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重磅新闻:美国宇航局准备好向木星发射探测器

[复制链接]
人与自然 发表于 2011-7-29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中山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来源:搜狐科学http://it.sohu.com/20110728/n314843933.shtml

人民网北京7月27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 美国宇航局的一颗卫星已经在27日于卡纳维拉尔角的空军基地装载到了阿特拉斯5号火箭上,准备于下周发射完成一项史无前例的木星中心探测计划。
  这枚探测器叫做“朱诺”号,预计用一年时间在木星的辐射带内环绕,比此前任何一个空轨道空间器都要靠近木星。这次环行是为了知道这个巨大的行星有多少水,什么引发了其如此强大的磁场以及在其浓厚炙热的空气下有没有一个固体内核。
  德州圣安东尼奥西南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Scott Bolton说:“木星蕴藏了我们星球如何形成的需对关键秘密。”
  科学家们相信木星是太阳形成后第一个诞生的行星,尽管其确切是如何形成的并不知道。其中一个关键的缺失数据就是在这个巨大的比地球绕太阳旋转距离远5倍的行星里面有多少水。木星像太阳一样主要由氢和氦组成的还有少量的其他物质,比如氧。科学家们相信氧和氢在一起结合成了水,水可以由此次“朱诺”号携带的八个工具之一的微波蜂鸣器检测。
  木星的水含量与它在哪里以及如何形成的有着密切关系。一些迹象表明木星是在太阳系内较冷的下方区域形成再一点点向内部靠近的,而其他的电脑模型显示木星就在它目前所在的位置通过不断聚集古老的冰冷雪球而形成。
  比其他姐妹星球都大
  尽管木星不断变大,但最终以两倍于其他星球之和的团块形成。使得它有巨大引力能够把几乎所有其原始的构造材料都吸聚在身旁。
  Bolton说:“如果我们想回到过去了解我们从哪来星球如何形成的我们就要去了解它。这就是为什么它如此吸引我们。”她说这些探索都会帮助美国宇航局。
  朱诺号的木星之旅将会持续5年。2016年7月到达后朱诺号将会只身进入木星与其内部辐射带边缘之间狭窄的地带。这一太阳能动力的探测器将花费一年的时间在木星两极点处的轨道环绕,离它云层最顶端仅有3100英米。
  此前仅有美国宇航局的上一个木星空间探测器,由伽利略号发射的大气层探测器进入到过离云层更近的地方。那一空间探测器仅能在木星巨大压力和高热的情况下保留数据58秒。
  朱诺号的电子内核被保护在一个钛做的拱顶内,但是它最终也会在一年后投入到木星严酷的辐射环境内。朱诺号的最后一个行动将会是潜入木星的大气层,避免任何污染木星有生命迹象的卫星的可能。
  朱诺号的发射定于8月5号,该空间器由洛克西德马丁航天公司制造,这一计划将耗资11亿美元。这一任务是美国宇航局低成本快回收的新疆界星球探测计划的第二个任务。
(责任编辑:丁慎源)
天狼星之星 发表于 2011-7-29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赣州 电信
已发过,木星大气会压遍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7-29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
韦伯望远镜已经彻底完蛋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7-29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联通/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搜狐的天文翻译也是很差的,许多内容透着基本天文知识的匮乏。比如,应该是外部区域,不可能是下部区域。总之,读着就觉得很不通顺。

在科学方面,新浪的翻译素质还算可以。

建议楼主以后还是从新浪科技转帖子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天道无极 发表于 2011-7-29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马来西亚 TMNet电信公司
伽俐略号的继任者?!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7-30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
赤道海上平台发射能比低纬度(比如卡拉维拉尔角或文昌)多加多少有效载荷?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kyvoyager 发表于 2011-7-30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联通
求教英米是个什么单位?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fhut 发表于 2011-7-30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txdtj 发表于 2011-7-30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中国学术信息中心
英米是什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4 18:46 , Processed in 0.06857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