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云缝中抢拍的太阳

[复制链接]
wnm 发表于 2004-8-23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MB115+PL30+NIKON995+5.0巴德膜,PS对比度+锐化。
ufo 发表于 2004-8-23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小黑子也清晰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福建ltycho 发表于 2004-8-24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三明 电信
锐化有些过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福建ltycho 发表于 2004-8-24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三明 电信
米粒组织的是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玄天凌龙 发表于 2004-8-24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大庆 联通
不错~挺好!!!俺喜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ah! 发表于 2004-8-25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最初由 福建ltycho 发表
[B]米粒组织的是
未必...有時噪訊在氣溫高時,是可以蓋過反差低的訊號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nm 发表于 2004-8-25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最初由 Wah! 发表
[B]未必...有時噪訊在氣溫高時,是可以蓋過反差低的訊號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未处理的原始图片局部--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调整对比度后的图片局部--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USM锐化后的图片局部--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USM锐化过度的图片局部--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995曝光60秒产生的热噪点--E。

请教WAH!先生,两张太阳照片的曝光速度均为1/500秒,您所说的噪讯如果是指CCD由于温度升高而产生的,那么,噪讯应该表现为E图上的情况。这在A、B上是没有的。如果是锐化产生的噪点,您可以对比C图和锐化过度的D图,说明C图上也没有锐化产生的噪点。米粒组织在未锐化的B图上已经清晰可见了,那么您说的噪讯是指哪种呢?不太明白,请指教。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ah! 发表于 2004-8-25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60秒產生的熱噪點是長時間曝光才會出現的,透過疊加亦不會減少.
但短時間曝光,亦會有白噪訊(white noise), 這種噪訊是隨機出現,疊加後會減少的.

可以做兩個簡單實驗去看看這些是米粒組織,還是噪訊:
1. 短時間內拍兩張對好焦的太陽,處理後比較上面的米粒組織是否一一對應.
2. 同一套器材在失焦之下再拍一張太陽,以相同的處理,看看米粒組織是否亦仍清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nm 发表于 2004-8-25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最初由 Wah! 发表
[B]60秒產生的熱噪點是長時間曝光才會出現的,透過疊加亦不會減少.
但短時間曝光,亦會有白噪訊(white noise), 這種噪訊是隨機出現,疊加後會減少的.

可以做兩個簡單實驗去看看這些是米粒組織,還是噪訊:
1. 短時間內?..


您说的实验暂时无法去做,也未查到白噪訊(white noise)的确切定义,我想和您从CCD噪点产生的源头探讨一下。
CCD的噪点无非来自本身温度升高和外部电磁干扰,这样产生的噪点在CCD上是均匀分布的,也就是说整个画面都分布着噪点。这些噪点通过增强对比度和亮度是可以调出来的,尤其在黑暗的部分会有明显白色噪点出现,但是上面图片中的黑暗部分经过处理后并未出现任何白色噪点,而长曝光的照片略微增加对比度和亮度就会看到明显的噪点,这说明噪点对1/500秒曝光的画面影响是微不足道的。您所说的白噪讯在全黑的照片中会以什么方式出现,请再说明。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ah! 发表于 2004-8-25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對於理論,我只懂得皮毛...
以下這個網頁解釋得比我好得多.
http://www.mssl.ucl.ac.uk/www_de ... ry/darkcurrent.html

由於噪訊的關係,單張處理的相片(例如土星,木星)會充滿噪訊.所以我們才需要疊加相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nm 发表于 2004-8-25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文章好象讲的是CCD噪点产生的原理。
我们平时用到叠加照片的情形,一般有几种,
一是在长时间曝光或高ISO的情况下拍深空,以消除长时间曝光或高ISO产生的噪点;
二是用摄像头拍行星、月球局部、太阳黑子时的叠加,摄像头电路简单,CCD噪声很大,叠加可以消除这种噪声,还可以消除大气扰动的影响。
至于用数码相机在天气不错、对焦准确、倍数不高的情况下,拍高亮度的日面月面,应该没有叠加的必要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福建ltycho 发表于 2004-8-25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三明 电信
作者照片的曝光时间分别是1/484.9s和1/471.6s,ISO都是100。对于这样的值,噪点应该不会多。建议用50的ISO再试试~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ah! 发表于 2004-8-25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我們為什么要留意噪訊? 原因是希望能把噪訊減少,以增加訊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對於亮度高,反差大的物體, 例如月亮明暗面,或者太陽表面的黑子,即使單張照片都可以逹到高訊噪比.
但對於亮度低(例如土星,木星),或者反差低(太陽米粒組織)等,訊噪比可能低至噪訊不能被忽略.利用數碼處理,例如unsharp mask, sharpen, contrast都會把這些本來不太明顯的噪訊放大.

以下圖片是用DC在白天拍的(ISO80, 1/680s),藍色的天空應該是很純色的...
http://www.hkastroforum.net/bbs/album_pic.php?pic_id=2013

經過強烈的銳化,藍天也見到一些噪訊:
http://www.hkastroforum.net/bbs/album_pic.php?pic_id=2014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nm 发表于 2004-8-26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图看不到.......同意您上面的说法,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交流,谢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ah! 发表于 2004-8-26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日後希望有更多交流機會!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冷看星空2 发表于 2004-8-27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安宁区 电信/益孚网吧
在上海还是在银川拍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5 11:56 , Processed in 0.07911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