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Alone狼 于 2007-6-26 17:34 发表
呵呵~老兄的目镜其中很多我都见过,基本上赞同,不过个人更加偏爱tv,无论pl还是超广角。
老大好东西不少,但还是有精简的余地
不知老兄有否见过 mono 和ap spl? 想向老兄讨教。...
原帖由 feng1734 于 2007-6-26 18:00 发表
高倍观测月亮的话,什么样的目镜或者增倍镜的组合比较好呢?
是不是应该既要锐利又要视野大。。。
与观测行星的最佳组合差别大吗?
是否有哪种选择,可以使行星,月亮观测都有很不错的表现? ...
原帖由 wbhifi 于 2007-6-27 02:53 发表
\
还好我也退烧了, 现在讲究的是舒适, 有时候一点点的对比度, 锐度区别还真不容易看出来, 尤其是比较两个都很好的目镜, 比如有人就偏要比较Pentax XW和TV Nagler, 对我而言, 这两者的光学性能非常接近了, 到是在人体工程学 ...
原帖由 wbhifi 于 2007-6-27 02:53 发表
\
还好我也退烧了, 现在讲究的是舒适, 有时候一点点的对比度, 锐度区别还真不容易看出来, 尤其是比较两个都很好的目镜, 比如有人就偏要比较Pentax XW和TV Nagler, 对我而言, 这两者的光学性能非常接近了, 到是在人体工程学 ...
原帖由 vincent 于 2007-6-27 10:41 发表
短焦的OR和PL出瞳和目镜口径都很小,用起来不是那么方便,pentax的短焦很不错就是大些重些,TV的东西人机工程就要好得多。上短焦得话,还得考虑penatx和TV,OR搞不定。 ...
原帖由 小蔡 于 2007-6-27 10:15 发表
很有心得的文章。
和楼主一样,我也不喜欢大个头的镜子。
PO24也是我最早的目镜之一,后来给卖了,这个镜子素质上我很满意,就是ER短了点,没有楼主说的17毫米,大概15左右,加上接目单元是凹进去的,所以戴眼镜总差一 ...
原帖由 wbhifi 于 2007-6-27 02:40 发表
看我的收藏, 就知道我最爱的也是TV, 尤其是Plossl和Nagler, Takhashi的LE之所以我一直没有放弃, 就是我希望目镜里有一些色调中性的, 不能一味的暖色调。 况且LE真的是使用起来很舒服。![]()
还真忘记了TMB的super ...
原帖由 wbhifi 于 2007-6-27 02:44 发表
如果你仔细看我写的东西, 就会发现我很强调色调。 当然, 这也不是绝对的。
最安全的办法就是买TV的plossl和他家的barlow或者powermate, 虽然有点暖, 但看月亮依然很合适, 况且对土星, 木星, 火星真的是通吃啊。 火星马上 ...
原帖由 vincent 于 2007-6-27 12:05 发表
短焦要想出好效果可供选择的不多,pentax、tv而已,灵活性这东西说起来挺好,但观测多了,反而不喜欢折腾了,我现在常用的就3个目镜,PL30、OR12.5、OR6,加上TV5X组合一下,太多真用不上。 ...
原帖由 小蔡 于 2007-6-27 10:15 发表
和楼主一样,我也不喜欢大个头的镜子。
PO24也是我最早的目镜之一,后来给卖了,这个镜子素质上我很满意,就是ER短了点,没有楼主说的17毫米,大概15左右,加上接目单元是凹进去的,所以戴眼镜总差一点才能看到全部,比较郁闷。 在快速镜子上,TV目镜de场曲,除了RA外都很严重,所以不适合地面观测,天体观测倒是没啥问题,当初在F5.4的主镜上用NZ 2-4边缘也不错。
相对来说TV的目镜比较适合观测木星这种反差低的天体,不过不加专门de滤镜好得也有限,但了加了之后效果就不同了。
我原来目镜一大堆,常用的也就那么几个,所以留着心烦,出了不少。
严格地说,目镜里面便宜又好的,也就Or目镜了,那些号称如何如何的PL目镜,我用了很多种,赶得上TV的没有,不是镀膜不行,就是瑞力度欠缺,要不两者都是,TV的目镜虽然也不完美,但是都比较锐利,比较坚实。
原帖由 Alone狼 于 2007-6-27 11:33 发表
呵呵~谢谢老兄解答,不过说到le,我和你的看法真的不一样,以前有个le2.8,现在出了,总是感觉这个目镜中规中矩,感觉不是很透亮(和tv pl相比)反差也略逊。但这个目镜的变形和色差都非常小,像场很平,用在np127(5.2)的镜子上表现依 ...
原帖由 wbhifi 于 2007-6-27 12:41 发表
LE2.8 和3.6 是内置barlow 加 OR设计, 不是5mm和7.5mm的Masuyama结构。 在NP127上,其实反而不怎么挑目镜了, 因为主镜的像场本身就很平了, 一些简单的, 比如OR和PL反而有好的效果。 换其他主镜, 效果又不同了。 如小蔡兄 ...
原帖由 feng1734 于 2007-6-27 11:51 发表
我就一台余刚的80560,,,,
现在看木星就能看到一条红的条纹,另一条白色的时隐时现,不知是物镜,还是目镜的问题。
我的都是200以下的目镜。。。。
有个短焦的,9mm,内置巴罗,再加巴罗的话效果不行,有杂光。。。
以后有钱了,就上TV的p ...
原帖由 wbhifi 于 2007-6-27 12:41 发表
LE2.8 和3.6 是内置barlow 加 OR设计, 不是5mm和7.5mm的Masuyama结构。 在NP127上,其实反而不怎么挑目镜了, 因为主镜的像场本身就很平了, 一些简单的, 比如OR和PL反而有好的效果。 换其他主镜, 效果又不同了。 如小蔡兄 ...
原帖由 Alone狼 于 2007-6-27 12:52 发表
呵呵,不过短焦距or确实很累,看看过一段时间有条件去弄几个zeiss or 试试看,退一步mono也是很好的选择,只是现在票子不够用了,反射都不知道要拿什么买了,先努力挣钱吧
不过话说回来,tv pl用在np127上变形也不小,尤其 ...
原帖由 wbhifi 于 2007-6-27 12:51 发表
看木星最烧钱, 呵呵, 同时也要有耐心, 我观测了几年, 也没有几次觉得很好看的。 关键是要等大气很稳定才行。 现在木星太低了, 对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各位来说, 实在不是好季节。 现在赤道附近和南回归线的同好们算是有福了, ...
原帖由 wbhifi 于 2007-6-27 13:08 发表
我上次和几位同好除去观测, 其中一位是超级烧有, 手里都是重型武器。 最小的就是NP127, 当时和我的FS128做了比较, 发现NP127真是很平, 一个目镜在我的FS128里貌似不错, 到了NP127里居然出现了curvature。 可见那个目镜的 ...
原帖由 Alone狼 于 2007-6-27 13:10 发表
是啊,现在角度不好,不过我这里离北回归线很近,纬度还不算高,不过那个效果还是勉强的很。
其实sct作为目视观测行星,确实不是好的选择,但是却很适合摄影。
说到头来,质量是保证,口径则是先决条件,去年夏天这个时候还在 ...
原帖由 Alone狼 于 2007-6-27 13:13 发表
看来mono确实很有价值,二手的我也在盯,弄个4和16,再配合巴洛,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30度确实很恐怖,以前用过h目镜,还是0.965的。说来惭愧,几年前的低级普肖,30度确实很恐怖,至少让人不舒服。
其实用了一段np127,无论其 ...
原帖由 bigdr 于 2007-6-27 13:52 发表
我以往都是用vixen及高橋的OR 目鏡(0.965"及1.25"也有),Vixen LV , 以及台灣的1.25" PL目鏡(GS)。幾個月前看過友人的Pentax XL後,又買了一套二手的Pentax XL 7, 10.5, 21, 40。
上星期與朋友出外觀測了2次
第一次,用C ...
原帖由 wbhifi 于 2007-6-27 14:24 发表
大家都是从低烧开始的嘛, 俺20几年前, 小学时代的大观60800也曾让我惊叹过。
我买mono, 就不想加barlow了, 虽然我知道目视, 有无barlow区别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可还是愿意找最纯的目镜来试验效果, mono只有两个表面, 素质 ...
原帖由 wbhifi 于 2007-6-27 14:27 发表
您也是高烧友啊, Vixen LV唯一的卖点就是20mm的ER了吧, 除此, 和一般的PL真没法比。 我曾经粗略的比较过Pentax XL和XW, 说实话, 光学素质区别不大, 当然如果追求最大的目视角, XW还是值得的。 ...
原帖由 Alone狼 于 2007-6-27 12:09 发表
传说中carlzeiss的or最出效果,一个是少,一个是贵,稀罕之物,不过从资深爱好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这个目镜无敌的光学素质,现在一些比如leica zeiss nikon的or被炒得价格很高,不知道会不会物有所值。 ...
原帖由 wbhifi 于 2007-6-27 12:34 发表
看到小蔡兄出来了, 很受鼓舞啊。
您说的场曲是不是pincusion distortion, 就是“枕形是真”, 就是直线看着不直。 我说的“场曲”事curvature, 就是视场里边缘的聚焦和中心的聚焦不一样。 没错, TV P 24mm的ER 的确是1 ...
原帖由 Alone狼 于 2007-6-27 18:11 发表
转两篇文章,又是老调重弹, mono和zeiss or 个人都没见过,也只能纸上谈兵,说得怎么样,也只能等自己亲自体验了才知道。
不过个人以为这篇文章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只是目镜这个东西,虽有好坏之分,但也因人而异。
http: ...
原帖由 我爱祖祖 于 2007-6-27 22:28 发表
狼兄,刚才介绍SUERMONO的文章我又仔细的看了一遍,说心里话,我对这个目镜也一直保持高度的兴趣,想看看到底如何。不过测评文章中谈到的,我个人感觉有失客观,这个目镜理论上应该与蔡斯或者PENTAX属于一种水平的目镜,可是那个 ...
原帖由 小蔡 于 2007-6-27 17:55 发表
这要这么分析。
目镜的素质一个靠设计,一个靠制造。
目前市面上能找到目镜中,Televue的设计能力是超强的,单纯论设计能力,目前在目镜设计上,pentax,vixen,takahashi的设计者,没谁能比得上Al nagler,不过TV的局限在于目镜都是OEM的,虽然OEM不能说明质量差,但顶级的产品靠OEM不容易出来。
如果TV的设计能加上pentax的制造和镀膜,我想这就是梦幻的顶级产品了。
原帖由 小蔡 于 2007-6-27 17:55 发表
TV的目镜除了RA外,畸变和场曲都是比较明显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和TV japan的人探讨过,结论就是符合辩证法。
首先TV的目镜是针对天文的,不像XW是观鸟天文通用,所以TV目镜的针对性很强,那就是天文,PO24的场曲和畸变在地面观测中很明显,但在天文观测中对于星空来说,场曲根本感觉不到,中心聚焦准了,边缘的星点也是点状的,只是在短焦点的主镜上,看月球的时候,畸变比较明显,可如果加个巴罗,那么场曲和畸变都会得到良好的纠正。
另外TV的目镜追求锐利和边缘的素质,同时保证合理的体积,所以必然比其他种类的目镜用到更多的高折射玻璃(PO24用了4片之多,而XW采用到1,2片),这个高折射玻璃也是个双刃剑,一点不用吧,不行,用一点吧,效果难说,用的多吧,那么在色彩平衡上就难搞,这点上在过去著名的莱卡镜头中也出现过,就是偏暖调,要避免这些一种是选用诸如肖特等名厂的高折射玻璃,一种是拥有超强的镀膜技术,但是由于各种因素TV都不具备上述两者,看看NZ2-4目镜就知道了,接目是多层镀膜不假,里面其实就是简单的单层镀膜,单纯论镀膜水平,TV比Takashi要逊色,更不用和
著名的SMC,T*镀膜比了。
我相信目前优秀的目镜设计者,没谁比Al nagler拥有更多的观测经验,这点很重要,也是TV好用得一个缘故。
Carl Zeiss(西德的,非Zeiss jena)的Ortho中心素质很高,但边缘不行。
原帖由 bluetango 于 2007-6-28 03:58 发表
对于深空观测这样的用途,Orion XT10i 配什么样的目镜比较合适?
我原计划把原配的10mm 25mm退掉换一个2"/30mm Antares W70,而用回Maxvision配的K9/K25,现在知道那样很傻。
我的 XT10i 有没有必要再配几个目镜?2"是不是好 ...
原帖由 bluetango 于 2007-6-28 06:06 发表
"Orion Dob的水平方位角运动很不顺畅" 看来要有所思想准备。
先考虑加一个Orion Stratus 5mm 或 Antares SWA2 4.9mm,其它的不熟悉,本地店也没有,以后再说。
另外请问,已经有了1.25"/25mm,那么2"/32mm是不是有必要? 楼主 ...
原帖由 wbhifi 于 2007-6-28 16:15 发表
果然很正, 能炒到600-800美元一只也不容易啊。 当然只要是CZ的东西, 貌似就可以炒到天价。 比如那个CZ的2x barlow(老版), 1000美元。
原帖由 我爱祖祖 于 2007-6-28 22:42 发表
回DENEBMAN兄的帖子:
1、你的经验对我太重要了,您所说的那些感受,虽然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我完全可以明白,因为在这之前我也对一些目镜进行了一些仔细的对比,细微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
2、您说的通风管,以前在你的帖子里面 ...
欢迎光临 牧夫天文网 (https://bbs.imufu.cn/)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