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筛选微类星体的方法
——揭开类星体与暗物质之谜
包学行
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退休,温州市,中国
定稿日期: 2024.5.6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摘 要
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寻找微类星体的一种创新方法。通过分析类星体的宇宙学距离和光度,然后绘制赫罗图,位于赫罗图左上方导火索区的类星体可以被识别为微类星体。理论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如果一位专业的天文学家能够重视这种方法,并使用三角视差进行进一步的观测和确认,他将有机会首先发现一些距离我们更近的毗邻微类星体,其中一些毗邻微类星体的距离甚至比半人马座毗邻星的距离更小。
用SDSS DR7的十多万类星体数据验证,证明了本文引用的理论的可行性。用其中30个疑似微类星体数据分析,特别是其中有自行很大的成员,都说明毗邻微类星体的存在。
关键词
类星体,微类星体,暗物质,引力红移,赫罗图,演化轨迹,光谱,毗邻星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screening micro quasars
—Uncovering the Mystery of Quasars and Dark Matter
XueXing Bao
Retirement from Wenzhou Housing Provident Fund Management Center, Wenzhou, China
last updated: 2024.5.6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Abstrac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i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searching for micro quasars. By analyzing the cosmological distance and luminosity of quasars, and then drawing a Hertzsprung–Russell diagram, quasars located in the upper left fuse area of the Hertzsprung–Russell diagram can be identified as micro quasars. The credi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are supporte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If a professional astronomer can attach importance to this method and use triangulation for further observation and confirmation, he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first discover some adjacent micro quasars that are closer to us, some of micro quasars are even smaller in distance than the Proxima Centauri star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heory cited in this article was verified using over 100000 quasar data from SDSS DR7. Analyzing data from 30 suspected micro quasars, especially those with large self moving members,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adjacent micro quasars.
Keywords
Quasars, microquasars, dark matter, gravitational redshift, Hertzsprung diagram, evolutionary trajectories, spectra, Proxima Centauri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 引言 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寻找微类星体的一种创新方法。通过分析类星体的宇宙学距离和光度,然后绘制赫罗图,位于赫罗图左上方导火索区的类星体可以被识别为微类星体。理论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如果一位专业的天文学家能够重视这种方法,并使用三角视差进行进一步的观测和确认,他将有机会首先发现一些距离我们很近的毗邻微类星体,其中一些毗邻微类星体的距离甚至比半人马座毗邻星的距离更小。用SDSS DR7的十多万类星体数据验证[1],证明了本文引用的理论的可行性。用其中30个疑似微类星体数据分析,特别是其中有自行很大的成员,都说明毗邻微类星体的存在。 上述论述与提出的验证都就为了说明一个问题:类星体是强引力天体,类星体的红移中引力红移是主要成分,类星体的距离计算必须在类星体的红移量中扣除引力红移量后,用剩下的距离红移量计算类星体的距离。
- 把引力红移误作距离红移的推论数据特征 韦伯、哈勃、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SDSS等望远镜观测与传统理论的冲突是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宇宙的早期存在金属丰度非常高的天体,高红移尘埃星系存在丰富分子[2],存在超大质量的“原始黑洞”;在我们的近邻即宇宙的晚期存在金属丰度非常低的贫金属天体[3]。引起这些矛盾的原因就是把天体红移中的引力红移误当成了距离红移,得出误差大许多个数量级的错误距离产生的。
- 2.1. 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数据分析下面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一下引力红移误当成了距离红移产生的现象。利用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邹虎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作,花费了大量精力从大规模的光谱调查或光谱后续观测中识别发现95个极端贫金属星系以及128个极端贫金属星系候选体[4]。文中给出了受访者供图(图1)。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1. 95 extreme metal poor galaxies and 128 candidate extreme metal poor galaxies图1. 95个极端贫金属星系以及128个极端贫金属星系候选体
对(图1)作适当的变换,得到(图2)、(图3)。 从(图2)可以看出几乎大小红移量都存在极端贫金属星系,这就是把引力红移当距离红移产生的。因为引力红移只与星体自己的演化有关,与宇宙大爆炸论的时标无关。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2. Redshift - Metal Content Relationship Chart图2. 红移-金属含量关系图
按照宇宙大爆炸论的时标应当是早期是一团气体,晚期才有质量更大天体系统。但从(图3)可以看出几乎是红移量越大星系的质量也越大,与宇宙大爆炸论的时标相反了。这就是把引力红移当距离红移产生的,引力红移越大误出的距离偏大的数量级越大,误高了光度,由质光比误大了质量。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3. Redshift - Galaxy Mass Relationship Diagram图3. 红移-星系质量关系图
2.2. SDSS DR7数据分析 SDSS DR7类星体宇宙学距离与角分离关系图(图4),更远的类星体观测到的分离角没有减小,这是不合理的,是由于误把引力红移误当距离红移产生的。特别是(图4)右上角处,肯定是引力红移较大的成员。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4. Diagra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smological distance of quasars and separation angle of sub sources图4. 类星体宇宙学距离与子源分离角的关系图
2.3. 虚构暗物质 把引力红移误当距离红移,就会把一个天体系统的大引力红移成员,误推出系统外。使系统中要虚构暗物质才能维持引力平衡。例如:把本星系群的大引力红移类星体,误推到遥远的地方,使本星系群要虚构暗物质来补充引力质量。把银河系的大引力红移微类星体,误推到遥远的地方,使银河系要虚构暗物质来补充引力质量。那么,可能有读者问:难道扣除引力红移后真能计算出合理的距离?回答是:扣除引力红移后真能计算出合理的距离,具体计算方法请参考《微积开概念——由类星体研究引发的概念》一书[5]。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定义类星体的距离红移分量因子ξ,并由类星体方程组求解知,ξ为质光比μ与表面温度T的函数:
式(1)
上式(1)中Zr为距离红移量,Z为类星体的红移量。求出ξ后,类星体的距离为
式(2)
上式(2)中 b1为光子传播过程中辐射德布罗意波能量损耗率得出的一个常数,表明红移的距离效应是因为光子辐射德布罗意波能量损耗产生,不是宇宙大爆炸,因此不存在暗能量。也不需要虚构暗物质,因为扣除引力红移后,类星体几乎都是本星系群的成员,补充了本星系群的引力质量。微类星体补充了银河系的引力质量。
- 类星体扣除引力红移后得出的距离的数据分析 下面着重说明一下类星体扣除引力红移后计算出合理的距离,得出的类星体赫罗图,并给类星体在赫罗图上分族,分析各族间的演化关系。但还会把宇宙大爆炸论作为对照,进行说明。为了便于区分二种距离,宇宙大爆炸论得出的距离称为宇宙学距离。《微积开概念——由类星体研究引发的概念》一书中扣除引力红移后得出的距离称为微积开距离。
- 3.1. SDSS DR7类星体数据分析 对SDSS DR7的10多万个类星体进行分析[1],(图5)红线上方为宇宙学距离得出的类星体赫罗图,上方特别延伸的区域称为导火索区,这个区域是识别微类星体的区域,下文详述。下方密集的区域的放大图(图6)看不出存在类星体的演化轨迹。 (图5)红线下方为微积开距离得出的类星体赫罗图,密集的区域的放大图(图7)是依微积开距离得出的类星体赫罗图,有一条由演化引成的类星体演化跳变鸿沟,鸿沟分为3段,左边段称为a区鸿沟,中间段称为b区鸿沟,右边段称为c区鸿沟。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5. Comparison of two types of distance quasar Hertzsprung-Russell diagrams图5. 二种距离-类星体赫罗图对照Told是文献[5]首先使用的T式,后来的修正为Tnew式。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6. Cosmological distance - Hertzsprung-Russell diagram of quasars图6. 宇宙学距离-类星体赫罗图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7. Microjikai of distance quasar Hertzsprung-Russell diagrams图7. 微积开距离-类星体赫罗图 微积开距离得出的类星体赫罗图放大图(图8)展示了更清楚b区与c区鸿沟。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8. Microjikai of distance quasar Hertzsprung-Russell diagrams (Enlarged image)图8. 微积开距离-类星体赫罗图(放大图) 微积开距离是扣除引力红移后得出的距离,得出的距离是合理的,得出了正确的绝对光度,揭示了类星体演化的鸿沟特性。
3.2. 分析鸿沟二岸发生的变化 为了分析鸿沟二侧发生了哪些变化,把鸿沟上边缘称为北岸,把鸿沟下边缘称为南岸。找出b区鸿沟北岸与南岸类星体成员的光谱数据[5],分别合成北岸成员的合成光谱(图9)与南岸成员的合成光谱(图10),二岸间的光谱强度发生的明显的变化,二岸间发生了类星体演化的跳变。
x2 + (-25.951 +Δ1 Hb ) x + (-7.4204 +Δ0Hb ), (3)
Hb = 0±0.1时,得到的就是b区北岸的类星体成员,称为b区的b0族; Hb = -1±0.1时,得到的就是b区南岸的类星体成员,称为b区的b-1族; Hb = 1±0.1时,得到的就是b区北岸更北的类星体成员,称为b区的b1族; ......等等。 再把各族成员的光谱特性找出来分析,得出类星体的演化轨迹如(图11)。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11. Microjikai of distance - Evolution Trajectory of Quasars on the Hertzsprung-Russell Diagram图11. 微积开距离-类星体在赫罗图上的演化轨迹
微积开距离是扣除引力红移后得出的距离,得出的距离是合理的,由于绝对光度正确,揭示了类星体的演化特性。那么是怎么得出类星体的演化轨迹的呢?在下3.11章节细叙。 而用宇宙学距离在赫罗图上由于绝对光度不正确,就未能精细的揭示出演化特性。
3.3. 宇宙学距离类星体赫罗图的意义 有一位网友有不同意见:类星体是吸积盘,是不能作赫罗图的,作出的赫罗图是没有意义的。 回答是:即使就当类星体是吸积盘,吸积盘也是强引力环境,不考虑引力红移难道就不会产生误差吗?这种误差不同类星体误差大小就不同的,银河系的大引力红移的微类星体,被误到遥远方当作原始黑洞,误差特别大。在宇宙学距离赫罗图上,这种误差区别把银河系的微类星体分离到赫罗图的导火索区(图5)。所以说宇宙学距离赫罗图不是没有意义,它是识别分离银河系微类星体的超级好工具。落在宇宙学距离赫罗图导火索区的类星体可以确定它们就是银河系的靠近太阳系的微类星体,我们找出后可以进一步的用三角视差测距,其中将会发现毗邻星有好多个比它更靠近太阳系的毗邻微类星体兄弟;还可观测毗邻微类星体有无伴星效应;分析历史数据有没有自行;等等。
3.4. SDSS DR7中的微类星体 扣除引力红移后计算,发现SDSS DR7的10多万个类星中至少还有30多个是银河系靠近太阳系侧的微类星体(表1)。在(表1)中,前6个成员的距离有点不合理?想一下,如果它们是毗邻微类星体,设它们的距离约为4.3光年,那么它们的距离红移分量 ξ=1.7×10-9 ~ 2.0×10-9, (4)
即距离红移成分只占红移量中的亿份之1.7~2,这样低的占比,距离是不能直接从红移量计算的;距离只能从红移量计算进行定性,把前6个成员的距离定性为非常近。正确的距离应当用三角视差法去测量。
Table 1. Quasi micro quasars of SDSS DR7表1. SDSS DR7的拟似微类星体
| ID
| SDSS J
| RA(2000)
| Dec
| r(pc),μ=142
| r(pc),μ=913*(1+z)+lgT+3193
|
| 92382
| 160451.88+065456.1
| 241.2162
| 6.91559
| 6.18E-32
| 1.61384E-33
|
| 65927
| 131159.90+134030.2
| 197.9996
| 13.67507
| 8.36E-12
| 1.98314E-13
|
| 30012
| 094210.96+564606.6
| 145.5457
| 56.76852
| 8.19E-07
| 2.09459E-08
|
| 34282
| 100404.99+111110.6
| 151.0208
| 11.18628
| 2.81E-06
| 7.01622E-08
|
| 69227
| 133317.42+641718.1
| 203.3226
| 64.28838
| 3.17E-03
| 6.73681E-05
|
| 21551
| 085830.53+055606.0
| 134.6272
| 5.935007
| 0.01
| 0.00027616
|
| 60700
| 124026.61-074939.6
| 190.1109
| -7.827679
| 1.43
| 0.037755536
|
| 38753
| 103020.55+334558.3
| 157.5857
| 33.7662
| 2.41
| 0.060444927
|
| 104776
| 233426.56+011554.4
| 353.6107
| 1.265137
| 73.72
| 1.535890145
|
| 3630
| 012845.44+011620.8
| 22.18934
| 1.272462
| 92.01
| 2.017130907
|
| 69365
| 133406.56+032742.9
| 203.5274
| 3.461924
| 102.85
| 2.344655379
|
| 103878
| 230728.90-011608.8
| 346.8704
| -1.269119
| 112.70
| 2.710329149
|
| 102365
| 221813.12-001100.4
| 334.5547
| -0.183445
| 116.26
| 2.898405035
|
| 63138
| 125425.52+554918.8
| 193.6064
| 55.82191
| 140.19
| 3.45093987
|
| 8033
| 031314.29-010402.4
| 48.30958
| -1.067336
| 142.23
| 3.689293368
|
| 2581
| 010401.04+011523.4
| 16.00434
| 1.256512
| 147.75
| 3.72601374
|
| 41926
| 104804.51+095843.8
| 162.0188
| 9.978854
| 154.02
| 3.94832058
|
| 2746
| 010900.46-101534.8
| 17.25194
| -10.25968
| 161.69
| 4.212781227
|
| 93039
| 160930.56+241955.2
| 242.3773
| 24.33202
| 173.20
| 4.749950488
|
| 92548
| 160607.95+240828.9
| 241.5332
| 24.14136
| 173.41
| 4.806038899
|
| 104360
| 232310.06+011558.7
| 350.7919
| 1.26632
| 184.43
| 5.062119956
|
| 101768
| 220113.90+003334.1
| 330.3079
| 0.559492
| 194.73
| 5.509360313
|
| 103582
| 225753.25+011600.1
| 344.4719
| 1.266711
| 205.86
| 5.96321339
|
| 103254
| 224614.67+011606.3
| 341.5611
| 1.268434
| 209.80
| 6.349019298
|
| 102561
| 222416.50-011556.4
| 336.0688
| -1.265683
| 212.25
| 6.855913163
|
| 102896
| 223437.82+003133.5
| 338.6576
| 0.525997
| 218.16
| 6.814983377
|
| 41848
| 104736.94+090025.8
| 161.9039
| 9.007174
| 233.81
| 6.818848811
|
| 6712
| 023904.73+002035.8
| 39.76975
| 0.343282
| 248.11
| 7.657665805
|
| 101399
| 214901.20-073141.7
| 327.255
| -7.528253
| 1183.26
| 27.43451494
|
| 5308
| 020547.33-010701.5
| 31.44723
| -1.117094
| 1948.15
| 57.61834556
|
这些微类星是为银河系贡献引力质量的明物质,被宇宙学距离移到数亿光年外,就要为银河系虚设暗物质来补尝引力,另外还要为数亿光年外虚微类星体第二次设暗物质来补尝引力。 以后韦伯望远镜还会观测到更多的超大红移的微类星体。
3.5. 微类星体的自行 因为微类星体是银河系的成员,它们会有自行。刚好找到30个微类星体样品中的SDSS J012845.44+011620.8二个不同时期的数据:
SDSS DR7数据[1]: RA=22.18934, DEC=1.272462, 2010年发布
2020yCat.1350....0G数据[6]: RA=22.18930918, DEC=1.339154074, 2020年发布
近10年间自行了240.091角秒,每年自行约24角秒。
3.6. 微类星体的光谱特性 (表1)中SDSS DR7 的30个拟似微类星体中有10个(b区2个、a+区8个)可以找到光谱图[1],它们的光谱共性是MgII、CIII、CIV光谱线突出,下面列出它们中的一个典型光谱图(图12):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12. SDSS J094210.96+564606.6 Spectrogram图12. SDSS J094210.96+564606.6光谱图
3.7. 微类星体在赫罗图上的位置 那么微类星体在微积开距离的赫罗图中又处于什么位置呢?请见(图13),30个微类星体样品中约1/3分布在图的偏向左下角位置,把a区外左下角方向分布着微类星体的这片区域称为a+区,分布在a+区的微类星体全部是灰洞(尺度半径小于施瓦西半径);其它微类星体分别分布abc三区。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13. The position of micro quasars on the Hertzsprung diagram图13. 微类星体在赫罗图上的位置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14. The position of micro quasars on the Hertzsprung diagram (enlarged image of abc region three)图14. 微类星体在赫罗图上的位置(abc三区放大图)
(图14)是微类星体在赫罗图上的位置(abc三区放大图),分布在a区的7个微类星体,全部是灰洞;分布在b区的11个微类星体,9个是灰洞2个非灰洞;分布在c区的2个微类星体都不是灰洞。 灰洞是指天体的尺度小于施瓦西视界,非灰洞是指天体的尺度大于施瓦西视界。
3.8. 微类星体在宇宙学距离的赫罗图上的位置 那么微类星体在宇宙学距离的赫罗图中又处于什么位置呢?请见(图15),30个微类星体样品都处在导火索区,所以得出宇宙学距离的赫罗图是识别筛选微类星体的超级好工具。根据赫罗图的特性,用xy代表横竖坐标值,可以设置一个微类星体特征参数: Hw = Cwx - y, (5)
当Hw大于某值,即可识别判定为微类星体。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15. Comparison of two types of distance quasar Hertzsprung diagrams (Tnew H=67.8)图15. 二种距离-类星体赫罗图对照(Tnew H=67.8)
3.9. 谁走下一步棋 宇宙大爆炸论不断自圆其说的混乱局面,就如美国天文学家阿尔普指出(图16)[7]: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16. Who will take the next move图16. 谁走下一步棋
未来,必将有一位专业的天文学家用他的专业条件,用三角视差法确定发现了第一个毗邻微类星体。进一步还将发现更多的毗邻微类星体。甚至有些毗邻微类星体距离小于4.3光年。 发现太阳周边的毗邻微类星体远多于常规的恒星,用这种比例推测出银河系的微类星体数量,得出银河系所谓的“暗物质”,其实就是因为把大引力红移的微类星体误当成了“原始黑洞”移出了银河系,让银河系需要补充虚构的“暗物质”。
3.10. 本星系群的“暗物质” 由微积开距离得出SDSS DR7点源类星体在距离上的分布统计如(图17)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17. SDSS DR7 distance 20000 pc interval count图17. SDSS DR7距离2万pc间隔计数
SDSS DR7的10多万个类星中有9万多个是本星系群的成员,在(图17)的0至约2百万秒差距段。还有近万个是本超星系团靠本星系群一侧的成员(很有可能就是本星系群外围的成员)。所以,所谓的本星系群的“暗物质”就是类星体,宇宙学距离把它们移到了本星系群外,让本星系群要虚设“暗物质”了。(图17)中有一个点就是对银河系靠近太阳侧微类星体的计数,太远的微类星体SDSS DR7还观测不到。
3.11. 类星体赫罗图上各族的特性 上述3.2章节的(式3)是对b区分族式,族参数是Hb。类同的对a区分族式,族参数是Ha;对c区分族式,族参数是Hc。对Ha、Hb、Hc取不同的值,把类星体在赫罗图上分为不同的族,再找出各个族成员的光谱数据,分析各个族的光谱特性,以及其它参数的相关特性。
3.11.1. a区类星体的分族的Lyα光谱 在依微积开距离得出的类星体赫罗图(图11)上把a区分成许多族,选取a5、a4、a3、a2、a1、a0、a-1、a-2共8个族的合成Lyα光谱(图18),各族幅度有演化产生的变化。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18. Lyα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Zone a Changes in spectral lines图18. a区各族Lyα谱线的变化
为分析分族特性是否真实存在,依引力红移大小排序,将a4族的25个样本成员(有2个成员因红移超偏高或超偏低,参加分组会使合成光谱频谱范围过窄)取23个成员用a#4族表示区别,分为单数组12个成员与双数组11个成员。特将a#4族分成单数组与双数组分别合成Lyα光谱,(图18)第4列格的蓝色为a#4族单合成光谱,(图18)第4列格的绿色为a#4族双合成光谱,二者的幅度几乎相近,说明分族特性确实存在。
3.11.2. a区类星体的分族的表面重力加速度 再作出a区各族的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布图(图19),也特将a4族分成单数组与双数组(图19)的紫色区,二者的幅度几乎相近,说明分族特性确实存在。并表现出(图18)与(图19)的弱相关性。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19. Surface gravity acceleration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Zone A图19. a区各族的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布
3.11.3. a区类星体的分族的CIV光谱 在依微积开距离得出的类星体赫罗图(图11)上把a区分成许多族,选取a5、a4、a3、a2、a1、a0、a-1、a-2共8个族的合成CIV光谱(图20),各族幅度有演化产生的变化。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20. Changes in CIV spectral lines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Zone A图20. a区各族CIV谱线的变化
为分析分族特性是否真实存在,依引力红移大小排序,将a4族的25个样本成员(有2个成员因红移超偏高或超偏低,参加分组会使合成光谱频谱范围过窄)取23个成员用a#4族表示区别,分为单数组12个成员与双数组11个成员。特将a#4族分成单数组与双数组分别合成CIV光谱,(图20)第4列格的蓝色为a#4族单分组合成光谱,(图20)第4列格的绿色为a#4族双分组合成CIV光谱,二者的幅度几乎相近,说明分族特性确实存在。
3.11.4. a区类星体的分族的SiIV光谱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21. Changes in SiIV spectral lines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Zone a图21. a区各族SiIV谱线的变化
在依微积开距离得出的类星体赫罗图(图11)上把a区分成许多族,选取a5、a4、a3、a2、a1、a0、a-1、a-2共8个族的合成SiIV光谱(图21),各族幅度有演化产生的变化。 为分析分族特性是否真实存在,依引力红移大小排序,将a4族的25个样本成员(有2个成员因红移超偏高或超偏低,参加分组会使合成光谱频谱范围过窄)取23个成员用a#4族表示区别,分为单数组12个成员与双数组11个成员。特将a#4族分成单数组与双数组分别合成SiIV光谱,(图21)第4列格的蓝色为a#4族单分组合成光谱,(图21)第4列格的绿色为a#4族双分组合成SiIV光谱,二者的幅度几乎相近,说明分族特性确实存在。
3.11.5. b区类星体的分族的MgII光谱与分族引力红移特性 在依微积开距离得出的类星体赫罗图(图11)上把b区分成许多族,选取b5、b4、b3、b2、b1、b0、b-1、b-2共8个族的合成MgII光谱(图22),各族幅度有演化产生的变化。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22. Changes in MgII spectral lines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Zone b图22. b区各族MgII谱线的变化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23. Distribution of gravitational redshift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Zone b图23. b区各族的引力红移分布
为分析分族特性是否真实存在,依引力红移大小排序,采用1;2,3;4,5;6,7;......的奇偶与偶奇分组法。特将b5族分成奇偶组与偶奇数组分别合成MgII光谱,(图22)第3列格的蓝色为b5族奇偶组合成光谱,(图22)第4列格的绿色为b5族偶奇组合成MgII光谱,二者的幅度几乎相近,说明分族特性确实存在。 再作出b区各族的引力红移分布图(图23),也特将b5族分成奇偶组与偶奇组(图23)的黄色区,二者的幅度几乎相近,说明分族特性确实存在。并表现出(图22)与(图23)的负相关性。
3.11.6. c区类星体的分族的OIII光谱与尺度半径R的相关性 依微积开距离得出的类星体赫罗图上把c区分成许多族,选取c5、c4、c3、c2、c1、c0、c-1、c-2共8个族的合成OIII光谱与尺度半径R(图24),各族幅度有演化产生的变化。 使用新方法:特将c3族与c2族、c1族、c0族、c-2族各自分成a组(Hβ<OIII强)与b组(Hβ>OIII弱)分别合成OIII光谱(图24),图中右侧大的主脉冲是OIII,左侧小脉冲是OIII的另1个峰,分别观察各a组与各b组与尺度半径R相关性发现都是负相关(图24),说明分族特性确实存在。 与R的相关性说明确定距离时扣除类星体强引力红移用的微积开引力红移公式的正确性,而广义相对论的引力红移公式是弱引力情况下的近似公式。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24. Changes in OIII spectral lines and radius R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Zone c图24. c区各族OIII谱线与半径R的变化
3.11.7. c区类星体的分族的Hβ光谱与尺度半径比R/Rs的相关性 特将c3族与c2族、c1族、c0族、c-2族各自分成a组(Hβ<OIII强)与b组(Hβ>OIII弱)分别合成Hβ光谱(图25),分别观察各族a组与各族b组与尺度半径比R/Rs的相关性发现鸿沟左侧都是负相关,而鸿沟右侧都是正相关(图25),说明分族特性确实存在。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25. Changes in Hβ spectral lines and radius R/Rs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Zone c图25. c区各族Hβ谱线与半径比R/Rs的变化
3.11.8. c区类星体的分族的NII光谱与表面温度T的相关性 用上述同样的分族方法,得到c区各族 NII 合成光谱与表面温度 T 图(图26),图中分3段,c5至c2为负相关区,c1至c0为正相关区,c-1至c-3为负相关区。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26. Synthetic spectra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T-plots of NII from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Zone c图26. c区各族NII合成光谱与表面温度T
3.11.7. c区类星体赫罗图的精细结构 为了分析以c区a组(Hβ<OIII强)与b组(Hβ>OIII弱)的各成员各处在赫罗图的什么位置,找出各成么位置,作出c 区分组 Hβ<OIII 与 Hβ> OIII 的赫罗图(图27)。 分析得出每一族的成员都是由二种成员构成的。类星体的核燃烧是分层进行,一种是某层的核燃料点燃,星体膨胀,引力红移下降,沿(图27)右侧蓝色的箭头方向演化;该层核燃料快燃尽时产生一次跨越鸿沟的跳变,核燃料完全燃尽时星体坍缩,引力红移增加又沿(图27)红箭头反向跨越鸿沟跳变;跨越鸿沟后继续沿红箭头方向演化,直到某层新的核燃料点燃进入b区的演化轨迹。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Figure 27. The Fine Structure of the Hertzsprung Diagram of c-Zone Quasars图27. c区类星体赫罗图的精细结构
本文的理论引自《微积开概念——由类星体研究引发的概念》一书[5],通过3.章节分析,特别是对同一族类星体分为2组不同的成员,它们有相同的特性,这些分析都是说明揭示的类星体演化是可信度很高的。提出的银河系毗邻微类星体问题也值得专业天文学家用三角视差法测距去验证。
致 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章绍东老师给本文提出了宝贵意见,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