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手请教一些主镜和配件方面的问题

[复制链接]
穷欢乐 发表于 2009-9-29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市海淀区 联想集团全球总部(上地西路6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请教几个很初级的问题,让各位见笑了:

    1、太阳滤镜片和巴德膜在使用时,是不是选择其中一个就可以了,两者有区别吗。似乎前者只是后者价格的零头而已。

    2、十一过后打算入一台80EQ,淘宝上价格从600到1360,便宜的会不会是假货,或者是残次品?有辨别真伪和残次
         品的方法吗?

    3、如果想初学摄影,手边只有普通数码相机,或者普通的摄像头是否可以。是不是只要能拍AVI视频就可以了。这种摄影
        还需要什么配件吗,是不是属于目镜后放大摄影。

    4、如果给80EQ配个最便宜的电跟,请推荐一款,主要是为了学习摄影用,所以便宜能用就成。我看淘宝上有一款EQ1才
        240元,能直接用在80EQ上吗?需要什么转接设备吗?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09-9-29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联通
本帖最后由 后心发冷 于 2009-9-29 16:11 编辑

1、二者基本用途一样,后者边缘锐度好些。
2、要是针对目视行星,你的选择完全可以。深空则希望你多了解深空天体在星座位置,这需要一台双筒来巡天。

3、行星摄影相对简单些,因为跟踪不是精密。深空摄影,你的这个看来够呛了。
原因:要精密对极轴,而你的这个显然不行,不瞒你说,900毫米的焦距,20~30来秒都拉线,没法拍。
数码相机拍行星不是不行,只是你的目镜、调焦筒的金属强度要足够,我们试过,只要把摄影支架固定到目镜上,装上相机,光轴就偏了,目镜后摄影基本靠蒙。一般的使用非金属材料的调焦筒基本坠点重量就偏了。

4、不能答复你了,我没有用过这个电跟。
5、多翻点双筒版和新手版老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kywater 发表于 2009-9-29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联通
我有个建议,但不知道是否合适。
我的建议是“暂停”你的计划。
然后,与二楼多接触,过一段时间,不仅就这个问题,而且是更广泛的问题,你都会有许多更全面的了解和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秋风月 发表于 2009-9-29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福州市 福建惠隆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云防御节点
最好不要用太阳滤镜片,因为是加在目镜前,会在镜筒内形成热量聚集,有爆炸危险!!!!!!!!!!!!!
推荐使用巴德膜,并在目镜端投影观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曾霖 发表于 2009-9-30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网宿科技
目端滤镜危险在于
烧化后漏光把眼睛弄瞎
爆炸有点吓人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穷欢乐 发表于 2009-9-30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海淀区 联想集团全球总部(上地西路6号)
感谢各位前辈的指点。
三楼同好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是我想如果手里连个镜子也没有的话,仅停留在理论学习,进步速度肯定会大大减退,对吧。
另外,请教二楼的前辈。双筒镜是必须品吗?我应该买多少钱的合适呀。我这两天正在淘宝上拍一个星特朗的10*30-50的双筒,不知道够不够用。
品牌:星特朗

型号:UpClose 10-30X50 Porro

编号:71140

光学系统:Porro

口径:50mm  

放大倍率:10-30 Zoom x  

视野角:4.1°  

线性视野(1000m):65.44m  

射出口径:5mm  

良视距:14mm  

Near Focus:8.23m  

棱镜:BK7  

光学镀膜:全镀膜

携带箱:尼龙   

防水性能:有

可适用于三脚架  

重量:822.14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09-9-3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宽捷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别叫我前辈了,我是才入会的新人,算起来也是刚刚涉足深空还不到半年。
看来LZ对双筒在巡天中的重要作用还不甚了解。双筒在巡天中主要是用于快速大天区找寻深空目标,那些很多都很黑暗,所以大视野上足够清晰锐利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所以减少内部减光和加大口径进光是首要的。
而等效亮度约为(物镜口径/倍率)的平方,这个值越大,视野中物体越亮。
举个例子:某镜为20倍X80毫米,他的等效亮度是就是4X4=16
      另一个镜子为 7倍X50毫米,他的等效亮度就是7.1X7.1=50
而视野上,毫无疑问是7X50的要大些,所以,在快速巡天中,7X50要好于20X80。
那20X80的优点何在呢?用于对目标进行细致的目视,在20X80下,高倍数的背景要比7X50低倍黑的多,提高了反差,而且口径弥补了倍率导致的亮度不足。所以在有一定经验和认星比较准确后,可以体验20X80甚至25X100等大双筒,深空目视效果,不比100毫米口径折镜差。
你选的是变倍的,口径50,平心而论,好的变倍的也很出色,但是内部相对复杂,加工光路要求高,一般数百元的望远镜难以做到。
这个10~30X50的最多在10倍处还凑合,10倍以上基本等于一团遭,属于白白浪费钱。
建议选7~10倍,口径尽量大的,特别是10倍,最小口径应起码50毫米,特作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穷欢乐 发表于 2009-9-30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海淀区 联想集团全球总部(上地西路6号)
能否举个形象点的例子,比如我用7*50的双筒看木、土、M42,能看到什么效果?比如大小呀,条纹数、星云物质等能看到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09-9-30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宽捷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双筒是用来看深空天体所在的天空中星座位置的。
因为行星通常比较小,所以我们看的是它的圆面细节,只要你的口径足够大,进光足够多(否则细节显不出来),所以行星观测倍数能高就高,最好的镜子可用倍数应该轻松达到口径数的2倍以上。
你用7X50基本看不到除M42、M31这样大面积天体的星云状物质,但是能看到很多星团,也能看到各个星座主要的标志性亮星,双筒不是用来看行星细节的,最多就看看木星是个大亮点,旁边排列一排小亮点(木卫)
好像很懊恼是吧,烧天文是个过程,很多东西缺一不可,如星图、红光头灯(看星图用)、激光指星笔等也是很重要的附属工具,否则你拿个再好的再贵的看天,漫天星斗,你知道你看到的都是什么???
如果你就是看木星条纹,直接买个普消折射镜,80/90都行,我第一个是60,比你的小多了,然只要你能找到你想看的目标,耐住性子,忍住严寒、克服困倦,能看到很多。
在我的60/700里,配合10毫米目镜,土星明显有个可分辨光环(现在星环角度不利于观测,时间上难以观测,能观测到土星你也能看到水星了),大小可能有芝麻大。目视木星的条纹细节对目镜要求较高,一般都是使用摄像头视频叠加出照片,现场目视和拍摄制作的完全不是一个效果,我的80/600使用150倍观测,木星有黄豆大了。
火星现在离地球很远,很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穷欢乐 发表于 2009-9-30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海淀区 联想集团全球总部(上地西路6号)
没有懊恼,烧天文等同于烧钱,我有精神准备,呵呵。不过肯定不会一味的追求设备多么尖端。入门级的设备同样会给热爱天文的同好们带来非同一般的享受的。何况我们还有巡天会的大家庭,一起活动时,设备不是都可以共享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吧,哈哈。盼望尽早能参加你们的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