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太空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以色列科学家通过对白矮星爆发模型的研究,发现恒星爆发后可形成恐怖的“铁子弹”,大量铁元素构成的抛射物被释放到宇宙空间中。科学家认为这一过程有助于地球内核铁芯的形成。 研究表明,行星内核的铁来自超新星爆发后的产物,恒星在生命结束后瞬间的能量释放形成了大量快速移动的云状物质群,内部拥有大量的“铁子弹”,质量可达到木星质量的数倍,穿过周围空间的尘埃和气体,最终分布到整个宇宙中。 参与本项研究的科学家来自以色列理工学院物理系,他们分别为Danny Tsebrenko博士和Noam Soaker博士,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了I型超新星的爆发。这种超新星来自白矮星双星系统,当白矮星不断从伴星那儿吸取物质,直到失控发生爆发。同时,也有理论认为白矮星双星合并也会引发类似的爆发,一旦质量达到某个临界点,白矮星可进入超新星爆发模式。II型超新星形成需要达到9倍太阳质量,极端的超新星爆发是一般超新星释放能量的50倍以上,可形成黑洞,但科学家对它们的形成机制细节仍未充分掌握。 在对白矮星爆发模型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其周围形成了巨大的云状物质,就像两个巨大耳朵位于两侧,扩散过程可长达1500年之久。耳朵型物质云内部拥有大量的铁元素,相当于数倍木星的质量,最后云状物质内的铁会像子弹一般穿过超新星爆发的物质团进入宇宙空间,最终抵达我们的早期太阳系,参与了太阳系内的行星形成。Noam Soaker博士认为地球上的铁其实来自超新星爆发,这一过程可产生许多更重的元素,丰富宇宙的元素周期表。 美国加州理工和加州大学科学家对3亿光年外的IC 831星系超新星爆发研究时发现超新星爆发两种形式都是正确的,核坍缩与伴星物质吸积都可以形成超新星。开普勒望远镜的观测也发现了核坍缩超新星,美国和以色列的研究都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罗辑/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