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创文章] 科学家称2012年或将找到首颗外星地球

[复制链接]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12-23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1-12-23 14:48 编辑

http://tech.sina.com.cn/d/2011-12-23/07256553356.shtm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系外行星开普勒-22b的艺术示意图,这颗行星运行于一颗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之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新发现的系外行星开普勒-20e,科学家们表示其大小甚至小于地球,直径仅有地球的87%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23日消息,2011年是系外行星搜寻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的丰收年,而科学家们认为接下来的2012年将更加让人兴奋:我们或将找到第一颗真正的“外星地球”。
  今年得到确认的系外行星数量已经增加到超过700颗,并且美国宇航局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还有上千颗的系外行星候选目标正等待天文学家们的最终确认。而就在这个月,开普勒望远镜项目的科学家们公布了一项历史性的发现——两颗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外加一颗尽管体积稍大,但位于宜居带中的行星目标,所谓宜居带是指距离恒星的距离适当,因而液态水可以在行星的表面存在的范围。
  所有这些进展都表明,真正的突破——找到一颗和地球真正相似的系外行星的日期,可能马上就将到来了。事实上,很可能在下一批开普勒望远镜候选目标筛选中它就会被找到。明年科学家们就将公布下一批发现,我们拭目以待。
  娜塔莉·巴塔哈(Natalie Batalha)说:“我想在这一批的行星名单中,应当会出现一些大小和地球相当,并且位于宜居带中的行星。”她是美国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开普勒项目组副组长。她说:“这是我真正期待的,那就是找到这样的候选目标。”
  不断增加的系外行星数量
  今年科学家们发现的系外行星数量出现井喷。根据法国巴黎-默东天文台宇宙生物学家朱安·施耐德(Jean Schneider)编纂的“系外行星百科全书”的数据,在2011年年初,得到天文学家们确认的系外行星数量为528颗。而就在短短1年后,这一数字变成了713颗,而今年距离人类首次发现第一颗系外行星才过去了16年,除此之外,现在我们还有开普勒望远镜项目组提供的包含上千颗候选行星的列表需要逐一确认。
  2011年2月2日,开普勒项目组的科学家宣布发现1235颗系外行星候选目标,仅仅10个月后的12月5日,科学家们再次宣布发现1094颗新的系外行星候选目标,这意味着过去16个月来该项目组初步锁定的系外行星候选体数量已经达到2326颗。到目前为止,后续验证性观测还仅仅从中确认了33颗系外行星目标,但是研究人员们认为这些被锁定的候选目标中最终可能将有超过80%被确认确实是系外行星。
  这样的数字增长本身就让人兴奋,但是对系外行星的搜寻并非仅仅为了增加数量这么简单。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将了解外星世界的本质和多样性。
  巴塔哈告诉美国太空网的记者说:“只有当你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样本时,你才可以考虑它们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多样性。因此你需要大量的样本,而这正是开普勒望远镜可以做出巨大贡献之处。”
  从目前的情况看起来,外星世界的多样性似乎相当高。天文学家们发现有的行星密度仅有聚苯乙烯泡沫大小,而另外一些的密度则和铁相当。今年9月份,开普勒小组宣布他们发现了一颗行星Kepler-16 b,其独特之处是它围绕公转的恒星不是一颗,而是两颗!让人想起刘慈欣笔下的《三体》世界。
  研究人员还在一些恒星的宜居带中锁定了一些行星目标。但是尚没有任何一颗可以被认为是“第二个地球”,因为它们的体积明显太大了。但是科学家们认为寻找我们宇宙第二家园的工作明年应当就将结出硕果。
  寻找另一个地球
  开普勒望远镜于2009年3月份发射升空,它利用凌星法寻找系外行星,简单地说也就是:如果一颗恒星拥有行星围绕其公转运行,那么如果恰好这颗行星的轨道平面和我们的观测视线一致,那么当行星从恒星面前经过时它就会挡住一部分恒星发出的光,在我们看来这颗恒星的亮度出现了轻微下降,如此我们便能推知此处行星的存在。
  处于谨慎起见,开普勒望远镜需要三次观测到凌星现象才会确认一颗系外行星是否存在,因此毫不奇怪,我们需要一段等待时期才能迎来开普勒的收获期。如果有外星人也在进行类似的开普勒搜寻计划,他们又恰好瞄准了我们的太阳,那么他们将需要等待3年时间才能确认地球的存在,我们也需要同样的等待过程。
  因此,开普勒望远镜的持续运行时间越长,我们找到另一个地球的概率也就越大。现在开普勒项目运行已近三年,我们的收获期已经开始显现。
  巴塔哈说:“我们开始能识别出那些体积较小,而轨道半径较大的系外行星目标。”
  到目前为止,这些行星中还没有找到同时符合“地球大小”以及“位于宜居带”两大条件的目标。但是在下一轮开普勒发现公布时,情况将会发生变化,对此,巴塔哈表示发布的时间可能会在明年的6月或7月。 “人们需要耐心一些,再等待6个月左右,我们将很有希望获得突破。”她说:“这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春季。”
  不过当然,巴塔哈和开普勒小组的其它成员们并未对此作出任何保证。并且退一步讲,即便开普勒小组果真找到了符合条件的候选体,它还将需要额外的后续验证观测,这也将耗费数月的时间,因此对官方的宣布时间进行预测将是十分困难的。不过有一点似乎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随着发现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最终找到“第二个地球”的日子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到来。
  那么我们究竟会在多久之后找到这样一颗系外行星呢?恐怕开普勒项目组成员,哈佛大学的戴夫·查波尼奥教授(Dave Charbonneau)的话非常合适作为对此问题的回答,他说:“我对我的大一学生们说,这样的发现或许将在你们完成本科学业之前到来。这样说的意思是,它或许在未来6个月内就会发生,也有可能还得等上4年。对此你无法判断。”不过他说:“这将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gliese581 发表于 2011-12-23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长宁区 /普陀区电信
说不定KOI里已经有了,只不过还在验证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12-23 16: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电信
gliese581 发表于 2011-12-23 15:44
说不定KOI里已经有了,只不过还在验证中..

这个估计不太容易,第二季中最像地球的KOI 703.01也是一个超级地球。仅仅像文中所说的温度一样和大小一样吗,母恒星要不要差不多,轨道要不要近圆,邻居要不要靠得太近,甚至需不需要一个我们这样特殊的月亮。虽然已经有两百颗和地球差不多的系外行星被发现了,但是其中温度符合的我估计不会到二十颗,加上其他因素,我们还是找不到真正的地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wototoo 发表于 2011-12-23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电信
看来总有一天,某部外星人题材的科幻片要成为现实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12-23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建议牧夫站长,可以考虑开一个系外行星专版。
明年 会有海量系外行星信息灌入宇宙咖啡屋了。
如果能有个专版,大家查找系外行星资料就有了一个好的去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aoyuan93 发表于 2011-12-23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先驱者11号 发表于 2011-12-23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12-23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先驱者11号 发表于 2011-12-23 21:07
我记得前段时间已经找到了一个,好像是离地球600光年,表面温度21摄氏度,质量只有地球的2倍多::070821_02. ...

QQ截图2011122321431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12-28 2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电信
2012对于系外行星研究是一个好年份啊,开普勒任务将进入数据集中公开期,或许每个月都会有候选者数字的大幅增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liese581 发表于 2011-12-2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复旦大学教育网

262K那个颇有前途,接近地球的裸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Immanuel 发表于 2011-12-29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我有个想法:如果在未来人类还为一颗地外行星是否在所谓“宜居带”内而头疼,那么那个时代的技术应该还不足以支撑星际旅行——所以“第二个地球”这种称谓只是一种修辞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eiwei11116666 发表于 2011-12-3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找得到就是找得到
还会有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aoxiong 发表于 2011-12-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东方有线
望梅止渴而已!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只能说明人类的目光得到了延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三叶观天 发表于 2011-12-30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 中移铁通
本帖最后由 三叶观天 于 2011-12-30 11:45 编辑

600年,对于如今地球上人类社会来说,已经从农耕文明发展到后工业&信息文明了,跨度不言而喻
若kepler-22 系统里有发展水平跟我们差不多的文明,即使他们能观察到我们,也只能看到还在耕地我们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12-30 1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 电信
现在的最新的研究显示,适居带的超级地球也许不适合发展生命,若是和地球金星一般近轨道的岩质超级地球,内部辐射会很大压力很大,铁核心完全是固态,没有液态外核,也就是产生不了磁场,比地球小的没有磁场,比地球大的也没有磁场,看来磁场很难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12-30 14: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 电信
超级地球也很有可能产生极厚的大气,就像金星,地球的大气是特殊产物,因为太阳系有很大规模的巨行星外迁导致的后期重轰炸,能将远日轨道的冰带入内行星,这是一个奇迹,我们目前看到的系外系统五一例外是行星内迁的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12-30 15: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 电信
火星曾经也是有水甚至海洋的,可见这是太阳系的特色,只是火星太小没有能够留住水。超级地球的内部活动更大,板块活动更频繁是地球的十倍,可见环境很恶劣,无数的超级火山,高重力也会使地壳更容易断层,如果在适居带环境变化应该比地球更频繁规模更大后果更严重。综上,岩质超级地球不利于生命长期生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12-30 15: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 电信
考虑到内迁的超级地球,那么海洋型的超级地球这种类型应该可以存在。但是数百公里的海洋的压力会造就一层热冰地幔,这种地幔会相当的坚固,可能会导致内部热量在本层被阻隔,极少量的重元素会上升到表面。当然如果最存在不那么厚的水层,就像地球这样的,可能是发展生命的最好地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liese581 发表于 2011-12-31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长宁区 /普陀区电信
sonic5188 发表于 2011-12-30 14:54
现在的最新的研究显示,适居带的超级地球也许不适合发展生命,若是和地球金星一般近轨道的岩质超级地球,内 ...

水星一样有磁场,只要有个够大的金属内核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索理客 发表于 2011-12-31 1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电信IDC机房
gliese581 发表于 2011-12-31 08:51
水星一样有磁场,只要有个够大的金属内核就行了

你认为你说的水星磁场,和我说的地磁场是一个等级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