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hyphoto 于 2014-5-12 13:56 编辑
最近收到大家咨询QHY5-II系列相机比较多,由于QHY5-II系列相机里面有多款型号, 很多爱好者也希望将各种QHY5,QHY5-II,QHY5L-II都统称为QHY5如果不注意后缀, 容易造成对型号的理解错误. 因此这里集中介绍一下
首先QHY5-II系列是一个统称. 是接着以前老款的QHY5系列而言的. QHY5-II系列相对于老款QHY5系列,做了很多改进. 包括采用了和目镜相同尺寸的1.25英寸直径设计, 高帧率设计, 通过外壳和望远镜目镜座联合散热设计等等. QHY5-II系列包含了如下型号相机:
目前已经批量生产的有三款
QHY5-II (黑白,130万像素)
QHY5L-II-M (黑白,120万像素)
QHY5L-II-C (彩色,120万像素)
目前进入测试阶段,尚未发布的,有一款
QHY5P-II-C (彩色,500万像素)
其他以后还会推出一些.待进入测试阶段以后再公布
新手如何选择上述相机呢?
首先我们目前主推的是QHY5L-II-C 以及QHY5L-II-M 他们都是120万像素的CMOS相机, 由于使用了最新的CMOS芯片, 具有很高的量子效率和低的读出噪声,同时都均有很高的帧率. 尤其是QHY5L-II-M具有74%的量子效率. 这点对于行星摄影和导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行星而言, 高的帧率意味着您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图像, 而图像越多, 后期叠加以后的效果越好. 为了实现高的帧率,曝光时间不能太长(比如50毫秒曝光时间最高只能到20帧), 短曝光下要获得足够的光,就必须芯片的量子效率高.
对于导星而言.大家都希望很容易的找到导星. 不希望出现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星的情况. 因此也需要芯片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灵敏度与量子效率和读出噪声都有关系. 如果量子效率很高, 读出噪声很低, 那么灵敏度就好. 如果噪声很大. 那么噪声就会淹没暗弱的星点, 造成不容易找到导星的情况.
由于QHY5L-II-M 和 QHY5L-II-C兼具上述的性能特点,因此是目前我们主推的产品型号.
QHY5-II采用的是一款130万像素 1/2英寸的芯片. 该芯片和老款QHY5-II的芯片一样. 由于这个芯片是10年前的技术, 量子效率只有56%, 而噪声也相对较大. 虽然幅面能到1/2英寸, 但是得到灵敏度仍然不及QHY5L-II-M
QHY5P-II是正在处于测试阶段的一个新产品. 这个产品是500万像素,从芯片的量子效率曲线来看,也是很不错的. 如果您追求高像素. 那么这款产品应该是很合适的. 但是由于像素点只有2.2um, 从理论上而言, 小的像素可以在相同望远镜焦距情况下获得更大的放大倍率, 对巴罗镜的倍数要求更低. 但2.2um的像素点尺寸能否在行星和月面摄影里面发挥效果, 还需要等待测试用户的反馈结果. 从导星角度而言, 由于像素点过于小,我们并不推荐用这款产品来导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