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网友揭秘电视广告专家尽是骗子 一人饰多角(图)

[复制链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2-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LS的观点我联想起了,盗窃猖獗的时候上面不加强打击力度反而要求低层民众加强防范意识。。。
典型的不作为和惰政。。。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flypast 发表于 2009-2-3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电信
现在已经不是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而是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现在有几个广告是真的?我家电视机除了看碟和打游戏已经不用来收看电视节目了。看电视不但浪费时间还影响心情。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mxxkk 发表于 2009-2-3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电信
作人要厚道。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agician-KID 发表于 2009-2-3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萧山区 电信
其实根本原因还是有人贪图一点小惠小利使这些骗子有机可趁,国家管得也不严厉~这些"官"啊~那些钱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fatw 发表于 2009-2-3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联通
现在对“专家”这个词特别反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最爱NBA 发表于 2009-2-3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我看过他的很多广告,光看名字就知道是假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2-4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LS功利深厚啊。。。可以给人去看相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2-5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今天陈理事 明天关医生 电视广告一人扮多角忽悠观众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09-2-5 11:11 编辑

相貌相同的一个人,在不同的电视广告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和姓名:宣传某糖尿病药品医学专家“孙仕友”,推销纪念钞的钱币专家“孙云”、某理疗服广告中的北大客座教授“张国行”、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吕青”。

  近日,一则名为《电视广告中出现的相貌一样名字不一样的一群骗子》的曝光帖走红于各大论坛。发帖人网友liangxin 2009提供了一组医疗、保健用品、纪念钱币等的广告视频截图,将电视广告中出现的这种“神奇变脸”现象予以曝光。

  帖子一出,引发网友一片声讨。

  曝光:不同专家原是一人

  该帖通过视频抓图或拍照的形式,公布了七八位“变脸专家”的广告电视截图,这些广告大多是医疗机构、药品、保健用品等,而“专家”们出现的身份,大多是教授、主任医师等专业角色,也有少部分以患者身份出现。

  最少的“专家”也有过两次“变脸”。

  发帖人还指称,这些所谓的专家,其实都是演员,并且同时贴出了这些演员的姓名及参演的影视剧角色。

  如帖子称,在电视剧《任长霞》中扮演刑侦专家的某演员,就分别在多个电视广告中,以骨病专家“王志伦”、性病专家“郭明鱼”、医学博士“张中和”等身份亮相。

  声讨:一个人全身都病了

  该帖曝光后,迅速引来大量跟帖,网友们大多对于这些“变脸”者予以声讨。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姥姥的扮演者孙桂田,被指在多个药品广告中以本名出现。对此,有网友嘲讽称:“分别患了牙龈萎缩、牙周炎、风湿骨病、肺气肿、全身麻木、肝病、肾病、心脏病等严重疾病,全身上下没有不得病的,并且都全部能治好。”

  还有网友谴责发布这些广告的媒体,“只顾数钞票,不顾产品的真假伪劣、老百姓的死活”。

  昨日,由于未能获知被曝光的广告分别出自哪家电视台,记者未能与其联系。记者多方努力,也未能联系到帖子中被点名曝光的几位演员本人。

  - 记者求证

  广告内“专家”不属实

  北大医学部相关人员表示,对于假冒北大医学院的行为“很无奈”

  根据发帖内容,其中一人被指先后以“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吕青”和“北京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张国行”亮相。

  对此,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事处昨日向本报记者表示,泌尿外科主任不是“吕青”、兼职教授中无“张国行”。

  “值班一天已接到四五个这类电话。”北大医学部国内合作与产业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一般都及时回复患者来电来信,向其确认并无此人,情况严重的将在北医网站上作出提醒。

  据其称,此前,曾有一公司打着北京医科大学下属单位的旗号推销药品,院方知道后便打电话询问,“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此后就没有北京医科大学这个单位了,只有北大医学部,你们是谁的下属单位”,但对方表示“不管你们是否承认,我自认就是你们的下属单位。”

  对此,她感觉“很无奈”。

  - 网友声音

  “mzjsoo”:奸商,骗老人钱。我大爷今年65了,很容易相信这些广告,人老了,都会这样吧。

  “我是菲10菲10”:建议国家民间成立一个道德维护中心,对这些法律不能够处理的道德败坏、坑害人民的坏分子进行处决,由民间征集资金和执行人来对这类人实施最严厉的惩罚!

  “天若有情”:全国的网友展开人肉搜索,把这些骗子公布于众。

  - 说法

  演员经纪人 表演而已,不是欺诈

  在曝光帖中,网友liangxin 2009指称,曾在“华佗延寿酒”广告中扮演“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的“关新良教授”,实为北京明星坊文化传播机构演员吴铁梁。

  昨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人事处确认,该院并无“关新良”其人,而在北京明星坊文化传播机构主页上,演员相册中名为“吴铁梁”的演员,与“关新良”面貌极其相似。

  对此,该公司经纪人方先生未置可否,表示旗下演员都是根据客户需要扮演角色。

  据其称,该公司旗下演员均为兼职,因此数目不定,通常均需留下自己的基本材料和照片,留待有合适角色时临时去扮演,台词、置装均由制作方提供,“台词都是由编剧定的,演员就照角色走”。

  方先生表示,旗下演员都是根据剧本饰演角色,只是在表演,“介绍产品而已,不是欺诈”。

  演员 塞个枕头就是孕妇

  曝光帖中,有网友称,一些“不入流的演员”,很乐于接这种广告。记者了解到,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有个广告,你有没有时间接?”目前正在上海某知名戏剧学院读书的康月(化名),经常接到圈内朋友的此类电话。据其称,其零散接拍广告已三四年,基本扮演配角。

  康月的最初入行,是被朋友拉去扮演孕妇,为合肥一家民办医院做广告。

  据其描述,该广告并无剧本和台词,而她的角色是扮演不孕不育患者。拍摄当天的几组镜头中,包括身怀六甲在湖边草地散步,“导演拿了他老婆怀孕时穿的孕妇装给我穿,腹部塞个小枕头”。

  据其称,随后该广告在安徽的地方台播出。对于是否担心亲友看到以及承担责任,康月表示,“我就是个演员”。

  - 驳斥

  广告协会:演员扮专家违法

  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内容必须真实

  对于经纪人和演员“只是表演”的说法,中国广告协会秘书长助理李方午予以了驳斥。

  专家假 广告肯定假

  他称,广告和影视剧不同,在广告中,演员扮演专家角色属于误导,“只要是以扮演的角色形象和地位来进行宣传的,这种方式就是一种误导消费者。”

  他说,虽然是演员,但最后消费者看到的是专家形象,节目中无论扮演的身份是什么,行政主管部门会从消费者看到的角度来认定,而不会去界定他究竟是演员还是真专家。并且,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内容必须真实,“专家都是假冒的,就属于一个虚假广告。”

  市民许女士也表示不能认同方先生和康月的观点。她称,“患者”的表演、“专家”的灵药,极易令获得信息的渠道相对少的、收入较低的弱势群体上当,尤其二三线城市、农村等,“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专家真 也不能卖药

  此外,李方午表示,根据《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药品广告审查办法》等相关规定,即使专家的身份是真实的,同样不能在药品广告中使用形象做推荐,只能允许有一个旁白介绍。

  虚假广告 网络也需担责

  除地方电视台外,视频网站也是药品广告的重要发布地。昨日,主打医院视频的中国炒作药品第一网仍在播放被曝光的医药广告。一名网站值班人员表示,欲在该网站发布视频就意味着首先认同了网站的《使用协议》,而根据该协议,广告内容的正确性及其风险,需由发布人自行保证及承担。

  对此,李方午表示,网络媒体同样需要承担监管责任,有义务负责对在网站内发布的广告进行审核。(记者 张媛 廖爱玲)

能量杯广告中,此人是健康饮水协会理事陈伟明

能量杯广告中,此人是健康饮水协会理事陈伟明

一酒品广告中,“陈伟明”变成了杂志编委关新良。

一酒品广告中,“陈伟明”变成了杂志编委关新良。

磁疗仪广告中,“陈伟明”又成了心脏病患者。(以上均为网页截屏)

磁疗仪广告中,“陈伟明”又成了心脏病患者。(以上均为网页截屏)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Executor_h2 发表于 2009-2-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Shaw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2-5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都欠按照他们担任的不同职位挨个拍他们一砖。。。“任职”越多,拍的越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2-5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网友披露中国电视医药广告虚假专家多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09-2-5 12:59 编辑

2009-02-04

中国一位叫liangxin2009的网友在互联网上发表文章,披露一些电视广告涉嫌作假,一个演员在多个广告中扮演不同专家的情况屡见不鲜。分析人士说,要消除虚假广告,媒体必须加强监督。ZYYZ电台记者安培有详细报道
网友liangxin2009这篇文章题为《电视广告中出现的相貌一样、名字不一样的一群骗子》。这位网友通过提供山东和济南电视台广告照片证明,6个不同产品广告中的专家都是面孔一样的同一个演员,在糖尿病药品广告中,他是医学专家“孙仕友”,在纪念钞广告中,他是钱币专家“孙云”,在另一个广告中他又摇身一变成了北京协和医院泌尿科主任“吕青”。这篇文章在网易等网站上贴出后,海内外媒体纷纷转载,美国民间中国信息中心的《观察》杂志也进行了报道。原《中国海洋报》资深记者、时事分析人士昝爱宗先生说,这种广告作假现象在中国很普遍:

“有的广告效果夸大。司空见惯的是,广告都是谎言,这是比较普遍的,好像是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不光是广告,很多新闻也都是广告。有的演员不是医生,自己就扮演个医生,他说家里用保健品,都是骗大家的。广告也是一种传播,传播领域里的谎言还是太多。你是专业也好,说真话也好,大家都认为你可以胡编乱造。”

这个名叫liangxin2009的网友还披露,在电视剧《任长霞》中扮演刑侦专家的一个男性演员也在多个不同的广告中以不同专家身份、不同姓名出现,推销不同的医药及护理产品。沈阳一民间卫生组织负责人凯文先生表示:

“关于有些公众人物,他们做了一些不属实的广告,是他们的职责。是有一些人贪图利益,被利益熏陶了,做了一些不负责任的广告。作为一个有一点常识的患者来说,乃至于大众,都会能辨别出来。”

昝爱宗先生说,中国很多媒体和企业联合做虚假广告,后果严重:

“好多保健品不是吃死人了吗?比如以前有个山东口服液,吃死人了。后来这个山东口服液的药也没有了。后来三鹿奶粉,它的广告做的也很厉害,说它1100道检验关。这种广告新闻都很普遍,后果是让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广大大众受了蒙骗,有的小孩就吃死了。反正很多媒体就是为了钱,你给我钱,我就可以把你吹得神乎其神,蒙骗老百姓。实际上,媒体的作用非常恶劣,跟企业一样恶劣,因为他们是狼狈为奸。老百姓一旦提出问题来了,这个媒体还继续扮演另外一个角色,还继续别的产品的谎言。”

《北京青年报》报道说,这篇文章发表后,有记者向北京协和医院查询是否有文章涉及的广告人物“吕青医生”,结果是没有。该医院人员表示,曾于2008年底对这种冒充专家推销药品的虚假广告做出澄清,一般这类电视广告都选择在二三线城市播出。昝爱宗先生说,媒体应该曝光更多的虚假广告:

“广告不应该虚假,因为中国的《广告法》规定,广告必须符合事实,不能有虚假的夸大的内容。中国的《广告法》也是约束那些小的媒体,像电视这种强势媒体,《广告法》约束不了。因为工商管理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你有钱有势,《广告法》就等于是一个摆设。你没钱没势,《广告法》可以查一点。查一些所谓的小媒体企业产品。只有发动一些媒体,那些有良知的媒体,负责任的媒体,它们来揭露这些传媒啊商业广告合伙骗人的真相。”

中国一些网友发贴子对liangxin2009揭露的现象表示愤慨,建议消费者小心别上当。凯文先生建议大家在寻医问药方面多听专家的意见,少受广告的影响:

“我们会在我们的工作当中请大家注重这些没有什么疗效的广告,也希望大家去辨别这些。我们建议大众去关注,听从医生给我们指定的药物。”

中国媒体引用药监局官员的话说,该部门从2007年起就加强对以这种公共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药品广告的监测。

网页照

网页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2-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遭网友揭发的“变脸”专家广告已被停播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09-2-8 11:03 编辑

2009-02-05 13:33:38   (转自北京晚报)

 一张“专家脸”拥有多重身份:刚刚还是纪念钞广告的钱币专家“孙云”,摇身一变成为了北京协和医院泌尿科主任“吕青”。网友liangxin2009以《电视广告中出现的相貌一样名字不一样的一群骗子》为题在网上发帖,揭露了一些电视购物和网络视频购物节目中“专家”的真相。他细心地从电视台和网络上播放的广告中抓取了多张“专家”照片,这些专家身份职位不一样,名字不一样,宣传的产品也不一样,但容貌却是同一个人。帖子发出后在网上引起了一片声讨。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帖子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3日刚刚停播了一个虚假广告。”昨天,“变脸”专家的爆料网友于先生高兴地说。记者同时也了解到,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已通知相关电视媒体,将网友曝光的虚假电视广告全部停播,并开会决定对此类广告加强立法查处工作,杜绝此类虚假广告。

  “变脸”专家广告已被停播

  据了解,山东省工商局广告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目前高度重视网友“liangxin2009”揭秘的电视广告伪专家一事。由于此次事件带来的影响,该局已经召开会议研究处理办法,并已通知相关电视媒体,将网友曝光的所有虚假广告立即停播。该负责人表示,在与网友“liangxin2009”沟通后,大部分帖子中涉及的电视广告,在春节前就已被查处并停播。

  担心此类广告“改头换面”

  对此,爆料网友于先生表示,能有现在这样的进展,他也感到非常高兴。不过,目前最让他担心的问题是,被他曝光的那些广告虽已停播,但将来一定还会有新面孔、新“专家”出来骗人。

  于先生说,就在昨天,他还在网络视频上搜索到一个尚未曝光过的伪专家。这个伪专家是名女性演员,她在不同的广告中扮演了不同身份的医学专家。

  记者昨天在网上查询发现,已被电视台停播的伪专家广告,在网络视频上依旧可以找到。同时,在那些专门刊登医药广告的网站上,也有各种“专家”粉墨登场,令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

  自称不会上3·15晚会

  于先生说,像这类电视广告多集中在二、三线城市,而且“越往下越严重”。他希望,通过这件事敦促有关部门依法加大处罚力度,从根源上杜绝这种现象。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了。央视每年一度的3·15晚会,爆料网友是否愿意现身说法?于先生向记者坦言,自己不敢上央视3·15晚会,他就是希望尽自己的能力做一点好事。

  相关网事:网帖曝演员冒充医学专家作托欺骗消费者

 冒充医学专家

 冒充医学专家

  冒充医院主任医师、杂志编委

  冒充医院主任医师、杂志编委

冒充者吴铁梁是一位老年演员,专门以调查员身份或专家身份出现在屏幕

冒充者吴铁梁是一位老年演员,专门以调查员身份或专家身份出现在屏幕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荷 发表于 2009-2-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这些都是什么电视台?好像没听说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2-8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这些广告在很多卫视都滚动播出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2-17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广电总局严禁演员做“药托” 演艺界支持规定

昨天,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下发通知,禁止聘请不具备执业资质的人士担当医疗、健康类节目的嘉宾,严禁演员和社会名人主持医疗、健康类节目。对此,记者采访了部分演艺界人士,他们都支持广电总局等的规定。吃过医药广告亏的大兵和李彬更是明确表态: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以后再也不做这类广告。  

  禁止演员做医疗节目

  据新华社消息,《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医疗和药品广告监管工作的通知》重申了广播电视媒体发布医疗、药品广告的四个不准,即:凡审批证明不符合要求,或擅自篡改审批内容的一律不得播放;凡以专家、患者形象作疗效证明的一律不得播放;凡含有宣传治愈率、有效率及医生与患者进行现场或热线沟通交流内容的一律不得播放;凡由药品生产、经销企业或医疗机构制作的医疗、健康类资讯服务节目一律不得播放。

  据悉,《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对上述违规广告和医疗健康节目立即清理。对发布违法广告情节严重的播出机构,要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并向社会公开曝光。

  演艺界支持总局规定

  《通知》出炉后,记者立即采访了相关演艺圈人士,他们都很赞成这个禁令。歌手游鸿明表示:“(药品)关系到健康这方面,当然要慎重。将心比心,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讲,健康对我和家人都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是不可以大意的;作为一个艺人,很多人会关注我的音乐和一举一动……不能因为赚钱而卖了自己的良心。”

  演员刘锡明也表示:“有关医疗、保健产品一定要自己试过了没问题才可以对外宣传。听说新近发布了这样的规定,对于我们演员来说当然是提个醒,以后接代言产品和广告的时候会注意这些问题。”

  大兵李彬拍手称快

  禁令发布后,记者也采访了曾吃过医药广告亏的名嘴大兵和李彬。2007年,因某医院涉嫌违规使用他的形象,大兵与某医院不惜对簿公堂。因此,昨天一听这个禁令,他拍手称快,“我就特别不赞成给医院做广告。人命关天,我觉得医院和药品就不应该打广告。发布这个规定,真是大快人心。”

  大兵还透露,那次和医院闹纠纷,结果竟是自己败诉,对此他很不理解,也很后悔答应给那家医院做广告。他为此还特别强调:“别人做我不反对,但我给自己定个自律守则,以后再也不做医药和医院广告。演员又不是专家,趟这浑水干吗?”

  而在强调自己当初给某减肥药做的节目只是一个内部资料片后,李彬也表示,他认为禁令从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保护了演员本身。“很多商家拿了一堆文件过来找你,你不信商家,总不能不信文件吧,何况很多还是朋友介绍过来的。现在有了禁令就好了,干脆大家都断了这个念头。很多时候演员其实也是受害者,有时候是被卖了还帮忙数钱。”为此,他也表示,以后再有医药品类的节目,他绝不参加了。

  《家有儿女》中的“姥姥”孙桂田之前因在多个药品广告中出演病人,而被网友“揭发”,成为众矢之的。昨天,她也对禁令表示支持。她认为,演员接广告时一定要慎重,而自己接广告其实很谨慎。“比如我之前接一些药品广告时,就专门看他们的批文和合格证。当时我看见那演员演专家时就和他们提出了异议:我年纪大了,确实是有很多病,但你不能代表专家瞎说的。”

  最后,孙桂田也表示:“自己以后接广告会很慎重。既然有了这个规定,咱不接了就是,本来演戏才是演员的本职工作。比如最近有个公司找我去做一个保暖被的广告,我就拒绝了。”新报记者|茅中元|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兵弓长 发表于 2009-2-17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阿里云BGP服务器
如今越发需要个人“淡定”,指望别人或ZF来改变的想法只在幼稚园存在。。。。。。。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8 07:07 , Processed in 0.16259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