦有可能根本是計算方法有錯,明天再
試....
又有誰知道角秒計的seeing和平時說慣的5/10之類的
seeing有沒有辨法換算?
作者: Bug    时间: 2005-5-9 20:51
原來seeing的換算在CMC就有
http://www.cmc.ec.gc.ca/cmc/htmls/seeing_e.html

目前計出來的真的「好」得太過火....  但理論上加回漏
加了的那個數值後就會變「差」,希望是啦...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9 22:07
可惜我没有Linux,有办法在Windows环境下执行吗?
看来和CMC的是一个东西!
bug有MSN或者QQ吗?方便交流。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9 22:38
现在找到了MM5和WRF,后者似乎不是免费的。
正在研究前者能不能在windows下用…… 似乎很麻烦。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9 22:58
没有下MM5,在网上弄,发现了一点很好玩而且估计很有用的东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是不是云高的预测?和晴天时钟提供的云图预测对比:http://cleardarksky.com/csk/coverage.html

好像有一点像了。如果真是预测云高的,那对天文就有用了。下一步把MM5搞来预测,因为上面不提供东南亚的云预测。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9 23:07
刚刚才发现,MM5也要Linux/Unix环境……

bug,有没有能在windows下运行的model?不然我真要装一个Linux了。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0 00:05
沒聽過有在Windows能運作的模式
那張圖是lifting condensation level的高度圖,即是在某處氣團
從地面上升至這個高度會凝結成雲。可當作是雲底高度吧。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0 00:12
任何模式都會預測到雲的,問題是能否直接輸出想要的東西,
像rams只能直接輸出雲量而沒有輸出雲頂高度,但真想要的
話相信不難自己做些東西讓它計出來。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0 19:29
原來昨日我又犯了最低級的那種錯誤,就是搞錯了計算結果的單
位,昨天計出來的原來是radian不是degree,換成degree結果
就相當合理了 ops: 是由於文獻沒說明計出來的單位,所以被
誤導了。
昨晚的換成真正的角秒後的seeing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0 19:31
換算成常用的分級的seeing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0 19:34
今晚的雲量預測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0 19:35
今晚的seeing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0 19:38
明晚雲和seeing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0 22:02
可惜云量预测似乎准确性不高,晚上21:00云量是100%嗯!
我明天下一个Linux来,很快也有时间测试一下了。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0 23:13
其實我都沒見過有模式預測華南地區的雲量是準確的,似乎都是
比較偏少雲...
這次不知是否受提供邊界數據預測的模式所累,因為今次那模式
預測的雲好像更少 :?: 但有時又似乎不是這樣。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1 22:07
今天Linux仍然没有装成,周末装好Linux我也去研究研究。
麻烦预测一下周末的天气,估计周末天气会很好。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1 23:10
受提供邊界數據的模式限制,頂多只有42小時
預測。而且不是用自己的電腦,不敢經常花時
間做。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2 22:01
我星期六装Linux,可以仔细弄一弄。
不过我没有接触过Linux,不知道这个软件的运作方式?数据需要什么?从哪里来?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2 23:34
至少要有其他較低解像度的模式的預測作輸入,例如這種
http://www.nco.ncep.noaa.gov/pmb/products/gfs/
再盡量找些地面和高空觀測數據,目前我還找不到公開的好的來源....
要做到預測,電腦也要比較快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3 21:16
我的电脑配置是不错的,2.4G CPU,512M内存,显卡就不用说了。估计速度肯定行。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3 23:37
呵,其實這樣的配置做預測不太行 ops:  ops: 先慢慢做測試還可
以。
(又被自動更新所累,打了一大篇全沒了,暫時不多說了 :cry:  :cry: )
作者: 地球人    时间: 2005-5-14 00:41
Bug版主,
自动更新只对快速回复有效,如果你回复前先点一下下面的“回复帖子”,就不受自动更新的影响了。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4 10:13
内存不够?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4 11:35
[quote:7a14d146cc="地球人"]Bug版主,
自动更新只对快速回复有效,如果你回复前先点一下下面的“回复帖子”,就不受自动更新的影响了。[/quote]

當然知道,但每次都是以為很快就可打完貼文,所以用快速
回覆,然後越打越多,打完後又看一會有沒有錯誤,最後常
是在想按發表的一刻就會自動更新了 ops:  ops:




要看你想怎樣設定模式,越高解像力範圍越大CPU和內存要
求越高,事實上真要做預測性的模擬多要多CPU的電腦或多
機連線,像氣象局那樣的模式設置及要求在數小時內便有數
日的預測,更需要所謂的超級電腦.....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4 14:04
:|  :|
看来要我家的三台电脑一起上了
不过要求不用那么高吧……

现在Linux出了一点意外装不了了, :cry: 努力中,要是有windows version就好了。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4 17:20
好了,Linux装好了。不过RAMS怎么装弄不明白,正在看readme,还是稀里糊涂。没有一个autoboot之类的东西么?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4 17:52
慢慢來吧,我有人全過程的幫忙也搞了幾天 ops:
但至少要找個fortran的編譯器...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4 18:06
bug,麻烦你把文件打个包传给我吧,这东西太难用了,点什么都是文本文档,他要的几个附加程序我一个也没装成。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4 18:08
bug,麻烦你把文件打个包传给我吧,这东西太难用了,点什么都是文本文档,他要的几个附加程序我一个也没装成。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4 19:33
手頭沒有,不是我的電腦嘛...
也不敢亂來,用的編譯器有版權,給人知道一定死定了.....編譯器
也好像限定了程式一定要連結至某台電腦才能執行...

Linux我也不太熟,要我自行找全所需的東西在自己的電腦去執行
其實也不保證能做到,只是覺得是「有可能」做到而已 ops:  ops: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4 19:36
唉,那还是得慢慢来,或者你简单写一个guide啦!
这几天病了又没什么时间用电脑,估计要过很长时间才能装好这个东东!或者我去看看MM5如何。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4 19:47
或者你把那些freeware传过来吧,这又不是商业传播。
继续尝试中……
fortran的编译器寻找中,但好像都只能用文本文档打开!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4 19:48
先找個fortran90編譯器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4 19:50
!!?300多兆?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5 09:10
fortran编译器下载中……
我看了看,好像MM5的操作要方便得多,我决定先弄MM5好过了。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5 09:37
不知道intel fortran能不能用?似乎只能在xp下运行。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5 13:33
其實RAMS主要用於研究,雲的預測更似乎不是它的主要用處;
MM5更多用於真正的預測(但我沒用過)。所以也許MM5更合適 :roll: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5 14:18
MM5也要用fortran编译器,不过很难找。bug,你用的是intel fortran还是visual fortran?

我想MM5比RAMS要来得方便。
作者: Will    时间: 2005-5-15 15:18
很难懂得样子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6 19:05
bug,我也弄不清楚什么编译器可以用
弄了一个intel fortran for windows,似乎没办法编译那些文件
你用的是什么编译器?visual fortran还是intel fortran for linux?或者还有什么更方便的?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6 20:01
不知是甚麼,只知用的時候指令叫pgf90 ops:  ops: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6 20:08
似乎是這東東 ops:  ops:
http://www.pgroup.com/products/workindex.htm

裏面也有提到MM5
http://www.pgroup.com/resources/mm5/mm537_pgi60_64.htm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6 20:10
你的電腦有沒有固定IP? 有的話我有空也可 TELNET 入去搞搞 :roll: (或
者有沒有類似方法? 我真是不太熟悉的 ops: )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6 22:26
这些我不清楚具体运作。lamost的主机也是linux操作系统,或许咱们可以向崔申请一下,申请一个空间,上面装一个MM5……?这样大家都可以搞了。

看来我是弄错了,明天再设法搞一个这个pgf90来用吧。
作者: Bug    时间: 2005-5-16 23:30
運行模式非常秏CPU和硬碟空間....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7 18:34
好啦,我决心已定,就是要试一下。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7 18:42
找了好久也找不到名字叫pgf77的软件,看来这东西的保密做得实在好。……也许它不叫这个名字?
作者: 地球人    时间: 2005-5-18 01:16
有没有try google?
这是我找到的几个link
http://www.lobos.nih.gov/lobos_archive2/apps/pgi/doc/pgf77_ref/f77ref.htm

http://www.pgroup.com/products/serverpgf77.htm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18 22:07
谢谢,不过我要的是downloadable的。。。
考虑emule中。
作者: 鬼星团    时间: 2005-5-19 01:05
不错的东东!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20 18:48
bug,有一点成果了!另一个方面的。

我看在线的mm5虽然不能提供云量预测,但我想了一点办法让他从另一个方面给我预测云量,而且看来还是比较准的!你懂气象,你来看看这种预测法行不行得通。

空中的水汽要比较多才能凝结成云的,对不?0%和100%相比,当然是100%凝结成云,但是0%的就一定是晴天了。好极了,我现在可以有不同位势高度(比如,500mb,850mb,200mb,等等等)的湿度预测,如果湿度高,一般就是有云了;如果湿度只有20、30%以下,就基本是晴天!请看看下面这个例子。虽然这种方法好像不太土,但我相信还是行得通的!

例子:首先,是goes9在8点UTC拍摄的可见光图,这就可以看出哪里可以进行天文观测了: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20 19:00
好,分别看看850百帕的位势图和300百帕的位势图。首先是850mb的,可以看到这个位置在1400米左右的高度,这样可以看看1400米的预测了。

注意,这个预测是30小时的预测!因为最近发布的预测是19日0UTC,所以我发的这些图都是30小时的预测了。

可以看到台湾海峡东部有一个晴天区,广东沿岸晴天,南海晴天,大陆多云,不错!但是沪宁杭南部的晴天区没有预测出来,我稍后会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

(图太大了,faint,发不上来,你去看看吧)

300mb的预测好像还好一些,不过我比较失望的是云高的预测不准,算了,反正能测出哪儿有云!

继续研究中,看看哪个更加适合模型。。。
作者: Bug    时间: 2005-5-20 19:20
竟然又中了自動更新的招,又在想按發表時自動更新了...真是
失敗透頂 :cry:  :cry:


我一兩年前已是用這方法看預報圖估計雲量變化

不過現有模式解像度低準確度也不夠,對當天的雲量預測其實下
午時看衛星雲圖可能更好。 :cry: 數日後的預測更只可當作參考
而價值不太高。

我主要是想試用RAMS來預測地型引致的雲量和SEEING變化,因
為過往當香港當大部份地區都天晴時某些地區卻似乎因地型和風向
影響而天氣特差。這可幫助決定到哪裏觀星會較好。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20 19:28
我以前用的方法都是直接看卫星云图,根据云洞的趋势等等来预测天气,似乎成功率比气象台的数值预测还高。

好像这种方法不太好,我现在换来换去,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mb,似乎还是850、500和300这三个综合来最好。但是现在想用mm5进行预测走入死胡同,也没什么好的数值预测方法了,编译器找不到。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20 19:43
好,做一个小测试,看看36-48小时预测如何:

预测本晚广州天气:
20时 23时 2时 5时
云量8 7 5 4
预测本晚香港天气:
20时 23时 2时 5时
云量8 5 3 2

300百帕环场水汽预测图(36-48小时预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mg]
作者: Bug    时间: 2005-5-20 20:32
沒記錯的話兩三年前科大的MM5預報本來是有「雲」的預測的,
但我就始終不知那是代表雲量還是甚麼。改新版面後沒有了...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20 21:04
写封信去问问看!我在写的,问为什么美国那个mm5有,hk这个没有。
作者: Bug    时间: 2005-5-20 21:37
從前的「雲」的預測不準的,所以我也不會看,沒有了好像沒所謂....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22 15:55
下载了pgi workstation,但不知道怎么安装。。。

p.s.我发现300mb湿度预测似乎很准确!昨天我帮南京的和乌鲁木齐的朋友都预测了一下,好像结果是不错... 就是他的主机更新太慢了。
作者: Bug    时间: 2005-5-24 23:16
只看300mb層好像太高啊? :?:
作者: Bug    时间: 2005-5-24 23:31
理論上在300百帕層的雲似乎不是卷雲便是積雨雲的頂部,前者即使是100%密雲亦有
可能能看到星,後者即使在300百帕層可能較乾(雲量較少)但低層卻可能100%密雲並
在下雨? :?:
http://www.weather.com.hk/learn/cloud2.asp

另一方面,較低的積雲和層雲比卷雲對觀星影響大得多,但他們應該很難去到300
百帕這麼高 :?:
作者: Bug    时间: 2005-5-25 00:14
如果只是將某個濕度數值當成雲量就可以,那麼用visual basic之類的語
言寫個程式,自動下載所有層數的濕度預報圖,然後自動讀取每層每點的
濕度再換成雲量,也是不太費功夫的。只是要想法子令程式能避開圖中的
風羽會比較麻煩...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25 22:18
reply:我并没有考虑具体问题,300mb的高度约在12000米,的确很高。
但我反复对照,发现只有300mb比较符合数据。(这几天的预测看来的确有问题啊)
周末我会再仔细看看能不能挖掘点什么,看看能不能在不同mb之下综合再给出预测?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25 22:30
pgi station仍然找不到门路,mm5安装没戏。我试过其他的位势,但都很难和云图符合得上,只有300mb位势比较准确,具体原因我也不太明白。
作者: Bug    时间: 2005-5-25 23:12
不知你是怎樣作比較? 例如夜間只有紅外線雲圖,這種雲圖是越
高的雲越冷顏色越白,但很白並不代表雲量高,很深灰也不代表
雲量低,所代表的只是雲頂溫度。所以約在300百帕層的卷雲會
最易看到,但很多時紅外線雲圖都看不清低層的雲,即使低雲雲
量達100%...
況且也有極大可能是因為預測不準,所以和雲圖不能吻合...
作者: Bug    时间: 2005-5-25 23:22
用先前提及的方法最初步製出來的圖,是850-300百帕各層每點選出其
中濕度最高的,然後把濕度值隨便的換成某個值的雲量...程式只寫了一
小時,還未做的是自動下圖、自動去除風羽等東西,以及要慢慢調整雲量
和濕度的關係
純白是100%雲量,深灰是0%,因為做得太隨便目前只有80%-100%、
60%-80%、40%-60%和40%以下等色階 再重申目前濕度和雲量間
的關係是隨便作出來的,未有作任何覆核 ops:
圖是2005052300預測2005052406的,因為下午2時的預測可以和可見
光雲圖比較....先調較準確再做晚上的預測
作者: Bug    时间: 2005-5-26 00:08
用同樣方法製出的2005052418UT的合成圖
作者: Bug    时间: 2005-5-26 22:02
不過用vb逐點處理圖像實在慢得要命,現在在我的舊電腦要一小時才能
製出某一時間的合成圖...有高手知道怎樣能令vb處理圖像快些嗎? 這問
題我是想了幾年也不知到底有沒有辦法...
作者: 小龙·哈勃    时间: 2005-5-26 22:19
bug,云的阀值设定的低了一些啊,云太多了……
作者: Bug    时间: 2005-5-26 22:36
我之前已經說過,而且還已再次重申,目前的圖所代
表的雲量完全是隨意給出的值..........(不到一小時
就做到出來的東西是這樣的了 而且程式執行實在慢
得要命,一時間根本無法調整出較好數值) 如果只是看
色階的輪廓和實際雲區的輪廓比較,我覺得還算不錯 :?:
作者: Bug    时间: 2005-5-27 19:17
新的合成圖,調整過色階。但與其說是「雲量圖」,目前稱為「850-300hpa
各層最大相對濕度圖」更為合適....
色階已和先前不同,但還是試驗性的粗略調整,目前就不提所代表的值了,因為
意義不大又易引起先前的誤會....




欢迎光临 牧夫天文网 (https://bbs.imufu.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