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新帖

0

收听

19

听众

2375

主题
发表于 2013-1-31 16:32 | 查看: 7837| 回复: 22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3-1-31 17:09 编辑

QQ截图20130131161050.jpg

QQ截图20130131161059.jpg

exoplanetplot.png

exoplanetplot(1).png


OGLE-2012-BLG-0026L系统2012年发现,这两颗行星的质量和两倍的海王星和两倍的土星相当,
b行星质量是木星的0.11倍,而c行星质量则大约是木星的0.68倍,当然密度会有所差别。
轨道位置相当于太阳系的小行星带附近,由于母恒星是个红矮星,距离我们13300光年,相当的远。
所以温度处境应该和太阳系的土星区域差不多。


这是第二次通过微引力透镜法发现的多行星系统,第一个是OGLE-06-109L b和c。
QQ截图20130131163713.jpg

QQ截图20130131163732.jpg

exoplanetplot(2).png

exoplanetplot(1).png
QQ截图20130131163658.jpg

news0208.jpg

OGLE-2006-BLG-109L系统2008年发现,距离地球比较远4920光年,位于人马座。
这两颗行星与母恒星之间的距离和大小与太阳系的木星与土星非常相似,轨道处于1:2共振模式。
b行星质量是木星的0.727倍,而c行星质量则大约是木星的0.271倍,
但是母恒星却是个红矮星
两者的质量比例、距离比例和表面温度相当于木星和土星,但是轨道偏心率不得而知,
和之前发现的大熊座47(天牢三)的行星系统也有类似之处。


微引力透镜法是一个系外行星发现的一个重要手段,
目前通过该方法已经发现了18个系外行星,少于直接成像法,和脉冲星计时法差不多。
微引力透镜法发现系外行星目前主要有两个组织实施观测并分析——OGLE和MOA。
每次微引力透镜事件几乎还同时被其他的相似机构发现,大家观测的区域都差不多集中在银心附近,

微引力透镜法最初被设计用来发现棕矮星和流浪行星的,目前在有恒星的行星发现上也能做出不少贡献。
OGLE(Optical Gravitational Lensing Experiment)是波兰华沙大学的一个项目,
目前宣称发现了14个系外行星,被确认公布的有8个,1和与MOA联合发现。
QQ截图20130131162613.jpg
OGLE使用华沙大学在智利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的一台望远镜
QQ截图20130131162552.jpg
OGLE的观测天区,在人马座、船底座、天蝎座区域,银河系中心方向上的恒星密集区

MOA(Microlensing Observations in Astrophysics)是日本和新西兰的一个合作项目,
观测地点在新西兰约翰山大学天文台,
目前已经独立发现9个系外行星,还有1个与OGLE联合发现。

QQ截图20130131162447.jpg
MOA使用的望远镜,看来不是太先进啊,先进的都用多普勒分辨仪了,
总之,微引力透镜法还是不太快捷,是个苦力活,但是还能有点收获,
只有中小天文台在做这块,效率甚至不如寻找热木星的WASP和HAT-P。
欧美大天文台的都在径向速度法、凌星法、甚至直接成像法上做文章。





发表于 2013-1-31 18:16 来自: 上海市虹口区 电信

回帖奖励 +5 牧夫币

顶啊 不容易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18:42 来自: 河南省濮阳市 中原油田通信公司

回帖奖励 +5 牧夫币

大家伙,看着汗毛竖起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18:48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联通

回帖奖励 +5 牧夫币

好资料,不错!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19:24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电信

回帖奖励 +5 牧夫币

这望远镜对我们来说很是要高端很多的。。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20:10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电信

回帖奖励 +5 牧夫币

覆盖区域在人马座和船底座 不错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20:27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电信

回帖奖励 +5 牧夫币

连波兰都在智利建有天文台,唉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20:38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电信

回帖奖励 +5 牧夫币

你好,请问什么是微引力透镜法?以前听说过“微引力透镜”这个词;但是我对这方面知识是0;请教谢谢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21:53 来自: 广东省茂名市 电信

回帖奖励 +5 牧夫币

那望远镜....好霸气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22:24 来自: 河南省新乡市 电信

回帖奖励 +5 牧夫币

好消息。不过这方面知识欠缺,去搜索了下,贴两个链接方便后面观众

微引力透镜与系外行星搜索
http://bzhang.lamost.org/website/archives/microlensing_exoplanet/

维基百科:太阳系外行星及发现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 ... read&tid=245094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1 22:49 来自: 河南省新乡市 电信

哈哈。我也是有疑问去搜了下。看我下面的回复:

“好消息。不过这方面知识欠缺,去搜索了下,贴两个链接方便后面观众

微引力透镜与系外行星搜索
http://bzhang.lamost.org/website/archives/microlensing_exoplanet/

维基百科:太阳系外行星及发现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 ... read&tid=245094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 00:57 来自: 云南省昭通市 电信

回帖奖励 +5 牧夫币

这个望远镜看起来挺别致的!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 08:31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电信
微重力透镜是要不断地观测比较,发现恒星的突然增亮。这种增亮持续的时间很短,与耀斑爆发可以区分的。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 06:21 来自: 上海市长宁区 /普陀区电信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3-2-1 08:31
微重力透镜是要不断地观测比较,发现恒星的突然增亮。这种增亮持续的时间很短,与耀斑爆发可以区分的。 ...

但缺乏重复性,特别是距离很远的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 11:58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gliese581 发表于 2013-2-2 06:21
但缺乏重复性,特别是距离很远的

实际上目前所有的微引力透镜观测设备都对准银心附近天区,因为那里发现的概率大。

如果有设备对准大麦云的恒星密集区,我想是可以发现另一个星系的系外行星的,
这将更有力的证明系外行星普遍存在的真理!可以没有人这么做。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 12:17 来自: 上海市长宁区 /普陀区电信
sonic5188 发表于 2013-2-2 11:58
实际上目前所有的微引力透镜观测设备都对准银心附近天区,因为那里发现的概率大。

如果有设备对准大麦云 ...

不是有个类星体行星的报告,但是因为距离太远,不可重复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 12:56 来自: 新疆乌鲁木齐市 新疆师范大学
sonic5188 发表于 2013-2-2 11:58
实际上目前所有的微引力透镜观测设备都对准银心附近天区,因为那里发现的概率大。

如果有设备对准大麦云 ...

目前已有发现银河系外行星的实例了?如果有那将是重大的突破,有助于了解行星的普遍特性和确定我们的未来如何发展。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 19:15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电信
sonic5188 发表于 2013-2-2 11:58
实际上目前所有的微引力透镜观测设备都对准银心附近天区,因为那里发现的概率大。

如果有设备对准大麦云 ...

我觉得其他星系存在系外行星是必然的吧,证不证实好像意义不大。。。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 20:43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电信
Mikhail 发表于 2013-1-31 22:49
哈哈。我也是有疑问去搜了下。看我下面的回复:

“好消息。不过这方面知识欠缺,去搜索了下,贴两个链接 ...

感谢你的连接回复,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 21:22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 电信
xphh 发表于 2013-2-2 19:15
我觉得其他星系存在系外行星是必然的吧,证不证实好像意义不大。。。

目前是没啥必要,现在研究重点是行星在星系里有多普遍吧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APP下載|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9-21 08:54 , Processed in 0.04542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