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二十四节气总结篇

[复制链接]
天狼摄星人 发表于 2007-2-25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节气
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回归年)来制定的。以黄道上的春分点为起点,每隔15度定一个节气。也就是把黄道分为24个等分点,当地球运行到等分点时就叫“交节气”。其中单数叫“节气”,双数叫“中气”。一般统称为“节气”。
24节气的类型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表示最热、最冷天气出现的时间;
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气温下降程度。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况和程度;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反应物侯特征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为什么说热在三伏?
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日期是由节气和干支的日期配合决定的。“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初伏开始,第四个庚日中伏开始,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也叫三伏。因此,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后,则中伏为10天,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则中伏为20天。 “庚”字是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按照干支纪日法,每10天一个庚日。这样,头伏末伏只有10天,中伏在大多数年份有20天。
夏至之后,太阳直射点渐渐南移,北半球白昼逐渐缩短,但白昼时间仍旧长于黑夜,地面吸收热量的时间比释放热量的时间多,地面继续积蓄热量。大约在夏至后的一个来月,地面积蓄的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最热,此时一般在三伏时节,故有“热在三伏”之说。
立春
2月 4日 13时 18分
立春
    每年阳历的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节气为立春。农历中说,大寒后十五日,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也。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俗话说“春打六九头”。  “立”有开始之意,立春即为春季伊始,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表示天气回暖,万物更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立,
建始也……立夏秋冬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当我国北方还是寒意料峭的时候,南
方已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了。因此,  “四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并不能适用全国各地。古诗中有“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开始自然的变化。农谚有”宁舍
一锭金,不舍一年春”,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芒神,就是勾芒,它是东方之神,春天之神,草木之神。古代风俗,祭祀勾芒神在二月春分。这种祭祀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农业的丰收。大文豪苏东坡就写过一篇《立春祭土牛祝文》,向勾芒祷告说:“敢昭告于勾芒之神:木铎传音,师官相儆;土牛示侯,稼墙将兴。”东汉班固<白虎通义)中说:“其神
勾芒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龙。芒之为言萌也。”勾芒,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滋长。明代杨慎《春雨》诗云:“春雨掩柴扉,勾芒力尚微”。勾芒,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滋长。明代杨慎《春雨》诗云:“春雨掩柴扉,勾芒力尚微”。
雨水
2月 19日 9时 09分
雨水
    每年2月18日或19日,太阳移至黄经330度,为雨水
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
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
则散而为雨矣。”雨水有两层意思,一为气温回升,降水渐增,
二为雪渐少,雨渐多。谚语有“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之
说。农谚记载“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
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
开始增多。
惊蛰
3月 6日 7时 18分
地球运行到黄经345度,惊蛰反映了自然物候现象。农谚说:“春雷惊百虫。”其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睡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在其编写的《节气歌弹词》中有“惊蛰初交河跃鲤的”名句,表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
春分
3月 21日 8时 07分
地球运行到黄经0度,春分是反映了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至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昼夜等长。所以古代春分秋分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日夜平均。”的谚语。
清明
4月 5日 12时 05分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据《淮南子·天文训》:“斗指乙,清明风至”故此时正是万物滋长,气清明,成为“清明”。清明在春分后半个月此时春色已浓,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杨柳垂丝,绿草如茵。尤其在我国江南,清风细雨祭帆摇然,构成一幅清新淡薄的民俗水墨画。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咏句,便是对这一景致的最好写照。
谷雨
4月20日 19时 07分
谷雨是表示气候状况的。她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古诗有“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诉人们时至暮春了。谷雨将谷和雨联系起来,蕴育着雨生百谷之意。立春之后,乍暖还寒,三日一风,五日一寒,可谓司空见惯。谷雨之后,水热充足,便于谷物生长。俗谚:“谷雨有雨棉花肥”。也是说明了雨水充足,农作物生长结实。
立夏
5月 6日 5时 20分
太阳黄经45度,为立夏节气。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我国自古以来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立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立夏之后,天气多变,雷雨增多,此时作物生长旺盛,但杂草也恣意蔓延,故农谚有“立夏三天遍地除”之说。民俗明信片。每年立夏,旧时上海有“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莱试宝称。”的民俗,立夏之日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中午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称一下体重。这张明信片是舶来品。
小满:
5月 21日 18时 12分
每年5月21日或22日太阳黄经60*,为  “小满”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均温到了22独以上,麦粒看似饱满,但还没有成熟,开镰收获还需等一段时间,故称“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之解。小满期间,我国南北方降水差异很大,淮河以南已是连绵多雨,而淮河以北仍是晴朗干燥。
芒种
6月 6日 9时 27分
24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此时太阳黄经75度。芒种是反映物候的节令。《月令72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壳嫁种矣。”表征麦类等又忙作物的成熟。俗称:“芒种忙两头,忙收又忙种。”这是一个收获与种植的大忙季节。隶书有“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种,过此即失败。”之说。农谚有这样一种说法:“芒种逢雷美亦然,端阳有雨是丰年。”意思是芒种时节如果有雷雨降临就是丰收的好兆头。芒种后,我国南方进入雨季,宋人范大成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天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精细地刻画出了阴雨霏霏河川水满,农夫披絮,冒寒插秧的南方农村芒种时节的景象。
夏至
6月 22日 2时 06分
太阳黄经90度为夏至。历书有:“斗指乙为夏至。万物于此皆假大而极至,时夏将至,故名也。”据《客遵宪度抄本》曰:“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至短,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正所谓“夏日炎炎,长夏漫漫。”夏至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谚语有:“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更数头伏”夏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然继续增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就达到最热的时候。
小暑
7月 7日 19时 42分
地球运行到太阳黄经105度为小暑节,暑即炎热之意。小暑时暑气上升,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
大暑
7月 23日 13时 00分
太阳运行到黄经120度为大暑节,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
立秋
8月 8日 5月 31日
太阳黄经130度为立秋。《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中国古代“秋”有“就”的意思,立秋即为“万物就成之时。”此时作物均以成熟,到了春华秋实的季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来说值末伏前后,秋高气爽,月明风清,而且气温也逐渐下降。立秋前后,我国许多地方有过“七夕节”的习俗。源于牛郎织女七夕的鹊桥相会。这项活动在许多地方带有中国“情人节”的意味。
处暑
8月 23日 20时 08分
太阳黄经150度为处暑。《历书》曰:“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意思是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了,因为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全国各地都有“暑去寒来”的谚语,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谚语也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但处暑之后晴天的下午,有时炎热也不亚于酷暑,所以有“处暑处暑晒死老鼠”的民俗谚语。
白露
9月 8日 8时 29分
太阳黄经165度为白露节。农历谚语:“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古籍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礼记·月令》篇记载这个节气的景象:“鸿雁来,玄鸟归群,群鸟养休。”意思是白露时节,鸿雁南飞避寒百鸟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俗语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之说。
秋分
9月 23日 17时 51分
太阳运行至180度交秋分节。分就是半,秋分是秋季90天中的中分点。《农历》说:“斗指巳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渐长,夜渐渐短。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过后,气温降低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
寒露
10月9日 0时 11分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为寒露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9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露水渐重,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民谚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说,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的白茫茫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万物随着寒气增长,也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寒露时节未有代表性的花卉为菊花,自古以来我国民间都有在深秋时节登高山、赏菊花的传统。在这个节气中还有一个非常温馨的节日——九九重阳节。
霜降
10月24日 3时 15分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为霜降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1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是真正的“白露为霜”的开始,而草叶花朵之上的晶莹露珠却
逐渐消失了身影。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史书记载“斗指巳为霜降,气啸,露凝结为霜而下降,故名霜降也。”可见“气肃而凝,露结为霜”即为霜降节气的名称由来。在我国民间有许多关于霜降与农业、天气关系的谚语,如“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霜降无霜,碓头无糠”、“霜降睛,风雪少”、“霜降雨,风雪多”等。
立冬
11月 8日 3时 24分
立冬: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太阳黄经达225’。“立”是建立、
开始的意思。  “冬”字最初在甲骨文中表示“终了”之意;到了
晚周则演变为太阳被封闭的形象,有寒冷的意思;《月令七十二
候集解》中说:“斗指西北维为立冬,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
成,故名立冬也。”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还有万物收
藏、归避寒冷的意思。进入这一时节,北半球的黑夜越来越长,白昼越来越短,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气温也越发低了,可以说立冬是一个明显的承上启下的节气,它标志着秋天的结束,冬天的到来,天地万物的活动也都趋向休止,准备蛰伏过冬。古人有在立冬看气象、卜冷暖的说法,如“立冬晴,一冬凌(严寒意)”;“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还有不少关于立冬方面的谚语:如“立冬打雷要反春”、“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等等。
小雪
11月 23日 0时 50分
小雪:每年11月22日或23日为小雪节气,太阳黄经为240‘。民间有“十月立冬小雪涨,斗指己,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之说。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我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雪,但雪量有限,我国南方偏北地区也开始进入初冬,古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就是描写妁这种景象。
大雪
12月 7日 20时 14分
大雪:太阳黄经为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中说:  “十一月节(指农历),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大雪节气已进入隆冬时节,我国黄河流域一带开始有了积雪,而北方则呈现银装素裹、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观。  《礼记》(月令)篇“冰益壮,地始坼,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说的就是黄河以北的冰封雪冻的景象。我国江南一带在大雪节以后气温显著下降,常出现冰冻现象,  “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就是这个时期的真实写照。  自古以来,雪在人们的心中就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人们盼着在大雪节气中看到“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古诗中有“雪花飞六出(六角,指雪花的形状)先兆丰年”之句。还有唐代诗人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
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寄予了雪花浓郁的诗情画意。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的《节气歌弹词》中有这么一句: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反映了在大雪时节人们的一种闲适心情。
冬至
12月 22日 14时 08分
冬至:  太阳黄经为2 7 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十
一月(农历)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所以冬至在我国古代也称为  “日短”、  “日
短至”。农谚中有“大雪小雪,  煮饭不息”的说法,其意为一天三顿饭几乎要接着吃了。  自冬至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气温达到最低,自古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之说。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中这样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增长,民谚云: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在我国古代一直是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即使现在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小寒
1月 6日 1时 40分
小寒  本月5日太阳到达黄经285‘,节气小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农历说:斗指戊为小寒,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冷,故名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寒就是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古代对小寒的解释为:“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于极也”,由于还未到冬季最冷的时候,故此节气为小寒。其实,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人常说“三九四九冻死狗”。有关小寒的谚语有:“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等等。
大寒
1月 20日 19时 01分
太阳运行至黄经300度交大寒。农历说:小寒后15日,斗指癸为大寒。时大寒栗烈已极,故名大寒。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大者,乃凛冽之极也。”大寒是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节气前期是“四九天”。这时天气严寒,接近农历的“腊八”故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所谓“三九四九冰上走”也正是大寒前后这段时间。在一般的年份,过了大寒就到了春节(今年不是,因为狗年是闰年,有13个月,需要过了春分才到春节。)素有“大寒小寒,杀猪过年。”的说法。小寒大寒的节气与大暑小暑节气相对应,都是表示冷暖变化的节气。

(完)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27 18:33 , Processed in 0.07584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