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雷声不过百里

[复制链接]
雪山飞鱼 发表于 2008-8-26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朝阳区 中国数码港科技有限公司BGP节点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读了《康熙几暇格物编》其中,有这篇《雷声不过百里》,刚巧这几天北京雷电频繁,我也测试了,闪电过后,听到雷声最长用时26秒,再远的只看到闪电,听不到雷声了。

记得声速是340米/秒,26秒传播了8840米,尚不过二十里。

离康熙皇帝测量的"不过百里"有很大距离。

估计是:
1 北京高楼林立起到消声的作用。
2 现代噪声消减了雷声的结果。
3 大气污染也消弱了声音传播?  :)

各位网友,现在雷雨季节,请也测试你家当地的雷声传播距离。

[ 本帖最后由 雪山飞鱼 于 2008-8-27 10:12 编辑 ]

下雨的云

下雨的云

雷电下的中国气象局大楼

雷电下的中国气象局大楼
bearcat 发表于 2008-8-26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教育网/教育网直通车
有意思。
顺便补充另外的一种可能:大气密度不均匀导致的声音折射可能造成一段距离外是声音的盲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lbx 发表于 2008-8-26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那时候噪音相对也要小很多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树 发表于 2008-8-26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天河区 电信
是啊,以前小的时候可以听到10公里外轮船的汽笛声,现在家旁边就是马路,稍微远一点的雷声就听不到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8-2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想起一个经历的最猛烈雷击,不知道在现场的话会不会把魂吓飞了
    有一次夏季晚上在寂静环境中,因为雨后停电,无聊玩测距,在楼南侧看一堵起苔藓的裸砖老墙,雷暴移到后侧的北方了,满天积云被闪电频频照亮,但不在视野中,只能看见墙。
    闪烁大多偏弱,墙只是勉强看出斑驳大色块的轮廓,对应雷声听不到;偶然几次闪烁较亮,可以看出砖格纹理,雷声能听到,读数推算比闪电滞后20多~30多秒范围。
    玩了大概1小时,闪电越来越少,闪烁越来越弱,能听到的雷声几乎都没有了,以为没有好戏了,不提防眼前几乎看不到的墙面突然亮起来,刚意识到看清楚大色块,就迅速亮到仿佛中午大太阳下的发皱白纸——明亮得没有小纹理的全白平面上只剩几道模糊的暗痕,过程只用大概1秒左右,然后还不暗下去,反而继续急剧增亮,大概1秒内竟然强烈得眼睛不可忍受的刺痛,视野变成全白(小时候半夜睡得正香时,大人怕尿床问题开灯把蚊帐照得通亮,被弄醒一睁眼就有这感觉),于是本能反应使劲闭眼不敢看,不知道闪烁究竟持续多久。
    同时认为该有场巨雷震撼的好戏,于是默读秒数,读到30多没动静,读到40多还没听到,50多了也没有,跟前面的有声闪电比都偏远了,怀疑没声的,又觉得闪光忒强该听到,继续读到60多还没有,曾经玩过的(后来的也是)有这么远基本是极限了,不死心继续读到大概70多(不知道计时误差有多大,按自己的习惯节拍统计估计正负~30%吧),终于灭绝了希望,不读了。
    然后继续悠闲乘凉,事后推算历时大概是读数过程的1~2倍之间吧,突然听到寂静中北方极远处传来一阵隐约连绵的轰鸣,低沉而且连绵,从极微弱平滑缓慢地变成清晰听到,又缓慢变成极微弱,历时估计10秒有余,感觉大概同于远得勉强听到的山风引起的松涛声,但非常低沉雄浑,显得威力无比,就描述成可怕的龙吟吧。
    事后,曾经几次好奇调查是哪的雷击事件,问人看到强烈闪光听到超远雷声没,偏偏几乎都没注意,最后问到的一家伙不知是根据亲看亲听还是搞混了事件,不直答,不耐烦地反问说当时某地不是劈塌高压输电塔了吗?! 这个劈塔事件我倒没听说,地点却是当时的北方,距离难定,因为地点泛指不该少于20千米之外跨度大概50千米范围的输电路线穿越区域,也不知道对应那个雷声不。自己按当时视听情况走悲观路线推算雷击距离该超过30千米,但不似能超过60千米。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jfgcx 发表于 2008-8-27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盲区

度量衡盲区
康熙皇帝就规定了一里=500米?
大能!她居然使用了公制!
历代度量衡都不断变迁。
过去嘛,一里=100丈=1000尺。清当时的一尺是多少?32厘米不到!
合计,百里不过是32公里!这个数字一点也不大!

另外,雷声能传多远和雷的能量也有关系。大的雷说不定比楼主的高一个数量级。南方的一般比较大。

所以,“雷声百里”是完全可能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jfgcx 发表于 2008-8-27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纠正

《汉书·西域传》所载数十个方国中,大多数方国到长安有多少里的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
依此推算距离,当时的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大约如此,和今天最快的赛马差不多。唯一有疑问的是,今天的赛马不可能保持如此高的速度一天。大约是古代一个时辰到一个驿站,一个驿站一换马。
当时并没有明确说一里多少。
著名中国经济史专家梁方仲先生在所著《中国历代度量衡之变迁及其时代特征》中说:“自汉代以后,历代计算长度,都是自尺以上,到丈为止。至清光绪34年(1908年)重定度量衡制时,……才明文规定于尺之外,另立里制。此前没有讲里的长度,不是没有里的长度,而是由于种种原因缺少记载造成的。

清光绪34年(1908年)重定度量衡时才明确规定里制为:“五尺为一步,二步为一丈,十丈为一引,十八引为一里。”在“新制说略”中指出:“长短度分为两种:一曰尺度,以尺为单位,所以度寻之长短也。一曰里制,以一千八百尺为一里,用以计道路之长短也。里制即积尺制而成。盖道里甚长,若仅以尺计,则诸多不便,故必别为里制。”①这里把尺制、里制作为基本长度单位列出,在当时是有新意的。
据上述清光绪末年所立里制可知:一里为营造尺1800尺。营造尺一尺等于0.32米,所以1800尺,等于576米。因今市里一里为500米,所以以营造尺计里则一里为今市里的115.2%。

因此不知道康熙所谓一里等于多少。但估计按今里计算,50公里,雷声传得比较远了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jfgcx 发表于 2008-8-27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补充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他是一位既聪明又博学的政治家。在他的随笔《几暇格物编》中,记载了一则他所做的关于枪声的实验,题目是“雷声不过百里”。他说:“朕以算法较之,雷声不能出百里。其算法:依黄钟准尺寸,定一秒之重线,或长或短,或重或轻,皆有一定之加减。先试之铳炮之属,烟起即响,其声益远益迟。得准比例,而后算雷炮之远近,即得矣。朕每测量,过百里虽有电而声不至,方知雷声之远近也。朕为河工,至天津驻跸,芦沟桥八旗放炮,时值西北风,炮声似觉不远,大约将二百里。以此度之,大炮之响比雷尚远,无疑也。”从玄烨的话里,看出他做实验很精细。所说的“黄钟”是古时一个标准音阶,它的律管长九寸径九分,可以当作标准长度。至于定1秒之重线,很可能使用的单摆摆长周期为1秒。定好了量测时间的标准,后面的测量就不难进行了。他的实验,和大致在同时代法国科学院于1738年测声速的办法差不多。只不过玄烨没有提出声速的概念,而得到的是比例的概念,玄烨说的“得准比例”,便是现今单位时间内声波走的距离,也便是声速。可惜他未记下得到的比例是多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一门不断发射的大炮,当有人驱车从数百千米外的远方驶向它时,起初听到炮声隆隆,但驶得更近时,在一段路上却听不到炮声。原因是,起初听到的炮声是大气反射的波,更近些是静区,再靠近又听到从大炮直接传来的声波。
风对声音的传播是有影响的,声音的速度在顺风和逆风时不同。顺风时,是静止空气中声速c加上风速,而逆风时要减去风速。但是风速沿不同高度的分布是增加的,而且近似地按指数增加。高空风速大,贴近地面小,于是逆风时,高空声速小于地面声速;顺风时高空声速大于地面声速,这样,在刮风时,顺风时声音的折射犹如夜间,而逆风声音折射犹如白天。这就是为什么在刮风时听人讲话,站在下风处听得格外清楚,也就是荀子在《劝学》中所说的:“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道理。
前面谈到的玄烨所做的声速实验,的确很仔细,他甚至没有忽略他在天津听到芦沟桥炮声时刮的是西北风,可见他已经意识到风对声音传播会产生影响。他当时处于下风,所以听得较远。然而夏天打雷的时候,恰好天空温度较低,声音一般向天空折射,玄烨所以听不到超过百里以外的雷声,很可能他是处于声静区。听到声音与否,不仅同雷炮二者发声的能量有关,还同听者所处的地方和气象条件有关。设想玄烨听炮声是处于上风头,听到的炮声未必会比雷声距离远。所以还不能就一般地说:“大炮之响比雷尚远,无疑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雪山飞鱼 发表于 2008-8-27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朝阳区 中国数码港科技有限公司BGP节点
老兄所指“里”的盲区,极是,我没有考证请朝的里具体是多少米,因有原文“朕为河工,至天津驻跸,芦沟桥八旗放炮,时值西北风,炮声似觉不远,大约将二百里。”一段,知康熙所说的“里”与我们现在的里相差不大。(这段距离我在天津上学的时候曾经骑自行车走过。)
感谢麦卡锡细心找到大清“里"的长度。

另外,估计康熙写这篇论文的时候,是在北京,所以还是以北京的雷作比较吧。
同时,写这个帖子的目的也是请各地的爱好者都实际测量一下雷的传播距离。

[ 本帖最后由 雪山飞鱼 于 2008-8-27 23:22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虫草王子 发表于 2008-8-28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西藏–拉萨 电信
  1. <div><object id="ssss" width="480" height="370" ><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value="always" /><embed pluginspage="http://www.macromedia.com/go/getflashplayer" src="http://vhead.blog.sina.com.cn/player/outer_player.swf?auto=0&vid=682846&uid=1045548635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name="ssss"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width="480" height="370"></embed></object></div>
复制代码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8-8-29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通辽 中移铁通
雷声不过百里 是正确的结论

飞鱼兄已经证明了:雷声不过百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空天使 发表于 2008-8-31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电信
有趣~~~

10L搞的是啥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25 09:55 , Processed in 0.11363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