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星之舞—宇宙的漩涡

[复制链接]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8-11-19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 星之舞—宇宙的漩涡

陈 安 临
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太阳,我们的银河系是怎样生活于宇宙之中的?它们有着各自的舞步、旋律,这使我们眼花缭乱,不得其所。古人说:“大道至简。”照此推理,宇宙中可能存在着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它简单至极。但从它出发,我们就能推出宇宙绚丽多彩的整个画面。它是这万千变化的源泉,是宇观世界的根本动力。宇宙是全息的,这个全息的意义表现在它的局部特性是可以反映出整体规律的。

第一章

生活中的漩涡


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水中的漩涡,它有很多特性,这是我们都已经了解的,宇宙也是如此。大大小小的漩涡充斥了整个宇宙空间,银河系是漩涡,太阳系是漩涡,行星也是漩涡。典型的如土星。漩涡有漩涡的共性,漩涡有这举一反三的漩涡规律。当我们认真分析掌握了水中漩涡的规律,我们就可以把它用于宇宙大大小小的漩涡的研究。这就是全息。如果我们细致观察过几个漩涡,那么规律是明显的。

1、。每一个漩涡都必须转,这是它的根本特性。不转,不能称其为漩涡。虽然漩涡旋转得有快有慢,但转是必须的。
2、。我们发现漩涡有大有小,这是有区别的。但你们发现没有,不同大小的漩涡,它们的转速是不同的,小漩涡,转得快,而大漩涡则转得要慢得多。因为漩涡是在流体中形成的。正如科学家们所说:“流体就怕搓,一搓,就搓成了涡。”所以漩涡都是搓出来的。流体都有一定的粘滞力,也正因为如此,转速快了就带不动较大范围的流体运动了,所以漩涡就小。反之,慢一些,由于粘滞作用,它可以把旋力传到更远的地方,漩涡就大了许多。
3、。漩涡是流体被搓之后产生的运动形式,但实际情况也不尽然。比如洗衣机中的水流,它就是由于中心涡轮的转动才带动整个洗衣机中的水流进行漩涡运动的。宇宙中的太阳系、银河系的大漩涡不也是中心体的存在并转动,才搅起这巨大的天体漩涡么?外力当然是是搓,或者是搅,不过是在外围搅。我们生活中在锅中煮饺子,不是开始要用勺子沿外围搅一搅么。那时饺子漩涡就是由外力引起的。
4、。漩涡是很危险的,尤其是水中的漩涡,常常要把路过的船只,游泳的人吞入它的口中,沉入水底。所以说,漩涡是要吃东西的,只要是属于它势力范围的东西,它都要慢慢地吃掉它们。漩涡是以旋转来产生它的势力范围的,转速快,旋力强,但势力范围小。转速慢一些,旋力较弱,但势力范围却能变得很大。可是漩涡要是不转了,消失了呢?那时漩涡没有了,旋力没有了,势力范围也没有了。
5、。漩涡不但会吃,还会生。在大的漩涡中,往往会在边缘地带产生一些小的漩涡。我们常常看见水中的漩涡旁掉下一片树叶,那片树叶在水中漂浮着,自己还打起转来。这种现象就是小漩涡存在的证明。
6、。小漩涡生成后,会慢慢地向大漩涡中心靠近。在这个过程中小漩涡越转越慢,最后会停止转动的。当然我们看不请小漩涡的这些变化,但我们看到的是树叶转动着并慢慢靠近中心,自转逐渐变慢,最后就没有自转了。此时它围绕大漩涡的公转运动却越来越快,最后被大漩涡吃掉了。所以停是小漩涡靠近大漩涡的结果。
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漩涡,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方面的经验的。这些都是很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明白的。漩涡的六大特点或规律,就是转大力,吃生停。如果以小见大,使用全息理论,那么我们可以由此及彼地推出,宇宙也应如此。实际上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水中的漩涡,我想,我们也就极有可能了解了宇宙。

第二章


宇宙的漩涡

第一节
转之篇


宇宙中充满了漩涡,但并不是我们容易看到和理解的。我们通过观察所看到的天体大概只有河外星系,典型的如M51。太阳系不像漩涡,银河系也不像漩涡,虽然它们都离我们很近,但我们无法像一个旁观者那样去观察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们的漩涡形象是通过天文学家长期观测分析的结果。


河外星系转成一个漩涡,有如水中的漩涡那样,银河系、太阳系何尝不是如此呢?天体没有不转的,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只有自转和公转。宇宙中没有直线,只有曲线,连光线在大的天体周围都要拐一下弯,串一个门,哪还有直线存在呢?直线不过是大曲线中的一个曲率较小的线段罢了。


漩涡造成了宇宙中最基本的形象,漩涡造成了宇宙中的一切天体。水中的漩涡聚集了转动的能量,涡眼是能量的中心。在宇宙中到处漂浮的宇宙物质――氢云及尘埃,不也是广漠空间中的流体么?它们在运动中形成的漩涡,其中心是什么呢?应该是聚集的物质啊。而这聚集的物质所形成的涡眼,就是天体啊!如此说来,宇宙的分类,就是漩涡大小的分类。小的是卫星,中的是行星、恒星,大的是星系、超星系,它们都是漩涡的体现。照此推下去,黑洞也是涡眼,宇宙蛋也是涡眼呢!


在宇宙的漩涡中,漩涡对涡眼,也就是天体是有很大的旋力的。这就像我们生活中洗脸时要拧干手巾一样。当我们双手用力,手巾中的水就被持续不断的拧力拧干了。在天体中,这种拧力的作用使天体中干货越来越多,水分越来越少,密度越来越大。


至此,我对天文学界中有关天体塌缩的理论有了疑问。塌缩是指天体在成长过程中一个特定环境下出现的现象,它引起了恒星的质变。但这种变化中能否定旋力的参与么?


第二节



漩涡有大有小,小漩涡转得较快,而大漩涡必然转得较慢。这是从水中漩涡中得出的规律。把这个规律应用到太阳系中,应该是能够解决一些问题的。

在天文界有一些问题长期困扰着天文学家,不得解决。太阳系内角动量转移问题就是一例。在太阳系中行星的角动量没有出现转移现象,比如木星、土星,它们的主要质量都集中在行星上,角动量也主要集中在行星上,它们的卫星都很小,离行星也不算远。这种现象是很自然的,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太阳系,情况就非常奇怪。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而太阳的角动量占太阳系总角动量的却不到0.1%了。这就怪了,这角动量怎么全跑到行星中去了?而太阳本身角动量却几乎为零了。


角动量的计算不但与天体质量有关,也与天体距中心体的距离有关。在太阳系中角动量的分布出现的这种奇怪现象,不是因为行星质量太大,而主要是因为行星距离太阳太远。这才是造成太阳角动量转移的主要原因。


行星中的角动量没有转移现象,是因为卫星离行星距离行星都比较近。所以角动量转移问题可以转化为太阳系中的行星为什么距离太阳那么远?这样此问题就可以用漩涡理论来解答了。水中的漩涡要转得大,必然要慢,快了,受水粘滞力的影响就转不大了。我们来看太阳系中是不是这样?


木星自转周期是9小时55分,土星自转周期是10小时39分,而太阳自转周期是27天。按土星和木星自转周期平均为10小时计算为0.42天,太阳为行星的64.3倍。既然太阳自转周期慢了64.3倍,当然太阳系形成的势力范围自然要比行星大64倍以上了。行星距离太阳远了,当然角动量就要变大,尤其是土星和木星这样巨大的行星,角动量必然会在太阳系的总角动量中占有较大的份额了。


再比如土星、木星之比,虽然土星的自转周期比木星慢,但土星的势力范围不但不大,反而小了很多呢?原来这与行星周围的风速有关。据天文学家观测,土星周围的风速是木星周围的风速的4倍。我们先不管风之大小是什么原因,风大就意味着漩涡自转速度快。当然快速的漩涡势力范围就小,换句时髦的话说,快速的漩涡,其魅力就大。所以土星的卫星就紧紧地围绕在土星周围,土星环也比较紧密,致使土星之环像一个草帽一样,异常美丽。其原因也就在于此。

第三节





我们这里提到的力,不是指力的大小,而是指力的方位,力的来源。在宇宙中时常有两种力在合作、在较量。就拿太阳系来说,行星都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太阳风,它就是太阳向四周辐射出的高能粒子流。另一个是来自银河系的中心,我们称之为宇宙风,它也是粒子流。两种风推转了行星的自转,在类地行星中,是太阳风起主要作用。在类木行星中,则是宇宙风起主要作用。在木星的位置上,两风之力基本上是平衡的。平衡之力搓出的陀螺,其轴是最垂直的。木星也是如此,它是由平衡之力的双风搓出的漩涡,所以它的极轴与轨道平面的垂线的夹角也是最小的。也就是说,木星是一颗在轨道平面立得最直的行星。

在四川成都青羊宫道观内悬有一联上书“日为众星之母”六字,一语道破了地球与行星的起源之谜。行星确实是由于太阳的存在然后才生成的天体,如没有太阳,何来太阳风?没有太阳风何来太阳周围的漩涡呢?没有漩涡又何能聚起宇宙物质而形成星球呢?不错,只有太阳风,再加上太阳27天自转一周产生的旋力场,也能形成一些行星,但那必然不同于今日的行星,结构会有所不同,运动状态也会有所不同。


我开始研究时,也不知道行星会受几个力,而认为只有一个太阳风。那么在只有一个太阳风的作用下,行星的自转速度,应该是越靠近太阳自转越快。但类地行星中只有地球、火星符合此推论,其它不行。而类木行星或叫外行星则更符合此推论。但外行星的自转速度普遍比内行星快,又为什么呢?因为两种行星的构造不同,外行星的特征是气球,外层都包着几万千米厚的大气,它内部高密度物质的转速我们并不知道。所以外行星的转速是分层的,真实情况还不十分了解。而内行星大气层的厚度都很薄,是泥球特征,转速自然不同。


有一个现象打破了这种模式,那就是行星外围都刮着飓风,长年累月,一刻不停。方向呢?一水儿都是西风。开始我认为这就是太阳风嘛,没啥奇怪的。但是奇怪的是,如果只是太阳风,那么越远离太阳,风速应越小,但事实却相反。越往外,风速反而越大。金星附近风速为每小时300千米,地球附近风速每小时400千米,火星附近风速每小时400千米。到了外行星,木星附近风速每小时400千米,土星附近风速就达到了每小时1600千米,而海王星附近风速竟然达到了每小时2400千米。这风从何而来呢?从各行星附近风速分析,这风一定是从太阳系外而来,才可能形成这种从外向内的递减情况。因为我们的太阳系是处在银河系之中,所以推断此风一定起源于银河系的中心。这是银河之风,我们一般称之为宇宙风。


这行星表面的风速到底是什么含义呢?火星表面的风速为每小时500千米和木星表面的风速为每小时400千米,究竟哪一个更猛烈一些呢?我们一般的风速概念是指风相对于地球表面而言的。因为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所以我们一般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动的只是风。但对于火星之风和木星之风相比,就不能不涉及到它们的自转,直径等因素。木星之风是指宇宙风与木星厚厚的大气表层的相对运动而言的。火星R=0.53,自转周期为1.03.木星R=11.2,
自转周期为0.41.那么风速应该是先求出行星表面的线速度,然后再加上宇宙风速,才是真实的,也就是宇宙风相对于静止空间的风速。这样算来,木星表面风速要比火星表面风速大30多倍呢!当然不知这种算法是否科学,但起码木星风要大于火星风就是了。


正是太阳风与宇宙风的合作搓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行星。行星在它们两者的作用下自转着,形成着不同的构造与运动。

第四节




吃是水中漩涡的主要特征。水中的漩涡是要吃掉它的势力范围内的一切物体的,理想到宇宙中何尝不是如此呢?可是一但建立起这样的观点,我们的宇宙观就有些改变了。每一颗星都是漩涡的中心,都要不断地吃进很多东西,它才能成长起来。黑洞是典型的吃货,既吃东西,也吃光线,所以质量极大,却什么也看不见。黑洞在吃东西,难道其他天体就不吃东西吗?都在吃,不过小星小吃,大星大吃,星系的中心往往是黑洞,它是迟早要把星系中的天体都吃光的。如此说来,宇宙蛋就不是吃出来的吗?也得吃,而且吃得更厉害,要把所有的超星系群都吃掉。如此大的胃口,如果没有群星的拧手巾运动,它是如何被压缩成宇宙蛋的呢?当然是不是成蛋并不是很重要,也许还没等到小成一个蛋,它就受不了,一发爆炸起来,在局部造成了一个新的宇宙。


用吃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太阳系,我开始害怕起来。照此推论,太阳生出了九个儿女,但太阳也要一个一个地吃掉它们呀!我们的地球也不会例外。相反,我们地球距离太阳是这样近,只排在老三的位置。太阳在吃掉水星和金星后,就该吃地球了。其实还轮不到吃掉地球,地球上已经是灾难重重,对人类及万物已是灭顶之灾了!


每一颗行星都在靠近太阳,这是无可置疑的结论,否则太阳如何吃掉她的子女呢?而靠近太阳就要改变行星的公转轨道和自转速度。地球上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就是地球改变速度前的振荡现象。这是我的观点。地球自转慢了,“厄尔尼诺”就来了,转快了,“拉尼娜”就来了。地球自转速度的调整,不会是一个稳定的无级的变化过程。它很可能像地球上春秋的变化过程一样,中间反反复复,犬牙交错,忽高忽低,期间经过多次反复较量,温度才会不情愿地改变过去。


金星被浓浓的二氧化碳包围着,这前景是我们地球的未来。当地球走到今天金星的轨道时,它也会被铺天盖地的二氧化碳所笼罩。有人会说,不至于那么残吧。当然我也不希望是这样。但星球的变化,内因作用是很小的,主要还是外部的环境在塑造着到此位置的天体。它绝不只是温度高了一些的问题。


我们现在不总是在谈环境污染的问题么?二氧化碳增多是污染的一大项。可我们想到过没有,在地球今后的进程中,二氧化碳只会越来越多,否则当地球走到金星轨道时,那铺天盖地的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来一下子蹦出来的呢?它只能是一点点增加上去的,这是渐变,不是突变。当然人类最好还是少排放一点二氧化碳,这样终归会减少一些我们的灾难。但它们两者之间的比例如何呢?我们不得而知。地球的温度在年年增高,二氧化碳也在年年增多,而它们发展的极至就是金星的现状。我们的地球每年向太阳靠拢着,这两种灾难就只会加重,而决不会逆转。因此我们人类要作最长期的打算与规划,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节



水中的大漩涡会生小漩涡,在宇宙间更会生出许多层大大小小的漩涡来。如果规律不是这样,大漩涡生不出小漩涡来,那宇宙蛋爆炸后就只会产生一个以宇宙蛋为中心的特大漩涡,那宇宙该是多么枯燥乏味啊!
宇宙蛋的爆炸给了弥散于广漠空间的宇宙物质于运动的能量和旋转的力量。爆炸的过程就是宇宙蛋的风运动的过程。古人说:“散则成气。”宇宙大爆炸的过程就是“散则成气”的过程。而且不但宇宙蛋是如此,任何天体的爆炸,比如超新星的爆发,比如红巨星的爆发,都是“散则成气。”的体现。
宇宙中许多层次上的漩涡都可以叫天体,这些在涡眼中聚集起来的密度渐高的物质群,都有一定的形状。这在古人来说就是“聚则成形”。“聚”与“散”是宇宙中一对相反的运动状态,它俩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这构成了一个振荡的宇宙,只不过周期异常漫长而已。天体是越聚越紧,紧缩到一定的程度,它忍无可忍时,就要爆发开来,转化为“散”了。“散”的过程中就蕴含着新的一轮变化,“聚”又在悄没声息中展开了。
西方的热力学理论认为在宇宙中“熵”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宇宙的未来必然是一个死寂的宇宙。其实他们大可不必为此操心,“聚则成形”,已经是“熵”在减少了。
既然天体是“聚”出来的,是漩涡的中心,我推测宇宙蛋也应如此。它是宇宙中最后一个大涡眼,所以它不可能周围没有高密度的旋转的物质群。没有它们拧手巾的作用,宇宙蛋何以那么瓷实呢?所以对于西方科学家眼中宇宙的起点产生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西方科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宇宙蛋,说是蛋还委屈它们了。严格地说比蛋还要小很多。那里有极高的密度,极大的质量,极高的温度,极大的压力。时间从宇宙大爆炸那一刻开始形成,以前是没有时间的。宇宙蛋周围空空如也,宇宙蛋爆炸了,才有了宇宙和宇宙中的一切。


当代英国大科学家霍金在《宇宙简史》中说过:“上帝会选择让宇宙如何开始并服从什么定律,但是一旦开始之后,他将不再干涉宇宙。”为此我想出一幅漫画的题材。在一个空荡荡的背景中有一个宇宙蛋,它就像电影《地雷战》中的大地雷一样,有一个捻。旁边站着一位老者,身着上帝的衣装,长着一副霍金的脸庞。只见他用一根长长的鞭杆香正在点燃那个大地雷。漫画的名字吗?就用《上帝唯一的使命》。


我想漩涡理论的推导必然不会满意这样宇宙开端的描述,因为它太缺乏一般的因果关系了,或者说起码把宇宙开端之前看成了一个完全僵化的宇宙了。我认为应该为宇宙的前夜补充几点。首先宇宙蛋不会那么小,因为它也是漩涡的结果,所以它的紧密物质的形成与漩涡是分不开的。它的周围一定存在一个具有高密度、高速度的漩涡。它的爆炸是它忍无可忍的反映,所以它不可能小到还不如一个蛋大。此蛋爆炸时因为有周围物质的存在,所以宇宙的年龄会小于它周围物质的年龄。西方科学家肯·克罗斯韦尔在他的著作《银河系》中说:“但近年来,许多宇宙学家得出了宇宙似乎比银河系最老的恒星更为年轻的惊人结论,这一矛盾有可能危及大爆炸宇宙。”这看法是支持我的论断的。



第六节




水中的大漩涡产生出的小漩涡在开始时是旋转的,但在向大漩涡中心逐渐靠拢的过程中,它会逐渐降低自己的自转速度,直到近到一定程度时,就丧失了自己的自转能力。这就是漩涡理论中的停,在宇宙中也是如此。比如太阳系中的水星和金星就是最好的例子。水星自转周期为59天,公转周期为87天,自转比公转快三分之一。而金星自转周期为-244天,公转周期为226天。金星公转周期是水星公转周期的3倍左右,这两个3是否有着某种联系呢?如果没有金星的存在,水星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应该相等才是。在太阳自转旋力的巨大影响下,水星是不会有自转现象存在的。而金星还是反向自转,这全是因为金星距离地球太近的结果。金星自转的表现正是地球对金星有调控作用的结果。金星在与地球相遇时总是以同一个面孔面对地球就是明证。


水星和金星基本上都是不转的,这些缓慢的,或正或负的转向都是三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两个基本不转的天体上明显的特征就是它们没有自己的卫星。这在太阳系中也是很独特的现象。其他行星均有卫星,内行星的卫星少一些,只有一两个,它们的自转也慢一些。而外行星的卫星一般都很多,木星甚至有四十多颗卫星。外行星的自转都很快,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行星自转慢或停就没有卫星,这种情况又说明什么问题呢?它们不会因为不转就减轻自己的质量,应该说万有引力的改变是不大的。那么卫星凭什么力量要围绕行星转呢?只是万有引力吗?我认为漩涡之力也可能起着不小的作用。再问下去,卫星是因为万有引力和旋力的共同作用而围绕行星旋转的。卫星是在行星制造的漩涡中运行的。那么两种力如何分帐呢?谁是主导之力呢?看来如此的分析给牛顿提出了一个难题。


爱因斯坦认为大质量天体周围的空间是弯曲的,万有引力主要表现在弯曲的空间上。在这弯曲的空间上,小天体弯曲地运动着,光线也弯曲地传播着。可这弯曲的空间究竟是什么形状的呢?在我看来,它应该就是漩涡的形状。没有天体的自转运动,就没有漩涡,大质量的天体就不会在周围产生弯曲的空间,也就不存在弯曲运动的小天体。也就是说大天体只要不转,就必然没有小天体绕它转。我想这个结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错误。


在宇宙空间还存在一种类似人间的母子理论。母子理论是说母与子的理论的。在人间,母与子是一对最好的关系,但这之中我们要比较母与子各自能量的变化而论。子是围绕母生活的,母的强大魅力、能力使子不离左右。但如果母无能,那子自然会远离母。如子强大、成长起来,也会离母远去。子弱了,比如病残,还会回到母的身边。


在自然界何尝不是如此呢?就拿行星与卫星来说,也是看谁的能量变化大。比如地球和月亮,地球自转现在一天天变慢,这是能量变小的表现。月亮呢?就每年远离地球3-4厘米。将来地球自转很慢了,月亮就会脱离地球的怀抱而飞向太空。据说原来地球自转也很快,四小时就能转一周,那时月亮离地球很近,就是这种母子理论的证明。地球如果受到太阳光照多了,它还要跳出原来的公转轨道呢,道理也在于此。


对于微观世界,此理论也是正确的。一个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因为接受到光子的能量,而提高了自己的能量,于是它就脱离了原来的电子轨道,跳越到更高一级的能级轨道上。这在物理上叫“能级跃迁”。如放出一个光子,那电子又乖乖地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去了。





第三章
描 述 银 河 系



银河系是我们人类了解最多的星系,它的生成与发展中就有许多的奥秘。西方科学家肯·克罗斯韦尔在《银河系》书中说:“银河系起源于一个密度均匀,迅速塌缩的巨大气体球。各别气体,冷凝并收缩,形成了首批恒星――银晕恒星。由于那时的气体贫金属,则恒星也贫金属。又由于气体向银心俯冲而降,它们的轨道是极端椭圆形,偏心率极大。在形成后,这些恒星的爆发给气体增加了金属。、、、直到银盘开始出现,只有两亿年,不到银河系目前年龄的2%。”银河系的“核球是自转的,晕旋恒星作为一个星群却不自转。、、、那么银河系就是一个棒状星系。”“跨过银盘边缘就进入了环绕银盘的广大领地,它发光极少,却不可思议地藏匿着银河系的大部分质量。”“在更大的距离上,另外还有至少十个被银河系的引力牢牢抓住的星系,它们受银河系的统治,是强大银河王国的殖民地。这些跨度超过100万光年的远方荒野,才是银河系的边缘。”


这些精彩的描述为我们透露出一些很重要的信息。

1、
银河系的初期是一个巨大的气体球。
2、
银晕恒星是银河系中的首批恒星。有公转,轨道很扁,不自转。
3、
银河系中心的核是棒状的。
4、
银河系周围有大量的暗物质,它们占总质量的份额最大。
5、
银河系外还有十个较小星系绕其运转。
我的一些观点就是在这5点基础上来描述银河系的。
银河系是宇宙中本星系群中的第二大星系,它们都是在宇宙蛋的漩涡力和爆炸力的影响中成长起来的。因此银河系开始就具有了形成漩涡的力量来源。一个巨大的气体球是天体的自然形状。当这个气体球旋转起来时,其中心必然是一个棒状体。这自然使产生银晕恒星的地方更接近旋转的中心。首批恒星的诞生条件就是这样形成的。在运转的过程中,棒状核心也不断地在缩短其长度。银晕恒星在丧失其绕转中心后,自然向不断缩短的棒状核心靠拢,这就是科学家说的“向中心俯冲。”
俯冲的结果一是丧失了星群本身的自转,二是必然造成了极扁的公转轨道。这使我想起太阳系中的彗星来,它们很像银河系中的银晕恒星团。一是不自转,二是公转轨道极扁,三是它们与漩涡平面的夹角都较大,不属于漩涡平面的天体。这种现象使我们看到了天体间的共同点,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更为普遍的规律性。不管银河系是从宇宙蛋算下来的第几层天体,太阳系起码是比它更低一层的天体。只要共同选定了一种漩涡的模式、规律,成因就应该是大体相同的东西了。
银河系的起源是巨大的气体球,那其他星系呢?基本上也应该是如此,或许是稍扁一些的气体球。稍扁一些,如果以短轴为中心旋转起来的话,自然轴是要短一些。所以所有的星系严格说起来都是棒状星系,只不过这些棒有长有短,有的已经缩短得接近圆球罢了。
银河系周围有巨大的暗物质,这说明两点:
1、这就像水中的漩涡一样,相比之下,漩涡周围的空间还是巨大的。
2、银河系的这种特征表明银河系还是一个年轻的星系,还远没有走到末日的那一天。因为宇宙还在膨胀,还在成长,只有收缩的到来,才是它的晚年。
银河系的周围还有十个小星系围绕其旋转,这说明我们的银河系就像太阳系中的太阳一样,有九大行星围绕其旋转。行星与恒星是不同的,绕转体与中心体也不应该使用同一个名称。我们的天文学家在对宇宙的分类上,是有一点点失误的。我们的银河系是高于周围的小星系的,我们应该使用更高一级的名称来呼唤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或者银河系是星系,那些小星系称为亚星系。
靠近超星系中心的空间是大量的椭圆星系,外围的空间是漩涡星系。椭圆星系都是较老的星系,金属丰度也较高,位置也靠中心近些。而漩涡星系较年轻,金属丰度相对较低,位置较靠外。这是我们观察到的一种现象,那原因是什么呢?对于一个超星系团,当然靠内的星际物质是会首先产生漩涡的,先形成的星系必然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增加自己的金属丰度,而且漩涡形状也会逐渐由有悬臂的漩涡变为没有悬臂的椭圆状。根据漩涡理论,这些椭圆状的星系也会比形成之初更靠近中心。年轻的会变老,变老的又会逐渐被中心吃掉。中心呢就越吃越黑,成为可怕的黑洞。

第四章
描 述 太 阳 系

太阳系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摇篮,是我们了解最多的恒星系统。它有九大行星,但因最远的冥王星与其他行星差异较大,最近被天文学家开除了,于是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了。八大行星是1、水星,2、金星,3、地球,4、火星,5、木星,6、土星,7、天王星,8、海王星。这八大行星各个不同,但细分析起来又有很多共性。这些共性再加上相邻之间的个性差异,倒是为我们找到了一条行星诞生、成长、老化的道路来。以小行星为界,内外行星的差异是较大的。内行星又叫类地行星,它们的特点是都有陆地的表面,所以可以简称为泥球。而外行星又叫类木行星,它们特点是都有极厚的大气层,找不到陆地的表面,所以它们可以简称为气球。如果再分下去,它们又两两相同。水星和金星基本没有自转,地球、火星都有薄的大气层和陆地表面,有卫星,但很少。木星、土星是典型的大气球,自转最快。天王星和海王星又都是典型的混沌组成结构。

我们一般分析太阳系是从水星开始,从里向外分析各个行星。但这种方法是一种倒叙手法,我们首先分析的是一位老者,而最后分析的才是一个婴孩儿。这种分析不利于找到行星的成长道路,而从外向内的分析才可达到目的。从外向内,我们换一种计数方法,由二进制来统计由外向内的行星,它们之间的变化就慢慢显现出来了。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对比关系如下:(保证三位数)


1-000,2-001,3-010,4-011,5-100,6-101,7-110,8-111。


从这8个数来分析,前4个行星数字的百位数都是0,后4个行星的百位数都是1。古人说:“在天形与气,在地柔与刚。”在天0就代表形,1就代表气。在地而论呢?0就代表柔,1就代表刚。外行星的百位数都是0,它们都是气球,内核都不是刚体的结构。而内行星的百位数都是1,它们都是泥球,都有一个刚体的内核。内核的刚才可能造成中层的泥,而内核的柔必然造成中层的气态。因为古人说:这在地球上是开天辟地的行为,在其他星球上则是分层的过程。而在更大的超星系团中呢?则是指椭圆星系、金属丰度高的星系在下降,漩涡星系、金属丰度低的星系在上升吧。也许这是两个相反的运动,也许是一种运动的两种不同的观测角度吧。


把八大行星分成两两相邻的四个部分,我们再看它们的百位数和十位数的组合。海王星和天王星是00,土星和木星是01,火星和地球是10,而金星和水星是11。海王星和天王星的00,说明行星开始形成之时,内核柔,中层也柔,是一种典型的混沌状态,这在古人说,就是天地未分之时。但天地总是要分的,这里需要的是时间。时间到了,外部环境变了,手巾又拧紧了一扣,天地之分才达到了可行的条件。于是土星、木星就出现了天地分开的状态。01,这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的结果。百位数的0表明它们已形成了一个内核,一个不同于中层的,密度更高的内核。而中层呢?由于浊气的下降,它的密度更低了。


我们再说火星和地球,它们的标志是10。在对泥球的分析中,1代表地下的刚。这就是说,从火星开始形成了刚性的核心。这当然又是手巾拧紧了一扣的作用,再拧下去,行星内部全被压缩成刚体了,行星也就走到了老年。火星和地球,十位数是0,这是柔的标志,因此它们的表面是不太坚硬的泥土层。火星与地球是内行星中的外部行星,它们自转速度的减慢是太阳漩涡力的作用的结果。再靠近太阳,漩涡力更大,于是金星和水星就基本没有自转了。


下面我们再来两两分析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因为它们实在有着太多的共性。它们之间的比较,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每一颗行星。





第一节
海 王 星 与 天 王 星


这是两个小孩子,是幼年的行星标本。它们自转速度比木星、土星稍慢,但行星外围的风速却达到了太阳系中的极大值,每小时2400千米。这显现的是宇宙风的威力,是在以宇宙风为主的漩涡中塑造出的新星。它们的百位数、十位数是一致的,均是00,说明它们的中下层是一片混沌,程度是基本相当的,根本没有分层的现象。海王星的符号是000,这就是上中下全部混沌。而天王星符号为001。1在天为气,这是清气上升的表现,外部开始分层。虽然天文学家并没有观测出两星天空气体成分的差异来,但我坚信天王星的天空比起海王星的天空会更纯洁一些,更轻一些。天王星比海王星大,但质量却比海王星轻,我想清气上升总会占据更广阔的空间的,其主要原因在此吧。(地球质量为1,密度为1。海王星质量为17.204,密度为1.64,半径为24600千米。天王星质量为14.50,
密度为1.29,半径为25400千米。)






第二节
土 星 与 木 星


这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两颗行星,木星的质量是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1.5倍。土星又是太阳系中唯一用小望远镜可以看见光环的行星,也是最美丽的行星。它们自转速度都很快,木星为0.41天,土星为0.43天。木星的自转是最快的,土星稍慢,但土星的外围风大,是4倍于木星的风速。在如此大的风速下,土星的漩涡就很紧,土星环紧紧地围绕在土星周围,就像一个草帽一样,异常美丽。土星的符号是010,木星的符号是011,它们都有一颗正在形成的核心。虽然并不坚硬,但也会控制着中层的性质。这就是共同的1,在气球中是气的符号。于是它们的地表不是泥质的,而是厚厚的大气。在这中层大气的上面,木星的符号是1,这是清气再次上升的现象,于是木星的外层是最轻的金属氢。而土星的外层符号是0,这在天是形的现象,在这里所指的是土星周围的光环。这些由小物质组成的土星环,因为可见其形,所以是形之物,是0的特征。

在这里我们将谈到一个规律,古人叫“同声相应,化学上叫“相似者相溶”,天体上叫“分层原理”。古人的“同”并不是指完全的相同,也是指相似。“同声相应”是共振,“同气相求。”是相溶。天体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是分层的动力,而分层的规律则由“分层原理”所调控。相邻层间的密度比是按黄金分割的比例排列的。它们不能大于这个比例,大了,就不能共存一处,就要体现出排斥的现象。月球可以吸动地球上的海水,却吸不住月球周围的空气,其原因就在于此。月球表面是坚硬的岩石,密度很大,而空气密度很小,所以它们之间表现的就不是引力,而只会是斥力了。





第三节
火 星 与 地 球


这是小行星带内的两个天体,它们的符号火星是100,地球是101。百位数是1的行星是有着铁质内核的行星。这符号是“在天形与气,在地柔与刚。”1在此是刚的性质,是核心由多种元素组成慢慢变化到铁质核心的过程。自从有了铁质核心后,火星与地球也就丧失了那厚厚的大气层,地面也由液体转为固体了。它们都可称之为泥球了。


在所有的内行星中,地球有着最厚的大气层,而火星有着最多的卫星(两颗)。这与它们的符号都有着很好的对应。地球符号是101,个位数是1,是气的状态。而火星符号是100,个位数是0,是形的状态。火星只有很薄的一层二氧化碳大气层,不能算气,它明显的特征倒是围绕它旋转的两颗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这是典型的天上之形的状态。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泥球中最漂亮的一颗星,而气球中最漂亮的是土星。


地球的表面70%是海洋,30%是陆地,它的大气层80%是氮气,20%不到为氧气,外加很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而火星的表面是岩石,其比重是大于地球表面的,所以它也吸不住以氮气、氧气为主的大气层的。它只能吸住比重更大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也是“分层原理”所决定的东西。地表的比重越大,硬度越高,它所吸附的气体比重也必然越大。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排斥现象,气体也会飞散得一干二净。


地球至今仍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我们研究太阳系,研究气球、泥球,研究火星、金星,无非是想了解地球的过去和未来,最终还是关心地球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我们离不开地球,地球的一切变化最终都要反映到我们人类的生活中来。年年的灾害,甚至百年不遇、千年不遇、万年不遇的大灾,我们都必须有所防范,有所准备。因为不是万年不遇的大灾就一定要等一万年才会来临。现在我们已经感到周围环境变化得太快了。是的,我们地球已经到了一个大的拐点,至于是千年不遇还是万年不遇,我们尚不能准确掌握,但急迫感可是大大增加了。“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在楼中已经嗅到那山雨的味道了!

第四节
金 星 和 水 星



金星和水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两颗行星,它们受到的力有明显的变化。其他的行星受到两种风的作用,一是太阳风,二是宇宙风,正是这两种风在不同的地段塑造着不同构造的天体和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而在金星和水星地段,太阳风就让位于太阳漩涡之力了。当然叫旋力也行,在场论中这叫旋度场。在漩涡的中心,(不算涡眼的范围),是旋度场的天下,一切天体都丧失了自己的自转。它们现在的那种所谓自转,是好比我们用一根长绳去抡一个水桶。长绳一端在我们手中,另一端栓在桶的提环上。长绳转一圈,水桶就转一圈。由于长绳、提环的限制,水桶的桶口永远向着中心。这样水桶不转也是转,桶口被迫转一圈,水桶也就算自转一圈了。水星自转周期为59天,公转周期为87天,大约是公转一周时,自转了一圈半。而金星自转周期是244天,还是反转,公转周期为226天。自转周期是公转周期的108%。金星公转一周多,它才自转一圈。水星和金星都是基本不转的天体,在自转上还有着这么多的差异性,都不符合水桶例子中完全不转的特点。这当然也应该归于环境的影响。如果没有金星,水星不会有这么快速的自转。而没有地球,金星也不会自转比公转还慢,而且是反转。水星、金星、地球是内行星中几个主要行星,它们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三颗行星,也是相互距离最小的三颗行星。这种环境就决定了三颗行星的运动,必然要受到相互的影响。金星离地球最近时只有0.4亿千米,而且总是以同一面孔朝向地球,就说明地球对金星有调控的作用。在机械中两个齿轮之间有一个介轮时,介轮的转向与其他两轮的转向是相反的,其他两轮的转向是相同的。金星在地球与水星之间,正像一个介轮一样。所以金星的自转是反向的,而水星的自转则是受金星的影响而快了一点点。


水星的符号是111,金星的符号是110,它们的百位数和十位数是相同的,都是11。这明显的是地心、地幔刚化的表现。《行星探索》书中第51页“在不考虑重力压缩的情况下,水星的密度将会比地球还大,这意味着水星的高密度铁核比地球的大,或许占水星的大部分。由此推断水星有比较薄的硅酸盐地幔和地壳。”这非常符合漩涡理论和行星的分层原理。书中又说,第53页,“根据水星上又多又长的断层可以判断,在水星形成的过程之中,其表面有很大的压缩。”这力从哪里来?就是漩涡之力把手巾又拧紧了一扣。

对于金星,这些外部环境是同样存在的,只不过旋力没有水星那么大,但表面的风力可不小。大风一直刮不停,风速可达每小时400千米,4天可以绕金星一周。第61页,“金星高层大气的这种快速环流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我认为这是漩涡理论中太阳风的作用,由于金星基本不转,越显风速之大。书中第61页,上层大气运动快速,但靠近金星表面的风速却很缓慢,仅能吹动砂粒和尘埃。“这种风速上大下小的高梯度的表现,我想是和金星的大气结构有关。浓重的二氧化碳加上硫酸雾,使金星永远像雾中的仙女一样,让人看不清芳容。这种看不透就是色,就是形,对应符号就是0。所以金星符号为110,道理就在于此。

是浓重的二氧化碳大气层阻碍了风速的下达,是太阳的巨大旋力不让金星自转,于是才有了这种高梯度的现象。如果假设金星表面的大气层比重轻一些,那大气就会被吹跑很多。如果金星也有地球般的自转,那风速也会相应地减慢许多。但事实是太阳不让金星动,高层的太阳风又不肯散去,所以结果只能是上面刮大风,地面不许动,风速消耗掉,热气像蒸笼。


那书中又说,第69页,“金星上没有经过水冲刷和风化的迹象。”第71页,“大约3亿5亿年前,金星上形成了新的地面。其形成的过程和原因现在仍是科学家们争论的问题。”书中作者实际上指出了金星之所以没有经过水冲刷和风化的迹象,原因就是3亿5亿年前,金星形成了新的表面,是新的表面覆盖了原来的地面。新的表面是什么呢?是大量的几乎覆盖全金星表面的火山灰,也就是3亿-5亿年前,金星上有一个全球火山爆发的历史阶段。火山的爆发是地下压力过高,喷发的物质是内部把较轻的物质抛到地面上来。这实质上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的表现。动力呢?就是漩涡,就是手巾在不断地拧紧。这种力量迫使金星表面不断地变小,这就是金星表面更换地面的根本原因。


据科学资料讲,水星表面有一点点氦气,这是气之状,所以水星符号是111。这里几乎是漩涡的中心,太阳已经不允许水星再有什么动作了,也许那里是宇宙风力也达不到的地方,保留了一片平静的天地。

8个行星与8个符号的对应,表明了行星的演化规律。8个符号正是从000到111的一种递进的规律。百位数和十位数是行星核心与地幔进化的规律,个位数是行星表层的进化规律。行星表层的混沌,环带、近地卫星、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都是形,是0的表现。行星表层的通透,气体成分的H化,丰富多彩的大气层和那一点点可怜的氦气层,都是气,是1的表现。由海王星到水星,由气球到泥球,太阳漩涡一直施展着她无穷的魅力和魔法。这只巨手把包裹行星的大手巾拧得一扣紧似一扣,于是行星就天也变、地也变、心也变。8个行星是无级演化的8个阶段,是8个中国京剧中亮相于我们观众的8个演员。我们是第三个演员的粉丝,因为那里是我们须臾不能脱离的家园。



第五节
行 星 的 警 卫 战 士


每一颗行星都有自己的警卫战士,只不过在演化的过程中有的在增加着,有的在减少着,有的已经丧失干净了。其原因就是行星漩涡的变化和与太阳距离的变化。太阳系中行星的卫星,本应该差别不大,但实际上却满不是那么回事。1、它们数量不同。2、它们公转周期不同。3、它们的公转方向不同。


卫星是行星漩涡的产物,从这点来讲它们都遵循漩涡理论。它们的分布规律,也与太阳系是相同的。自转快的行星卫星就多,就近。前面讲过,漩涡之动力有内外之分,而判断其区别就在于漩涡速度快还是涡眼转速快。一个由行星作动力的漩涡是不可能在它周围的卫星上产生比行星自转速度还快的运动的。因此卫星公转的周期与行星自转周期之比较,就成为漩涡动力的判断标准。内快,则动力在行星;外快,则动力在行星之外。行星动力的转换,由外动力向内动力的转换,也成为行星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地球绝对是一颗成熟的行星,它上面生命已存活了几亿年。它的卫星公转周期是27.6天,这是大大慢于地球自转周期的。比地球更远的行星,都有一颗或几颗较近的卫星,它们的公转周期小于行星的自转周期,这不能不说是漩涡外力造成的现象。也说明它们的年轻与幼稚。


火星有一内行星,公转周期为0.32天,而火星的自转周期为1.03天。木星有2颗内卫星,公转周期最长为0.3天,而木星的公转周期为0.41天。天王星有8颗内卫星,公转周期最长为0.56天,而天王星的自转周期为0.6天。海王星有5颗内卫星,公转周期最长为0.55天,而海王星的自转周期为0.66天。


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最内的卫星公转周期均在0.3-0.5天左右,是否可以推断是宇宙风进入太阳系后风速变化不大的一个证据。也许行星表面的风速与行星自转速度、行星直径、行星位置都有一定的关系,甚至与行星大气的成分即密度有关。这还需要更为深入的观测研究。


在这之中,土星是一个特例。土星没有任何一颗卫星的公转周期小于土星的自转周期,原因何在呢?原来土星有很多环,而且距土星都不远,所以土星永远像一个戴着草帽的农夫。土星环最著名的卡西尼缝距土星中心距离为2个土星半径。卡西尼缝内就有3个环,分别是B环、C环、D环,它们都紧紧围绕在土星周围。而土星最近的编号为18的卫星,其与土星中心的距离为2.22个土星半径。这说明此卫星并不在卡西尼缝以内,而在以外的土星环A环内。既然靠近土星的位置都被土星的BCD环占领,我们推断土星之天为形,为0,指的就是这几个环。而且环的公转周期,起码最内的D环,应小于土星的自转周期。土星表面有4倍于木星表面的大风,风速达每小时1600千米,那么是否可以推断BCD环的公转速度也就不会太低。


有多个卫星的行星,都有中间的几颗卫星是正常地运转的。它们在行星的漩涡中飘流,公转周期大于行星的自转周期。比如火星有1颗,木星有10颗,土星有13颗,天王星有7颗,海王星有2颗卫星。但是在这些行星中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火星除外)就是行星最外的卫星它们的公转方向是顺时针的,是逆行于行星漩涡之中的。这与漩涡理论相违背,而且往往不是一颗卫星,木星有4颗,土星有1颗,天王星有2颗,海王星有1颗。卫星竟能反转,真是视主人如无物,其动力何在呢?


太阳系中的每一个行星都是靠内行星近,而靠外行星远。我推断类木行星中最外卫星的反转现象是因为靠内行星漩涡的影响的结果。靠内行星漩涡的外沿是逆时针旋动的,它影响邻居的外行星时,必然会产生顺时针的动力。这与我们常见到的机械齿轮啮合原理是一样的,相邻齿轮的转向是相反的。这些反转的卫星,其公转周期都比相邻正转卫星的公转周期长很多,其比值从3倍一直到7倍,在天王星中比值竟然达到80倍。真是慢得可以!相对于天王星0.6天的自转周期,反转卫星3年半才肯围绕天王星转一圈,简直是罢工不干活了嘛!


海王星中还有一个特殊现象,它的反转卫星外面还有一颗正转的卫星,真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我想这也许与冥王星的公转轨道有关。冥王星是一颗运动近时挤人海王星的公转轨道,运动远时又进入柯伊伯带的特殊天体。也许是它的作用,引起了海王星最外卫星的正转运动吧。

第五章

mnbvcxz 发表于 2008-11-23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鸿篇巨制,慢慢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1-12 01:55 , Processed in 0.08870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