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转帖] 欧洲望远镜拍摄迄今最清晰仙女座星系图像(炫酷组图)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1-7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天津市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2011年01月07日 08:16  2011年01月07日 08:16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7日消息,近期两架欧洲航天局下属的空间望远镜通力合作,获取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仙女座大星系(M31)各波段图像。赫歇尔空间望远镜拍摄了仙女座星系迄今最精细的红外波段图像,让科学家得以见到其中正在形成的恒星;而XMM-牛顿望远镜拍摄的X射线波段图像则展示了垂死的老年恒星发出的强烈X射线。
 
 在2010年的圣诞节,欧空局的赫歇尔和XMM-牛顿空间望远镜对距离银河系最近的大质量星系——M31仙女座星系进行了详细观测。这个星系和银河系非常相似,两者都含有上千亿颗恒星。而在此次拍摄的迄今最精细远红外图像上,科学家们知道仍然有大量的“婴儿”恒星正在诞生。
 
 赫歇尔空间望远镜在远红外波段非常敏感。它能穿透迷雾,看到一个个尘埃气体组成的“蚕茧”。这些尘埃云团正是恒星的初生之所。它们在其中逐渐累积物质,增加质量,并在可长达数亿年的过程中依靠引力进行着缓慢的成长。随着物质密度上升达到临界,这些初生的恒星将首次发出可见光。此后,恒星将冲破束缚自己的尘埃云团,成为我们能看得见的,发光(可见光)的恒星。
 
 很多星系都是漩涡状的,但是仙女座星系显得与众不同。因为它在距离核心约75000光年的地方有一个巨型的尘埃环。一些天文学家怀疑这个尘埃环可能形成于仙女座星系最近与另一个星系的相撞事件。此次最新的赫歇尔望远镜图像则揭示出更多细节,从中可以看到至少5条包含恒星新生区的尘埃环带。
 
 几乎与此同时,欧空局的XMM-牛顿望远镜拍摄了仙女座星系的X射线图像并在随后被叠加到了红外波段图像上。这是有趣的对照,因为赫歇尔望远镜的图像一般对应的是恒星的新生,而XMM-牛顿望远镜的图像对应的是恒星的死亡。
 
 XMM-牛顿望远镜的图像上可以见到这个星系中存在数百个X射线源,其中许多集中于星系核心位置,这一位置恒星密度较大。这些射线源中的一部分是恒星爆发之后抛出的高温冲击波和碎屑,另外一部分则来自垂死的双星系统。
 
 在第二种情景中,一对双星系统中的一颗成员星已经死亡,形成了白矮星或中子星。它的强大引力将从邻近的伴星身上夺取物质。当这一物质流进行传输时,物质被加热,从而发出强烈的X射线辐射。最终,它的伴星将被夺走大量的物质,质量大大下降;而那颗已经死亡的恒星却偷到了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包裹着这具死尸,它的质量增加,最后引发剧烈爆炸。
 
 红外线和X射线波段图像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是设在地面的望远镜所无法提供的,因为地球大气层会吸收红外线和X射线。在地面上能看到眨着眼睛的星星,这似乎很浪漫,但是它却损失了很多信息。可见光只能让我们看到青壮年的恒星,而红外线和X射线的图像则向我们呈现了恒星初生和濒死时的摸样。
 
 如果天文学家想要理解恒星的演化机制,我们就必须了解它整个的演化过程。这也就是赫歇尔和XMM-牛顿空间望远镜最大的价值所在。(晨风)




仙女座大星系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同样包含有数千亿颗恒星。总体而言,这几个波段的图像已经可以揭示出恒星完整的演化历程。


赫歇尔 望远镜拍摄的目标主要是温度较低的星际尘埃带,这是孕育新生恒星的温床;可见光波段看到的是成年恒星;而XMM-牛顿望远镜所拍摄的则是恒星垂死时的最后绚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1-7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电信
这是仙女座大星系迄今最清晰的远红外波段图像。由赫歇尔空间望远镜于2010年圣诞节期间拍摄。

图中有一个明显的尘埃环,这可能是一个小型星系核仙女座星系相撞的结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henix 发表于 2011-1-7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联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1-7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电信
是一张由XMM-牛顿望远镜于2010年圣诞节期间拍摄的X波段仙女座星系图像。

图中显示了该星系中的数百个X射线源,其中很多集中 于星系核心位置,那里的恒星密度最高。

这每一个X射线源都对应一个垂死的恒星系统。它可能是爆炸的恒星冲击波或碎屑,也可能是一对垂死的双星系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1-7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电信
 这是一张红外线波段和X射线波段图像的叠加合成图,一个对应恒星的初生,一个对应恒星的死亡。

这些信息非常宝贵,由于大气层的阻挡,地面的望远镜无法获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1-7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电信



    所以本座才没在咖啡屋里发。。。

至少在酷图版咱没落后哈~~~~

另外最后一图咱的尺寸也是独家最大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徐1982 发表于 2011-1-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葫芦岛市 电信
偶过来安慰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11-1-7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电信
哦,再次重申下哈,最后一图还是咱的尺寸最大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ibiru归来 发表于 2011-1-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联通
超美啊 也想在家里能观测到 呵呵 真是做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olarshen 发表于 2011-1-7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盐城市 中移铁通
超清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henix 发表于 2011-1-7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联通
回复 6# meteorobs


    嗯,这是升级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1-7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顶,好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自由飞人1 发表于 2011-1-7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南宁市 电信
好美啊,看来中国也要搞几个望远镜上去才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oxxiang 发表于 2011-1-7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IBM中国公司
好壮观啊,真的很神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overcarve 发表于 2011-1-7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漂泊的云 发表于 2011-1-7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很清晰!很漂亮!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ian 发表于 2011-1-8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联通
颜色不错,啥时候有机会过去玩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优雅人生 发表于 2011-1-8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海南省儋州市 电信
好美的图片,震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9688874156 发表于 2011-1-8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电信
感觉比地面拍摄的也没好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阿波罗神 发表于 2011-1-8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省上饶市 电信
麻油大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