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Orion23rdy 于 2012-6-17 13:45 编辑
相比起半个月前的厦门逐日之旅,此次金星凌日不论从前期准备、转移到观测地,到观测过程,再到后期处理,都可谓颇为曲折。 众所周知,金星凌日有着8年、121.5年、8年、105.5年的周期,上一次金星凌日发生在2004年6月8日,而下一次则要发生在2117年12月11日,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当代人都很难有机会再见到下一次金星凌日,所以今年6月6日的金星凌日几乎成了这一天象留给当代人的“绝唱”。2004年金星凌日时,我还是一名高中生,虽然顺利观测到了这一天象,却没能留下任何影像资料,所以自然不愿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 每次出现重大天象,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天气问题,6月的天气变化多端,时而会受到台风的影响,更是会频繁出现短时间的强对流天气,金星凌日前一周开始,每天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刷新天气预报,然而此时的天气形势却让全国各地天文爱好者不知所措,晴天钟、天气在线、accuweather、中国天气网等常用的天气预报网站给出的预报各不相同,对我来说如果天气条件允许,留守威海天文台自然是最佳的选择,设备及后勤保障都不会担心,其次是选择回到沈阳,同老皮会合,也不用背着沉重的设备跑路,为防万一,哈尔滨、长春、西安、烟台、北京等地也都作为备选观测地。 金星凌日前3天,众多消息开始指向烟台、威海地区,先是Neptune、DC、幽灵等人计划驱车前来,我们开始每天校对天气预报与实际天气,之后陈韬打电话与我联系,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计划在威海天文台进行金星凌日视频直播,这期间我也在不断同老皮联系,获取第一手的气象信息。 6月5日,绝大多数天文爱好者已经踏上征程,而我却迟迟还没有动身,此时已经基本可以确定在留守威海和杀回沈阳之前选择了,从早晨到中午,电脑上开着各大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的网站在不停的刷新,下午2点,老皮打来电话,传来了最新的气象会商结果,预报显示威海地区问题不大,沈阳的天气要比威海好些,到了最后决定的时刻了,我一心想留在威海白光和Hα双管齐下,即便最后掷硬币是回沈阳,还是“一意孤行”的决定留守威海,此时我已经整整24小时没吃饭了,为了保持精力充沛,决定下山吃饭,2个小时后,下午4点当我再返回天文台的时候,却发现一大块云气势汹汹的向威海地区杀来,形势紧急,立即决定转移到沈阳,烟台机场最后一班前往沈阳的飞机是下午5点20分,无论如何也已经赶不上了,万般无奈之下决定冒险从北京转机,乘坐晚上8点15分的飞机前往北京,再转乘晚上10点25的飞机到沈阳,中间只有1个小时时间,时间紧迫,每一分钟都已经耽误不起,一路飞奔到山下,只随身携带了相机和一支80ED望远镜以防万一,前往烟台机场的路上就在不断的祈祷,第一班飞机一定要正点,第二班飞机稍微晚点些。事实证明,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事与愿违,飞往北京的飞机晚点半个小时,而且降落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而飞往沈阳的飞机在首都机场T2航站楼出发,到达北京之后已经没有任何交通方式可以赶在凌始之前抵达沈阳,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确保金星凌日后半程,最终只能决定乘坐第二天早晨7点10分的飞机,8点20分抵达沈阳。 在北京熬过了难眠的一晚,此时心中最后悔的就是没有相信一位来自气象局朋友对当地天气的预报。早晨早早赶到首都机场准备登机,打电话给老皮,安排好了观测策略,前期的照片只能让他帮助拍摄了,观测助手终于也有了一名“观测助手”,透过候机大厅的玻璃,可以看到太阳在一层“巴德云”后面时隐时现,虽然很朦胧,但却也看得出日面的形状,随身携带的观测设备此时起到了作用,在候机大厅里架起设备准备拍摄凌始过程,早晨的首都机场来往人员还是很多的,我这一“怪异”的行为很快引得了大家的围观,在登机之前抢拍了这张凌始的图片。 一路上飞机始终在云层上飞行,不知道有多少在下面观测的同好要骂街了,进入到辽宁省境内,云开始散去,飞机抵达沈阳上空时已经是晴空万里了,难得飞机竟然提前降落在沈阳桃仙机场,老皮开车来接机,8点30分就抵达了位于沈阳市气象局楼顶的观测地,来不及休息和吃饭,检查了一下设备情况,确认了望远镜的焦点并调整了曝光时间,因为天气情况良好,设备也是自动拍摄,此时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回到屋子里上网看了一下各地的天气情况,从视频直播看,威海始终被一层薄云笼罩,如此看来也不枉费折腾这么一大趟,因为凌始阶段已经过去,离凌终还有很长时间,反倒觉得这个过程有些漫长,吃过午饭,准备开始连拍凌终过程,此时天上飘过一丝薄云,使凌终过程的曝光需要不断调整,但终归整个过程也都拍到了。 回家之后整理照片,一共拍摄了588张RAW文件,经过一些筛选之后剩余521张可用,图像的后期处理成了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首先要对每一张RAW文件进行处理,强化太阳黑子和金星,提高细节,之后要将这521张图片进行手动对齐,因为整个金星凌日过程长达6个多小时,太阳黑子在日面是有明显的移动的,没办法以黑子为参考点进行对齐,只能在Photoshop里叠加521个图层分别对齐,这个工作量非常大,而且会占用大量的电脑资源,因为不能1天之内完工,为了保存图层信息需要保存PSD文件,而Photoshop对保存的文件大小有限制,所以最后一次保存的PSD文件已经达到1.9G,并且占用掉了10几个G的缓存盘空间,就在我辛辛苦苦对齐7天,觉得已经大功告成的时候,却发现因为中间的一个疏忽,导致整个过程对齐失败,此时电脑负荷极大,运转速度极慢,已经没办法再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只能把一切工作从头来做,那一刻真的是欲哭无泪的感觉。终于在金星凌日结束后第10天,所有的工作都结束了,也最终有了这张金星凌日串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金星凌日结束后,网络上掀起了一次对黑滴效应的大讨论,很多同好并没有拍摄到黑滴效应,而我在图像后期处理的过程中也仔细检查了凌始和凌终的照片,确认没有拍摄到黑滴效应。最终大家认为,黑滴效应源自于肉眼观测及光学设备的误差,并很大程度上受大气影响,而拍摄过程中曝光时间的长短也会对是否能拍摄到黑滴效应产生影响,略过曝的图像更容易产生黑滴效应,至于黑滴效应到底是否存在,哪些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或许只有等到105年之后的2117年金星凌日才会有个完美的解释了。
总结此次金星凌日,完美之中也带着很多的遗憾,一来我过分相信自己对天气的预测,没能在第一时间赶回沈阳。二来因为临时赶路,很多大型的设备没法携带,没能拍摄到Hα波段的金星凌日图像,也没有拍摄到金星大气的光环。而凌终阶段天上的一丝云也另这次金星凌日多了那么一点点不完美。但总体来说,整个金星凌日的绝大部分过程还是很完美的,为了这样一次天象费尽周折回到沈阳也是值得的,也要特别感谢老皮给予了气象支持和设备保证。 还有一点点小遗憾就是没能陪某个人一起观测这次金星凌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每天都突飞猛进,谁也没法预料到105年之后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如果有幸我们还能等到下次金星凌日,我愿立此世纪之约,相约105年之后带你看下次金星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