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也谈高校天文社团建设[充数帖][多图,小猫慎入!]

[复制链接]
北斗渡鸦 发表于 2009-12-25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市 网宿科技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本帖最后由 北斗渡鸦 于 2009-12-25 12:38 编辑

这个东西本来是发在2009年7月和8月《天文爱好者》杂志上《北斗巡星之旅》栏目里的,今天偶然翻出来,拷贝在这里,圣诞节充个数。

由于是在杂志上的专栏里发的,所有本来有这个按文:

在过去一年多里,笔者曾在北京、成都、南京三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因此得以有机会认识了全国各地的爱好者并与他们进行了各种交流。最近一年来,乘着2008年、2009年两次日全食和国际天文年的东风,高校内天文社团的建立和兴起大有雨后春笋之势。在为高校天文社团事业得以在全国开花结果而高兴之余,笔者也不由地隐隐担心了起来——害怕这些天文社团“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特别是发现,个别社团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组织上的问题,因此作为前“北航非著名骨灰社团玩家”,笔者希望能与大家(特别是新近成立社团的朋友们)就高校天文社团的建设交流几点自己的心得与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北斗巡星会的“后辈”们能有所借鉴。

下面闲话少说,开始上文,并且谢绝插楼……





或可用作题图.JPG
 楼主| 北斗渡鸦 发表于 2009-12-25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网宿科技
本帖最后由 北斗渡鸦 于 2009-12-25 00:46 编辑

天文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也许看了这句话,你会感到好笑:在全国最为权威的天文杂志里,一个高校天文社团的专版上,对全国众多的高校天文社团,怎么能说出这样“小儿科”的“废话”?

    虽看似好笑,但是笔者认为确有必要大声对各高校天文类社团疾呼:对天文社团而言,天文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一些社团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并提高社团的凝聚力,将很多精力放在了内部建设上,虽然社团凝聚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一学期下来,天文方面的活动却没有搞成几次;还有一些社团一味追求扩大自身的影响力,组织活动着力注重规模和宣传,天文不再成为其活动的核心和目的,反倒沦为了活动的一个“卖点”;再或者,天文社团为了更好地向会员普及天文知识,花费巨大的精力来定期撰写和编辑会刊,结果使得天文社团的核心渐渐化身为一个杂志编辑部。长此以往(尤其是经历了一两次社团换届后)天文渐渐成为了一块招牌甚至一个累赘,而社团的目的性也在此过程中渐渐迷失,社团仅仅是作为一个社交的圈子而存在——手段成为了目的,而目的化作了手段。

    这应该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笔者认为社团是有灵魂的!当一个社团仅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存在时,他的灵魂一定是黯淡的;只有当一个社团的生存对其中和周围的人与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时,他的灵魂才是高尚的。作为天文社团,它存在的最根本意义就在于能够尽可能地让来到社团的人亲近天文、感受天文、热爱天文,并将天文作为终生的爱好与享受;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无论他如何名声在外,无论他的成员关系如何融洽,这样的天文社团都不能算成功!

    这些绝不是危言耸听,都是笔者在高校社团里亲眼目睹的真实故事(当然,故事的主角未必都是天文类高校社团),故而笔者真心希望各个天文社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时时在意识深处绷紧这根弦。

    社团创立之初,相信大家往往抱着一个善良的目的,那就是希望将自己的社团办得更好,组织更丰富的活动,更好地宣传自己,也希望自己的社团能更加丰富多彩、魅力四射。于是领导者们开始制定宏伟的计划,渐渐将社团的触角伸向陌生的领域,远离了天文的核心。但是却往往深陷其中,为其所累,将大量的精力耗费在诸如网站建设之类的事务性工作上,天文类活动将难于顾及,久而久之,天文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必然下降,天文学习氛围也会渐渐淡化,这时若不能悬崖勒马的话,社团多年的积淀可能很快毁于一旦。

    依笔者之见,天文社团(和高校内的其他社团而言)负责人的头脑必须十分冷静和清醒:什么对社团是“外围业务”,什么才是社团的“核心工作”,什么是“锦上添花”,什么是才“雪中送炭”。对于“核心工作”要全力做好;而“外围业务”,原则上不能过多占用社团那些并不充分的资源(时间、人力、资金、精力等),以免影响“核心工作”的开展。

    在社团尚存在很多问题的时候,应当努力做好“雪中送炭”的工作,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只有在换得了稳定的发展空间后,才开始考虑“锦上添花”,而且请随时做好“见好就收”的准备,我们绝不在错误的战场和错误的“敌人”打“消耗战”。君子有所不为;一个明智的天文社团也不会做不理性的事情


    也许有人要问:只做天文,活动的形式是否受限太多呢?其实单单天文二字,涵盖的内容就已经如同宇宙一般宽广了:社团可以以观测摄影为侧重,可以向理论知识倾斜,观测、摄影又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理论知识又有不同的类别。在天文的范畴内,我们能做的事情就已经太多了。

    有人说大学生特别容易眼高手低,往往把很多问题想得过于简单,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因为我们其实没有精力做太多的事情,一个天文社团,能把一件事真正做好就很不容易了,而如果天文社团只能做好一件事的话,那么这件事就应当是天文。

维北有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北斗渡鸦 发表于 2009-12-25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网宿科技
培养社团内浓厚的天文氛围

    在一些高校社团中(不限于天文社团)存在这样的现象:社团中并不缺少有专业技术的成员,也并不缺少相关的书籍和设备,但是会员组织活动或者进行学习的兴趣却很淡薄,要么终日无所事事,要么满足于一些会员聚集在一起吃喝玩乐。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社团丧失了其专业氛围。一个社团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很可悲的。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来到天文社团的环境中,会员总会本能的去感受、适应和学习周围人——尤其是作为社团“游戏规则制定者”的社团核心成员——的言行与举止。如果他看到其他会员总是在学习和探讨天文知识、观测技巧和天文信息,那么他很快就能养成在协会中学天文、玩天文的习惯并且融入到整个社团中去,长此以往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了。反之,如果他看到是一个不思进取而贪图玩乐的集体,那么即便有丰富的观测经验和天文知识,也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展现和发挥出来,社团也会在此过程中迅速掉入恶性循环。

    因此,笔者特别恳请各高校天文社团的负责人,经常注意一下自己社团里的天文的氛围是否依然浓厚如常。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社团很可能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请千万不要忽视!



1a-社团的学习氛围很重要.JPG

1b-在精彩讲座中感受浓厚的天文氛围.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ygoner 发表于 2009-12-25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
顶!!!!!

发完了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北斗渡鸦 发表于 2009-12-25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网宿科技
本帖最后由 北斗渡鸦 于 2009-12-25 01:14 编辑

你的社团内永远是两种人的集合:天文爱好者和“热闹”爱好者

    这句话这样表述会更加严谨一些:参加天文社团的每个人身上都应该至少包含两个成分:天文爱好者和“热闹”爱好者。

    没错,特别是作为社团的核心骨干,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或多或少地淌着爱好“热闹”的血液。很难想象一个完全不爱热闹的人会成为天文社团的“顶梁柱”,如同很难想象一个完全不热爱天文的人会成为天文社团的“定盘星”。本来会员们加入天文社团很大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在社团里和朋友们玩得尽兴。要让这样的的“热闹”爱好者玩好,显然需要一个轻松活泼的社团气氛。

    因此我们组织活动既要紧紧围绕天文进行,又要照顾好那些“热闹”爱好者(或者说会员身体中那些喜欢热闹的不安分细胞),如何是好呢?


      一方面,努力完善成熟的精品活动,充分发掘其中的兴奋点,牢牢抓住那些铁杆会员的心:让他们能够享受那种和三两好友共同沐浴在星辉下的激动与安适,或者让他们得以在天文知识广阔的海洋中尽情畅游。请根据每个天文社团历史上形成的传统优势,尽量拿出自己最喜闻乐见的活动的看家绝活吧。在活动中可以穿插各种旅游和娱乐活动,增强大家参与的兴趣,但以不要喧宾夺主为度。

      另一方面,不断尝试新奇的活动形式。创新的活动应当具备下面两个特点:第一,核心必须是天文范畴,而且最好要为社团的主要着力方向服务(在北斗巡星会,这个着力方向便是天文观测);第二,这个活动必须要足够有趣,最好能让大家欲罢不能。当然,所谓“新”活动,不一定非要是从头到脚全新的活动,也可以在形式上多下功夫,总之要给大家更多的刺激。
有可能的话,尝试为不同需求的会员搭配不同比例的“套餐”吧。不同的会员对活动中天文与“热闹”的比例有着不同的预期,如果有能力,请针对他们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


      以北斗巡星会为例,针对大多数以“看热闹”为主会员的活动,我们是这样安排的:北京天文馆的电影之旅、校内即可组织且效果不错的铱星闪光观测和水星东大距观测、通常在招新后小规模组织的京郊星座之旅、不定时邀请天文界老师、国内著名爱好者和有经验会员举办的各类讲座,再加上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双子座流星雨观测,基本上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些活动基本上对器材要求不高或根本无要求,便于大规模组织,而且类别丰富,可选择性强,足够“热闹”。如果宣传得力,往往还会吸引很多非会员同学参加。

2a-适合大部分会员的京郊星座之旅活动.JPG

2b-流星雨通常会吸引很多会员参加.jpg

    特别地,观测铱星闪光占用会员时间很短,在校内空旷而远离灯光处(我们通常在北航体育场上)即可举行,现象效果明显(一般说来预报的-5等以上亮度的铱星,就会有新会员兴奋得尖叫),而且便于频繁组织(考虑北京天气情况和大家课业负担,有需要的话,平均每月2次问题不大)。

      更为高阶的会员往往希望在星空下获得更多的收获,也愿意在天文的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因此除了上面提到的活动外,北斗巡星会还为他们准备了下面的“套餐”。

       首先是协会多年积淀下的天文书籍和包括《天文爱好者》《星光快讯》和《Sky & Telescope》等天文期刊,还有协会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征订和购买的相关资料。相信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学习的会员,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针对中高阶爱好者打造的各类观测活动就应运而生了。北斗巡星会的天文沙龙已经坚持了多年,我们的办公室每天晚上均有人值班,想要观测的会员可以随时抱出一台望远镜进行观测。在天气晴好的夜晚,如果你在北航的主楼广场看到了有人在星空下架着“长枪短炮”觊觎夜空,不用想,这就是我们的天文沙龙。

3a-主楼广场上的天文沙龙.jpg

      为了躲避城市的光害,特别是在有彗星、流星雨等重大天象发生时,北斗巡星会在周末不时地组织10人左右的小规模野外观测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我们尽量保证外出时人手一支双筒镜,且携带24台单筒天文望远镜,让每个人不但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的观测目标和计划,而且有堪用的器材得以将其付诸实践。

3b-梅西耶马拉松需要保证人手一架双桶望远镜.JPG

    在每年春分前后无月光干扰的晴朗周末,我们通常还会组织会员进行“梅西耶马拉松”活动,在有经验会员的指导下,一个准备充分的会员一个夜晚巡礼60个以上的梅西耶天体不是难事。

    这些主要针对“进阶会员”的活动一般规模较小、尽可能保证人手有器材。有了独立器材的保证,就能使大家各取所需,侧重观测自己更为关注的目标。

    可是有些会员对此仍不满足,他们还希望在天文的路上走得更远。这样的会员人数较少,所以不便于经常性专门为他们开展活动,但是北斗巡星会总是会在活动中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比如在流星雨观测中,将躺椅和最好的观测场地优先提供给进行标观的人;对于那些想要进行天文摄影的会员,在野外观测时总是可以优先选择场地和器材。


    其实无论怎么做,其根本的目的就在摸清会员的胃口,对症下药,让他们参与协会的活动并在其中享受。从这个角度上讲,天文社团应当像无良网络游戏运营商一样,尽可能让更多人在社团提供的环境和活动中“上瘾”。能做到这点的话,何愁大家玩得不好呢?
维北有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北斗渡鸦 发表于 2009-12-25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网宿科技
本帖最后由 北斗渡鸦 于 2009-12-25 01:13 编辑

给会员留下严谨专业的印象

    会员对社团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他们对社团的期望、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以及今后愿意为社团贡献多少力量。

    在大多数情况下,招新现场和纳新大会就是社团留给会员的第一印象。招新现场相信各个社团都会努力做好,但是就笔者所知,却有一些社团对纳新大会重视不够。


      纳新大会是社团在新会员面前的第一次官方集体亮相,其重要程度远远高于招新现场。经过纳新大会,会员对社团的初步印象就将基本定型,以后很难再发生太大的变化(特别是很难由坏变好)。因此对于纳新大会,我们必须拿出十二万分的重视!
天文是一个科技性很强的学科,笔者认为:高校的天文社团,最需要留给会员的基本印象便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专业的科学素养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从纳新大会的结构到每一个细节都得细心考虑:会议结构要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结构紧凑、重点突出、会议各部分风格协调统一;会议时间一般以20分钟到50分钟为宜,太短显得太随便,太长则显得空洞,如果没有把握可以事先彩排以便做好时间控制;会场要简单布置,至少要在黑板上写上活动名称,有旗帜、横幅之类的装饰更好,门口做好要有指示或路标以便于新会员寻找活动现场;社团的核心成员要全部准时到场,无特殊情况坚决不能迟到,会议时注意引导和控制会场气氛;会议现场的发言人员衣着要庄重得体,不要过于随意,也没有必要西装革履,显得与会员过于疏远;⑥负责人发言中肯务实,不要许下不确定性太大的空洞承诺,也不要在一个问题上纠缠太久;介绍时尽量采用专业术语,必要时对术语进行解释,特别在介绍技术问题和专业问题时切忌“外行话”;发言时不要东拉西扯,即便不事先打好发言草稿,也要准备好明确清晰的会议提纲和发言提纲;⑨在介绍社团的概况外,不要忘了介绍最近一段时间社团的主要活动和计划,让会员能够对接下来的活动有所准备和安排;⑩给会员留下提问时间,并且不要忘记给他们留下主要负责人的联系方式,让他们能找到你

    从整体到细节,我们把纳新大会做得处处透露出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配合以各个天文社团历史的固有风格,再加点幽默与活泼以显示出社团的团结与温馨,这样的纳新大会怎么能够不引人入胜呢?


4-纳新大会上向会员展示天文软件的使用.JPG


    但是纳新大会只是一个开始,好的开始仅仅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能够在今后的活动和交流中有意识地对这一印象进行不断强化,相信真正热爱天文的人都会愿意在留下来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为社团作贡献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son 发表于 2009-12-25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电信
有人已经插了,不多我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北斗渡鸦 发表于 2009-12-25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网宿科技
本帖最后由 北斗渡鸦 于 2009-12-25 01:37 编辑

拓展信息渠道,不做井底之蛙

    笔者以为,天文最大的魅力之一,就在于虽然“天道有常”,但是你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很有可能在你阅读这篇文章的同时,太阳上正有黑子大爆发;也或许就在最近,一颗明亮而美丽的彗星就将造访地球……仅仅依靠学校里爱好者之间相互交流,这些信息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而且天文学的最新动向和发现、望远镜的性能、爱好者之间流传的最新观测和摄影技巧,这些信息都是我们关心却难以通过社团内部学习得到的。因此如果想要社团发展得更好,我们有必要走出校园,拓宽我们的视野,了解天文动向,争取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

    要获取这样的信息,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天文期刊。相信看到这里,你一定会会心一笑,没错,《天文爱好者》就是这样的期刊之一。期刊的优势就在于它信息的权威性和系统性,以笔者手头的20095月对日全食的相关介绍为例,上面不仅有各位老师对2009长江日全食的基本情况、观测方法、地点选择、拍摄要领等的详细介绍,而且有天文机构提供的各种数据图表,可谓详细之至;但期刊的劣势就在于它往往缺乏时效性,其信息传播不具有即时性。

    要获得即时的信息,方法之一就是借助网络,国内的几大天文论坛内高手如云,天上有什么“风吹草动”,哪个厂商出品了什么新的器材,来这里逛逛就可以一览无疑。大部分天文网友都是很友善的,乐于与大家分享各种经验和技巧,经常关注天文网站一定会有不小收获的。

    另一个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是与校园以外的相关机构、爱好者和爱好者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系。比如在北京的高校朋友们可以多多拜访北京天文馆的各位老师,他们一定会给我们的观测活动提供各种好的建议。其他地区也会有一些类似的天文机构、科普机构和爱好者群体(比如广东地区的南十字星会),和他们保持联系也不失为了解信息的好方法。


5-国家天文台姜晓军老师的谆谆教诲和亲切希望.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北斗渡鸦 发表于 2009-12-25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网宿科技
本帖最后由 北斗渡鸦 于 2009-12-25 17:21 编辑

    以上便是笔者关于高校天文社团建设的几点感受和看法,虽然不成系统也不够全面,但确实反映了笔者最近接触的部分社团里出现的真实问题和不良趋势,希望高校社团的朋友们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希望各社团够借助日全食和国际天文年的春风,在高校天文这片热土上学到更多的知识,结识更多的朋友,收获更多的快乐,取得更大的成绩,创造更大的辉煌!




<全文结束>

楼上各位插了楼,非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且习以为常并以此为乐,对此,我在表示强烈愤慨之余不得不祝你们圣诞快乐!


最后感谢某流星月大半年前对本文惨无人道的校对工作,并祝圣诞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son 发表于 2009-12-25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电信
沙发也是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荡无垠 发表于 2009-12-25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
再读博博大作~甚有所得!

圣诞……新年就要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北斗渡鸦 发表于 2009-12-25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网宿科技
那顺便大家新年也快乐一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perwangwang 发表于 2009-12-25 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鹏博士BGP
前排围观~
可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唐宋八大家 发表于 2009-12-25 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鹏博士BGP
惨无人道的围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幽哎浮欧 发表于 2009-12-25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星云融创安全宝CDN节点(电信机房)
打酱油的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浣熊先生 发表于 2009-12-2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联通
自本学期起,此文为哈尔滨市天文爱好者协会各高校分会负责人指定必读篇目。
《北斗巡星指南》的活动篇、社团篇,也都是我们必修的重要学习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浣熊先生 发表于 2009-12-25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联通
《北斗巡星指南》第三版,也该提上贵会的议事日程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homasPavel 发表于 2009-12-25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联通
围观中~过来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ygoner 发表于 2009-12-25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
16# 浣熊先生

感谢您对指南的肯定!

乐老大和楼主功不可没!


我们正在考虑第三版指南的问题,不过需要一些时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ygoner 发表于 2009-12-2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
向楼主道歉   

我错了。。。我不该插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