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上海20位院士和10多位中青年科学家呼吁:

[复制链接]
ssry 发表于 2007-3-12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教育网出口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上海20位院士和10多位中青年科学家呼吁:让学术造假人身败名裂

上周,中科院公开发表《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这是我国科学界首次以宣言形式公布科研行为规范。昨天,在中科院上海分院20位院士及十几位中青年科学家向社会承诺:严厉抵制科研不端行为。

    造假,开除他的“科学籍”

    “前几天有消息说,美国一位造假科学家被判处366天监禁,这是第一次对科学家实行监禁。”年过八旬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戴立信院士这番话,引发在场热议。这名科学家被查出在10篇论文和17份申报材料中有造假行为,一共拿了好几百万美元经费。美国检察机构认为他骗取政府的钱滥用,并给予终身不得申请项目基金等一连串惩罚。

    戴立信院士在美国找到一张表,清楚地列出了近些年最突出的20多项科研不端行为;无独有偶,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陈晓亚院士也拿出今年1月1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面有好几篇打假文章,并给每个造假者配了照片。他们认为,应参照国际案例、采取更为公开严厉举措制止学术造假,甚至让这些人身败名裂。


[ 本帖最后由 ssry 于 2007-3-12 18:15 编辑 ]
 楼主| ssry 发表于 2007-3-12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教育网出口
授业不传道,师生同责

    中科院上海分院所属院所有4000多位研究生,他们已成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最近发现,一位留法研究生已在欧洲学刊上发表论文,由于不满被署名为“第二作者”,就用中文写了篇同样论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某化学学报上。院士们认为,这说明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术观念,需要导师及时帮助。

    院士们表示,博导、硕导、课题组长等对学生或研究团队负有学术道德责任,授业不传道,师生同责。曾有一位著名诺贝尔奖得主因他的一位助手在论文中造假,便主动把该文撤回,并辞去担任的校长职务。后经七年彻查终于还了他清白,这才担任了一个学院的院长。

    浮夸是造假温床,制止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沈允钢院士带来的一本图书在座谈现场传阅着,名为《院士答生命科学1000问》。沈院士说,据他所知,可能仅有少数院士参与了一小部分回答,这本书只是打着“院士”招牌,充斥着非学术的问题。

    不科学的浮夸氛围会助长造假。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王建宇说,眼下不少科技项目招投标中,甲方不切实际地援引国外最先进水平作为量化指标、写成标书,有的应标者明知不行,却放开胆子拿到项后又借种种理由调整标的,这些都是造假的温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enlinliu 发表于 2007-3-12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中移铁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enlinliu 发表于 2007-3-12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中移铁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Turkish Cats 发表于 2007-3-12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benlinliu 发表于 2007-3-13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常州 中移铁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29 15:27 , Processed in 0.12066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