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德国Wolfgang的干涉仪检测报告(一)
使用王师傅的主镜有好多个年头了,153,203,254都用过,王师傅忠实粉丝:)
王师傅主镜质量如何,本人其实最有说话的权利。
但作为王师傅主镜代理,就不是很合适王婆卖瓜了。呵呵
而且很多人需要的是一个量化的数字!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者“不好”回答得了的。
虽然说检测师Wolfgang不是什么大人物,也不是什么大机构,但我觉得比他检测镜子还专业,比他摸过镜子还多的人少之又少。
从德国邮回的镜子:
这次检测2个目的:
1.得到一个量化的数字
2.验证王师傅检验手段和设备的精确程度(本人觉得这个更重要)
一点背景知识:
关于衡量主镜精度的几个指标,给初学者简要介绍一下:
表面误差值(Surface PV):
PV很好理解,就是Peak to Valley,即波峰波谷的差值。如下图所示
大部分光学厂家都采用表面误差值(Surface PV)测量其产品,即镜面实际面型和参考面型的最大波峰波谷之差
王师傅主镜之前也是标注的表面误差(Surface PV)值。因为这是最直接,最易懂的指标。
这个对简单的,单个镜片的系统来说可以很好衡量他们的精度。
但望远镜系统往往不止一个面,或者不是一个透射面。
所以需要更加准确直接一点的衡量指标
波前误差值(Wavefront PV):
波前误差(WaveFront PV)指的是在最终成像面位置的误差值,而不是单个镜片表面误差值。举例:
拿折射APO来说,3片玻璃是一个整体,互相搭配实现最佳组合最终得出一个波前误差(WaveFront PV)值。
3片玻璃6个面,如果直接给出6个面的表面误差(Surface PV),会让人有点不知所云的。
拿牛反镜面来说,就简单多了,因为只有一个面,但是是90度反射面,波前误差(WaveFront PV)就是表面误差的2倍(Surface PV)。
如下图所示:波前误差(WaveFront PV) 1/4λ 相当于 表面 误差(Surface PV) 1/8λ
波前误差(WaveFront PV)就是最佳衡量望远镜精度的指标了吗?显然不是
考虑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很好的镜面,但在某处有个小气泡,这个气泡可能深1mm,这个误差值用PV来衡量就不得了了!
光波拿绿色来说550nm,那么这个气泡就深将近2000个波长,那么这个镜面的PV=2000λ,超级恐怖吧!
但这个PV=2000λ的镜子会很糟糕吗?实际观测说不定比PV=1/10λ的还要强!因为局部对整体影响有限!
于是又冒出了下面这个概念:
RMS值(Root Mean Square):
也就是误差的均方根值。相当于在PV的基础上做了平均,这样就更能反映面型的真实效果。
PV和RMS对比的一个简单的图示,曲线为实际面型,实线为参考面型,虚线为RMS值:
所以波前RMS值(WaveFront RMS),应该说是比较合适的衡量指标了。但有它还不够直接!
斯特尔律(Strehl Ratio)
因为望远镜最终都是用来看星的,所以最终成像星点的艾利斑(Airy Disk)来衡量才是王道!
而斯特尔律说的正是最终艾利斑的能量分布!
所以Strehl率和波前(Wave Front)RMS应该说是可以划等号的。
下图是理想的艾利斑(Airy Disk)图
理想主镜的Strehl率=1,下图红线部分就是有误差主镜的星点能量分布图。
SR的高度就是Strehl率。
究竟一个什么样的主镜才算一个合格的主镜?
根据雷恩判据(Rayleigh Tolerance), 波前误差(WaveFront PV) < 1/4λ 才算达到衍射极限(Diffraction Limited).
对牛反镜片来说, 相当于要求 表面误差(Surface PV) < 1/8λ 才算合格的镜片。
王师傅主镜过去标称精度优于表面误差(Surface PV) 1/10λ ,其实也就刚刚过了合格线而已。
不过话要说回来,国内又有多少厂家生产的牛反能真正算是合格品呢? 呵呵
这也算是国内使用牛反的同好少之又少的一大原因吧!
借用人家一个表:
Commonly Encountered Wavefront Relationships |
P-V
Fraction | P-V
Decimal | Marechal
RMS* | Strehl
Ratio | Comments |
1/3 | .333 | .094 | .71 | |
1/4 | .250 | .071 | .82 | Rayleigh Limit |
1/5 | .200 | .057 | .88 | |
1/6 | .167 | .047 | .92 | Good |
1/7 | .143 | .041 | .94 | Very Good |
1/8 | .125 | .036 | .95 | Excellent |
1/9 | .111 | .032 | .960 (.96) | Excellent |
1/10 | .100 | .028 | .969 (.97) | Excellent |
1/11 | .091 | .026 | .974 | |
1/12 | .083 | .024 | .978 | |
但考虑到现在PV值衡量主镜精度是有点Out了,所以用Strehl率最后总结一下。
Strehl > 82% 一个合格镜片(恭喜,能得到一个合格的牛反镜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Strehl > 90% 一个不错的镜片(恭喜,这样的镜片在98%的天气下会和完美镜片观测效果一样好)
Strehl > 95% 一个很优秀的镜片(几乎是完美镜片,但还需要好天气来支持,勤观测,肯定有惊人表现力的那一刻)
正文:
这次寄的是从仓库里头比较好的203镜片里头随机挑选的一个,应该说代表王师傅的中上水平了
下文尽量以Wolfgang的邮件原文来组织,括号内为本人注释:
I test mirrors in three setups, a) Radius of curvature, b) Kompensation and c) Autokollimation.
The best one ist c) Autokollimation. See here: http://www.astro-foren.de/showthread.php?p=33294#post33294
我采用3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来检测主镜:a)曲率半径处检测 b)补偿检测 c)自准直检测。其中自准直检测是最精确的
(王师傅现在也是使用自准备检测结合刀口仪来检测主镜。)
1.Setup compensation 补偿检测
通过ZEMAX计算,用本方法能检测斯特尔律0.999845的主镜
搭建起来后的检测装置
In this case the compensation lens introduce astigm
干涉仪检测结果:补偿镜可能会引入象散,所以测试结果里去掉了这一项。
(超级恐怖!球差1/54λ!斯特尔律99.9%! 刀口仪究竟能检测到多高精度的镜子?恐怕还真没有答案!)
如果算上象散(这个象散是不是主镜的引起的,还得看后面的曲率半径检测结果,不管怎么说, 0.967的斯特尔律也不得了啦!)
刀口图
光栅图
Lyot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
人工星点图:800倍
2. Setup autocollimation(自准直检测)
Flat mirror introduce astigmatismus, so I subtract astigmatism
自准直用的平面镜可能会引入象散,所以这里去掉了象散
(和补偿检测的结果差不多,还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Some notes to the smoothness:
下面这些图可以看主镜表面的光滑度:
(自准直检测,误差会翻倍,所以是用来检测主镜精度,光滑度的非常严格的方法)
刀口图
光栅图
Lyot 还是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哪位高人可以帮忙解释一下
3. Radius of curvature(曲率半径处检测)
test for rest astigmatism: It's no significant astigm, no more than PV L/4 or less.
剩余象散测试:没有大的象散,应该不超过1/4PV,或者可能更小
(曲率半径处检测,因为没有引入任何其他的辅助或者补偿设备,所以用来检测象散.
象散可以说是刀口仪的弱项,所以主镜有象散还是可能的,这个也是以后王师傅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So the Strehl value is {0.999 > Strehl > 0.967}
所以最终的斯特尔律应该是 大于0.967 小于0.999
For all this should be a high quality small mirror.
整体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高质量的小镜子。
结束语
其实本人对光学检测不在行,粗略对Wolfgang的检测结果做了翻译和解释,不准确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
Wolfgang真可以说阅镜无数,但交流下来感觉为人还是非常谦逊,是个不错的德国老头:)
这次检测本人觉得很有价值,充分验证了王师傅的设备和检测手段,也提醒了刀口仪在检测过程中的不足。
只是可惜镜子小了点,不能太说明王师傅水平。
针对这点不足王师傅亲自准备了一个10“的主镜,不说代表王师傅顶级水平也算得上等水平了
再次寄往德国检测,结果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敬请关注:
《来自德国Wolfgang的干涉仪检测报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