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南航天协:“每日天文”之2010年3月

[复制链接]
蜂蜜饼 发表于 2010-4-2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1号教学楼7-10楼机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关于什么是每日天文,这里有说到: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131466-1-1.html


3/1
每日天文:彗星的轨道有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三种。轨道为椭圆的是周期彗星(包括长周期和短周期),其余为非周期彗星。彗星没有固定的体积。在远离太阳时它非常小,接近太阳时彗发变得越来越大,体积变得十分巨大。彗尾由气体和尘埃组成,接近太阳时可达到上亿千米的长度,它的形状各异,有的不止一条,并且越接近太阳就越长。

3/2
每日天文:彗星物质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组成,而彗核则由凝结成冰的水、二氧化碳(干冰)、氨和尘埃微粒混杂组成,是个“脏雪球”。一些彗星被认为起源于奥尔特云,也有观点认为彗星起源于别的地方,如木星附近或太阳系外。彗星在运行中物质逐渐耗散,有的通过爆发的方式出现。例如比拉彗星(周期6.6年)在1846年爆发而破裂成两个,几年后完全消失。

3/3
每日天文:哈雷彗星的公转轨道是逆向的,与黄道面呈18度倾斜。另外,像其他彗星一样,偏心率较大。哈雷彗星的彗核大约为16x8x8 千米。与先前预计的相反,哈雷彗星的彗核非常暗:它的反射率仅为0.03,使它比煤还暗,成为太阳系中最暗物体之一。哈雷彗星彗核的密度很低:大约0.1克/立方厘米,说明它多孔,可能是因为在冰升华后,大部分尘埃都留了下来。

3/4
每日天文:比较著名的彗星除了大家所熟悉的哈雷彗星外还包括海尔-波普彗星,由美国的海尔和波普于1995年各自发现。这颗彗星是在木星与土星轨道之间,距离太阳7AU之处被发现的,而一般彗星在木星轨道之外是难以和小行星区分的,海尔‧波普反常的活跃,使他成为业余天文学家所发现的距离最远的彗星。

3/5
每日天文:梅西耶是法国天文学家,他率先编制了系统的星云星团表。在梅西耶的时代,“星云”是一个用来表示深空中任何模糊不清光源的术语。1760年他开始编星云表,以便能更好地区分星云和彗星。在当时的小望远镜中,这两种天体看上去是一样的。直到现在,许多最著名的星团星系仍沿用梅西耶编号(M+数字)来称呼,表中的天体是现代天文爱好者测试望远镜的最佳对象。

3/6
每日天文:海尔-波普彗星在1997年初备受瞩目。1996年夏天,海尔-波普彗星开始可以肉眼看见。同年下半年,它的光度增加速度放缓,但科学家仍抱持乐观态度,等待该彗星变得更亮。至1996年12月,由于它的天球位置太接近太阳,因此暂不能观测,1997年1月,彗星重现,并已变得更亮,在遭光害污染的城市夜空也容易找到它。

3/7
每日天文:海尔-波普彗星的两条彗尾伸展至夜空的30~40°。当时,由于该彗星的近日点日距较远,在天空每晚的暮光消失前均可看见,而其他不少彗星因近日点与太阳较近,只能在日落后一段短时间内观测。在北半球的观测者可于全晚看到该彗星。海尔-波普彗星属于长周期彗星,下次回归大约在公元4380年。
3/8
每日天文:一般彗星的彗尾多由气体和尘埃所组成,但海尔-波普彗星的彗尾却带有金属元素钠,只能以强大的仪器观测。以往也曾有人观测过金属钠从彗星中释出,但从彗尾释出则属首次发现。该彗尾包括中性原子,其长度可达5000万公里长。据观测,该彗星的金属钠来源是来自其彗发内层和彗核。

3/9
每日天文:恒星一般会成群分布。恒星数量在十个以上而且物理性质上相互联系的星群称作星团。例如金牛座的昴星团、毕星团,巨蟹座的蜂巢星团等。其中结构松散形状不规则的星团成为疏散星团(例如昴星团)。由于它们主要分布在银道面上,又称作银河星团,主要由年轻的蓝巨星组成。

3/10
每日天文:除了疏散星团之外,星团的另一类便是相对密集的球状星团。球状星团呈球星或扁球形,与疏散星团相比,它们是紧密的恒星集团。这类星团包含1万到1000万颗恒星,成员星的平均质量比太阳略小。用望远镜观测,在星团的中央恒星非常密集,不能将它们分开。球状星团中大都是“年老”的恒星,也有很多死亡恒星。

3/11
每日天文:目前在银河系中发现的球状星团,在空间上的分布颇为奇特。其中有三分之一就在人马座附近的狭小范围内。天文学家最初正是根据这个现象领悟到太阳离开银河系中心相当远,而银河系的中心就在人马星座方向。跟疏散星团不同,球状星团并不向银道面集中,而是向银河系中心集中。

3/12
每日天文:17世纪,人们陆续发现了一些朦胧的天体,于是称它们为“星云”。有的星云是气体的,有的被认为像银河系一样,是由许许多多恒星组成的,由于距离地球太远,当时的观测分辨不清那些由大量恒星构成的朦胧天体。20世纪20年代,哈勃在仙女座大星云中发现了造父变星,从而计算出星云的距离,肯定它是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

3/13
每日天文: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即组成了天文学对于天体的最高称呼——总星系。银河系也只是总星系中的一个普通星系。人类估计河外星系包含的天体及天体系统总数在千亿个以上,它们如同辽阔海洋中星罗棋布的岛屿,故也被称为“宇宙岛”。

3/14
每日天文:相互间有力学联系的、由星系、气体和大量的暗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而形成的庞大的天体系统称为星系团或星系群。目前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距离远达70亿光年之外。小的星系团如本星系群由银河系以及包括仙女星系在内的40个左右大小不等的星系组成。大的星系团如后发星系团有上千个比较明亮的成员星系,如果把一些暗星系也包括进去,总数可能上万。

3/15
每日天文:拉格朗日点:一个小物体在两个大物体的引力作用下,在空间中的某一点处,小物体相对于两大物体基本保持静止。这些点的存在由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于1772年推导证明。1906年首次发现运动于木星轨道上的小行星(见脱罗央群小行星)在木星和太阳的作用下处于拉格朗日点上。在每个由两大天体构成的系统中,按推论有5个拉格朗日点,但只有两个是稳定的。


3/16
每日天文:造父变星是一类高光度周期性脉动变星,其亮度会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典型星是仙王座δ(造父一)。仙王座δ星最亮时为3.7星等,最暗时只有4.4星等,变化的周期称作光变周期。大多造父变星光变周期在1~50天间,而周期在5~6天左右的最多。北极星就是我们熟悉的一颗造父变星。由于根据造父变星周光关系可以确定星团、星系的距离,因此造父变星被誉为“量天尺”。

3/17
每日天文:秒差距是一种最古老而标准的测量恒星距离的方法,建立在三角视差的基础上。以地球、太阳、恒星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中,与地日距离(AU)那条边相对的内角大小称为视差。当角的大小为1角秒时,这个三角形(由于1秒的角相邻两条边的长度差异可以忽略,因此,这个三角形可以想象成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的长度(地球到这个恒星的距离)就称为1秒差距。


3/18
每日天文:水星在地球上的目视星等范围为0.4~1.9(各版本资料说法不一,有待确认)。由于它离太阳很近,经常被淹没在太阳光中,因此对水星的观测还是有相当难度的。水星面向太阳的一面可以达到很高的温度,而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很低,因此它也成为了太阳系温差最大的行星,度温变化范围从90到700开尔文(地球上只相差11K)。
3/19
每日天文:水星的公转轨道是很扁的椭圆形。在近日点附近,水星按岁差围绕太阳向前运行,被称为“水星近日点进动”。水星轨道的特殊偏移在天文学史上是困扰已久的谜团,最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此现象提供了解释。由于水星特殊的运动方式,位于水星上不同地点的观察者将看到非常奇特的天体运动景象。

3/20
每日天文:在物理学上,一个自转的物体受外力作用导致其自转轴绕某一中心旋转,这种现象称为进动,在天文学上又称作“岁差”现象。常见的例子为陀螺。当其自转轴的轴线不再呈铅直时,会发现自转轴会沿着铅直线作旋转,此即“旋进”现象。对地球(地轴约有23.5°倾斜)也是如此,地轴会朝着于自转相反方向进动。

3/21
每日天文:水星是距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按牛顿的理论,它的运行轨道应当是一个封闭的椭圆。实际上水星每转一圈,该椭圆轨道的长轴也略有转动。长轴的转动,称为水星进动(岁差)。为了给这个差异一个合理的解释,曾经成功地预言过海王星存在的天文学家勒维耶预言在太阳附近还有一颗未被发现的小行星,导致了水星“多余”进动。经过多年仔细的搜索,无人发现这颗小行星。

3/22
每日天文:然而,在广义相对论里,引力不仅与物体的质量因子有关,而且也与物体的自转快慢有关。两个没有自转的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自转起来之后的引力是不同的。这一效应会引起自转轴的进动。水星之外的行星也有岁差,但很不明显。根据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计算得到的水星轨道近日点进动的理论值与观测值相当符合。

3/23
每日天文:小行星(asteroid)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太阳系中大部分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称为小行星带。另外在海王星以外也分布有小行星,也就是我们过去曾提到的柯伊伯带。谷神星是最早被发现的小行星,它位于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

3/24
每日天文:提丢斯-波得定则(Titius-Bode law)是关于太阳系中行星轨道的一个简单的几何学规则。 它是在1766年德国的一位中学教师戴维•提丢斯发现的。后来被柏林天文台的台长波得归纳成了一个经验公式来表示。内容是,取0、3、6、12.....这样的等比数列,每个数加4再除以10,就是各个行星到太阳距离的近似值(AU-即天文单位)。

3/25
每日天文:按照这样的算法:水星到太阳的距离为(0+4)/10=0.4AU,金星到太阳:(3+4)/10=0.7AU,地球到太阳:(6+4)/10=1AU,火星到太阳:(12+4)/10=1.6AU,【未知行星:(24+4)/10=2.8AU】,木星到太阳:(48+4)/10=5.2AU,土星到太阳:(96+4)/10=10AU……(有一定误差)

3/26
每日天文:然而,上面的一组数据中来看,火星和木星之间应该还存在一颗大行星,但当时在那个位置上并没有发现任何天体。波得也因此向其他的天文学家们呼吁,希望大家一起来寻找这颗丢失的行星。直到1801年,意大利西西里岛天文台在进行常规观测时发现了一颗新天体,经过计算,它的距离是2.77天文单位,与2.8近似。它被命名为谷神星。

3/27
每日天文:在谷神星发现之前的1781年,天王星在距太阳19.2AU处被发现,按照提丢斯-波得定则推算:(192+4)/10=19.6,结果很接近。然而,海王星的数据却与定则计算的结果有着较大的误差(定则推算:38.8AU,实际30.2AU)。对定则来说是一个挫折。这一定则没有理论上的证明,但它在天文学上也起过不小的作用。

3/28
每日天文:早在太空望远镜发明以前,人们观测太空受到很大限制,因为地球大气层对电磁波传输有较大的影响,而太空望远镜的出现,使得天文学家成功地实现了对宇宙天体电磁波段的观测,并获得突破性进展。因而一些科技强国纷纷研制和发射形形色色的太空望远镜,美国发射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和“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就是其中的代表。

3/29
每日天文:哈勃是我们所熟悉的空间望远镜。它于1990年由美国的航天飞机“发现号”送入太空。“哈勃”这一命名来自于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大爆炸理论的创始者之一)。由于主镜的微小误差,哈勃起初传回地面的图片不够清晰,处于一开始就“带病工作”的状态。1993年宇航员采取航天飞机(奋进号)舱外活动的方式对它进行了首次修理校正,好比给哈勃戴上了隐形眼镜。

3/30
每日天文:大爆炸理论是宇宙的起源假说之一:起初,宇宙很小,几乎只有不足原子核大小的一个点,称为“奇点”,但其中包含极大的热能量,直到最后奇点中容纳不下这样的热量,发生了大爆炸,通过大爆炸的能量形成了一些基本粒子,这些粒子在能量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宇宙中的各种物质、能源、空间及时间。

3/31
每日天文:至今为止,大爆炸宇宙模型可以说是最有说服力的宇宙图景理论,但这一理论仍然缺乏大量实验的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虽然在20世纪40年代才提出,但20年代以来就有了萌芽。20年代时,若干天文学者均观测到,许多河外星系的光谱线与地球上同种元素的谱线相比,都有波长变化,即红移现象。
南航天协每日天文广播站
kson 发表于 2010-4-3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南海区 电信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positron 发表于 2010-4-3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简单浏览了部分,提个小建议:有时候是不是注意别漏掉一些关键信息?如哈雷彗星的周期、下次回归的时间;1秒差距=3.26ly等。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22 13:26 , Processed in 0.162857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