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沈阳老裴 于 2012-2-11 09:02 编辑
--------------
2012.2.11 说明:
手贱,此镜已于2011年七八月间,抛光完成一半后,失手打碎,故此贴也不能再持续更新了。不过,此贴对于初入门,想磨制反射镜的同好,还有一点参考价值。
--------------
上一块磨的200牛反,使用了错误的材料,在即将完工时,也摔碎了.不过,生命在于运动,器材在于折腾,磨镜在于过程,碎了一块,还可以接着再磨.这是第二块.嘿嘿.继续...
第一个镜子,做出来,永远是"能用"的阶段,不管你是全部DIY还是组装
做镜子的意义,就在于过程,陶然于过程,而后得之于结果
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轻松快乐,不急不躁,一个有意义的过程,才会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
磨这第二块镜子,我并不着急,有时间了就去磨一磨,一切都以不紧不慢的速度进行,希望这一块能有个好的结果~
要求及备料情况
材料:镜板及工具板均采用黄色硼硅视镜
口径:210mm
厚度:20mm
焦距:F1050
焦比:F5
中心深度:2.625mm(目前实际深度约为2.7~2.9mm,已经超出原定的深度很多,看来需要改成短焦主镜了)
磨砂:
粗磨阶段:80#碳化硅(共用掉半碗砂,碗的大小见贴内图片)
细磨阶段:碳化硅120#,240#,320#(金刚砂,碳化硅无货),600#,1400#(2011.1.9,再次去五金城买砂,1200#没买到,正好卖家有1400#碳化硅,就搞了500克)注:经典的细磨阶段用砂顺序是:120#,240#,320#,600#,1200#)
抛光阶段:白刚玉微粉W10,稀土抛光粉(二选一,目前手里均有)
第一部分 主镜磨制
一、粗磨阶段(弦动)
1、刚刚粗磨
2、粗磨,中心深度1.5mm左右,看一下面型吻合程度。粗磨时采用的是弦动方式,故中心并不吻合,待中心深度接近预定深度时,转为正心磨法,以便使面型吻合。
中间的气泡较均匀
3、中心深度2+mm
左为镜板,右为工具板
4、今晚的工作照,继续向着3mm的中心深度挺进。本着不急不躁,慢工出细活的原则,每加一次砂,磨过之后,全部用水清洗掉再加砂(PS:其实这也是正常磨镜的要求,只不过有时嫌麻烦就把这一步给省了)。目前粗磨使用的是80#碳化硅。
23:30分,今晚的磨镜工作结束,困了,就不测中心深度了.明天再测.
12.30日21:27分,刚刚测了一下主镜深度,中心深度已经有2.7~2.9mm,接近3mm了,超出了原定D210F1050的深度了,现在的的深度,更接近于F4.5,粗磨工作可以结束,转入细磨阶段了.
二、细磨阶段(正心,采用1/3~1/2的短磨程,长磨程磨中心,短磨程磨边.通常情况下,镜板离工具板边缘不需要绝对相等的距离,大致差不多即可.)
1、12.30日晚,开始细磨.由于在粗磨阶段使用的是弦动方式,故镜板与工具板并不吻合,细磨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镜板与工具板磨吻合,可以在一开始细磨时就吻合,也可控制在细磨结束后吻合,看自己如何操作了.另外,细磨时换砂的要求有三个:吻合度,砂眼,预定深度(即焦距),换下一号砂时,应严格遵守这三个要求.
12.31日晚,继续细磨,刚刚加了两次砂,第二次砂的时候,就推不动了...只好放水里泡着去了,跑来再发两张刚刚的镜片照片.面上的点线数字啥的,是我为了大致有数标的.呵呵.
2011.1.4日,今天又买了3种型号的碳化硅,120#,240#,600#,没买到320#与1200#的.个人感觉,沈阳本地生产的碳化硅质量要比南方一些厂子生产的好,碳化硅颗粒很亮,绿的很深,南方一些厂子生产的发白,不亮.
120#碳化硅特写
2011.1.5日晚,细磨工作继续
砂成浆,翻过来
镜板和工具板表面都有一层砂浆,必须要清洗下去才能再加砂,这样磨的效果才好
看看镜板和工具板现在的边缘厚度
今晚磨完后,再对比一下镜板和工具板的厚度
镜板和工具板正面对比
给镜面来个特写,现在砂面已经很均匀了~
2、2011.1.7日晚,换用240#碳化硅继续细磨.磨了三四道后,用灯光测试,发现焦距拉长了,请教了一下王师傅,换用1/2磨程继续磨.经过六道240#砂后,镜面已经变得非常光滑,镜板与工具板也非常吻合了.不过期间发生了次险情,把镜板拿起来看有没有大的砂眼时,手再次一滑,镜板边磕在了工具板上,吓出一身的汗,还好只是镜板边掉了个薄薄的小块,幸甚幸甚~~~
磨完7道砂后的镜面
3、2011.1.8日上午,结束240#砂的磨制,换用320#金刚砂,很遗憾,未能拍工作照等.磨镜时间,约为一小时到两小时,共更换了九道砂
4、2011.1.9日上午,开始换用600#碳化硅进行细磨,现在镜面已经变得非常光滑,细腻,光洁度比较不错,在换砂间隙,冲洗镜板和工具板时,把镜板从侧面推上工具板,没有气泡产生;从上面把镜板扣下去,有气泡,但把镜板和工具板立起来用手举着,气泡不移动,也不变形,说明镜板与工具板的吻合较好,镜面也是个标准的球面了.
600#磨完,镜面有水部分与无水部分对比
5、2011.1.9日晚,开始使用1400#碳化硅,磨的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砂太滑了!~!~
1400#碳化硅特写
磨时的工作照两张
磨完10道1400#之后,冲洗干净,晾干,把镜子放在有字的纸上
三、抛光
1、2011.1.16 下午,做了个纸箍,准备浇沥青模了.有了第一次浇沥青失败的教训,这一次,严格控制沥青的气泡了.如果熬沥青的过程中,始终有气泡,那么,必须得等气泡完全消失之后,才能浇模,而且,关火后,不能再搅拌沥青了.
2、2011.1.18晚,忙里偷闲,重新浇了下沥青,前天晚上浇的不吻合,只好再浇了一次,今晚浇的,勉强可以使用了.
昨晚重浇和刻槽的过程就没图了,上张今晚在热水里烫的图吧.
第二部分 (删掉,证明那是个失败的想法)
第三部分 底座镜座副镜支撑
底座镜座副镜支撑,选择了5MM厚的钢板,主要原因还是考虑搭配电木筒,因为电木筒的弹性大,期待使用钢制的副镜支撑和底座来充当镜筒的支撑环.另外,这两天顶着-20度的低温,跑了好几个地方,没找到合适的铝板,钢板还是今天才买到的,他娘的,三块245直径的圆钢板,才花了 我21元,打车倒花了我50元.....三块圆钢板,重量5公斤~~~不过不用担心,最终成品,重量估计最多1.5公斤...
粗略估计一下主镜OTA的重量:主镜1.7+镜筒1.8+底座镜座副镜支撑1.5+副镜座副镜0.2+调焦座0.5=5.7公斤
最终,重量应该可以控制在7公斤以内.怎么总感觉这重量控制还是失败了呢?
1、2011.1.16,三块钢板送去线切割了.19日大概可以完工.
2、2011.1.20,三块钢板切割完毕,拿回来了...
全家福
底座
主镜座
副镜支撑
连接块上到副镜支撑与底座
上到垃圾镜筒上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