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对‘人造太阳’的一点看法[ZZ]

[复制链接]
活动星图 发表于 2006-5-30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托卡马克”从提出到今天已经搞了五十多年了,一直停留在‘理论上可行’的水平上。今天我国的新闻又一口咬定‘7月份将进行放电实验’也未免过于乐观了——要知道这话苏联人在一九五八年世界上第一台‘托卡马克’建成前夕,他们也是这么讲的。退一步讲,这也不是什么‘放电实验’,而是‘聚变实验’!它的能量是以快中子形式表现而不是电能。九十年代国内国外的‘托卡马克’装置的压强条件早已经达到了太阳核心的五倍至二十倍,只得到过偶然发生的一些短时间聚变事件,这与三七年在加速器上观察到的聚变事件没什么本质的不同。把‘托卡马克’的压强条件提升到太阳核心的几个数量级,到那时就不是什么‘氘’聚变了——它已经达到超新星聚变的条件,这时‘氧’都是聚变材料。所以我在这儿下个早早的结论,那个‘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人造太阳”’是不可能成为发电机能源的。
  ‘托卡马克’方案想达到发电目的从科学常识来看,至少有五大栏路虎:
1、 能否持续聚变——压强条件早已满足,但物质纯度条件极难达到,在那样高的电磁能量场中要保证‘氘’的高物质纯度且要求是在高度真空的反应环境,困难是大得无法想象的。
2、 退一步讲就算得到持续聚变,又如何捕获聚变产生的能量——绝对不可能象有些文章中所说,沿用裂变电站的取能方式。裂变电站是用水浸泡燃料,水被加热;而‘托卡马克’是真空!
3、 再退一步‘托卡马克’已经可以发电了,真空的‘托卡马克’大罐又如何在超长时间的高能中子轰击环境下保证罐体材料的稳定?
4、 再退一步,‘托卡马克’发电可能性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那么要造多大的‘托卡马克’装置才能和今天现实的发电系统有经济可比性呢?
5、 我国的‘人造太阳’是要在超导线圈中点火,超导的前提条件是低温,一旦点火成功,如何给线圈降温也是一个绕不开的现实问题!
再说,发电是个‘粗活儿’,今天的实验室里都这么难以实现的试验,未来如何应用于实际发电。今天火力发电的‘火’,远古人类就已经掌握了,在掌握了‘聚变点火’之后,实际发电不知还有多长时间?
一个又一个的报道说,某某国‘托卡马克’刷新什么什么记录,这与奥运会跳高纪录的刷新又有什么不同?人跳再高也只能是跳不是飞,除非他不是人!
所以讲‘托卡马克’充其量不过是个聚变研究试验装置而已,离发电还有十万八千里。
  今天的科学家,在八十年代以来的高温超导的成果基础上再做一次‘托卡马克’方案的努力是可以理解的。这样做无非是要进一步加大‘托卡马克’的电磁场强度,这又在‘物质纯度/场强度’这一对矛盾问题上更加激化。
  牛顿时代以来,人类还没有一件事是在理论论证完成之后五十年还搞不出来样品的先例!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把‘托卡马克’方案代入现实环境系统,它就是个发电不可行!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它又是完全必要的前期研究手段。
  有些介绍文章说,‘托卡马克’不会爆炸,这实际上也是一相情愿的想象。爆炸的条件是能量密度超过一个约束临界值,如果输入‘托卡马克’并点燃的燃料过多,超越了罐体的约束强度,就会发生爆炸!
  至于某些报道说,这个能源能可供人类用100亿年,那更是没边的事情了。太阳寿命不过100亿年左右,到今天已经40多亿年了,这个100亿年的矿产贮藏有什么意义?退一步,就说人类的物种寿命也不可能再有十亿年!如果说一个能源矿产有十万年的贮量,我们就应该认定它是无限的了!为什么?试问三皇五帝用得着为今天我们烧什么柴操心吗?  



---------本文作者:sun-moon-son 来自tom论坛---------
ZZ FROM:
http://bbs.tech.tom.com/forum/view_thread.php?forumid=154&threadid=13158&backurl=http%3A%2F%2Fbbs.tech.tom.com%2Fforum%2Flist_thread.php%3Fforumid%3D154%26page%3D1%26sort%3D0#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2-1 11:41 , Processed in 0.050273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