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木星与木卫三

[复制链接]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2-12-10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木星冲日刚刚过去,在这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内都是木星的最佳观测期。木星冲日并非罕见天象,每隔1年零34天就会发生一次。因此我们每年都会有一个木星的最佳观测期。在此期间,我们只需要一支小型的天文望远镜就可以观测到木星表面的云带。这是昨夜观测的木星和木卫三“加尼美得”(Ganymede)。掩食在即!
    观测木星需要好的视宁度,否则两焦点都找不到。还好昨晚的视宁度在7/10-8/10左右,在大倍率下图像比较稳定。
    拍摄器材见图中说明
2012jupiterx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牧夫币 +10 收起 理由
steveyzh + 10 原创内容,V5

查看全部评分

lovez3 发表于 2012-12-10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移动
顶起。好。坐大宝的沙发。楼主的76牛让小弟的114牛很汗颜,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aoxing168 发表于 2012-12-10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阿里云BGP数据中心
我去。76牛都拍这样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andii 发表于 2012-12-10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Hknet公司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2-12-10 09:16 编辑

这是加了3X的木星,怎么看视宁度是7-8/10的, 是不是以星点测试那个哎非图为参照标准?
发张最好的单张来看下好吗 ?

最近也在专注打木星,一时间变数蛮多,怀疑地板在震动。

点评

这是目镜投影拍摄的,拍摄方式为AVI视频。视宁度可以参照星点测试那个图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09:15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2-12-10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这是目镜投影拍摄的,拍摄方式为AVI视频。视宁度可以参照星点测试那个图片。

点评

那真的是很奇怪,目镜的以前我也试了倆三次了,根本都出不了细节,只能三条纹,别说目镜的就连巴罗也出不了细节,我还是150牛反的。倆部相机philipes 700nc 和DSI 分别都试了也都一样。这实在是太奇怪,让我无法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09:23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q仰望星空 发表于 2012-12-10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丽水 电信
很清晰!色彩好漂亮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andii 发表于 2012-12-10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Hknet公司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2-12-10 09:15
这是目镜投影拍摄的,拍摄方式为AVI视频。视宁度可以参照星点测试那个图片。
...



那真的是很奇怪,目镜的以前我也试了倆三次了,根本都出不了细节,只能三条纹,别说目镜的就连巴罗也出不了细节,我还是150牛反的。倆部相机philipes 700nc 和DSI 分别都试了也都一样。这实在是太奇怪,让我无法理解 !

点评

不奇怪,你的150牛反应该是球面吧,焦比F5-F6.5吧。这款镜子的精度实际上远远达不到我现在用的76mmF12的球面牛反。再考虑视宁度的因素,这个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09:29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2-12-1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mandii 发表于 2012-12-10 09:23
那真的是很奇怪,目镜的以前我也试了倆三次了,根本都出不了细节,只能三条纹,别说目镜的就连巴罗也出 ...

不奇怪,你的150牛反应该是球面吧,焦比F5-F6.5吧。这款镜子的精度实际上远远达不到我现在用的76mmF12的球面牛反。再考虑视宁度的因素,这个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点评

我的是ORION 150750牛反,原装的是抛物线镜片,虽然是二手进入,但不可能换了别的镜片。我以前稍为看过那镜片也貌似抛物镜来的,不可能是球镜。我在网上看到不小的人都能用150牛反出到细节,那你觉得我这样的一支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09:48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mandii 发表于 2012-12-10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Hknet公司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2-12-10 09:29
不奇怪,你的150牛反应该是球面吧,焦比F5-F6.5吧。这款镜子的精度实际上远远达不到我现在用的76mmF12的 ...

我的是ORION 150750牛反,原装的是抛物线镜片,虽然是二手进入,但不可能换了别的镜片。我以前稍为看过那镜片也貌似抛物镜来的,不可能是球镜。我在网上看到不小的人都能用150牛反出到细节,那你觉得我这样的一支牛反按常理能不能出到细节呢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ill44026 发表于 2012-12-10 09: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移动
韦国老师的76牛反一直稳定输出,我的150牛反表示有鸭梨,最近一直研究行星拍摄,学习中~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2-12-10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哦哦,150F5抛物面牛反。理论上说应该可以出道不错的效果。不过这里有几个问题,一是光轴是否准确。F5的牛反对于光轴的偏离比较敏感,一点偏差都会使成像严重劣化;其次要使用光学性能优良的巴罗镜,毕竟750mm焦距还是太短了;三要选择适合的天气来观测,视宁度好的的天气并不多。

点评

目前还是单反行星派,星野兼行星摄影两用,想着先挖掘一下单反和小黑的潜能,然后再考虑入手摄像头。。想问什么时候韦国老师能出一个行星拍摄的教程让我们学习一下,现在一直探索中很迷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17:32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苏州振旺光电 发表于 2012-12-10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电信
大宝的76900牛起码10年了吧 每当这个季节出来闪耀一次
很好的说明了牛反还是蛮经用的

点评

到明年就整整10年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10:05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2-12-10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苏州振旺光电 发表于 2012-12-10 10:02
大宝的76900牛起码10年了吧 每当这个季节出来闪耀一次
很好的说明了牛反还是蛮经用的  ...

到明年就整整10年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名无敌 发表于 2012-12-10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un1990 发表于 2012-12-10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无名无敌 发表于 2012-12-10 10:37
最近一直在追求打大红斑,本来打不出大红斑都不想说话的了,可看到76牛反这样的效果还是不得不惊叹一声。是 ...

  北方地区视宁度优良率实在太低,今年9月-11月上旬,拍了10几次,没有1次视宁度是优于5/10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梅西也天体 发表于 2012-12-10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移动
韦老师的76900又出新作品了。每次看到廉价器材拍出的照片都特别激动,让只能买得起廉价镜子的我又充满信心。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ill44026 发表于 2012-12-10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教育网/华南理工大学教育网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2-12-10 09:53
哦哦,150F5抛物面牛反。理论上说应该可以出道不错的效果。不过这里有几个问题,一是光轴是否准确。F5的牛 ...

目前还是单反行星派,星野兼行星摄影两用,想着先挖掘一下单反和小黑的潜能,然后再考虑入手摄像头。。想问什么时候韦国老师能出一个行星拍摄的教程让我们学习一下,现在一直探索中很迷茫~

点评

哦。。。。。。这个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吧。你会觉得哪些方面比较迷茫呢?基本上先把器材调整到最佳状态,对准目标,开启跟踪。然后就是仔细地调焦。只有焦点准确了,后面的拍摄工作才有意义。然后就是拍摄一小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17:51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hbb 发表于 2012-12-1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联通
细节真丰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2-12-10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bill44026 发表于 2012-12-10 17:32
目前还是单反行星派,星野兼行星摄影两用,想着先挖掘一下单反和小黑的潜能,然后再考虑入手摄像头。。想 ...

哦。。。。。。这个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吧。你会觉得哪些方面比较迷茫呢?基本上先把器材调整到最佳状态,对准目标,开启跟踪。然后就是仔细地调焦。只有焦点准确了,后面的拍摄工作才有意义。然后就是拍摄一小段视频,放进软件中叠加处理就是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ill44026 发表于 2012-12-10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教育网/华南理工大学教育网
主要是后期处理方面怎样能够把行星的细节压榨出来,有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方法呢?

点评

细节主要是靠前期拍摄来获得,良好的视宁度、精准的对焦。。。这些是细节的保证。后期能够做的的确不多,一搬也只是利用叠加软件中的精细锐化来处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23:25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11 13:37 , Processed in 0.23053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