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美的晴天钟...... 看看人家怎么预测晚上的天文级天气吧!

[复制链接]
Bug 发表于 2005-5-5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我都在想怎樣做視寧度的預測,不過好像沒人有興趣
http://www.astrofarm.net/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9690&forum=5&4

要取得最新氣象資料似乎不是大問題,最根本的問題是數學
上怎樣把預測到的氣象要素(似乎最重要的是不同高度的風向
風速溫度)和視寧度拉上關係。相關的文獻我不知怎樣才能找
到? 這也只是第一步,然後還要長年累月的將預測結果和實
際比對去作修正,才能作出準確的本地預測。
有人能幫忙找出這數學方法的話,也許我立即就能試著做香
港和廣東部分地區的預測。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雲的預測任何氣象局的數值模式都能做到的,問題是多半不會發放
出來,而且也未必很準確。所以如果要自己做,雲量的預測可能是
最簡單的,下載一套數值模式再輸入它要用的數據,就能預測出來
了,難處是在於怎樣做得精準。
衛星雲圖還不是最重要的,而且應該只需要一張作為數值模式起始
的數據之一,所以一小時一張完全是足夠的。最大的問題是如果要
做某一小地區的準確預測就需要一個中尺度模式,而中尺度的模式
需要一個較大尺度的模式去提供邊界數據,所以大尺度模式的預測
出來的數據(網上應該有得下載)是否準確似乎會有更大影響。(雲未
必是本地形成而也會是從很遠的地方移來嘛)
不過我在「玩」的數值模式根本就不用衛星雲圖,因為它主要是作
風的預測。對於小尺度的視寧度的預測,高密度的地面氣象站數據
、探空數據等應該重要得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5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純粹靠數值模式預測雲量之類,準確度可能會比氣象台經過人的分析
的預測更差。不過可以做到極高的解像度去預測一小地區內不同位置
的天氣。例如在特定的風向和地型下某處地區可能比其他地方多雲,
這情況即使在香港這麼小的地方似乎都有發生,也許能用數值模式作
參考預測出來,而目前氣象台是不會正式作出這麼高分辨率的預測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6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quote:add81aa2d7="福建ltycho"]其实我国天气的预测南北方 的准确度是相差很大的,南方几乎不准,北方到很容易预测,北京的预报几乎没什么错,但福建的预报就不很准[/quote]

當然0羅,北方是溫帶氣候,比南方的亞熱帶氣候穩定得多,所以預測較準
是正常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7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這裏有全球模式的視寧度預測,可惜只有太平洋地區的圖,中國地區
只看到台灣和小部分的華東地區 :cry: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7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這裏有全球模式的視寧度預測,可惜只有太平洋地區的圖,中國地區
只看到台灣和小部分的華東地區 :cry:
http://hokukea.soest.hawaii.edu/ ... mp;amp;orient=horiz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7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今天找到了兩分關於視寧度預測的文獻,似乎很有用,不過以我的
程度一時還看不懂,只好慢慢鑽研。
不知有誰能幫忙看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7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現在大概知道計算視寧度的方法,就是不知理解有沒有錯....
過兩天試試...

這兩天其實試過做雲量的預測,但模式的表現似乎非常差...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不是嘛,現在本來是在做數值模式的東西,順便叫它輸出雲量預測
是毫無難度。
模式是免費下載的,不需要自己編程。
因為是用香港天文台的數據,沒問過不知可否公開.....而且雲的預測
效果似乎很差,所以沒貼過出來。
但如果試過效果好,就可考慮改用公開的數據,找人提供電腦去執行
模式,就能長期提供預報。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7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quote:a01f374eeb="小龙·哈勃"]好东东啊,哪儿来的?
要是CMC肯提供就好了!嘻嘻!

你试试看预测今晚广州的天气?[/quote]

我在用的模式叫RAMS,還有好些模式如MM5都是可免費下載的。
其實一直頭痛的是目前的預測太低估雲量,不太預測到雲/霧的形成,
昨日早上執行的預測竟然香港和廣東一帶都幾乎無雲,始終都未知問
題出在哪裏。也說不定是因為這模式通常是用來做風的模擬,所以雲
的預測做不好 :?: 我本來也主要是想試試用它來預測視寧度,看看會
不會好些。

其實香港天文台正在正式運作的模式也有很漂亮的預測雲圖,不過我
覺得也不太準確。我在等機會試試向他們提出公開這種雲圖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9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RAMS模式的下載
http://bridge.atmet.org/users/software.php
任何人都可登記後下載的

麻煩在這些數值模式都要Linux之類的系統才能執行...

還要其他模式的預測數據、地面氣象觀測數據、探空數據等
作輸入才能運行,目前我能在香港天文台行到這些數據,但
遲些就應該要另找來源了...不過問題似乎不太大,頂多是沒
有那麼充足的數據,應該還是能找到足夠的數據執行模式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9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今晚11時的雲量預測,1是代表100%雲量。
始於是覺得太少雲了,暫時還是毫無頭緒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9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今晚11時的seeing預測.....以角秒為單位。
似乎seeing「太好」了點,後來發覺可能是計算時少加
了一個數字,但亦有可能根本是計算方法有錯,明天再
試....
又有誰知道角秒計的seeing和平時說慣的5/10之類的
seeing有沒有辨法換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9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原來seeing的換算在CMC就有
http://www.cmc.ec.gc.ca/cmc/htmls/seeing_e.html

目前計出來的真的「好」得太過火....  但理論上加回漏
加了的那個數值後就會變「差」,希望是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10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沒聽過有在Windows能運作的模式
那張圖是lifting condensation level的高度圖,即是在某處氣團
從地面上升至這個高度會凝結成雲。可當作是雲底高度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10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任何模式都會預測到雲的,問題是能否直接輸出想要的東西,
像rams只能直接輸出雲量而沒有輸出雲頂高度,但真想要的
話相信不難自己做些東西讓它計出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10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原來昨日我又犯了最低級的那種錯誤,就是搞錯了計算結果的單
位,昨天計出來的原來是radian不是degree,換成degree結果
就相當合理了 ops: 是由於文獻沒說明計出來的單位,所以被
誤導了。
昨晚的換成真正的角秒後的seein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10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換算成常用的分級的seein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10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今晚的雲量預測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ug 发表于 2005-5-10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今晚的seein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9-24 02:40 , Processed in 0.390938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