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C 1097活躍星系影像 右圖是來自歐南天文台(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ESO)
http://www.tam.gov.tw/news/2005/200510/phot-33a-05-preview_small.jpg
超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VLT)的NGC 1097星系合成影像。影像中散布成環狀的白點是300多個恆星形成區。星系中心的亮區即為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AGN),也就是超重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所在。影像由紅外光J、H、Ks波段的影像合成,視野為24 arcsec x 29 arcsec,約等於滿月盤面的0.03%。
這幅影像是利用VLT上的NACO自適應光學系統(NAOS,Nasmyth Adaptive Optics System)加上近紅外光影像光譜系統CONICA(Near-Infrared Imager and Spectrograph)拍攝而成。自適應光學系統可自動調整修正望遠鏡鏡面以取得最佳成像,VLT的近紅外光影像因而可披露出星系中心前所未見的細節,旋入星系中心區的絲狀結構(filaments),顯示了低溫灰塵與氣體輸送進星系核的通道,讓天文學者得以研究潛藏其中的超大質量黑洞的“餵食”過程。
NGC 1097具有結實的棒狀結構,棒狀結構中也有明顯的恆星形成環帶;而此恆星形成環帶內又有幾乎與主棒狀結構垂直的第二層棒狀結構。由於VLT最新的影像解析度可達到哈柏太空望遠鏡的4倍,因此可觀察到恆星形成區域內有超過300處的恆星形成區--所謂的「氫離子區(HII regions)」,就是位於圖頁首圖中的白點。在環帶的中心,是典形的活躍星系核。天文學家同時也注意到接近核心約300光年範圍的旋臂有卷曲的現象,似由中心的巨大黑洞造成。如此的黑洞將使接近核心的旋臂更為曲折,而不具黑洞結構的核心旋臂則不會有此現象。
相關論文將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中。(Astronomical Journal, vol. 130, p. 1472. "Feeding the Monster: The Nucleus of NGC 1097 at Subarcsecond Scales in the Infrared with the Very Large Telescope", by M. Almudena Prieto, Witold Maciejewski, and Juha Reunan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