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8 09:00:00 来源: 南京日报(南京) “日本福岛核电站采用的发电技术是核裂变,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一旦控制不好发生爆炸,就会产生核泄漏。因此,世界上核电发展的前沿课题是激光可控核聚变。”昨天,南京英田光学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子元告诉记者,激光可控核聚变目前是国际上公认的新核能发展方向,美国能源法案要求到2015年全美核电站都要采用激光可控核聚变技术。 然而,高精度、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加工,是激光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瓶颈。“凭借我们拥有中国第一流的技术团队,公司攻克了这一瓶颈,并和相关部门合作,开发出具有国内最高水平的第三代天地通信技术激光通讯,成功越过大功率微波这一第二代天地通信技术,和美国在第三代通信技术上并驾齐驱。”周子元说。 研发出激光可控核聚变光学元件 2003年成立、现在迁到栖霞区金港科技创业中心的英田公司创始人、总工程师、名誉董事长周必方,原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主任、研究员。天文技术与方法学科带头人之一,也是我国发展天文光干涉技术创始人之一。公司成立后,以精密仪器总体与光学系统设计为龙头,逐渐成长为一家集精密光学加工、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一体化的高科技公司。 “目前,公司拥有2位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的专家,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5人,还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共建研究生工作站,专业技术方面涵盖光学、精密机械结构设计、电子控制、计算机技术等几大领域。”凭借这支强大的技术团队,公司开始从事光学前沿技术的研究。“现在,美国在激光可控核聚变方面已经建成了国家点火装置,完成了初步点火试验,中国也在研究。”周子元说,核聚变发电采用的是氢弹原理。常规意义上的核聚变,要采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引发核聚变,容易在核裂变过程中产生问题。而激光可控核聚变是用激光激发的能量引发核聚变。“海水中拥有大量的氢的同位素氘、氚,一旦激光可控核聚变成功了,不但可以彻底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而且成本低,还能避免核裂变带来的相关风险。” 在激光可控核聚变方面,主要的技术瓶颈是高精度、大口径的光学元件的加工。“打个比方,光学元件在激光可控核聚变的地位,相当于太阳能发电中的多晶硅。因为激光器产生的激光,必须通过光学元件的修正、瞄准等才能命中靶心。美国试验可以引发核聚变的激光,要192道光束。”周子元表示,经过公司技术团队多年的研发,目前英田研发生产的大口径球面、平面和非球面等光学元件以及用于某型号产品新一代平显检测设备,代表着中国的最高水平,并成功地研发出激光可控核聚变光学元件。 英田光学助推我国激光通信进入国际前列 据介绍,英田公司研发出的激光可控核聚变光学元件,不但让我国赶上国际新核能发展道路成为可能,还让我国跨过大功率微波这一第二代天地通信技术,迎头赶上第三代天地通信技术激光通信。 “将卫星成像传输到地面,国际上目前通用的技术是大功率微波通信,正在研究的前沿技术是激光通信。而我国在大功率微波发生器的技术没有解决,就开始跨代研究,直接研发激光通信产品。”周子元说,英田有幸参与我国激光通信地面终端的研究,其研发的产品星地间激光通信地面终端,目前已经通过验收,和美国的差距非常小,一下子进入国际前列。公司还研发出地面点对点激光通信终端,可以作为光纤、光缆传输的补充,解决一些地面通信难题。 与此同时,公司研发出用于光能物理的汤姆逊散射诊断信号采集系统,用于装校调整光学仪器的折射式平行光管、反射式平行光管。 “在这些方面,公司几乎没什么竞争对手。希望通过10-20年的努力,英田能成长为为中国制造争光的光学企业。”周子元说。 本报记者 宋广玉 本报通讯员 陈宁 洪立军 创新人才在栖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