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座流星雨辐射点示意图
每年的双子座流星雨,几乎都与贺岁大片同步上映。不错,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双子座流星雨绝对是年终的一场饕餮盛宴。作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它以流量非常稳定且极大持续时间长著称,几乎从未令大家失望。
双子座流星雨的活跃期为每年的12月4日至17日,此间辐射点几乎整夜可见,并在午夜前后地平高度达到最高,观测条件非常有利。双子座流星雨极大ZHR通常可达120,有时甚至更高,并且通常能持续数小时。一般情况下,其极大前一天的ZHR都有60左右,远大于许多小流量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是北半球常年的三大流星雨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1月3-4日极大的象限仪流星雨和8月12-13日极大的英仙座流星雨)除了流量较大之外,双子座流星雨的群内流星也很有特点。
图为2012年12月13日21:00-14日1:30 的双子座流星雨。此图是多张流星照片叠加。广东同好袁凤芳拍摄。
双子座流星雨以其流量稳定、颜色丰富、速度中等著称,虽然上个月的狮子座流星雨被称为“流星雨之王”;
但如果从平均起来的稳定、正点程度、可观测时间较长和观赏性来看,双子座流星雨则是当之无愧的“年度流星雨之王”。
美国宇航局的天文学家们利用在美国南部各地设置的流星雨监控网络的相机收集了从2008年以来的几百颗极其明亮的火流星数据。它们的结论是英仙座流星雨中火流星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便是每年12月14日前后迎来极大的双子座流星雨。
此外,其位于双子座天区的辐射点几乎在天刚擦黑就从东方升起,只要御寒工作准备充分,我们整夜都有可能观测到其群内流星。
双子座流星雨每年的活跃期是从12月4日至17日,根据国际流星组织的预报,今年的极大时间预报为北京时间12月14日晚上8时,ZHR为120。但双子座流星雨的极大时间较长,从12月13日至14日持续一天左右。而且在极大的前一天,ZHR通常都能达到60左右,远大于很多小规模的流星雨。因此12月13日和14日晚上都是观测最佳时机,14日晚上更佳。
双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恒星北河二附近,非常容易找到,天黑后不久,辐射点就从东北方向升起,几乎整夜都可以观测。辐射点在午夜前后地平高度达到最高,对北半球的观测者来说,如果没有月光的影响,观测条件是非常好的。12月14日的月相是下弦月,月亮午夜过后从东方升起,前半夜没有月光干扰,后半夜逐渐受到月光的影响。综合极大时间、辐射点高度、月光影响等因素,14日的前半夜至接近午夜时间,观测条件是最好的,如果天气晴好、远离光污染,每小时应该可以看到几十颗流星。双子座流星雨还有亮流星多、速度较慢的特点,非常适合照相观测。把辐射点放在视场中的一个角落,连续拍摄同一个天区,就有非常大的希望捕捉到流星。后期将流星叠加在一张照片上,就能看出辐射点的位置了。
图为2013年12月14日凌晨,天津同好马一凡摄于静海东滩头观测地。曝光15秒就拍到3颗群内流星!呈明显辐射状
2013年12月14日凌晨我们天津同好小分队去静海西南部的东滩头村观测极大前夜的双子座流星雨,我在黎明前的两小时内看到近120颗流星,其中包括两颗超过金星亮度的火流星(-5等),有时流星出现的频率很高,多次出现一分钟内接连出现2、3颗甚至4颗的情况,有时一秒钟2颗!!
冬天夜里非常寒冷,外出观测一定注意保暖防寒。这在冬季观测流星雨时尤其重要。双子座流星雨比较适合公众观测,但大家一定要做好应对寒冷天气的准备。
图为2013年12月14日凌晨,天津同好马一凡摄于静海东滩头观测地。曝光15秒就拍到3颗群内流星!呈明显辐射状
2013年12月14日凌晨我们天津同好小分队去静海西南部的东滩头村观测极大前夜的双子座流星雨,我在黎明前的两小时内看到近120颗流星,其中包括两颗超过金星亮度的火流星(-5等),有时流星出现的频率很高,多次出现一分钟内接连出现2、3颗甚至4颗的情况,有时一秒钟2颗!!
冬天夜里非常寒冷,外出观测一定注意保暖防寒。这在冬季观测流星雨时尤其重要。双子座流星雨比较适合公众观测,但大家一定要做好应对寒冷天气的准备。
观测数据上报国际流星组织【IMO】:
在12月中旬这几个夜晚,大家可以约上三五好友,边观流星边赏冬夜繁星,还可以用单反相机尝诚星空摄影。
因此该流星雨非常适合天文爱好者,甚至是普通公众开展观测活动。活动形式可以参见下面:
图为2009年天津同好的双子座流星雨观测现场,大家在现场铺设营地和架设器材。
野外烧烤也是冬季观测的一大独特乐趣所在!
图为2012年双子座流星雨期间天津同好的野外烧烤营地
爱好曲艺的两位同好在活动现场为大家献上相声小段,活跃气氛。
寒冷冬夜,观测现场的“临时水铺”为大家递上一杯温暖的热饮,捧在手中,暖在心间。
轻巧便携的炭火盆可是冬季户外观测的取暖神器~摄于2011年12月14日天津静海团泊湖观测现场。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于我国北方地区来说,双子座流星雨活跃期间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黑夜也十分漫长,大家如果想进行通宵观测一定要注意保暖,棉服棉帽棉袜棉鞋、手套围巾,暖宝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并且尽量多人同行,确保安全。
2010年天津同好双子座流星雨集体观测时的穿着(北方同好可以参考下)2010年12月14日摄于天津宁河七里海观测现场
对于广大市民来说,不是只有在14日晚才能看到,从12日至14日期间,只要天气晴好,选择一个视野开阔环境黑暗的地点,都可以观测到双子座流星雨的活动。期间只要在晚上九点至次日凌晨守望天空的东南方向,就可以看到双子座流星的划过。
【转】流星雨观测指南——发于双子座流星雨来临前
首先声明一点:天文学中的绝大多数流星雨,都不会出现大家心目中那种“星殒如雨”的场面,如果你只想看到这种场面并且只认为这种场面才算是流星雨的话,那么基本上这辈子也没有一次机会(原因后文详述)!
●
一些基本概念解释:
1.理想观测条件:指天空非常晴朗,大气透明度非常好,天空完全黑暗,没有任何人为的光污染,没有月亮时的观测条件。
2.星等:表征星星亮度的一个量。我们把理想观测条件下正常人肉眼能看到的最暗的星定义为6等星。星越亮,这个数字就越小。比如北极星是2等星,织女星是0等星,天狼星(全天最亮的恒星)是-1.4等星(你没有看错,是负数星等和小数星等)。星等每差1等,亮度相差2.512倍,这样1等星就比6等星亮100倍(2.512的5次方)。
3.目视极限星等:表征观测条件好坏的一个量,指你在所处的观测条件下肉眼能看到的最暗星的星等。理想观测条件下的目视极限星等为6等,观测条件越差这个数字越小。在一个大晴夜没有月亮时,偏远的农村目视极限星等能接近6等,城市近郊目视极限星等大约4-5等,小城市中大约3-4等,而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一般就只有2等甚至更小。
如何比较科学地目测【极限星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474c160100ow7o.html
4.极大和爆发:所有流星雨都不是只在某个时刻才能看到的,而往往是连续好几天甚至一个月都能观测。但是大多数时候流量都很小,只在一个相对很小的时间段里才会有大量的流星雨出现,这时我们称之为该流星雨的极大;而爆发主要是针对一些周期性流星雨而言的,它们在大多数年份里,就算极大时流量也很小,但在某几年却有可能出现流量特别高的极大,这就是爆发。
5.流星雨的辐射点:流星雨看起来都是从天空中同一个点发射出来的,这个点就叫做辐射点。其实这是因为透视造成的。流星雨时所有流星体的运动方向都是平行的,但就像我们站在铁路上往远方看两条铁轨交汇于一点一样,看起来这些流星体就好像从一个点发出来往四面八方而去。反过来,判断一颗流星是不是该流星群内的,只需看其反向延长线过不过那个辐射点。
6.ZHR:表征流星雨大小的一个量,指在理想观测条件下,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头顶正上方时,每小时能看到的流星数量。如果目视极限星等到不了6.5等,或者辐射点不在头顶,能看到的流星数量都会减少。
7.流星雨的命名:我们一般用流星雨辐射点所在的星座或附近比较明亮的星名来命名这个流星群,例如狮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就位于狮子座中。
●我们每年能看到哪些较大的流星雨?
目前每年会发生的较大流星雨科学家们都已经掌握了。翻阅06年的《天文普及年历》,能看到31个流星雨的预报。其中有18个的ZHR都小于10!这样的流星雨就算在极大时在理想观测条件下每小时也只能看到几颗,观测条件一旦稍差有可能一颗都看不到,显然不推荐大家观测;另有5个流量很不稳定,极难预测,大多数年份ZHR可能也是不到10,但突然遇上爆发有可能到几十甚至数百(比如前不久炒得很厉害的天龙座流星雨爆发时甚至可以上千),这种没准的事情天文工作者比较喜欢监测,但也不推荐普通爱好者观测;还有4个流星雨ZHR在20—100之间,这样的流星雨就比较值得有专业精神爱好者观测了。剩下4个中,狮子座流星雨比较特殊,后文详述,这样就还剩下3大ZHR比较稳定且能上百的流星雨:1月初的象限仪流星雨、8月中旬的英仙座流星雨和12月中旬的双子座流星雨,它们才是普通爱好者每年值得观测的流星雨。
当然,不是说这三次流星雨每年都一定能很好的观测,因为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影响:
1.月亮。这个巨大的光源我们是无论如何避不开的,所以具体到某一年要准备观测流星雨时,还要考虑当时的月相,只有在极大时月亮已经落山或者尚未出来时观测效果才会比较好。比如2006年的3大流星雨中,8月13日的英仙座流星雨极大就受月光影响很大,不适合观测。
2.极大时刻在我们当地是白天还是晚上。如果是白天,因为预报的不准确性,倒是也可以监测,但是效果多半会大打折扣。
3.极大时的天气状况以及观测地的情况。如果天阴或者没法到郊外观测只能在城市里,那基本就不要指望看到什么了。
到这里,大家终于明白一年要看一次像样的流星雨是多么不容易了吧!
●我们该怎么目视观测流星雨?
在确定了一次流星雨的观测机会确实很好——ZHR够大,极大时无月光影响且极大时刻在中国的晚上——而决定观测以后,我们还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看天气预报,确定当时的天气状况。当然由于天气预报也不是很准,所以其实就算预报阴天甚至下雨有时也可以碰碰运气,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兴趣和承受失望的勇气。
2.找一个理想的观测地。在城市里基本是不要指望看到什么的,所以最好去郊外或者农村光污染少的地方,且观测地地势最好要比较高,周围不要有太高大的阻碍视线的障碍物。切记夜间去野外时,保证安全是第一要务,最好是多约几个人一起出去。如果在农村有亲戚朋友那再好不过,否则的话尽量在观测地附近找一个农家院或者小旅馆住宿,这样困了累了还能休息,也可以直接在院子里或楼顶上观测(只要把附近的灯都熄了),充分保证安全,当然有条件的也可以背帐篷露营。由此也可以看到,观测前最好找个白天先外出踩好点,以免事到临头抓瞎。
如果实在没有条件去郊外,那在城市里的话也要尽量找灯光不那么密集且视野开阔的地方,高楼的楼顶、大江大湖的边上、学校里的操场、公园绿地里的大空场等等都是可以考虑的地方。
3.基本上,观测流星雨只需要带上我们的眼睛就行了,但为了更好的观测,还是建议大家多带一些辅助装备:
○保暖:要在野外熬通宵,保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谁也不想观测以后重感冒连续一周躺床上输液吧!就算是夏天,北方的野外在凌晨时气温也会只有十几度,穿短袖是肯定会冻着的;如果冬天就更不用说了,尽量穿成北极熊才好呢!所以,出发时尽量穿厚一些的衣服和鞋,并在大背包里再塞入一些厚衣服、厚袜子,有帽子、围巾、手套也最好都带上。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军大衣,特别王道^_^!另外还可以准备一些巧克力之类的高热量食品和用一个保温杯装一杯热水。
○防潮垫或躺椅:如果一直仰着脖子看,很快就会酸疼;但是如果低头休息,就有可能正好错过一颗漂亮的流星,所以解决方案就是准备一块防潮垫,这样就可以躺在垫子上舒舒服服的观测了。当然,要想更舒服还可以准备类似小枕头之类的东东,只要你带得下。如果你住亲戚朋友家或在旅馆里观测而碰巧他们有躺椅,那么也可以起到类似防潮垫的作用。
○防蚊虫叮咬:尤其是在夏天,野外的各种蚊虫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相信没有几个人的皮肤能承受那种东西长时间的轰炸。比较常规的解决方案是在裸露皮肤上涂抹一些防蚊虫的药物,在附近点上蚊香或者干脆就穿长衣长裤。冬天无所谓了,就算有那么几只蚊虫没被冻死也不会对“北极熊”的外壳造成任何威胁。○手电筒或头灯,作用不用我多说了吧-_,-!要提醒一点的就是观测时手电最好包上红布以免刺激已经完全适应了黑暗的眼睛。
○手机之类的通讯工具。不要怕被抢劫而不敢带出去,至少在遇到迷路之类的危险时可以用于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