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几年前的照片,撒着满头小辫,黝色麦黑的我,在绝壁上飘荡着身体,奋力攀登。 回想起后来参加一次攀岩比赛,拿了男子专业组的第四名。那时也刚对探洞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只因为阴暗幽闭的地方,能让自己听见血管里面的血流声,能感受到另一个神秘地域的气息。 可是一次拍摄时的意外受伤,让我左肩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虽然恢复得不错,但也慢慢的远离了喜爱的岩壁和洞穴。
我是从小在山坡、池塘、小河边遍地跑的孩子,对于自然之美,就像对头顶的星空那样,有着无可救药的探索热情。一旦时机和条件成熟,谁也无法阻止我全情投入的节奏,而对于摄影创作来说,也更需要大环境的不断切换,才能激发碰撞出脑海中更多的奇幻画面。我一直在等待着这样的机会。 终于在上周,经过相隔数月的邀约,有幸能和重庆飞虎探险队的众多兄弟姐妹们一起,踏上了重返地心深处的旅行。
此行带上了D4和D3两台机身,两个三脚架,用以布光的LED灯源40多个,拍摄道具若干,共打包了三个装备包,还好有队友能帮我分担重量。
六男六女一共十二人,合影,进发! 穿过几片田地,图中绿林环绕中的塌陷处,就是天然而成的天坑洞口。
只有强行穿过一片树墙,才能慢慢靠近入口。
随后迎面而来的是一壁石洞,让我错觉以为我们是不是来搞盗墓笔记的。
众人穿戴好装备后,准备正式探洞。
站在巨大的洞口前俯瞰,就好像那个曾被打开过的潘多拉魔盒,从无尽幽暗的深渊处散出让人无法抵御的畏惧和诱惑。
洞口上方正是刚刚那处密林环绕的塌陷深凹处,通过之前的石门小道,才能入得这处天坑。
对于通往地底的传说,如同其他众多传说一样,人类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幻想和渴望。中国古代文献《太平广记》和《玄中记》中连通四川青城山和嵩山北坡的巨大洞穴,凡尔纳的奇幻作品《地心历险记》,爱默生笔下的原型——那对挪威渔夫父子的地底奇遇,还有拜尔德少将驾驶飞机从北极进入地心内部的可疑故事,后来他在日记中写到的那句耐人寻味的话,至今让我记忆深刻,浮想联翩:那块在北极以北的土地,那个充满迷团的巨大中心点。(That land beyond the pole, that center of the great unknown.)
沿着湿滑的丛地缓缓下行,我狠狠的摔了个结实,另一个队友也摔倒了三次,比我还惨。从这个角度可以完整看到,我们头顶上巨大的天坑形地貌。
初入洞口,刚好可以利用这样的天然大逆光来拍合照,让队友们站在阳光能照射到的草丛反射边缘处,正好呈现一支剪影完美的探险兄弟连。
霸气侧漏的气场,也是需要环境来造就的。
在第一台阶进行下降,于先锋之后,作为随队的摄影师,我第二个下降到拍摄位置。紧接着队里的女孩子们开始下降,此时我镜头中的她们,非常美。
通向洞口的隧道光感,还有竖壁的纵深感,加上美丽的剪影,有没有夺命深渊剧照的感觉呢?
通过第一台阶后,紧接着就是这样一个仅容二人通过的狭小洞孔,一种深入黑暗的莫名未知感扑面而来。
地下世界交错万千,时有华丽奇巧,又或玲珑剔透,如这水镜,穿过一片狭长的洞腔后就来到此处,置身其旁,如梦般奇呓,完全忘却此时已在地底数百米之下。鉴于很多朋友要求我写出拍摄思路,就在这里顺带插入一下。在水池下方(非水中)布上一盏光源,通过光线的直射和反射,将背景照亮,同时也会获得些许前景的暗部细节。最后将人物置于画面稍居中位置,注意观察人物所处的水面,避开倒影和其他反射物重叠,这样才能体现简洁完整的人物剪影。
地底无疆的行者们在绝对黑暗中探索着未知。
而惊喜就如这“地底银河系”般,突然闯入我的视界,如此的虚幻,又如此的真实耀眼,你能想象随着灯光放眼望去,整个巨大洞腔就像我喜爱的星辰那样,璀璨闪烁的景象吗?
继续向着更深处行进,我想,这也是在挑战人类自身与生俱来的一种恐惧感的过程。关上所有灯源,那种寂静感几乎会让人发狂,就算把手指伸到眼前,也无法视物,只有偶尔传来的暗河声和钟乳上水珠落下的滴答声。
穿着洞穴服背着器材和道具,在恒温的洞穴环境下行进,不停冒汗,衣服也浸湿过好几次,于是就跟左边那位队友一样,肩背上热气蒸腾,像散发着魔障一般。
垂直极限,无尽深渊,唯有完全的信任,将自己的安全交给协作的队友。就像拍摄这张照片时,因为需要稍前倾的高机位,我自己也必须身体前倾站在高处拍摄,身旁的女队友“影子”担心我的安全,特意将扁带系在我的腰间,连着她自己的身体,作为保护措拖,非常感激!
身临一处地底已经干涸的瀑布群旁,在黑暗中爬上爬下,布下了二十二盏点光源,将其放置在水流冲刷出来的各级岩阶上,以得到极具层次错落的空间感。从这个角度望去,像极了《魔戒》霍比特人,孤山矿坑里那条沉睡着的恶龙之眼。晃眼已过几个小时,由于时间的关系,两大包背到洞底的道具都没来得及拍摄,就只能上撤,算是此行留下一个小小遗憾。不过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无尽的黑暗也给了我无尽的想象力,在队友们的帮助和耐心配合下,才能激发和完成这样一次神奇的地底之旅。这也是我首次在洞穴里进行拍摄,完全不同于空中,地面和水下的拍摄环境,每一个画面都需要把观察力放大到10倍才能成形,恰到好处的布光更是需要团队完美配合才能达成。感谢你们,重庆飞虎探险队的兄弟姐妹们,下一次的地底之旅,必须更奇幻。
-----------------END-------------------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KidDreamWorks! 我会在此处发布最新的游记作品,拍摄技法和构思解读。
另外:《追星81天》终于可以在当当上预购了,很期待!这是对那段时光的最好总结,时时回顾,不断的超越自己! http://t.cn/8sWvw8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