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行有常 于 2010-9-3 17:32 编辑
9月2日深圳市气象局在西涌天文台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6年时间建成了“深圳市天文观测系统”,已于8月5日投入试运行,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日前,经市government批准,正式命名为“西涌天文台”。
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毛夏向记者介绍说, 2004年深圳市三届人大第六次会议上,肖幼美等11名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建立天文观测站的建议”,市government将提案交由市气象局承办。西涌天文台是深圳市government投资建设、全体市民共享的民生工程,是国内第一个天文与气象相结合、科普与业务相结合、现场观测与网络观测相结合的专业级天文观测系统。预计系统将在2011年1月投入天文、气象观测业务运行,同时开始向市民提供天文科普、天文观测服务。
天文台专家梅林向各媒体介绍,西涌天文台年内将结合天文现象,开展2-3次天文观测科普活动,包括木星观测摄影和双子座流星雨观测等。鉴于场地条件有限、位置偏远,天文台将通过预约、有组织的开展天文科普活动,每次观测科普活动大约可以接受20-30位市民参加,更多的市民和爱好者可以通过网站分享观测到的天象,市民可通过市气象局公众网站天文网页获取最新天象动态和科普活动信息。
西涌天文台位于龙岗区南澳街道西涌,占地面积2.97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6246万元,安装有60厘米光学天文望远镜、太阳望远镜、射电望远镜、高精度太阳辐射观测系统、傅立叶光谱仪、科普望远镜整列等高新设备。60厘米光学望远镜具有自动巡天、优良的成像质量、高精度指向跟踪、网络控制等高技术性能,其口径和观测能力在国内专业望远镜中排名在前十位,空间分辨率达到0.25角秒,相当于能够看清8公里以外的一根头发,配以高性能CCD能够探测到19等暗星,比人眼看到的要暗20万倍。该望远镜主要用于开展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观测以及太阳系内小行星的搜寻。太阳望远镜在常规的可见光光谱、日珥、黑子和Hα单色像等观测的基础上,创新地配置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分辨率太阳光谱观测系统和傅立叶光谱仪,可以长年连续监测深圳上空各种大气温室气体和痕量气体的变化,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对市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变化提供科技支撑。
西涌天文台除了装备专业望远镜以外,还将通过网络虚拟控制平台让授权用户在规定时间内利用互联网远程控制科普望远镜开展天文观测活动,观测结果在天文网站上与其他天文爱好者实时共享。(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 江崟、梅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