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多普勒层析技术探测到了凌星行星 WASP-33 b 的交点进动(nodal precession),使它成为第二颗被测量到交点进动的行星。
行星轨道的交点进动是由于恒星的形状并非完美的球形,而是由于自转在赤道地区隆起,造成非球对称的引力势而引起的行星轨道的进动。如果行星公转方向与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交点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进动,反之亦然。人造卫星广泛采用的太阳同步轨道即利用了此原理。
WASP-33 b 是一颗非常著名的系外行星。2006 年行星搜寻项目 WASP 首次报告了疑似系外行星候选体,最终在 2010 年被证实带有一颗热木星。它的主星是一颗明亮的盾牌座δ变星(也称矮造父变星)——HD 15082,光谱型为 A5,自转速度非常快,达到了每秒钟 95 千米。WASP-33 b 是第一颗在盾牌座δ变星周围发现的行星。由于主星的谱线很宽,不能用传统的视向速度方法测量出准确的参数,天文学家发展了“多普勒断层扫描技术”(又称为多普勒层析技术)对它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行星的公转轨道和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反。此外,2015年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报告了用哈勃望远镜的测量结果,在行星大气中探测到了显著的逆温层(即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不降反升)和 TiO 分子的发射特征,首次给出了 TiO 分子导致逆温层的证据。
WASP-33 b 在 2008 年和 2014 年的凌星轨道示意图。
以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Marshall Johnson为首的团队在 2014 年重新观测了这颗热木星,并把它与 2008 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凌星的几何参数发生了改变,对应 WASP-33 b 的升交点每年变化大约 0.37 度。也就是说这颗行星完成一次进动的周期需要 970 年。因此 WASP-33 b 成为第二颗被测量到存在交点进动的行星(第一颗是 Kepler-13 Ab)。进一步,通过他们的计算可以得知,从地球上看,WASP-33 b 是从 1974 年开始出现凌星现象的,到 2062 年,由于轨道进动,它的凌星现象将会消失。 http://arxiv.org/abs/1508.02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