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地铁监控情侣隐私录像上传网络 引发热议(图)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8-1-17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河东区 电信/超越神话网吧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青岛新闻网  2008-01-16 15:03:36  东方早报


   一对年轻的情侣在类似地铁闸机口激情拥吻的视频近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这段未作任何面部处理的视频点击率已经过万,有网友分析,这段视频疑似是地铁监控设施所拍。

情侣吻别疑被“偷拍”

这段视频于1月14日被发布在某国际知名视屏网站,时长不到3分钟,并从多个角度拍摄。在这段黑白画质的监控录像中,一对20多
岁的恋人站在类似地铁或轻轨的进出闸机口,由于当时闸道口周围没有其他乘客进出,这对恋人开始热烈拥抱并激情相吻,持续时间较长,大约有半分多钟。随后,男子刷卡进入站内又几度折回与女友拥吻。

期间,可以听到疑似监控室工作人员不断用上海话发出戏谑性的评论,从录像传出的声音判断,现场的工作人员有一位中年妇女和两个相对年轻的男子。在近3分钟的时间里,“监控人员”除了对这对恋人的举动发表评论及嬉笑外,还不时发出指挥,要求调整摄像角度全面拍摄。视频中传出“摆低点……对牢面孔,太近不清爽”、“花痴哦……哎哟,又来了,老多趟了……”等话语。视频结束前,监控室传出电话铃声,其中的这名女性更是无暇顾及,催促其他人去接电话。

疑似地铁监控探头拍摄
   
   整段视频,画面镜头不时地进行切换,有网友认为这可能是利用地铁站的监控探头进行拍摄。根据相关安全要求,目前上海轨交站台进站闸机区域都安装有多角度视频监控系统。记者注意到,在整段视频中,左下角画面时不时显现“0207-09-02”这些数字。

      昨天记者请教了业内专家,对这段视频进行了分析。专家认为,在该段视频进行到1分21秒处,画面镜头发生切换,从斜侧向转换到正面,而在1分40秒处时,视频画面再度切回斜侧向。专家推测,前面的“02”代表着轨交线路下行线方向,后面的数字则是日期。

       网友分析,从画面的光线和闸机的布局判断,这段视频很可能拍摄于地面车站,而有专业人士根据画面中售票服务亭的“黄底黑字”提示牌,以及闸机上方黑色导向标志等综合来看,该段视频很可能拍摄于轨交3号线,拍摄时间应该是在去年9月。
   
   不过,也有人质疑这段视频的真实性,早报记者采访了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目前地铁部门正在调查此事真伪,具体细节还不是很清楚。而据其他媒体报道称,内部人士分析,该段画面可能是拍照手机等其他外部设备翻拍监控画面后,上传到网上的,但无法确认上传者是否是地铁内部员工。而在论坛上,有网友发帖称,上传画面的是一名已经离职的临时工作人员。

   网友谴责上传者
   
   截至记者发稿时,该网站已被屏蔽,其他与这段视频有关的链接基本都已经失效,但网友点击率已高达数万之多。大部分网友在点评时表示,虽然这对情侣在公共场合过分亲热的举动确实不妥,但拍摄视频的人将画面上传的行为非常无聊,如果这件事确实是地铁监控人员利用职权监控隐私,更加恶劣。“地铁监控的作用是保障乘客安全,不是偷拍。”一名网友表示。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网友对监控人员现场的“点评”和将录像传到网络的行为多半表示愤慨和谴责。
       而有关律师、专家表示,监控他人接吻录像而不做任何面部处理上传网上,已明显侵犯个人隐私,需向对方赔礼道歉。(记者 周宽玮 李继成 姜丽钧)

    说法

  专家:公权力不该滥用
     
  早报记者 罗燕倩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顾骏教授表示,如果这段视频确实是地铁监控设施所拍摄、并且视频中的对话声也是地铁职工,那么这种行为可视作公权力的滥用。作为守护公共秩序安全的地铁监控系统,所拍摄得到的属于公共信息,除非是提供给司法部门,否则不应擅自公开,地铁职工也不能以此用来监视乘客隐私。而提到整段视频背景声中,始终掺杂着多个男女用上海话的点评起哄时,顾教授表示,公共监控应有一定的严肃性,而不应该被随意地拿来调侃、评论。公共信息监控室本就不该设立在人来人往的场所,从整段视频可见,在监控内部已经失去了对隐私的保护,被公开化地议论,那之后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就不足为奇了。

   律师:可追究传播者责任
     
  早报记者 罗燕倩
   
   对于此事,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沈国勇律师表示,虽然法律没有明令禁止在公共场合表现出亲密的行为,但这对情侣在公开场合举动亲热,这无疑等同于默认将“版权公开”。沈律师认为,如果这段视频确属地铁公司监控探头拍摄,那么公司有保管不妥之嫌。监控设施是为了保持在其运营范围内安全有序的监控能力,公司有义务保存好这些监控资料。传播者究竟是如何得到这些资料的呢?如果传播者是地铁公司员工,行为必定违反公司规定,如果传播者并非其员工,那此种行为可被视为窃取。沈国勇表示,监控录像可被用于小范围的个人使用或者提供给司法部门等,但是如果将视频上传,在网站上进行传播,这种行为则相当不妥。被拍摄者如掌握确凿证据,则可向传播者追究责任。

地铁监控室

地铁监控室

网络传播的“拥吻视频”截屏图

网络传播的“拥吻视频”截屏图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8-1-17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河东区 电信/超越神话网吧

地铁摄像头拍情侣激情视频,谁管?

2008年01月17日 08:23:54  来源:新京报

一对年轻的情侣在类似地铁闸机口激情拥吻的视频近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这段未作任何面部处理的视频点击率已经过万,有专家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之后,称这段视频疑似是地铁监控设施所拍(《东方早报》1月16日)。

    正如李宗盛的歌中唱道,“世界是如此之小,我们注定无处可逃”。公共空间里如蛛网般精密织就的摄像头已经将我们笼罩在一张无形大网之中。那么,假如监控者不被监控,我们也很可能像那对无辜的情侣一样,成为监控者观赏的对象。在一些网站,至今仍能找到这段视频,在点击播放之后,就能听到背景声中那些监控者不断用方言发出的戏谑。那声音,是如此刺人耳膜,又透人骨髓。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为“公共安全”而建构的“监控时代”。一个已知的数据是,截至去年7月,北京街头、广场、小区、商厦等已安装电子探头26.5万余个。或许我们还会侥幸于再多的摄像头也毕竟有限。可曾记得去年6月29日新华社的另一则报道,据称海口城管将在去年底之前投入1000万元建设卫星定位系统和信息系统,该系统能以“万米网格化”的模式,把全市的建筑物和城市管理都置于监控之下,并能有针对性地对无照经营、流动商贩进行视频监控,以便城管及时出动执法人员进行打击与查处。

    流动商贩因“人”而“动”,有人的地方才有商贩。监控商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监控到其他人,就像地铁摄像头意在为公共安全提供有效信息,却不可避免也会监控到路人的隐私。如何将监控设施还原为设立监控初衷的工具,并“监控”监控者不致将无意采集到的与行政执法或公共安全完全无关的个人隐私曝光,或以其他方式对被监控者的合法权益造成影响,就应成为监控规制的主要内容。


不要心存侥幸网上那段视频里被“公示”的人不是我们。一些监控者滥权并非自这段“地铁拥吻”视频始,也不会以此为终。令人欣慰的是,网上多数网民留言并未附和监控者或戏谑者的低级趣味,而是对这种赤祼祼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予以了或严厉或坚决的谴责。

    监控的本旨是为了让我们更安全,而不是要让我们更恐惧。法律意义上的监控是自由对安全的适当让渡,而不是无保留的让渡。我们无法接受在监控之下失去我们真实的生活,几年前颇为轰动的好莱坞大片《全民公敌》,曾以艺术的形式将美国政府庞大的监控系统展现得淋漓尽致。片中主人公只有在脱光全身的衣服鞋袜之后,才勉强逃出这张几乎无处不在的监控网。

    如果我们不想因为“地铁拥吻”视频,而失去在僻静的公共场所拥吻的自由。也许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重新审思监控的设置和对“监控”监督者的制度设计。基于公共利益的监督权也必须恪守对自由的“最小伤害”原则,尽最大限度保护公众的私权利不受影响。对监控摄像头的布点,理应在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之间寻求平衡,对监控资料的保存、使用、销毁,也必须围绕着公共安全而科学设置。尤其是备受瞩目的监控者的法律责任,必须尽可能完善。

    也许我们不一定会选择在僻静的公共场所拥吻,但我们却不能失去这一权利。(社论 原题:保护公民隐私 必须“监控”监控者)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dkdoptic 发表于 2008-1-18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
拍没关系,放有不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7-18 19:18 , Processed in 0.07852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