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为什么下半夜看到的流星比上半夜多?

[复制链接]
吻天 发表于 2009-11-1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发现午夜后看到的流星往往多于上半夜看到的,为什么这样呢?
alexchen4836 发表于 2009-11-12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中山大学南校区
在一般情况下,流星体在地球周围空间的分布是均匀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各不相同。假如地球没有公转和自转,静止在天空,那么,从各个方向闯进来的流星数目就应该大致相等。但由于地球以约30千米/秒的速度绕着太阳公转,这就造成了不同时候出现的流星数目也不相同了。上半夜,观测者背向地球公转的前进方向,所能看到的流星,是那些运动速度比地球公转速度大、并赶上地球闯入大气层的流星体造成的。而在下半夜,观测者面向地球公转的前进方向,这时,地球追上的流星体,或者迎面来的流星体,一旦闯进大气层,都能造成流星现象,故此,看到的流星会比较多。尤其是接近黎明的时候,遇到的流星最多。

从黎明到中午这段时间中,流星同样比较多。但因为是白天,阳光比较强,天空很亮,所以用肉眼和光学望远镜是看不到流星的。

摘自《十万个为什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yugang 发表于 2009-11-12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联通
因为下半夜你头顶的方向是地球公转前进的方向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吻天 发表于 2009-11-12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黄埔区 电信
哈哈!多谢解答啊!受益匪浅!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u27mylove 发表于 2009-11-12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还是会寂寞 发表于 2009-11-12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萧山区 电信
LS不小了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风真 发表于 2009-11-12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联通/E家宽频
应该是下半夜光线暗了...就看到更多的流星了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zhangmeng 发表于 2009-11-12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电信
原来还有这么一说啊…………第一次听说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lbx 发表于 2009-11-13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南区 电信
打个比方,下雨的时候你跑步,肯定是前面被雨淋得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物换星移 发表于 2009-11-13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龙岩 电信
较多的原因主要是加上了地球的公转速度,速度变快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OSHIZHU 发表于 2009-11-13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联通
我没看见过流星是不是因为我近视 还没有眼镜阿??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吻天 发表于 2009-11-1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天河区 电信
哈哈!跑步的比喻生动!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在哭 发表于 2009-11-13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IBM中国公司
本帖最后由 在哭 于 2009-11-13 12:07 编辑


呵呵,应该改改(因为雨可能是从你身后飘来的):下雨时你顺着细风带雨的方向跑,你的前面淋到的雨较少,迎着风雨方向跑前面淋到的雨就会较多。这里地球公转可以理解为地球不动,那些流星群(风雨)作相对的运动...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8 08:13 , Processed in 0.10116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