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目视观测木星大红斑经验浅谈(附图和中天时刻表)

  [复制链接]
zwhzjh 发表于 2010-8-31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加州大学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本帖最后由 zwhzjh 于 2010-9-1 01:53 编辑

近日木星已经临近冲日了(冲日的日期是协调世界时2010921日),正是观测它的大好时机,而且今年由于木星南赤道云带(South Equatorial Belt,简称SEB)的消失,更是难逢的观测大红斑的良机。论坛上已有不少同好贴出精美的照片。而最近新手版也有同好问目视大红斑的问题,所以我就在这里分享一下一些粗浅的经验。利用这次机会,我们第一次完整清晰的看到整个大红斑,以前SEB尚在时,就只能看到SEB的南边线凹陷了下去,但大红斑的南缘看不清楚。这次老婆和我还用傻瓜数码相机在目镜后拍摄了一些单帧照片,没有数字单反,没有电跟脚架,也没有后期的叠加和处理,力求模拟目视的效果。由于人眼晶状体和相机镜头的焦距不同,所以拍摄时对焦有一定困难,而且木星有较大的视面,更增加了难度。但很快我们就找到了窍门,用木星卫星进行对焦,它们的影像就是一个个星点,很快就调好了。

经验一,反射镜的温度要提前和观测地的平衡好。这个只要是有一定的反射镜使用经验的同好都应该知道的,为了防止镜筒中的对流气流影响星象,像我这几次观测时都提前至少半小时将镜子搬到室外阳台。

经验二,最好选木星大红斑上中天时刻前后半小时之间的这一个小时的区间来观测,而且越临近中天时刻就越好,这样大红斑显得更大,位置也更容易找到。尽管也有其他的文章说到前后一小时都可以,但根据我的经验,上中天时刻一小时前后的大红斑离木星边缘已经很近了,视直径也显得较小了。像这次老婆和我选的摄影时刻就是在上中天时刻过后十分钟。附件中是Sky and telescope网站放出的2010年大红斑中天时刻,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里面的时间是UTC(协调世界时)时间,所以北京时间的话还要加上8小时

经验三,放大倍率。我们开头选了最高的240倍,但很快就发现问题——这样高的倍率下,木星在目镜视野中的移动速度太快,看不了几秒钟木星就移出视野之外了,而且视宁度也很难达到要求,木星星象总是模模糊糊的。后来降到120倍,星象一下子就变得清晰起来,而且视野中木星移动速度变慢,更方便观测。我想80-120倍应该就是最适于大红斑目视观测的倍率了(不过这一点有争议,详见下面的讨论)40倍以下以前试过,倍率不够。至于60-70倍行不行,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焦距的目镜,没试过,看那位同好有这样的经验能分享一下。

经验四,选用蓝滤镜协助观测,这的确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的滤镜是一位已故的朋友留下的Meade CCD摄影用干涉蓝滤镜,质量较好,但根据以前的经验,普通蓝滤镜也应有效)。大家不妨看看我们拍的相片,没加滤镜前,像我老婆眼神那么好也只是将将能看清,因为大红斑可说是“名不副实”,颜色很苍白,和木星面的颜色对比并不显著。加滤镜后,用她的话就是“马上看到一个没有下面那一点的除号”,因为颜色对比清楚多了。


great red spot with filter.jpg

最后谈一谈大红斑和木卫影凌的区别。其实根据以前的经验和其他同好的体会,木卫影凌反而比大红斑好观测,因为木卫的影子更暗,和木星面颜色对比更显著,而且边缘很清晰,尽管直径比大红斑小得多,但木卫影子这个小黑点反而醒目得多,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了,连滤镜都不用。大家可以上 www.skyandtelescope.com 的网页,里面有一个小工具可以看任意时刻木卫及其影子的位置,这样就有备无患了。过几天有机会的话我也打算拍木卫(影)凌木的照片一起贴上来对比一下。好,先到此为止,其他同好也来分享一下观测的经验吧。
great red spot with filter.jpg

2010年木星大红斑上中天时刻(UTC).pdf

37.6 KB, 下载次数: 399

评分

参与人数 1牧夫币 +20 收起 理由
成都巽风 + 20 感谢分享经验

查看全部评分

船控 发表于 2010-8-31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连云港 联通
这个是好东西!赞一个!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南宁-星友 发表于 2010-8-31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电信/午夜阳光网吧(荆门分店)
好东西,下载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0-8-31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那个203mm应该是口径吧,8寸牛反应该不会有这么短的焦距呢。另外100倍左右观测应该效果不会很好,想象的成分多一些。200倍还是有必要的,不过要看观测条件了,视宁度不好的情况下高倍没有意义。我用SN10配合OR4.8目镜观测大红斑已经非常清晰了。小口径的望远镜观测大红斑有一定难度,尤其是普消折射,反射由于没有色差的影响,效果会好一些。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youmegood 发表于 2010-8-31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电信/电信无线宽带(全省共用)
真是我需要的,谢谢分享!
上面的时间与Stellarium模拟不一致,看来不能相信Stellarium。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whzjh 发表于 2010-8-31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加州大学
回复 4# weiguo1688

感谢指正,已改回“焦距1200mm“,另外照片中的效果和我目视的感觉已非常接近了。我敢肯定并非是我的想象。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xiaoyu1112 发表于 2010-8-31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临安区 电信
回复 6# zwhzjh

203上面那个用数码拍的和你目视接近?不会吧。。 我的信达6寸细节也要多一点~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lexhy 发表于 2010-8-31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长宁区 电信/普陀区电信
楼主的经验很好,我也分享自己观测经验:
一、确定木星大红斑的中天位置后再观测比较好 SKY and telescope 数据是准确的
通过星图软件的一般不准确(比如 SKY MAP /Stellarium等)

木星在观测地点的地平高度>30度,在当地过中天观测最好.

二、倍率要足够大 一般至少是口径的毫米数1倍或1.5倍  比如 127mm口径的 倍数是127X-190X最好
三、木星大红版目前比较暗淡 不鲜艳 用蓝滤镜能够增加反差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xiaoyu1112 发表于 2010-8-31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临安区 电信
回复 8# alexhy


    呵呵。 你好。 要说经验的话,肯定不如你们的。。 但是上一次我的确看到大红斑,而且是比较明显的,但又比较暗淡。低倍下,基本无法被看到。用PL10 +2X增倍镜才能较为明显的看到以及3条左右云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塔萨达 发表于 2010-8-31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大红斑从没见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xiaoyu1112 发表于 2010-8-31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临安区 电信
回复 10# 塔萨达

一是:天气不好   二是:大红斑没转过来  三:目镜  如果以上条件不成立,那只能说明望远镜问题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迷惘星空 发表于 2010-9-4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话说大红斑只见过一次,受教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diy1980 发表于 2010-9-4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番禺区 广州海之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挺期待看看大红斑的,不知道这段时间天空会不会很晴朗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胤 发表于 2010-9-6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鱼峰区 电信
至今还没见过大红斑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xtsseid 发表于 2010-9-6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 鹏博士宽带
我越来越喜欢天文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gs3101 发表于 2010-9-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铁岭 中移铁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1-12 13:31 , Processed in 0.10669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