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移动天文台团队 于 2020-1-13 10:32 编辑
前言:团队项目要做一套自动的望远镜底座系统,先开贴,日后跟着进度慢慢更。一方面记录进度,一方面与大家交流分享。
第一部分:准备制作。 我对赤道仪内部结构又不太了解,索性就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把手边的HEQ5赤道仪拆开,观察内部结构。 先把侧盖子拆开,可以看到内部的齿轮传动结构,黄色的铜齿轮,看着很舒适,中齿轮9齿,二齿轮35齿,大齿轮47齿,这样减速比就为:47/9=5左右(当然不包括蜗杆减速比)。
| HEQ5电机和传动齿轮 |
还有内部的电路板以及步进电机也可以看得到了,从极轴洞里看过去,可以看到极轴镜LED:
但是如果想把电路板拆下来,先要把步进电机拆下来,不然螺丝刀伸不进去。从外边观察可以看出,总共两个步进电机,每个步进电机由两个芯片驱动,在电路板的正面看到了两个直插晶振,推测背面应该有控制器。如果想要把电机拆下来,那么就得先把中间黑色的轴拆下来。把顶丝拧下来之后,发现这个圆台形状的部件居然是拧上去的,拆下来之后,便看到了圆锥滚子轴承(承蒙评论区老哥指点,这个地方由角接触滚柱轴承更正为圆锥滚子轴承),一开始以为是普通的滚针轴承,整体拆下来之后才发现其实这个轴承是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的,这样的好处是不仅可以承受径向力,也可以承受轴向力。
但是问题来了,赤道仪轴上,一侧是平衡重锤,一侧是镜筒,而且常常是重锤在下镜筒在上,而这个角接触滚柱轴承是在重锤一侧,最常受到的力应该是往重锤一侧的轴向力,圆锥滚子轴承似乎承受不到这个轴向力。感觉是个设计漏洞。 那么镜筒一侧是不是用圆锥滚子轴承的呢?来看看:
显然不是,镜筒一侧用的是深沟球轴承,能承受的轴向力小,跟前面的角接触滚柱轴承比起来,有些本末倒置的感觉。这个地方在内侧是抛过光的,外侧是做了表面粗糙化处理和喷黑色的油漆的,因此轴承并不能从外侧卸下来,只能从内侧卸下来。但是内侧并不好卸:
主要是手边没有卡簧钳,只能做个简单的工具来代替一下,结果……是我想多了:
无奈暂时放弃了拆摩擦限制器这一部分,等买了卡簧钳再拆。 蜗杆减速这一部分看起来非常精致,但是齿轮齿数实在太多了也没数有多少个齿:
拆下来赤纬轴之后,里面的电路板可以更清楚的看到了:
拆下来两个步进电机之后,终于能把电路板拆下来了。可以看到步进电机驱动芯片是A3959SLBT,查了数据手册之后知道,A3959驱动内部包含一个H桥,最大电流3A,最大电压50V,PWM驱动方式,采用两个A39359正好可以驱动一个两相四线的步进电机,数了一下,步进电机大约是40多线的。背面是PIC的一款单片机,PIC16F886-I/SS是一款8位微控制器,具有14 K闪存程序存储器和25个I/O引脚,其CPU的最高速度为20 MHZ,工作电压范围为2 V至5.5V。右边圆柱形躺着的应该是线绕电感了,没想到还用这种巨型电感,并没有采用贴片电感。这一部分应该是DCDC开关降压变换,将12V电源电压降下来,(应该是降到大于5V但接近5V,提高下一级LDO的效率),背面有一个7805LDO,稳压到5V,应该是给PIC单片机供电的。LDO纹波更小,因此应该不是采用直接降压到5V。核心控制板非常漂亮,信号线很细,估计只有3~4mil左右,在国内,3mil的价格比6mil贵5倍,可能行情不同或者国外人有钱吧……。
另外,还有控制面板部分,这一部分我忍不住要吐槽一下,首先是走线有很多直角,这是PCB布线里面的大忌,会引起辐射干扰;其次,电源去耦瓷片电容是坏的,可以看得出,这是本身就是坏的,而不是后期烧坏的。电源处黑色的圆柱应该是防反插二极管。本来以为里面有角度传感器的,后来发现没有,想了想似乎有道理,角度传感器可以知道镜筒的角度有利于赤道仪知道自身的赤经赤纬,如果用了恒星校准,似乎就不需要角度传感器了,那么如果有角度传感器是不是就不需要恒星校准了呢?值得一试。
接下来本来是要拆赤经轴的,但是有两颗螺丝死活拧不下来,非常紧,估计是安装错位或者零件精度不够导致的,其中有一颗螺丝完全被旁边的部件堵住了,不可能拆的下来,除非先把里面部分拆掉,想想算了,太费事,赤经和赤纬电机传动部分应该差不多,拆解到此结束:
哦差点忘了,还有手控器,放大了看,还是PIC的单片机,32KBROM,2048KBRAM,2~3.6V供电,8位单片机。之前也拆过米德的手控器,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米德的更小巧,元器件很密集,电路板也采用堆叠方式,减少空间占用。下面的大的长方形芯片是NANDFlash,用于存储星体数据。
新的学期开始了,继续项目:
因为手头没有资金,但是倒是有些材料,在没有找到资金支持前也不能闲着,于是在开学的这四天里,建了一个能用手边材料做出来的赤道仪模型。样子丑了点,极轴镜的洞也没留,将就看看:
未来两周把实物模型做出来。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电动调极轴的高度,并且整体能够在电机控制下在水平面内旋转。但是这样带来的问题将是走线不方便,因为有360度旋转部件,在调试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避免线绕圈圈,除非加入电滑环装置。
由于只能找到跟最下方电机一样大的垂直出轴减速电机,没有找到较小合适的垂直出轴的丝杆减速电机,只能用直接出轴的丝杆减速电机,所以下面的高度很高,放电路板都可以放两层。
最近两天再考虑考虑极轴的问题,还有轻减速箱轴的径向受力问题。
书接上文,花费了一周时间,终于把模型制作好了,其中也有很多不足,最严重的不足莫过于用皮带传动的时候,由于皮带的弹性导致的不同步问题,看来只能用弹性弱的同步带了。现在交给队友调试,看情况,如果不能用角度传感器补偿的话就改用电机轴直接带(穷了没钱买同步带)
武汉已经半个多月没见到太阳了,今天突然晴天,准备去看星星,突然想起来,上次拆赤道仪的时候,HEQ5被我拆坏了,问题是赤维轴有松动。我准备拆下来看看问题在哪里,谁知道又发现新的问题:赤经轴卡死,步进电机转不动。真是让人糟心。另外我也买了专门的卡簧钳拆摩擦限制器,结果以失败告终。最后的最后,我终于发现问题所在,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四颗小小的顶丝:
这四颗顶丝两两成对,分别用以调节赤经和赤纬的蜗杆传动部分的齿轮松紧,赤纬轴松动,是没有顶紧;赤经轴卡主,是顶的太紧。。。。。。
目前由于经费问题,项目已经暂停了,筹备中的全自动无人值守赤道仪和望远镜系统也大概就到此为止了。
之前由于时间久没登陆被冻结了,好久没找回,索性又注册了一个,今天突然知道怎么找回来了。项目算是完结了,没继续下去,我也要准备毕业设计了,看看课余时间能搞一下不还。
可能已完勿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