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连天下雪,今年的拍摄应该结束了,写点心得吧。其实入坑那天(2013年3月某天)就想写写我的天文之路了,一直没写。本人81年生人,长在新疆一个小县城,从小就喜欢天文,小学时看过一本讲天文科普的书,叫什么也忘了,父亲从街边买回来的旧书,里面讲到恒星的一生,宇宙中的极端物理现象(黑洞、中子星什么的),感觉到宇宙太神奇了!!!被深深的震撼了,晚上没事就看星星。 那年头县城几乎没有光害(现在有小光害,相对发达地区还是环境不错的),也懂得了折射望远镜的原理,于是乎就用两个不同焦距的放大镜笔画看远方的景物,虽然放大不了多少,但是能体验到一点拉近的感觉还是非常神奇的,那时也没有钱和渠道弄到像样的望远镜。 2001年上大学,没事就跑图书馆看天文有关的书籍,印象最深的就是洪韵芳写的《天文爱好者手册》,于是照着书后面DIY用100度老花镜片和PVC管做了个天文望远镜,目镜就用我们看矿物标本的放大镜,做好后只是拿远处的宿舍窗户为目标测试了下效果,感觉还凑合,我们宿舍附近的童鞋都跑我宿舍看镜子,很有成就感,就是没咋看天上的星星(武汉也看不到啥星星)。 寒假回家时路过乌市,等车的间隙街上瞎逛,一个大市场里看到有卖望远镜的,于是过去看看,好像也没有太多的型号可选,我对望远镜的精度、效果、牌子一无所知,就按自己的经济能力用省吃俭用的400元钱买了一架凤凰76/700牛反望远镜(现在X宝上¥170就能买了),我记得当时镜子的包装非常精美,外壳上印有一些星云的靓图,买的时候以为随便找颗亮星能看到1元硬币那么大的效果,看月亮搞不好能看到外星人基地,哪知回到家除了看月亮还凑合外,看啥星星都是一个点啊,当时不懂也不会找星图,也不知道太阳系的行星在哪,后来这个镜子就束之高阁落灰了。后来12年都投入到社会熔炉中……在内地3个省间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这个爱好被冰冻了起来,虽然有时还想起。直到2012年底,回到家算是安居乐业吧,工作一下清闲下来,准备把这个丢了12年的爱好捡起,于是上网学知识,认识了天之文和牧夫,找到了Stellarium,擦去我那台尘封了12年的凤凰上的灰尘,当大半夜爬起来第一次用他看到土星光环时,激动啊!!!和其他星星确实不一样。看到论坛上那些精美的图片,我也想跃跃欲试,一边在论坛潜水一边盘算着买镜子,刚开始的购镜预算2K,后来经不住大口径的诱惑涨到5K,后来知道目视和摄影差别巨大,想想自己需要的是那种绚丽的片子,只能走摄影这条道,没办法,咬咬牙,预算涨到20K,于是乎,大口径+能摄影=文佳牛(文佳12寸牛THP刚测试OK),经过5个月的潜水,终于把镜子和赤道仪定了,我这地方偏远,光运费都不少,后来经不住等待的寂寞又入了个轻便的东可达90折射(现在我用他做科普),12寸到的那天(2013年4月19日)忙活了半天才把各种东西组装起来,后来看说明书、弄懂手柄的菜单对我这个考了5次才过CET4的童鞋来说真TM的难啊,还好万能的牧夫啥都可以自学、找资料,2013年这一年就熟悉器材,调光轴,对极轴,练手行星。预算用完了也没能长曝光的东东拍深空,于是开始攒私房钱,2014年过完年入了单反和CF90,开始了真正的深空之旅。新疆、偏远、木人一起玩,啥都靠自己摸索,PS也不懂啥,单反从来没摸过,连基本的ISO、光圈都不懂啥意思,从今年3月到现在已出动28次,9月份搞定导星之后现基本能拍点东西出来了,很是欣慰。就啰嗦这么多吧。 以下对新手的几点建议,仅表达我个人的想法: 1.买天文望远镜量力而行,如果学生党,不用贵,重在一个好的观测环境,我的凤凰看行星还是能看出些东西的; 2.目视和摄影差别巨大,不要被那些绚丽的照片迷惑,弄清自己需要什么再购买; 3.便携的器材出勤率真的很高,大牛调试真的很费体力和耐心; 4.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最好从APO入门,理智点可以慢慢攒器材,不求一次购齐,先把下盘搞稳(有位仁兄AZEQ6+50ED主镜),后面再慢慢配齐; 5.如果身边有同好那是最好的,先蹭镜子学技术; 6.如果手头有钱想填配件或大件,不妨耐心等二手,能省不少钱。 文采不好,多多包涵,最后光文字没人看,附张去年支架牛的开箱图和目前为止觉得拍的最好的四张图(都CF90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